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胃愈疡颗粒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黏膜VEGF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健胃愈疡颗粒(JWYY)对胃溃疡(GU)患者胃黏膜VEGF mRNA表达的影响,揭示其抗溃疡复发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60例胃镜下确诊的GU(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JWYY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30例;另设胃镜下无胃黏膜病变的患者10例为正常组。两组GU患者第1个疗程结束前后均于胃镜下取渍疡边缘组织活检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VEGFmRNA。结果 JWYY能提高人胃黏膜VEGFmRNA表达,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JWYY能增强人胃黏膜VEGFmRNA的上增性表达,从而提高溃疡愈合质量,是JWYY抗胃溃疡复发作用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2.
健胃愈疡颗粒剂对乙酸诱导的大鼠胃溃疡愈合过程中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乙酸诱导的大鼠胃渍疡愈合过程中,健胃愈疡颗粒剂(JWYY)对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Okabe改良法复制大鼠胃fit疡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TGF-β1的表达。结果 溃疡愈合过程中TGF-β1的表达JWYY组较正常组和模型组显著升高,与法莫替丁(FMTD)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结论 TGF-β1胃渍疡愈合中表达显著增高,尤其在JWYY组表达增高,因此JWYY可能通过增高TGF-β1的表达而促进了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健胃愈疡颗粒用于胃溃疡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入住笔者所在医院的经胃镜确诊的胃溃疡的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三联疗法,观察组给予健胃愈疡颗粒治疗,治疗2个疗程,比较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后,前一疗程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胃镜下溃疡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Hp清除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健胃愈疡颗粒治疗胃溃疡,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疗效确切,长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可出现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并发症。本文应用健胃愈疡片(湖南九芝堂生产)对1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了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6例患者均来自我院1999年6月~2000年5月门诊病人,并经内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2岁,平均426岁。患者口服健胃愈疡片,03g/片,4片/次,4次/d,疗程4周,每2周观察症状变化及有无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复查胃镜,结果发现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其中上腹痛有效率为875%,嗳酸为857%,嗳气为916%,嘈杂为… 相似文献
5.
健胃愈疡片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病之一 ,发病率较高 ,部分病人临床症状明显 ,甚至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我院应用湖南九芝堂有限公司生产的健胃愈疡片治疗 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消化性溃疡 30例中 ,男性 16例 ,女性 14例 ,最小年龄 2 3岁 ,最大年龄 6 8岁 ,平均 (4 4 2± 10 6 )岁。包括胃溃疡 10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7例 ,复合溃疡 3例。中医辨证分型 :属肝郁脾虚者 9例 ,肝胃不和者 12例 ,脾胃虚寒者 6例 ,胃阴不足者 3例。主要证候包括胃脘痛… 相似文献
6.
活动性浅表性胃炎是比消化性溃疡发病率更高的一种消化系常见病 ,我院于 1999年 9月~ 2 0 0 0年 7月应用健胃愈疡对 147例患者进行了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活动性浅表性胃炎共 147例 ,其中男性 6 9例 ,女性 78例 ,平均年龄 37 1(15~ 73)岁。主要临床症状为上腹隐痛 /饱胀不适、嗳气、反酸。147例患者胃镜下均发现有明显糜烂灶 ,呈活动性胃炎表现。经病理检查排除溃疡及肿瘤、无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分健胃愈疡片治疗组 (下称治疗组 )75例 ,4片 /次 (0 3克 /片 ) ,3次 /d ,疗程 2周 ;法莫替丁… 相似文献
7.
目的肾维宁颗粒对DN患者血清TGF-β1的影响;分析肾维宁颗粒防治早中期DN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41例早中期DN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21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肾维宁颗粒,疗程8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8周检测患者血清TGF-β1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BUN、SCr、24 h尿蛋白等指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清TGF-β1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TGF-β1水平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肾维宁颗粒可有效降低早中期DN患者血中TGF-β1的水平,有改善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延缓DN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愈疡汤口服的方法治疗本病,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海忠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0):2038-203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09年1-12月收治的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经诊断后均给予西药治疗,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愈率47.0%,总有效率96.0%,与对照组34.0%、84.0%相比,研究组均显著提高;研究组的无效率为4.0%,对比对照组的16.0%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复发率4.0%,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其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对于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在白血病KG-1细胞株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通路对Gli的调控作用。方法用0.1、1、10 ng/mL TGF-β1分别作用于KG-1细胞6、12和24 h,收集细胞,提取mRNA,检测Gli 2表达;5 ng/mL TGF-β1、5 ng/mL TGF-β1+5μmol/L SIS 3(specific inhibitor of Smad3)分别作用于KG-1细胞24 h,收集细胞,提取蛋白,检测Gli 2表达。结果 1、10 ng/mL TGF-β1分别作用于KG-1细胞6、12、24 h,其Gli 2的mRNA表达分别为0.78、0.51、0.16和0.73、0.59、0.15,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5 ng/mL TGF-β1组Gli 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5 ng/mL TGF-β1+5μmol/L SIS3组Gli 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 TGF-β降低KG-1细胞Gli 2表达是通过TGF-β/Smad3途径介导的,不依赖于Ptch/Smo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的影响,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46例子宫肌瘤患者为治疗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25 mg/日治疗,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监测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停药后3个月子宫肌瘤大小及血清TGF-β1、性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雌二醇E2).另选取同期40例健康妇女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子宫、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3个月较治疗后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TGF-β1、P、E2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3个月血TGF-β1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降低血清TGF-β1,E2和P水平而实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上观察移植肾组织的TGF-β1的表达,对比观察青藤碱和亚治疗剂量的环孢菌素A对移植组织的TGF-β1表达水平的影响,为寻求无肾毒免疫抑制剂治疗上的应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建立48个大鼠同种原位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WistarSD),按施加的处理因素不同分为4组对照组(生理盐水1ml.kg-1.d-1,ip)、CsA组(2.5mg.kg-1.d-1,ip)、S+C组(SIN30mg.kg-1.d-1+2.5mg.kg-1.d-1,ip),每组12只,随机抽取6只观察大鼠移植肾受者存活时间,另6只于术后第6d处死,取移植肾组织标本行病理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β1表达并以BLTDMC-2080超解析病理图文系统进行量化统计.分析SIN协同CsA对大鼠肾移植受者存活时间及对急性排斥反应时的肾组织TGF-β1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受体大鼠均在术后9d以内死亡,平均生存(7.83±0.75)d,SIN(30mg.kg-1.d-1.ip)或CsA(2.5mg.kg-1.d-1.ip)可稍为延长受体鼠存活时间,SIN与CsA(2.5mg.kg-1.d-1.ip)联用后可明显延长受体鼠存活时间至18d以上(25.00±4.65)d;移植肾组织的TGF-β1表达平均阳性面积单位在对照组为(8.39±0.67)%,SIN组为(13.90±1.61)%(F=132.50,P<0.05),CsA组为(15.70±1.91)%(F=254.01,P<0.01),S+C组为(19.58±0.35)%(F=3.99,P=0.06>0.05),SIN与CsA协同对大鼠移植肾组织的TGF-β1表达水平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SIN(30mg.kg-1.d-1.ip)对大鼠肾移植的急性排斥反应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与CsA(2.5mg.kg-1.d-1.ip)产生显著的协同作用.SIN的使用可减少CsA的用量从而减轻其对移植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GF-β/Smads信号传导通路中TβRⅠ、TβRⅡ、Smad4 mRNA表达对绒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绒毛膜癌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并为其早期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靶标。方法:本研究选取JEG-3绒癌细胞株体外培养为实验模型,利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利用RT-PCR法检测TβRⅠ、TβRⅡ、Smad4 mRNA的表达,利用Transwell法检测绒癌细胞侵袭能力。结果:1在不同浓度外源性TGF-β1的刺激下JEG-3绒癌细胞增殖能力均显著增高。并且各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2在不同浓度外源性TGF-β1的刺激下JEG-3绒癌细胞中TβRⅠ、TβRⅡ、Smad4mRNA表达逐渐下降,且表现出一定的浓度效应。3在不同浓度外源性TGF-β1的刺激下JEG-3绒癌细胞侵袭能力逐渐增加,且表现出一定的浓度效应。结论:1外源性TGF-β1能够促进JEG-3绒癌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浓度效应。2绒癌细胞系JEG-3中存在TβRⅠ、TβRⅡ、Smad4的表达,在外源性TGF-β1的刺激下,JEG-3绒癌细胞中TβRⅠ、TβRⅡ、Smad4的表达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少。3外源性TGF-β1的刺激能够增加JEG-3绒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具有一定的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芨芍愈疡汤结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从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78位慢性胃溃疡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有39位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结合芨芍愈疡汤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治愈的概率为97.44%,对照组为89.74%,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胃溃疡患者,使用芨芍愈疡汤结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间质纤维化中TGF-β1的影响,探讨超大剂量能否优于常规剂量起到更多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UUO模型术后3d常规剂量治疗组、超大剂量治疗组、手术组和假手术组。药物干预组分别每天给予氯沙坦50mg.kg-1、氯沙坦500mg·kg-1灌胃,假手术组及手术组每天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观察模型第7、14和21d鼠尾袖带血压(TCP)、肾小管损害百分比、肾间质纤维化程度(%INT)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随着梗阻时间延长,UUO组TCP逐渐增高、%INT、肾小管损害程度显著增加,TGF-β1 mRNA含量明显增加,与其余各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大剂量氯沙坦组相对与常规剂量,能更有效的控制血压,减轻肾小管损害和肾间质纤维化,显著抑制TGF-β1 mRNA表达,表明超大剂量氯沙坦能更充分地通过抑制TGF-β1的表达,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葡多酚(GPC)对N-亚硝基化合物引发的大鼠肝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异常表达的抑制作用。 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2个GPC实验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后3组给口服50 mg/kg bw亚硝酸钠诱发突变,2个GPC实验组经口分别给予GPC100 mg/kg bw和10 mg/kg bw,喂养8 w,体内灌注固定肝组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肝细胞TNF-αmRNA与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阳性对照组TNF-αmRNA与TGF-β1 mRNA表达的阳性细胞率分别为30.23%和19.47 %,高剂量GPC组则为11.94 %和6.96 %,低剂量GPC组分别为18.16%和14.03%,与阳性对照组之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葡多酚对N-亚硝基化合物引发的大鼠肝细胞TNF-αmRNA与TGF-β1 mRNA的异常表达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硅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和肺成纤维细胞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二氧化硅(SiO2)是否通过影响肺泡巨噬细胞(AM)和肺成纤维细胞(FB)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的表达而参与矽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方法以支气管肺泡灌洗法收集大鼠AM,在体外用含有SiO2(50μg/ml)的DMEM培养基和不含SiO2的DMEM培养基培养2,6,12,18,24,36 h,然后收集培养18 h的AM上清液。用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FB,与AM上清液共同孵育6,12,18,24,36和48 h,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AM及FB中TGF-β1的表达。结果经SiO2刺激的大鼠AM中TGF-β1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增加,在6,12,18 h 3个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吸光度A值分别为0.118±0.008 vs 0.107±0.008,6 h;0.135±0.010 vs 0.119±0.015,12 h;0.143±0.012 vs0.125±0.015,18 h);AM上清液也可使FB中TGF-β1的表达上调,经体外再次染尘的AM上清液作用更为明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在各个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经体外细胞培养,显示SiO2可通过上调AM和FB中TGF-β1的表达,增加胶原合成而参与矽肺纤维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尿TGF-β_1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以及过敏性紫癜肾损伤患儿血清及尿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探讨早期诊断过敏性紫癜(HSP)肾损伤的敏感检测指标及HSP的免疫变化。[方法]依据《实用儿科学》第7版关于过敏性紫癜诊疗标准选择病例。血清及尿液TGF-β1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各指标结果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HSP组患儿TGF-β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早发肾损伤组TGF-β1水平高于无肾损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HSP患儿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病程的延长,HSP患儿血清及尿液TGF-β1逐渐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及尿液TGF-β1呈正相关(P﹤0.001);且血清及尿液TGF-β1检测结果与尿常规检测结果比较,优于尿常规(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及尿液TGF-β1水平升高;过敏性紫癜合并早期肾损伤患儿血清及尿液TGF-β1水平均高于无早期肾损伤者,经治疗后水平下降。与尿常规检测结果相比,优于尿常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正畸牙移动张力侧TGF-β1蛋白表达变化及时间分布特点,初步探讨正畸牙移动中牙槽骨改建与TGF-β1的关系。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牙移动12h组、1d组、2d组、3d组、5d组、7d组、14d组、21d组,通过对大鼠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移动,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正畸牙移动张力侧TGF-β1蛋白表达强度及时间分布特点。结果牙移动1d后,张力侧牙周膜区TGF-β1免疫组化染色阳性明显增强,2d后达到高峰,牙移动2d后,牙槽骨表面TGF-β1蛋白染色强度明显增强,5d后达到高峰。结论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在机械力作用下TGF-β1作用参与了张力侧的骨形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