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了解"5.12"汶川地震灾害后德阳地震灾区卫生防疫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方法]通过对"5.12"特大地震灾害后,德阳地震灾区不同时期卫生防疫面临的状况、突出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对不同时期防疫策略、措施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可对今后应对类似重大突发事件提供理论依据、借鉴和启迪。[结果]震后10个月,德阳地区未发生与地震相关的重大食物中毒、重大传染病疫情、饮用水污染事件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区卫生防疫体系恢复常态,卫生防疫应急能力在实战中得到提升。[结论]一系列防控措施行之有效,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2.
谢磊  张伟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182-4185
[目的]探讨5.12汶川地震受灾地区医院后勤保障的应急准备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为医院后勤应急准备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通过对地震医疗救援和医院应急准备的文献回顾,对地震灾区11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地震灾区医院在应急预案、通讯计划等方面得分较低.[结论]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指出了医院现存的问题以及在医院应急准备方面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我国于2002年组织成立了国家安监总局矿山医疗救护中心,担负煤矿矿难的医疗救护工作.中心设在煤炭总医院,下设42个省级分中心.矿山医疗救护中心广元分中心设在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汶川地震,广元市是重灾区之一,我矿山医疗救护中心广元分中心全力以赴参加抗震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马钱子中毒的急诊救治与护理方法. [方法]通过对5例病人临床治疗,包括及时彻底清除毒物,有效控制抽搐,加强支持疗法与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 [结果]本组5例病例均治愈. [结论]争分夺秒采取综合救护措施是成功救治马钱子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收治地震骨科伤员眼科病区院内感染预防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地震伤员定点收治病区预防控制院内感染的措施. [方法]眼科5~6月期间收治的地震伤员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相关科室人员调查. [结果]无1例工作人员和地震骨科伤员发生院内感染. [结论]通过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地震伤员病区院内感染是可控可防的.  相似文献   

6.
5.12汶川地震后,武警四川总队医院第三医疗队赶赴平武县参加地震医疗救援,在5月13日到6月24日共43 d的医疗救援中,诊治症状性便秘42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孝儿镇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孝儿镇中心卫生院和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为改善孝儿镇医疗服务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对两院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工作满意度的问卷调查. [结果]孝儿镇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总体不高,较不满意的比例相对较多(42.1%),两院比较来看,中心卫生院医务人员的满意度明显低于镇卫生院. [结论]针对孝儿镇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情况,相关部门应采取一定措施提高其工作满意度,以促进该地区医疗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作为中国西部规模最大妇女儿童专科医院和疑难重症诊治中心,在汶川地震妇产儿童伤病员医疗救援中,医院医疗救援体系经受了重大考验.医院立即将医疗常态转入双轨应急状态,从分诊、转运、接诊、处置到康复转出管理,建立了运转有序医疗应急体系、环节通畅医疗救援体系,为受灾妇女儿童及时教治、妇产儿专科疾病和并发症有效处理提供了可靠保证.保证了灾区妇产儿科病人第一时间高质量专科救治,无一例孕产妇死亡,有效保证了最高治愈率,最小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9.
成都市272例成人肺炎住院医疗费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都市成人肺炎住院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 [方法]利用成都市272例成人肺炎住院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的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秩和检验、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等方法探讨成人肺炎住院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 [结果]成人肺炎单病种住院医疗费用以药品费所占比重最大(58.34%).住院天数是影响住院医疗费用的最主要因素(t= 5.997,P<0.001). [结论]药品费用和住院天数是影响成人肺炎住院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合理地控制药品的使用、缩短住院天数,是控制和降低成人肺炎住院医疗费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5.12汶川地震后,武警四川总队医院第三医疗队赶赴平武县南坝镇参加地震医疗救援,在5月13日至6月5日的医疗救援中,诊治伤病员1884人(其中皮肤病196例),收治日晒伤患者68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灾害救援行动中参战人员伤病发生特点与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灾害救援行动(抗洪救灾、抗震救灾、扑火救灾)中参战人员伤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以便在行动前及时做好救援准备和卫勘保障工作,使灾害卫生救援措施迅速到位.[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对发生疾病进行分类,分析疾病谱、计算疾病发病数及构成比.[结果]洪灾救援任务中,参战人员各系统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皮肤病占总发病数的37.5%;呼吸系统疾病占28.24%;消化系统疾病占13.45%;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占2.95%.抗震救灾中,损伤和中毒占40.17%,消化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分别占25.84%和23.20%.扑火救灾中参战人员损伤和中毒疾病居首位,其次为消化系统疾病和营养缺乏病,呼吸系统疾病居第4位.某部在大兴安岭扑火救灾长达28d,一线扑火部队50%以上的战士出现维生素缺乏的早期症状,这一特点与其他几种灾难救援的伤病发生有明显不同.[结论]参加灾害救援人员的发病呈多元性的特点.我们应根据不同灾害的时间及伤病特点及规律,及早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使救援工作及卫勤保障工作有效得力,减少伤病减员确保部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绵阳市4个重灾区饮用水水质在5.12地震后的动态变化,为群众安全卫生饮水提供指导意见,为政府制定决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5月17日~9月31日绵阳市受灾最严重的北川、平武、安县和江油4个县(市)的集中式供水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采样,按照GB5749-2006年常规指标进行连续监测分析,对灾民安置点的饮用水进行余氯快速检测。[结果]共采集集中式供水饮用水2540份,总合格率85.87%。北川、平武、安县和江油饮用水的合格率分别为60.15%、83.10%、83.21%、92.08%,各地合格率逐步好转,恢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9月饮用水的合格率分别为45.52%、82.42%、86.99%、87.06%、95.37%,呈逐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至2008年9月,除北川(77.78%)外,其他3个重灾区饮用水的合格率都高于95%。不合格指标以总大肠菌群、消毒剂余量和浑浊度为主。灾民安置点快速检测水样9047个,余氯检测合格8386个,经煮沸消毒635个,消毒合格率99.71%。[结论]4个重灾区饮用水在地震后受到较大影响,尤以北川最为严重。在全国卫生防疫人员努力下,灾区集中式供水水质逐步好转,灾民安置点饮用水消毒得到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5.12"地震后3年绵阳市卫生防疫工作措施与效果,旨在确保大灾之后三年无大疫的控制目标。方法搜集、整理绵阳震后传染病疫情资料及卫生防疫工作相关报表与专题调查及报告,提出相关卫生防疫措施:整合资源、统筹指挥,卫生防疫工作覆盖到村;规范应急处置,统一技术方案;加强环境卫生治理和消杀防疫,消除病媒生物性疾病隐患;防止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发生,严格食品卫生监督监测;保证灾区饮水安全,加强现场监测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加快能力恢复,注重疫情监测报告与分析;加强应急接种,建立有效免疫屏障;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普及灾后卫生防病知识,开展灾民安置点及学校卫生督导检查,控制群体危险因素发生;开展病媒生物监测,防止媒介生物孳生,研究"5.12"地震后3年绵阳市卫生防疫工作状况,分析卫生防疫工作效果。结果由于卫生防疫工作应对措施得当,灾区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截止2011年1月未发生甲类传染病及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24.0938/10万)较地震前(2008年)同期水平(29.1069/10万)下降了17.22%。结论 5.12地震后绵阳市卫生防疫工作措施,科学有效,处置有力,确保了大灾之后3年无大疫的控制目标,对特大自然灾害后的卫生防疫工作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林亚妹  郭泽丽  陈惠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47-348,35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的安全管理方法。[方法]对血液透析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护理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医疗纠纷、风险事件发生减少。[结论]完善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加强人员训练与管理,使血液透析室的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5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急救与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5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积极抢救、合理治疗、精心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该组55例病人,48例病人痊愈出院,4例病人好转出院,3例病人死亡,病死率仅为5.4%.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常见急症,及时、正确地处理病人,加强护理配合,恢复期做好心理护理和疾病知识宣教,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抗震救灾医疗救援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5.12”汶川地震中,医院奉命派出了3支医疗队紧急赶赴灾区实施医疗救援。本文总结了该院参加此次医疗救援的做法和特点,探讨了军队卫勤力量参加抗震救灾的特点与作用,提出了实施军地融合式协同指挥、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汶川地震突发大批量伤员救治中的护理风险管理的作法。即在大批量伤员救治中,全面实施现场组织环节管理;检伤分类有效管理;分类、分区程序管理;调配护士合理管理;安全督导得力管理等。最大限度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确保大批量伤员救治中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病例呼救类型及救护要点;[方法]2006年1~12月1 995例院前呼救病例,总结分析其呼救病例类型和现场救护要点,提高EMSS水平。[结果]各类呼救类型中以创伤类型呼救比例最高为30.08%,中毒病例最低为5.87%。[结论]通过总结分析呼救病例类型和救护要点可以提高EMSS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李凌云 《职业与健康》2009,25(1):112-112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期肌无力的护理要点。方法分析徐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近几年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发生肌无力综合征(IMS)的54例护理情况。结果密切观察IMS早期指标,积极应对治疗和护理,IMS发生后严格气管插管后的呼吸道管理,并做好心理护理。54例发生IMS患者经抢救和护理全部存活。结论只要充分认识IMS发生、发展的规律,从中积极处置,可明显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