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索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 factor N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联用对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损伤后神经纤维再生修复的促进作用和对失神经支配的小腿三头肌的保护作用。[方法]手术钳夹损伤坐骨神经后,损伤处神经内注射NGF和bFGF,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每日在术侧腓肠肌内注射药物,术后4、8、12周,进行足印分析及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取小腿三头肌称湿重,取脊髓及神经肌肉行组织病理观察。[结果]联用NGF bFGF,能显著改善神经损伤后引起的神经功能指数,有效地减轻由于失神经支配后肌肉的萎缩,促进神经纤维的修复与再生。[结论]联用NGF、bFGF对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损伤后神经纤维再生修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减轻失神经支配的小腿三头肌的萎缩。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复方红芪减方提取液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表达bFGF、NGF和Trk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复方红芪减方提取液促进损伤坐骨神经再生的机制。方法 将48只SD大鼠建成单侧坐骨神经钳夹损伤动物模型。大鼠随机分为2组。A组为复方红芪减方组:术后每日灌服复方红芪减方提取液2ml。B组为对照组:术后每日灌服生理盐水2ml。分别在损伤后1周、2周、3周及4周时每组处死6只取坐骨神经损伤处的远近端,用HE及免疫组化染色,进行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及观察bFGF、NGF和Trk的表达。结果 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在术后各时间点实验组均多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FGF和NGF的表达在术后1、3、4周时实验组多于对照组,但在术后第2周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k表达在术后第1周时两组差异显著(P〈0.05),其他时间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红芪减方提取液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与其促进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或运输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联合应用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营养因子的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0只,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术后PRP组在损伤段脊髓注入RPR,BMSCs组注入BMSCs,PRP+BMSCs联合组注入BMSCs+PRP复合物,对照组不注入任何物质。术前3d和术后8周对大鼠后肢的恢复能力进行BBB运动功能评分。造模后第8周,处死动物,HE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查。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脊髓中NGF、BDNF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后肢功能恢复具有明显提高,PRP+BMSCs组的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最好,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脊髓的NGF、BDFN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所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PRP、BMSC能恢复脊髓损伤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提高脊髓中NGF、BDNF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消旋聚乳酸/神经生长因子(poly d,1-lactic acid/nerve growth factors,PDLLA/NGF)复合导管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修复的量效作用。方法分别以PDLLA导管和含有400μ、800μ NGF的PDLLA/NGF复合导管桥接于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处。术后3个月用电生理测定、组织学检测等方法观察神经再生情况。结果在PDUA/NGF复合导管中,NGF含量为400μ组,较含量为800μ组和PDLLA导管组的坐骨神经再生效果好。结论PDLLA/NGF复合导管中NGF对坐骨神经缺损的修复存在量效关系,适量的NGF能促进神经再生,而含量过高反而对神经再生不利。  相似文献   

5.
NGF与CNTF促周围神经再生作用的差异性及协同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神经生长因子 (NerveGrowthFactor ,NG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 ,CNTF)是两种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的神经营养因子 ,NGF和CNTF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和作用特点不仅具有差异性 ,而且存在有协同作用。本文就近年来该方面的文献报道综述如下。1 周围  相似文献   

6.
NGF与CNTF促进周围神经轴浆运输功能恢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比较神经生长因子 (nervegrowthfator, NGF) 与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ili aryneurotrophicfactor, CNTF) 对周围神经轴浆运输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利用自行研制的梭形双通道桥接管桥接 32只SD大鼠坐骨神经长 10mm缺损。将动物随机分为 2组。A组: 医用几丁糖凝胶组; B组: 医用几丁糖凝胶 NGF和医用几丁糖凝胶 CNTF。术后 12、16周对再生神经行辣根过氧化物酶和核黄逆行示踪, 并取再生神经行Holmes银染。结果: 术后 12、16周, Holmes银染观察到A组两支管内再生纤维无明显差异, B组CNTF侧再生纤维较NGF侧再生神经外膜薄, 排列整齐, 粗细均匀; 辣根过氧化物酶和核黄显示: 与NGF侧相比,CNTF侧再生神经示踪后, 脊髓内被标记的阳性神经元数目多, 分布稠密。结论: CNTF对周围神经再生纤维形态结构和轴浆运输功能的恢复均优于NGF。  相似文献   

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神经营养因子及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目的 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 (NGF)以及BMSC移植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取大鼠骨髓培养BMSC并传代 ,进行CD44、CD45和CD7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BM SC中BDNF和NGFmRNA的表达。用NYU方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 ,将 15 0 0 0个BMSC注射到损伤脊髓中。 1~ 5周后进行BBB运动功能评分 ,观察BMSC在脊髓中的迁移 ,进行NF、GFAP和Gal C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BMSC贴壁生长 ,免疫细胞染色CD44 (+ )、CD45 (-)和CD71(+ ) ,表达BDNF和NGFmRNA。移植BMSC后脊髓损伤的大鼠运动功能改善 ,5周后BBB评分从对照组的 (11.6± 1.7)分提高到 (15 .4± 2 .2 )分。BMSC在脊髓内向头、尾两侧迁移约 5mm ,未检测出向神经细胞诱导转化。结论 BMSC表达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NGF ,移植后能促进大鼠脊髓损伤的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神经生长因子 (nervegrowthfactor ,NE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 ,CNTF)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再生作用的差异性。方法 用梭形双通道乳胶管桥接 3 2只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 (长 10mm)。按注入桥接管内物质的不同 ,将大鼠随机分为 2组。A组 :医用几丁糖凝胶组 (双侧 ) ,B组 :医用几丁糖凝胶 NGF(左侧 )和医用几丁糖凝胶 CNTF(右侧 )组。术后 12、16周对再生神经作肌电检测和形态学观察。结果 术后 16周 ,A组双支管内再生神经的形态无显著差异 (P >0 .0 5 )。B组NGF侧再生纤维排列欠整齐 ,以有髓纤维为主 ,且髓鞘厚 ,轴突直径大 ;CNTF侧再生神经纤维排列整齐 ,分布均匀 ,有髓纤维与无髓纤维均增加。NGF侧再生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慢于CNTF侧 ,但复合运动动作电位 (compoundmotoractionpotential,CMAP)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 (cortexsomatosesensoryevokedpotential,CSEP)的潜伏期较CNTF侧长 ,波幅较低 (P <0 .0 5 )。结论 NGF促进有髓纤维再生和髓鞘形成的作用较强 ,CNTF可同时促进有髓纤维和无髓纤维再生 ,且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优于NGF。  相似文献   

9.
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功能恢复因脱髓鞘作用、轴突的断裂、神经细胞的死亡、胶质疤痕等而受到限制。目前有多种方法可以促进脊髓功能恢复,但效果均不理想。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家族作为神经营养因子的一种,具有功能强大的神经营养作用。随着近年不断深入的研究,GDNF越来越多的功能作用被发现,对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以及对神经损伤后的神经功能恢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就其在促进脊髓损伤恢复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微囊化转NGF基因3T3细胞修复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微囊化转NGF基因3T3细胞移植促进神经再生的可行性。方法 带有小鼠NGF基因的质粒pcDNA3.1 /NGF经FuGENE^TM6转染NIH 3T3细胞,用APA(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胶囊包埋后,进行体外培养,定期检测微囊化细胞活性和NGF分泌量变化。同时,将转基因细胞移植于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吻合处,于手术后4、8、12周检测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结果。结果 微囊化转NGF基因3T3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存活3个月并能稳定表达,移植于损伤坐骨神经的微囊化转NGF基因细胞组再生神经密度大,排列有序,吻合口瘢痕少,单核细胞浸润少,水肿轻,动作电位幅值和传导速度显著增大,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明显升高。结论 微囊化转NGF基因3T3细胞移植可显著促进神经再生和降低异体细胞移植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1.
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脊髓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Allen's法以25 gcm力致伤大鼠T8脊髓,经蛛网膜下腔导管于术后即刻、2、4、8、12、24 h各注入NGF溶液,并与生理盐水组(NS组)和正常对照组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末端单位标记法(TUNEL)原位末端标记法分别检测bcl-2、bax蛋白在脊髓神经元的表达及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正常组中脊髓灰质bax蛋白阳性细胞吸光度(A)值为34.51±4.47,NS组中bax蛋白表达增加,以2 h及12 h最为显著,而NGF组与NS组相比,bax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正常组中脊髓灰质bcl-2蛋白表达的A值为19.72±2.92,NS组中bcl-2表达下降,而NGF组与NS组相比较,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TUNEL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中未见神经元凋亡,NS组中自2 h后可见神经元凋亡,NGF组与NS组相比,神经元凋亡指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NGF能通过抑制bax蛋白的表达,促进bcl-2表达抑制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凋亡,从而保护损伤的脊髓组织,这可能是NGF对脊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再生及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脊神经背根神经节中TrkA及TrkA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4只SD大鼠坐骨神经从神经中段切断后,外膜缝合修复神经。实验组动物的胫后肌内每日注射NGF200U,术后3、7、14、28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查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神经再生及外源性NGF靶肌肉注射后脊神经背根神经节中TrkA及TrkA mRNA表达。结果 正常背根神经节中有大量的神经元表达TrkA及TrkA mRNA;坐骨神经损伤后,背根神经节中TrkA的表达下降,术后7d组最低,28d接近正常;NGF靶肌肉注射后,背根神经节中TrkA的表达明显增高。结论 神经损伤后背根神经节中TrkA的表达降低,靶肌肉注射外源性NGF背根神经节中TrkA的表达增加,表明靶肌肉注射可作为NGF的有效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3.
神经生长因子促再生周围神经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证实神经生长因子(NGF)具有促进大鼠再生坐骨神经中的血管生成作用:[方法]用单通道的砷胶管桥接75只Wistar大鼠1cm的坐骨神经缺损,在桥接管内给药,并将它们随机分为三组:生理盐水组、医用几丁糖组、NGF+医用几丁糖组,每组25只,在5个不同时相点(0,2,7,14,30d),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大鼠再生坐骨神经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中CD34的表达。[结果]随着时间的增加(30d以内),CD34的表达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其中在0.2d时,坐骨神经中没有CD34表达:7、14、30d时,NGF+医用几丁糖组的CD34阳性染色显著多于医用几丁糖和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医用几丁糖组和生理盐水组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NGF能促进再生周围神经的血管生成;NGF能促进毛细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雌性SD大鼠36只,制备大鼠左侧坐骨神经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即EPO组、神经生长因子(NGF)组和生理盐水(NS)组.EPO组、NGF组和NS组分别于术后立即及每日腹腔注射FPO、NGF和NS.术后7、14 d,HE染色光镜下观察L5背根神经节细胞形态变化;应用RT-PCR检测损伤近、远端坐骨神经IL-6和TNF-α mRNA的表达;以TUNEL法检测L5背根神经节细胞凋亡.结果 术后7、14 d,EPO组近、远端坐骨神经IL-6mRNA表达低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PO组远端坐骨神经IL-6 mRNA表达低于N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d,EPO组近、远端坐骨神经TNF-α mRNA表达低于NS组和N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4 d,EPO组远端坐骨神经TNF-α mRNA表达低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 d,EPO组凋亡细胞数低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4 d,EPO组凋亡细胞数低于N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O可能通过减少致炎因子IL-6和TNF-α释放,减轻炎性反应,抑制细胞凋亡,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mphic fac-tor,BDNF)基因修饰的嗅神经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移植对损伤脊髓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脊髓半横断伤S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NGF、BDNF基因修饰的OECs移植组(A组)、OECs移植组(B组)、损伤对照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24h后每组8只动物取伤段标本,测水离子含量。其余动物第6周和12周每组8只动物爬坡试验,评价下肢运动功能及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测。结果:脊髓损伤(SCI)后组织水肿,Na^ 、Ca^2 离子浓度升高,K^ 、Mg^2 离子浓度降低。NGF、BDNF、基因修饰的OECs脊髓内移植后显著改善这些变化,且使SCI后神经功能有显著恢复。结论:NGF、BDNF基因修饰的OECs脊髓内移植对SCI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神经细胞离子失衡,改善细胞内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6.
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再生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oropoietin,EPO)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为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两组,即EPO组和神经生长因子(NGF)组,用硅胶管桥接10 mm的坐骨神经缺损,EPO组和NGF组分别注射EPO和NGF.术后4周和8周时每组分别提取10只大鼠,以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形态学观察和蛋白基因产物9.5(PGP 9.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EPO对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结果 术后4周SFI,EPO组为[(-78.85±3.87),x-±s,下同],NGF组为(-79.98±4.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SFI,EPO组为(-60.26±2.91),NGF组为(-64.65±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和8周时,EPO组MNCV、有髓神经纤维数目以及PGP9.5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平均光密度和积分光密度均优于N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O 能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  相似文献   

17.
纤维蛋白胶载神经生长因子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蛋白胶(FG)可作为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载体形成缓释系统,NGF将随着纤维蛋白胶的逐渐吸收而持续缓慢释放,在较长时限内发挥NGF的生物学作用,有更好的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1]。在此基础上,自2003年以来,我们在临床上应用纤维蛋白胶载神经生长因子(NGF/FG)治疗25例前臂、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小鼠骨骼肌松弛是否能改善神经传导,加快损伤神经的再生。方法 取昆明小鼠96只,建立肌皮神经损伤模型,随机分为肌松组、肌松加神经营养药组、神经营养药组和对照组。通过对神经的电生理检查、肌肉湿重测量及损伤神经远端有髓神经纤维计数的方法,评估骨骼肌  相似文献   

19.
GDNF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证实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有保护作用。方法:切断SD大鼠一侧坐骨神经建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模型。借助单盲端硅胶管系统在损伤神经局部给予GDNF,术后不同时间分别取L5脊髓切片,利用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显示胆碱酯酶(CHE)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坐骨神经切断可导致腰段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明显损害,表现为CHE活性降低。ACP活性升高;应用GDNF可显著改善上述酶学变化。结论:GDNF对损伤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失神经支配红白肌感觉神经营养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对失神经支配红、白肌肉内神经生长因子 (NGF)变化规律及 NGF含量与感觉神经营养活性的关系。方法 剪断大鼠坐骨神经制成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失神经支配模型 ,分别于神经损伤后 1、3、7和 14天取材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失神经支配红、白肌肉内 NGF含量 ,同时用鸡胚背根神经节培养方法测定失神经支配肌肉提取液感觉神经营养活性。结果 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失神经支配后其 NGF含量均下降 ,两种肌肉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 .0 5 ) ,组内比较以比目鱼肌组下降明显 ;但两种失神经支配肌肉提取液感觉神经营养活性未降低 ,在伤后 7天时反高于对照组 ,两种肌肉组间比较无差异。结论 周围神经损伤会引起其相应支配靶器官 -肌肉组织内 NGF的含量发生变化 ,且具有时间性 ,但红、白肌肉内 NGF含量的变化不一致 ;失神经支配肌肉的神经营养活性是各种营养因子的共同作用结果 ,不能用单一某种神经营养因子来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