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晓辉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9):1500-1500
目的 总结因火车撞击致严重多发伤患者骨折的急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在手术处理严重颅脑、脏器伤的同时或随后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132处四肢骨折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4例死于严重颅脑伤,骨折感染1例,骨折不愈合2例,关节功能障碍5例.无肺炎、肺不张、脂肪栓塞、褥疮、静脉血栓形成、继发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严重多发伤骨折患者急诊内固定治疗有利于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腹部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救治方法。方法:通过对78例多发伤患者的损伤情况与早期(尤其是48 h内)抢救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活70例(89.7%),死亡8例(10.3%)。结论:腹部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休克发生率高,病死率高,应尽早诊治,早期手术,遵循手术优先原则,保证各脏器功能是抢救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索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4):2718-2719
随着现代交通与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创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创伤如:交通伤、坠落伤,常是多发伤犤1犦其机制复杂、护理难度大、死亡率高。我院近年共收治多发伤患者63例。多发伤是指单一致伤因素,造成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受到严重的创伤。其严重程度则视其ISS值而定,凡是MAIS>4或两个AIS=3,ISS>16者定为严重多发伤犤2,3犦。多发伤患者的病情危重,休克发生率高,死亡率高,救治复杂。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3例中,男53例、女10例,年龄3~62岁,平均35.8岁。1.2致伤原因:车祸伤30例、井下砸伤18例、高处坠落伤5例、爆震伤8…  相似文献   

4.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机体有2个或2个以上脏器或解剖部位同时或相继遭受损伤,其中至少1处可能危及生命.多发伤多由于交通事故、高速冲撞、高处坠落、严重挤压等引起.现代多发伤发生率增加,病情复杂,容易漏诊、误诊;处理复杂、常易顾此失彼;伤情重、常有严重低氧血症、休克发生率高,病死率高[1].现将抢救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多发伤指单个致伤因素引起的多系统或多器官的严重损伤(至少要有两个器官有严重损伤),伤情重,变化快,重要器官生理功能紊乱,病死率高,临床上稍一延误即可造成患者死亡。因此,进行急救护理是挽救严重多发伤患者赢得生命的关键[1]。本院急诊科于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对15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了程序化、规范化急救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寻求提高抢救成功的对策降低死亡率。方法对我院54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过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准确的评估、急救意识的强化、急救程序的科学应用,为患者急诊手术赢得宝贵时刻,为后期治疗与预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李芬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185-186
随着交通的高速发展及交通工具种类、数量的急剧增加,严重多发伤患者日益增多,多发伤伤情重、病情复杂多变、病死率高,在急诊科进行的抢救工作是挽救严重多发伤患者生命的关键,而主动、及时有效地护理配合对抢救工作的成功至关重要。近年我院急诊科收治多发伤患者6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急诊术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特征。方法对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8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均在接受急诊手术后在重症监护室病房监护治疗,选取同期入住重症监护室未感染的120例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情况。结果在本组18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当中,出现医院感染的患者例数为78例,感染发生率为42.62%。呼吸道为主要感染部位,发生率为55.13%。其次为创口感染,发生率为17.95%;此次检验共检出78株病原菌,主要包括鲍曼不动杆菌,占比率为17.95%,铜绿假单胞菌,占比率为15.38%。按照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导致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创伤程度,手术频次、时间,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和导管留置时间。按照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导致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独立因素主要包括创伤严重程度,手术频次和时间以及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结论对于严重多发伤患者来说,在进行急诊手术后重症监护室监护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医院感染,对于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则应当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这样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多发伤患者病情重,伤情复杂,其致残、致畸率高,病死率高。随着工业化进展、交通事业的发展、自然灾害的频发等因素,导致的多发性伤应引起全社会及医学界的高度重视[1]。多发伤的处理应充分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在复苏、抗休克的同时尽可能地快速作出诊断,缩短中间环节,快速启动救命的手术程序,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并使患者得到早日康复[2]。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11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多发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家敏  李薇薇 《河北医药》2008,30(8):1177-1178
现代创伤以高能量损伤多见,使严重多发伤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也使得创伤所致的死亡率越来越高.由于绝大多数严重多发伤患者被送至离现场最近的基层医院进行抢救,因此,基层医院对严重多发伤的救治能力决定着伤员的死亡率[1].我院自2002年2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严重多发伤患者48例,对其救治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严重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4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尚立勇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3):1833-1834
骨盆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多由高能量损伤所致,半数以上伴有合并症或多发伤。救治难度大致残率高,因此在创伤外科领域一直以来都对骨盆合并多发伤的治疗保持高度关注。对收治的严重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42例临床救治方法及围手术期观察护理工作进行了回溯式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29例创伤性休克的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进一步提高创伤性休克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4月至2010年12月129例严重多发伤并休克病例资料。结果 129例严重创伤患者中抢救成功率为74.4%,创伤死亡率为25.6%。结论严重创伤、重度休克、长时间低血压等是影响休克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早期合理的容量复苏,补充凝血因子,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和方法等均为严重多发伤伴休克救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潘文秀 《贵州医药》2009,33(2):184-185
随着现代交通及高层次建筑的发展,严重多发伤在创伤中的比例日趋增加。严重多发伤的特点是伤情变化快,损伤部位相互影响,死亡率高;严重低氧血症发生率高,伤势重,休克发生率高;一旦延误抢救即可造成患者的死亡。主动、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对抢救工作的成功至关重要。2005—2006年我科急诊抢救严重多发伤48例,现将急救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基层医院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救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救治经验与教训,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10年间收治的23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基层医院严重多发伤早期救治中诊断、急救、手术等问题,提出早期救治的要点。结果本组死亡27例,占11.44%,治愈209例,占88.56%。颅脑损伤为主要死亡原因,其次为大失血。结论抓紧创伤急救的“黄金时间”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提高早期诊断及治疗的准确性,优先解决危及生命的损伤是提高严重多发伤救治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在急诊科的紧急救治,分析其原因,积极有效的在急诊科进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600例多发伤患者的紧急救治,其中急诊手术10例,联合手术270例,紧急救治320例。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救治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心得体会。结果紧急救治成功率80%,手术成功率70%。结论严重多发伤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急诊科的紧急救治十分重要,护理工作更治疗到位可以降低病死率。其余方法救治严重多发伤应安排好时间及顺序,尽最大可能的减少风险,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动能机械产品及机动车的普及,近年来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数量呈增长趋势。这类患者创伤严重,病情复杂,病残、病死率极高。多发伤的人群主要为青年人,他们是创造社会价值的中坚力量,因此,严重多发伤不仅给个人,同时也给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目前,多发伤的院前急救及系统性救治等方面仍处于讨论争议阶段,本文就其现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琼 《安徽医药》2006,10(1):74-75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对103例严重多发伤病例的急救护理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全组病例经过科学规范化、程序化的急救护理措施,全组病例在急诊室仅4例死亡。结论对严重多发伤病例实施科学规范化、程序化的急救护理措施,可为患者手术赢得了宝贵时间,为后期治疗与预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多发伤是指机体在单一致伤因素作用下,同时或相继出现两个及以上的解剖部位损伤。多发伤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合并症通常较多,特别是休克和感染的发生率高,应激反应重,生理功能严重紊乱,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加强和规范早期抢救措施,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2004年9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121例多发伤患者,经积极抢救  相似文献   

19.
严重多发伤患者伤情重、复杂、变化迅速,并发症多、救治困难,死亡率高。因此,及时进行抢救工作是挽救严重多发伤患者生命的关键,而主动、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对抢救工作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为了研究严重多发伤患者实施急诊急救的护理措施,提升抢救成功的几率及降低患者的死亡率。选择我院2017年8月-2018年1月间抢救的4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规范合理的急救护理程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抢救。优化护理流程及抢救过程,护理人员与抢救医生高效的配合,准确完成各项急救措施,有条理的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结果经我院抢救的4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中有36例患者经抢救脱离危险,成功率达到90.0%,4例患者死亡,出现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院前死亡和呼吸循环衰竭。结论多发伤患者在实施急诊急救的过程中,应强化急救意识,对伤情进行准确判断,科学应用各项急救程序,进而提升患者的存活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交通伤和坠落伤是和平时期创伤发生和致死的两大最常见原因,常致严重多发创伤[1]。由于手术治疗和监护的需要,常需留置各种管道和引流管。如何作好各种管道的监护,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成为抢救严重多发伤患者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现将我院5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管道监护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