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风属于本虚标实之证,中医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在对中风患者的护理上应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对症护理,以便提高中风患者的康复几率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刘姝 《河北中医》2003,25(6):468-468
中风是以卒然昏倒 ,不省人事 ,伴口眼斜 ,语言不利 ,半身不遂为临床特征的疾病 ,起病急骤 ,证见多端 ,变化迅速。经治疗后 ,病情好转 ,乃致痊愈 ,但部分患者遗留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不利等后遗症。因此 ,提高中风病证的治愈率 ,减少病残越来越引起普遍重视 ,加强对中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无疑有益患者早日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因证施护在护理上应突出中医特色 ,避免不辨证笼统护理 ,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 ,以达到预期的施护效果。中风患者首先应辨别是中脏腑还是中经络 ,二者的施护措施不同 ,中经络者意识一般清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辨证施护在护理中风病人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4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结合临床实际予以辨证施护。结果: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施护,能有效地提高中风病人的疗效及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沈敏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104-104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半身不遂、口眼斜、舌强语謇或不经昏仆而仅以歪僻不遂为主症的常见急性病症,属现代医学的脑血管意外范畴,如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脑血栓形成以及脑血管痉挛及其后遗症等。我院近年对收治的中风患者进行辨证施护,在稳定病情、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5.
中风,临床一般以有无神识昏迷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类,兹就这两方面辨证施护浅述之:1 密切观察病情中风病人的护理应建立特护记录(项目包括:时间、意识、瞳孔、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眼球表象、生理反射、病理反射、肌张力、抽搐、呕吐、尿量、入水量、舌象、脉象、辨证施护、用药及处理、记录人等),及时准确观察和记录病情变化,重点观察昏迷是否加深或变浅,瞳孔是否等大等圆。注意呼吸的频率、节率及形式和脉象、血压的变化,若血压低于16.0/11.6kPa 或高于26.6/16.0kPa 应及时报告医生。还应注意有汗无汗,汗液性质,呕吐物性状及两便情况,若体温超过39℃以上可物理降  相似文献   

6.
中风的辨证施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风在急性期要先辨病位证型.按照中络、中脏、中经、中腑分证进行动态观察.属于中络者.治疗护理得当.三五日即可进人恢复期.半月左右即可痊愈。中脏腑者病情比较严重.直接出现症状,或治疗不当,由中经、中络化火人里而成,对中脏腑者宜分清闭证.脱证进行施护.如果病人是以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为主.则为中脏腑的闭证。如中风闭证的病人兼见躁动不安.颜面潮红,呼吸气粗,舌绛身热,大便干燥为阳闭证。常用针刺法或灌服牛黄安宫丸、至宝丹速开其闭。  相似文献   

7.
中风的临床特征是猝然昏倒 ,不省人事 ,口眼斜 ,半身不遂 ,轻者仅有口歪、半身不遂 ,或兼语言蹇涩 ,为涉及现代医学的脑溢血、脑动脉血栓形成、脑血管痉挛、脑动脉栓塞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意外的疾患。本病多有肝肾阴虚、肝阳易亢的病理基础 ,复加情志失畅、酒食不节、起居失常等因素而诱发。其病理因素主要为风、痰、火、瘀 ,病理表现一般以标实为主 ,或标实本虚 ,严重者则可从实转虚。现将中风的辨证施护体会介绍如下。1 一般护理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 ,避免搬动 ,床边加床栏 ,以防跌扑。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如神志、血压等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中风是以猝然晕倒,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症的疾病,属于现代医学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范畴.多由于忧思恼怒、饮食不节、恣酒纵饮导致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偏盛偏衰,气血逆乱而发病.根据《中医诊断学》,中风临床上可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类,中经络者病位浅、病情轻;中脏腑者病位深、病情重,多见于脑出血,其发病骤然,变化迅速,发病率、病残率、病死率均较高.正确的诊断治疗和系统有效的中医护理方法,对提高中风患者的生存率和降低致残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院中风科2011年1月至今共收治中风患者100例,经住院抢救治疗,配合中医辨证施护,取得较满意的疗效.1临床资料100例中风患者均为住院患者,男性75例,女性25例;年龄28~84岁,中位年龄59岁.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压,高血压病史平均为21年;中经络85例,中脏腑15例;住院3~105d,平均41d.  相似文献   

9.
郝玉巧 《河北中医》2003,25(7):543-543
中风是以卒然仆倒 ,不醒人事 ,伴有口眼斜 ,语言不清 ,半身不遂为主症的病证。由于本病起病急骤 ,证见多端 ,变化迅速 ,可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运用中医理论指导其辨证施护 ,可取得较好的效果。1 辨病位 ,分型护理对中风患者 ,首先应辨别是中脏腑 ,还是中经络。中脏腑患者的施护也不尽相同。如果患者以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二便闭、肢体强痉为主 ,则为中风闭证。如果患者兼见躁动不安、颜面潮红、呼吸气粗、舌绛而躁、大便干、脉弦滑而数 ,为阳闭 ,可用针刺方法或鼻饲安宫牛黄丸、至宝丹速开其闭 ;如果中风闭证患者出现静…  相似文献   

10.
中风中经络是以病人突然发生口舌歪斜、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痰涎壅盛、言语蹇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致残率高的特点,加强护理是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合并症,降低病残率的重要环节。我科近两年来对收治的212例中风中经络病人,在做好一...  相似文献   

11.
曲萍  辛星 《河北中医》2002,24(6):462-462
我科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并配合辨证护理 ,收到满意疗效 ,现将辨证施护体会总结如下。1 中经络病室内保持安静 ,空气新鲜 ,温度适宜 ,光线柔和。发病初期不宜过多、过猛的搬动患者 ,保证患者卧床休息 ,日常生活细心照顾 ,如帮助洗脸、送饭、送水及递送便器等。病情稳定后 ,  相似文献   

12.
在中风患者临床救治中应重点加强对患者情志、饮食、起居等护理,可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减少复发率,效果满意,现将辨证施护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风又名脑卒中,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好发于中老年人,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其中中脏腑者病情凶险,病人出现神志昏蒙,半身不遂等,因此临床上对中脏腑者除给予一般护理措施外,还尤应给予辨证施护,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减少病人和家属的负担和痛苦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重要特色,也是辨证论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开展"辨证施护"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我们结合"责任制护理"和"辨证施护"的特色做了初步的尝试,要求对所有入院患者制定出辨证施护计划,根据计划实施护理病人,对其进行护理评价以达到临床中医护理质量的提高,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病历的书写及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中风是一种常见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多因脏腑功能失调或气血素虚,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或跌仆而致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所致.  相似文献   

16.
中风是一种常见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多因脏腑功能失调或气血素虚,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或跌仆而致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所致。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蹇涩等为主症。相当于西医学的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等疾病。  相似文献   

17.
中风是以卒然仆倒,不醒人事,伴有口眼斜,语言不清,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唱噼不遂为主症的病证。由于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致残率高,易复发等因素可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命质量。在治疗和护理中运用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寒之,寒则热之的中医理论指导其辨证施护,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中风患者临床救治中应重点加强对患者情志、饮食、起居等护理,可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减少复发率,效果满意,现将辨证施护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中风多因素体痰热内盛、阴虚阳亢或气血亏虚,加之饮食、情志、劳倦等所致。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病位在脑,涉及肝、肾[1]。中风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分,西医学脑出血、颅内血栓形成、颅内栓塞、  相似文献   

20.
从情志护理、饮食调护、四季养生三个方面,介绍中风患者的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