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张海燕  蒋英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7):1708-1709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与非染色镜检法测定尿液白细胞之间结果的关系,找出检测尿液中白细胞的最佳检测方法.方法:用尿液分析仪与非染色镜检法同时对1 894例尿液标本进行白细胞的检测.结果:尿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结果为阴性者,镜检法检出白细胞超出正常范围(>4个/HP)的占1.1%,而白细胞镜检范围在0个/HP~4个/HP时(正常范围),尿分析仪结果呈阳性(士~( ))却占34.87%.结论:尿液分析仪与非染色镜检法测定白细胞结果之间不成正比关系,尿液分析仪不能替代镜检法对白细胞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张修亮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5):58-58,60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法测定尿液之间结果的分析,找出最佳的检测尿液方法。方法:用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法同时对2 000例尿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尿液分析仪结果为阴性,镜检白细胞数〉5个/HP占22.60%,尿液分析仪结果为阳性,镜检白细胞数〈5个/HP占3.15%,二者结果符合占74.25%,二者结果不符合占25.75%;尿液分析仪结果为阴性,镜检红细胞数〉3个/HP占11.95%,尿液分析仪结果为阳性,镜检红细胞数〈3个/HP占3.65%,二者结果符合占84.40%,二者结果不符合占15.60%;另外,可见管型1~3个/LP约占4.05%;草酸盐,尿酸盐,磷酸盐及磺胺类结晶约占17.25%。结论: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法测定尿液白细胞之间不成正比关系,尿液分析仪不能替代镜检法对尿液白细胞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孔阳英 《中外医疗》2011,30(18):9-9,11
目的对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白细胞结果进行比较,以对白细胞进行最准确的检测。方法通过尿液干化学分析法与尿沉渣镜检法,对1000份尿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尿液分析仪阴性的结果中镜检法阳性达4.23%,而镜检白细胞阴性时尿分析仪结果阳性占14.1%。结论两者不呈正比关系,尿液干化学分析法不能完全替代镜检法对尿液白细胞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尿液检测中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收取的1000份尿液标本,所有尿液标本均采用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进行检测,对两种检测方法检测出的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的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显示红细胞阳性率为15.20%,明显高于镜检法红细胞阳性率(11.40%);白细胞阳性率为21.30%,明显低于镜检法白细胞阳性率(29.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显示尿蛋白阳性率为13.40%(134/1000),镜检法检测结果显示检出管型12例,管型检出率为1.20%。结论在尿液检测中联合应用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作用,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加准确的尿液检测结果,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并比较自动化仪器检侧尿液有形成分与镜检定量计数的关系。方法:采用AVE-763B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尿液有形成分与不离心定量计数板镜检法测定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之间的差异。结果:AVE-763B与不离心镜检法的符合率白细胞94.75%,红细胞89.81%;UF-1000i与不离心镜检法的符合率白细胞为89.81%,红细胞为79.32%。结论:AVE763-B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对尿液有形成分的识别优于UF-1000i,但仍存在许多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尿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影响尿液分析仪测定尿液白细胞误差的因素。方法用尿液分析仪测定700例尿液白细胞,同时用手工法测定进行比较。结果以手工镜检法为标准尿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假阳性率为5.69%,假阴性率6.47%。结论尿液分析仪测定尿液白细胞存在一定的误差.对尿液白细胞的检测最好使用镜检法复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镜检法与尿液分析仪在尿液检测中的相关性。方法以镜检法与尿液分析仪分别对1000例患者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并对比结果。结果在白细胞阳性检出率的对比上,镜检法(30.1%)高于尿液分析仪法(22.3%);在管型阳性检出率的对比上,镜检法(36.7%)高于尿液分析仪法(26.0%);在红细胞阳性检出率的对比上,尿液分析仪法(15.3%)高于镜检法(11.5%)。上述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镜检法与尿液分析仪在尿液检测中各有优势,能形成互补效果。将两种检测方法联合,能提高检测效率并降低误检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和尿沉渣镜检在检测白细胞和红细胞方面的不同。方法对300例尿液分别进行尿液分析仪和尿沉渣检测,比较其结果。结果300例尿液中,尿分析仪与尿沉渣镜检检出白细胞都为阳性占总标本的25%,两法都为阴性占总标本的64%,尿分析仪阳性而尿沉渣镜检阴性占总标本的3.3%,尿分析仪阴性而尿沉渣镜检阳性占总标本的7.7%。两法检出红细胞都为阳性占总标本的28.3%,两法都为阴性占总标本的57%,尿分析仪阳性而尿沉渣镜检阴性或阳性占总标本的10.7%,尿分析仪阴性而尿沉渣镜检阳性占总标本的4%。结论尿液分析仪与尿沉渣镜检联合检测,才能提高尿液检测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陈梅  袁汉尧  黄伟英  梁陶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4):1379-1380
目的:探讨造成尿液分析仪(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十项分析仪)红细胞假阳性测定的影响因素.方法:用UF-100法计数尿沉渣红细胞阳性(RBC>15/HP)的尿标本和尿十项分析仪测定尿血红蛋白(BLO)阳性的尿标本用显微镜法镜检红细胞对照.结果:UF-100计数RBC>15/HP,尿十项分析仪测定BLO阳性,镜检RBC>3/HP的尿标本120例;UF-100计数RBC>15/HP,尿十项分析仪测定BLO阴性,镜检RBC<3/HP的尿标本有197例(其中镜检有:草酸钙结晶115例,酵母样真菌82例);UF-100计数RBC<15/HP,尿十项分析仪测定BLO阳性,镜检RBC<3/HP的尿标本78例.结论:菌尿、草酸钙结晶尿影响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十项化学分析仪红细胞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0.
赵宏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1):1424-1425
目的探讨尿路感染诊断中尿亚硝酸盐阳性和尿沉渣镜检白细胞阳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液亚硝酸盐,对尿沉渣镜检白细胞。结果 52例疑似病例行尿常规检验,其中亚硝酸盐(NIT)试验阳性同时尿沉渣镜检白细胞阳性的有40例,占76.92%;NIT试验阴性而尿沉渣镜检白细胞阳性的有4例,占7.69%;NIT试验阳性同时尿沉渣镜检白细胞阴性的有3例,占5.77%;NIT试验和尿沉渣镜检白细胞均为阴性的有5例,占9.62%.结论对有尿路刺激征的患者,不能仅凭尿亚硝酸盐检测来判断是否有尿路感染,要同时做尿沉渣白细胞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来诊断。  相似文献   

11.
向蓉  隋洪  张瑞雄 《海南医学》2011,22(15):114-116
目的探讨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AX-4280尿液分析仪以及尿沉渣镜检3种方法在尿液有形成分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美国IRIS公司的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AX-4280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检3种方法检测1172份尿液标本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及酵母菌,检测结果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与显微镜检比较,AX-4280尿液分析仪、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液中红细胞检测的灵敏度较高,且对白细胞检测有较高的准确度;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有诊断意义的管型和酵母菌的检测假阳性率过高,需镜检复查。结论在临床工作中,3种方法应联合应用并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12.
王立英 《吉林医学》2010,31(13):1750-1751
目的:尿沉渣分析仪联合尿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测定尿中白细胞和红细胞结果的比较。方法:收集500份尿液样本,分别进行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检测。结果: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分析仪联合检测尿中白、红细胞和显微镜镜检检测结果阳性检出率较一致。三种方法对RBC检测敏感度稍高于WBC的敏感度。结论: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分析法、显微镜镜检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检测精确度,对泌尿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刘岩 《黑龙江医学》2014,(6):669-670
目的比较并分析尿液分析仪和尿沉渣镜检两种尿检方法的优劣。方法采用尿液分析仪和尿沉渣镜检分别对300份尿液进行检测,评价尿液中的白细胞(WBC)、潜血(BLD)及蛋白质(PRO)的水平。结果经过尿沉渣镜检测,其中正常的有36例,假阳性率15.2%。尿液分析仪检测的结果中,阴性为63例,进行尿沉渣镜检,有8例出现异常,假阴性率12.7%。结论尿液分析仪检测出的阳性率比较高,所以,在临床上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进行尿沉渣镜检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本实验室IRIS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用于尿液常规分析时与Di-asys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可比性。方法用IQ200和Diasys分析仪同时检测了158例临床患者的随机尿标本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iQ200检测的白细胞结果与在Diasys分析仪上检测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检测结果按男女性别分组分析,男性组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在两种仪器上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组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在两种仪器上的检测结果比较,iQ200检测的白细胞结果高于Diasy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尿液检测的标准化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定适合本实验室的尿液自动化分析(AX-4280尿干化学分析仪结合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复检规则.方法 随机收集卫生部北京医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尿液常规标本4 049份.每份标本经流水线自动化检测后,由2名经验丰富的检验师以双盲法进行尿沉渣显微镜检,以2人检测结果的均值作为镜检结果.利用流水线配套的UriAccess 3.0软件对4 049份标本自动化检测和显微镜检的结果进行分析,分析项目包括干化学检测得到的尿潜血、尿白细胞和尿蛋白结果,有形成分分析和显微镜检得到的RBC、WBC和管型结果,以显微镜检结果为金标准,计算不同规则组合下的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真阴性率、漏诊率(假阴性率)和复检率,初步确定本实验室的复检规则.随后选取189例尿液标本对该规则进行有效性验证,综合假阴性率和复检率来评价该规则的可行性.结果 最终筛选出需要复检的规则47条,该规则的真阳性率为32.38%(1 311/4 049)、假阳性率为22.33%(904/4 049)、真阴性率为43.12%(1 746/4 049)、假阴性率为2.17%(88/4 049)、镜检率为27.76% (1 124/4 049).利用189例尿液标本对本规则验证得到的假阴性率为1.06%(2/189),镜检率为26.46%(50/189).2例漏诊标本来自肾内科门诊和中医科,镜检RBC为4/HP,WBC为7/HP,对严重肾脏病患者不会造成漏诊.结论 本复检规则可有效筛选出临床需要显微镜复检的尿常规标本,无严重漏诊发生,复检率适中,适用于本实验室尿液自动分析复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液标本不同留置时间对尿分析中红细胞(RBC)和白细胞(WBC)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200份在我院住院患者的尿液标本分别于即刻(15 min内),1、2、4 h后采用同一尿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在1 h内检查,RBC和WBC变化不明显,溶解率与即刻检查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P〉0.05);放置1h后RBC和WBC形态开始出现明显变化,且时间越长,变化越大,放置2 h后与即刻检查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放置4h后与即刻检查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4 h内检测LEU基本无差异,但随时间的推移,BLD的检测结果则逐步上升。结论:采用尿分析仪进行尿液常规分析时,应在l h内进行,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UF-1000i)检测尿红细胞、白细胞的性能,探讨其联合应用尿干化学法(干化学法)及显微镜镜检法(镜检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UF-1000i的精密度、线性、携带污染率,并收集新鲜尿液标本500例,分别用UF-1000i、干化学法及镜检法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UF-1000i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线性、极低的携带污染率;UF-1000i与干化学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镜检法为标准,UF-1000i检测红细胞阳性率为48.2%,假阳性率为20.4%,假阴性率为2.2%;检测白细胞阳性率为48.4%,假阳性率为21.2%,假阴性率为2.4%。UF-1000i与干化学法联合检测与镜检法比较:UF-1000i检测红细胞的不符合率从UF-1000i与镜检法的22.6%、UF-1000i与干化学法的18.6%降至10.0%;UF-1000i检测白细胞的不符合率从UF-1000i与镜检法的23.6%、UF-1000i与干化学法的22.8%降至9.6%,3种方法结合可大大降低不符合率,从而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结论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白细胞的精密度高、线性好、携带污染率低,无论是UF-1000i、干化学法,还是UF-1000i与干化学法联合检测均不能代替镜检法,UF-1000i与干化学法联合检测可起筛查作用,只有将三者结合才能达到既提高工作效率又保证结果准确性的目的,实现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应用ROC曲线制定XE-2100血液分析仪的白细胞分类复检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艳  黄杰 《四川医学》2009,30(5):728-730
目的 应用ROC曲线分析建立XE-2100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difference of cell,DC)的复检标准。方法以手工法为金标准,对416份患者分别进行仪器和手工计数分类,对仪器结果进行判断,应用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建立DC的复检标准,并评价复检标准。结果白细胞分类的复检标准为中性粒细胞(N)〉75%、淋巴细胞(L)〉45%、嗜酸性粒细胞(Eo)〉10%、嗜碱性粒细胞(B)〉2%、单核细胞(M)〉13%;血细胞形态异常:原始细胞(Blast)或异常淋巴细胞(Alan-BL)报警且研究参数other〉2%、或变异淋巴(Atypical Ly)报警且L≥50%且M≥13%,IG报警且研究参数IG〉3%、NRBC(有核红细胞)报警且N≥2个/100WBC。结论仪器对M、B、血细胞形态异常的报警提示较为敏感,建立适当的复检标准可以减少白细胞分类的复检率,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UF-1000i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与XT-4000i新型多功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手工显微镜三种方法检查胸腹水中红细胞(RBC)计数、白细胞(WBC)计数及WBC分类的符合情况.方法 应用XT-4000i、UF-1000i与手工显微镜法对120份胸腹水标本进行检测,并以手工显微镜法作为参考方法,对UF-1000i与XT-4000i在RBC计数、WBC计数和WBC分类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胸腹水RBC低浓度时,XT-4000i与手工显微镜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F-1000i与手工显微镜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RBC≥1 000×106/L时,两台仪器与手工显微镜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WBC计数,两台仪器与手工显微镜法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T-4000i与手工显微镜法对于WBC分类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UF-1000i、XT-4000i能直接用于胸腹水标本的细胞计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体液细胞计数分类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法.而RBC≤1 000×106时,UF-1000i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但UF-1000i无白细胞分类计数功能.两种方法均不能完全替代手工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