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力加压髋螺钉、股骨近端髓内钉和关节置换术三种不同的手术和内固定方法治疗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动力加压髋螺钉治疗组、髓内钉治疗组和关节置换术治疗组,对三组不同手术和内固定方式的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动力加压髋螺钉治疗组优良率为88.5%,髓内钉治疗组优良率为88.9%,关节置换术治疗组优良率为73.9%。结论转子下和转子间骨折治疗,股骨近端髓内钉效果优于动力压髋螺钉,股骨颈骨骨折和股骨颈头下骨折宜采用关节置换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一中医院2001年5月至2005年4月收治的84例老年(≥60岁)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关节置换组39例,内固定组45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年病死率、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再手术率及髋关节功能。结果关节置换组与内固定组患者术后2年病死率分别为10.3%(4/39)与11.1%(5/45),两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别(P>0.05)。内固定组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42.2%(19/45),需再次手术行髋关节置换术13例,再手术率为28.9%;关节置换组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生发生率为15.4%(6/39),再手术率为15.4%(6/39),关节置换组的术后并发症及再手术率明显低于内固定组(P<0.05)。术后关节置换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9.5%(31/39),优于内固定组(55.6%,25/45)。结论区别于内固定术组,关节置换术组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再手术率的发生,具有更好的术后髋关节功能,并且不会增加术后病死率。关节置换术应作为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3.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居正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0):1474-1475
目的 观察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和半髋)与常规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5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其中55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全髋组),60例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半髋组),43例接受常规的内固定手术(对照组).观察三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并分析各组关节活动范围、Harris评分和患者疼痛情况(VAS评分).结果 全髋组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高于半髋组(均P<0.05),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最短.全髋组和半髋组的卧床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全髋组和半髋组的关节活动范围均大于对照组(均P <0.05),全髋组的Harris评分均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结论 相比较内固定手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比分析内固定及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髋部骨折中分别面临的风险。方法对248例在我院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不同骨折类型、合并不同内科疾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失效率、病死率,为今后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结果本组患者实施内固定118例,死亡8例,2年病死率6.8%。人工关节置换术130例,死亡4例,2年病死率3.1%。结论老年人髋部骨折尤其是股骨颈骨折,手术首选人工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骨折复位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地分为骨折复位内固定组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及并发症方面明显高于骨折复位内固定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骨折复位内固定组的再次手术率高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组,且人工髋关节置换功能优于内固定。结论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创伤较小,但其再次手术率较高,相反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功能效果良好。因此,临床上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采用何种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固定治疗与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00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为置换组及内固定组,置换组中又分为全髋关节置换术亚组和半髋关节置换术亚组,内固定组又分为DHS内固定亚组和PFNA内固定亚组.比较分析2组病例一般情况、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手术前后随访期间髋关节Harri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性别比、年龄、合并症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亚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亚组组间比较术中输血量、卧床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与内固定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置换组明显优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关节置换术能有效减少卧床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同时关节功能恢复快,是有效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术式,建议临床于确切指征下尽量用于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髋骨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柄周围股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本院接受人工髋骨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柄周围股骨骨折治疗的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情况对其实施骨折内固定以及人工髋关节翻修手术。结果在患者手术后随访2~6年,所有患者的骨折均获得了骨性愈合,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6.5个月,随访时有较好的髋关节功能。结论在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柄周围股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实施术前计划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启增  王冰 《中国药业》2009,18(19):72-73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干骨折的新型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钛镍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对18例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随访6~12个月,手术患者均骨折愈合,关节活动良好,未发生再骨折。结论钛镍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较传统方式固定,能更方便、有效地治疗股骨干骨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0例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采用内固定治疗的同类骨折患者20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评分及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关节功能,降低患者疼痛等,其临床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极股骨头置换术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96例,采用完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采用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评估髋关节Harris评分及Barthel生活指数。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延长,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均较对照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Harris关节功能评分及Barthel生活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极股骨头置换术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均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解剖钢板内固定可作为首选,双极关节置换术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新鲜移位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发生新鲜移位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5例,随机分为内固定组47例和髋关节置换术组48例.内固定组行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髋关节置换术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评价手术疗效,观察术后早期并发症、远期并发症及再手术情况.结果 内固定组手术时间较髋关节置换术组短,术中出血量较髋关节置换术组少(P<0.05),下床活动时间较髋关节置换术组晚(P<0.05),2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低于髋关节置换术组(P<0.01).2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内固定组股骨头缺血坏死及骨不连的发生率显著多于髋关节置换术组(P<0.01);内固定组再手术率远高于髋关节置换术组(P<0.01).结论 老年新鲜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获得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减少并发症及再手术率,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6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了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了治疗,与传统的手术切开内固定法做了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10-40个月,采用内固定法治疗的患者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28.6%,优良率仅为60%,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优良率为89.5%,全髋关节置换组优良率为96.3%,置换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解决骨不连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问题,还可避免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内固定术治疗80岁以上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8例80岁以上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用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置换组)42例,用内固定术(内固定组)治疗36例,随访2~5年,比较两组术中操作过程、术后下地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按Harris标准评定两组关节功能,比较其优良率.结果置换组术中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关节功能恢复较快,人工股骨头假体无松动.结论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操作简单,能使患者早期离床及下地,避免再次手术,若选择好适应症,不失为治疗高龄股骨粗隆和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缪世昌 《河北医药》2012,34(16):2450-2451
目的 探讨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空心钉内固定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空心钠内固定组),在术前及术后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系统评定2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手术患者2年的再手术率.结果 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手术所需要的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空心钉内固定组(P<0.05);人工股骨头置换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高于空心钉内固定组(P<0.05);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再手术1例,再手术率为1.92%,而空心钉内固定组再手术6例,再手术率为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9,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肯定,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再手术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由于老年人常伴骨质疏松和髋关节周围结构退变而引起关节稳定性差,极易发生股骨颈骨折,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股骨颈骨折主要分为4种类型,其中GardenⅢ、Ⅳ型骨折端有移位,骨折移位较为严重,复位较为困难~([1])。目前,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其中闭合复位内固定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其中初次手术时内固定治疗费用较低,但术后易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折不愈合等症状,最后仍需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2])。而全髋关节置换术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较少,但其治疗费用较高~([3])。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6.
可吸收螺钉在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可吸收螺钉在治疗关节内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对15例关节内骨折患者行手术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结果随访11.3月,骨折全部愈合,无再移位、感染及局部积液,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可吸收螺钉可用于关节内骨折的固定,免除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手术锁定钢板内固定、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两种方法对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入院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60例,将其所有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置换组和内固定组,每组30例。置换组患者给予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内固定组患者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Neer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18~36个月的随访。置换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80.3±2.8)min,(162.7±23.1)m L,(61.8±5.3)m L;内固定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98.6±3.7)min,(212.7±18.7)m L,(78.3±9.1)m L,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Neer评分置换组疗效评分为(85.7±1.9)分,内固定组优良率为疗效评分为(84.1±2.6)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二者治疗效果相当,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于有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粉碎性骨折患者,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可作为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诊治的高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中选取100例作研究对象,并按治疗方案不同予以分组:人工组(n=50)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内固定组(n=50)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就2组手术治疗优良率、手术指标以及下地负重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人工组患者手术治疗优良率是92.0%,与内固定组患者手术治疗优良率76.0%相比较高(P0.05);(2)人工组手术时间、下地负重时间均短于内固定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内固定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内固定术相比,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更佳,可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中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髓内钉内固定手术的疗效及术中出血量.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某院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8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组和髓内钉内固定手术组各39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人工髋关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使用不同的固定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以及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患有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并关节内骨折的患者46例,对其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对不同类型的骨折患者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固定治疗,治疗方式包括外部固定架与简单的内固定进行配合固定,单纯的外部固定架联合钛板螺丝内固定等方法进行固定治疗.结果 46例患者中,临床效果为优的26例,良14例,差1例,优良率87.1%.结论 采用手术的方式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以及关节内骨折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能够最大限度的恢复尺骨与桡骨的相对长度,掌倾角及尺偏角,关节面的平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