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14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患儿治疗后排便次数、大便性状及大便镜检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可缩短病程,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7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14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患儿治疗后排便次数、大便性状及大便镜检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可缩短病程,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小儿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小儿腹泻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岁以内占50%,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也是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本文回顾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间收治的小儿腹泻236例,现将临床诊治与预防的体会,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4.
姜丽娜 《家庭医药》2023,(12):56-57
<正>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的年龄段为6个月至2岁,大部分为1岁以内,是导致儿童生长发育障碍、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正常小儿的大便性状通常呈软便或糊样,如果宝宝的大便性状为稀水、稀糊状,且伴随大便的次数增加,比如一天大便次数超过3次,就可以初步诊断宝宝出现腹泻。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腹泻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我科于1998年6月至1999年6月对102例住院腹泻患儿采用18-氨基酸口服液治疗,并设对照组52例进行比较,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小儿秋季腹泻发病中轮状病毒的检验及临床意义。方法 100例腹泻患儿,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患儿大便中的轮状病毒进行检验,并总结导致小儿秋季腹泻的主要原因。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检验,在100例腹泻患儿中,62例检出轮状病毒,检出率为62.0%,说明在诱发小儿秋季腹泻的诸多因素中,轮状病毒是其主要原因,并且男性患儿的轮状病毒检出率为60.0%,而女性患儿的轮状病毒检出率为6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诱发小儿秋季腹泻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在对小儿腹泻进行治疗时,一定要及时找出发病原因,给予针对性治疗措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7.
小儿腹泻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主要以腹泻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出现此种疾病的患儿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呈稀水状,同时伴有呕吐、恶心、腹痛、发热等症状.由于患儿年龄较小,生理发育还不健全,免疫力较差,如果长期腹泻,势必导致患儿出现营养不良,严重的还会影响患儿发育,从而不利于其生活质量的提高[1].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采用超声导入治疗仪和蒙脱石散混悬液联合治疗,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宁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小儿腹泻与单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不同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来我院儿科就诊的小儿腹泻患儿100例,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呕吐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大便性状恢复,体温恢复及呕吐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皆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儿腹泻宁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显著,临床症状的恢复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9.
张凤 《北方药学》2013,(12):164-164
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腹泻是秋季常客,而且反反复复腹泻,会导致肠道吸收出现障碍,造成营养缺乏和使免疫功能低下,使得小儿出现消瘦、体弱多病及生长发育迟缓,严重危害到婴幼儿的健康。在我国,小儿秋季腹泻的发生率日益增加,而且在临床上暂无特殊的治疗药,何正荣研究的86例患儿护理证明,小儿秋季腹泻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避免更大危害[1]。  相似文献   

10.
轮状病毒肠炎又称秋季腹泻[1,2],是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秋冬季多发,常在3岁以下儿童中流行,是婴幼儿腹泻的最常见类型之一.往往起病急,常伴有发热、流涕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初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以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为主,无腥臭味,大便次数多、量多,易导致患儿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往往病程长,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严重危害患儿的健康.我科从2008年10月~2011年1月应用热毒宁联合思连康治疗轮状病毒肠炎12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慧  邬玉芬 《上海医药》1998,19(12):22-23
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及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童常见病,6个月~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较高。腹泻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作者合用聚克(泰州制药厂生产)、思密达(益普生制药公司生产)治疗婴幼儿腹泻,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李君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1):138-139
目的 观察思密达口服和灌肠两种给药途径治疗婴幼儿急性水样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把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300例急性水样腹泻婴幼儿,随机分成2组,口服思密达组和灌肠思密达组,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用药前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和脱水程度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临床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于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 思密达灌肠在治疗婴幼儿急性水样腹泻优于思密达口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贴在治疗儿童急性腹泻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6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腹泻患儿,依照患儿的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n=43)与试验组(n=43),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小儿腹泻贴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3d后的大便性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的临床总治愈率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55.81%,治疗3d后大便性状的硬、软、稀与水样的改善率分别为39.53%、58.14%、2.33%与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8.60%、34.88%、32.56%与13.9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腹泻贴治疗儿童急性腹泻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小儿腹泻病是小儿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发展中国家对小儿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也是我国防治的小儿四大疾病之一。近年来针对小儿腹泻的病因,我们一改过去盲目、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做法,对40例腹泻患儿采用了微生态疗法,使我们感受很深,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年龄在6个月~3岁间的婴幼儿共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腹泻病程均在2天之内。大便次数由原来每日1~2次正常大便,增加到5次以上。大便外观为黄色或黄绿色稀水样,镜检可见少量白细胞。大便培养均无致病菌。患儿腹泻前一周及腹泻后均未用过任何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表现的儿科常见病。国内腹泻在小儿中的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居第二位[1]。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婴幼儿腹泻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由于抗生素滥用等原因,有近3%~20%的腹泻发展成慢性腹泻或迁延性腹泻,严重影响婴幼儿的健康和成长。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得知,慢性腹泻的病死率达到15%[2],占全部腹泻死亡的30%~50%,因此治疗小儿慢性腹泻,提高治疗效果是目前丞待解决的重要的问题[2、3]。我院于2012年3~8月共收治慢性腹泻患儿68例,采用微生态制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联合蒙脱石散(思密达)治疗,疗效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秋季腹泻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是小儿常见疾病,多发于秋冬季节。目前对秋季腹泻尚无特效治疗。我们于2001年10月至2003年2月,在补液、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无乳糖饮食喂养患儿50例,观察饮食调整对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作用,并与45例常规饮食患儿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腹泻患儿25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58例,对照组100例。全部患者给予抗感染、补液以及微生态制剂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口服,治疗3d以后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儿(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在治疗后的大便次数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大便次数的减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蒙脱石散的应用促进了小儿腹泻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左军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6):234-234
小儿腹泻为婴幼儿常见病及多发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并发营养障碍甚至死亡,严重威胁小儿健康。笔者应用生素K1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腹泻,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5例,为2007年7月至2009年12月来我院住院的腹泻患儿,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4~24月,病程2~7d。大便呈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大便次数3~9次/d,≤5次/d18例,>5次/d17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脱水,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小儿急性轮状病毒腹泻合并多系统器官感染的致病情况。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一步法 ,对 12 4例婴幼儿腹泻患儿进行大便及口咽分泌物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12 4例婴幼儿腹泻中 ,合并呼吸道感染 38例 ,合并心肌损害 4例 ,中毒性脑病 4例 ,12 4例患儿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率 96%,3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检测阳性率 45 %。结论 轮状病毒可引起全身系统性感染 ,造成多器官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20.
李晓菲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4):3758-3759
小儿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与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综合征,在我国常见病中居第二位。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其中以病毒性肠炎占多数,而轮状病毒又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多伴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目前除对症支持治疗外,尚无主要特效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