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直接PCI联合应用血管抽吸导管治疗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80例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直接PCI治疗组和直接PCI联合应用血管抽吸导管治疗组各40例,分别记录入选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特征、化验检查、心电图、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后的心肌酶学峰值变化及心电图ST段回落的差异.结果 两治疗组治疗前的临床特征无明显差异(P>0.05).与直接PCI组相比心电图ST段回落>50%比率明显升高(P<0.05).直接PCI联合应用血管抽吸导管治疗组心肌酶CK-MB峰值明显低于直接PCI组(P=0.038).结论 直接PCI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够更大程度的达到心肌再灌注,减小心肌梗死面积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价值。方法根据心电图aVR导联ST段变化,将78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抬高组41例和无抬高组37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①左主干病变9例,ST段抬高组8例(19.51%)、ST段无抬高组1例(2.7%),两组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44例,ST段抬高组28例(68.29%)、ST段无抬高组16例(43.24%),两组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2例,ST段抬高组8例(19.51%)、ST段无抬高组4例(10.8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VR导联ST段抬高对预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徐传山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7):166-166,169
目的:分析12导联体表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1个月内出现心源性猝死、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率的关系,探讨其对心肌梗死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10月首次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伴aVR导联ST段抬高的35例患者与aVR导联非ST段抬高的4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T段抬高组发生心脏事件16例,占45.71%,ST段无抬高组发生心脏事件5例,占12.50%,两组间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当高度重视aVR导联ST段抬高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常规心电图ST段改变对右室梗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兴仁 《天津医药》2000,28(9):542-543
右室梗死(RVMI)的心电图早期诊断主要依据右胸导联ST段改变,如V_4R ST段抬高幅度≥1 mm。本文通过对照观察下壁梗死合并右室梗死常规心电图改变与右胸导联ST抬高的关系,探讨ST↑Ⅲ/Ⅱ>1与STV_2↓/STaVF↑≤0.5对右室梗死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58例患者均为发病10小时内就诊。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和血清酶演变均符合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诊断,排除陈旧性心肌梗死或同时合并前壁、高侧壁心肌梗死及束支传导  相似文献   

5.
张字辉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6):197-197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意义。方法:对23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ST段压低≥0.1mV,重点考虑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使用肌钙蛋白等敏感性很高的生化标志物。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也有假阳性的可能。结论:心电图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及早及时地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右室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新标准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3例ⅡⅢ导联ST段抬高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其中17例确诊合并右室心肌梗死,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STⅢ/Ⅱ〉1对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急性下壁心肌梗死ⅡⅢ导联ST段抬高,STⅢ/Ⅱ〉1对诊断右室心肌梗死的特异性较高。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ⅡⅢ导联ST段抬高STⅢ/Ⅱ〉1可作为诊断右室心肌梗死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右室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新标准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3例ⅡⅢ导联ST段抬高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其中17例确诊合并右室心肌梗死,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STⅢ/Ⅱ>1对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急性下壁心肌梗死ⅡⅢ导联ST段抬高,STⅢ/Ⅱ>1对诊断右室心肌梗死的特异性较高.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ⅡⅢ导联ST段抬高STⅢ/Ⅱ>1可作为诊断右室心肌梗死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下壁心肌梗死患者ST抬高Ⅲ>Ⅱ的意义。方法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16例患者的ST段改变、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24h动态心电图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当ST段抬高Ⅲ>Ⅱ时,87%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116例患者中单支血管病变44例(37.9%),伴胸导联ST改变者12例(27.3%);多支病变72例(62.1%),伴胸导联ST段改变者68例(94.4%)。结论下壁心肌梗死患者ST段抬高Ⅱ/Ⅲ的比值对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预测预后以及梗死相关动脉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时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发生机制及意义。方法:对36例首次AIMI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电图胸前导联广泛(V1-6)ST段压低的患者多同时合并前降支病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胸前导联ST段压低与下壁导联ST段抬高呈负相关,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非梗死部位导联ST段压低的发生机制复杂,对明确诊断和估计预后等方面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心室颤动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明确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且在急性期出现心室颤动和接受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①临床特点:男55例(83.3%),女11例(16.7%),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心电图特征:66例患者中,41例(62.1%)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其中30例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占73.2%;25例(37.9%)为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其中合并右心室梗死18例,占72.0%.③冠状动脉造影特征:41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中,2例患者梗死相关动脉为左主干病变;余39例均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罪犯病变在近段者28例,中段者9例,远段者2例,其中37例闭塞或中重度狭窄,轻度狭窄者2例.25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中,7例(28.0%)患者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其中罪犯病变在近段者1例,中段者5例,远段者1例;18例(72.0%)患者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罪犯病变在近段者10例,中段者8例,均为重度狭窄或闭塞.66例患者中,多支病变46例(69.7%),其中三支病变25例(37.9%).结论 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期合并心室颤动患者,以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最为常见,下壁心肌梗死则常合并右心室梗死,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作为梗死相关动脉最为常见,罪犯病变以近、中段重度狭窄或闭塞为主.  相似文献   

11.
<正>冠心病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慢性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ST抬高型和变异型心绞痛心电图都表现为ST抬高。AMI ST抬高的形态有新月型、弓背型、斜直型、墓碑性、巨R型,但是有些心电图显示出以上某些形态的ST抬高而临床诊断并不是急性心肌梗死等冠心病。现将此类病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住院患者行心电图检查显示ST抬高的患者,其中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心电图(ECG)ST段抬高的振幅是反映心肌损伤程度的指标,与梗死范围及预后密切相关。但ST段抬高的形态对评价AMI预后的重要意义尚不明确。AMI时ECG特异的墓碑型ST段抬高是AMI早期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WIMALARATNA报道AMI后住院第一周有较高的不良事件发生。为探讨墓碑型心电图改变对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及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1月-2003年12月首发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并急诊再灌注治疗患者15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接受诊治的心肌梗死患者160例,通过心电图的结果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患者(ST段抬高型)与对照组患者(非ST段抬高型)各80例,对两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将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总结出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特点。结果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的比较得出,观察组患者单支病变的比例为48.75%(39/80),较对照组22.5%(18/80)明显高,观察组患者三支病变的比例为27.5%(22/80),较对照组65%(52/80)明显低,观察组患者室壁瘤的形成率为42.5%(34/80),较对照组11.25%(9/80)明显高。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特点各有不同,我们需要详细了解以针对性的进行相关治疗,提高治疗的有效率以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简单随机化方法分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则予以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疗效;ST段抬高降低时间、ST段抬高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心电图评分、心脏疾病生存质量简表;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ST段抬高降低时间、ST段抬高恢复正常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心电图评分、心脏疾病生存质量简表并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电图评分、心脏疾病生存质量简表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替格瑞洛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心电图评分、心脏疾病生存质量简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ST段持续抬高的预后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7月-2008年6月92例首次急性ST段抬高性前壁心肌梗死的连续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静息心电图Q波导联是否存在ST段抬高,将患者分为ST段抬高组(52例)和非ST段抬高组(40例).结果ST段抬高组入院后CKMB水平(140±21U/L)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组(90±15U/L),其他一般临床资料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两组心脏超声资料显示,ST段抬高组心功能较差,平均经过2年随访,复查心脏超声,两组心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ST段抬高组心脏功能仍较非ST段抬高组差。结论AMI后ST段持续性抬高,与较大面积的梗死、较差的心功能有关,并在随访2年中更易发生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6.
赵斌 《河北医药》2012,34(3):408-409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根据心电图表现分为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前者指的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1].两型ACS在病理生理上的差异可能在于:非ST段抬高型病生理基础为血栓不完全堵塞动脉或微栓塞,而ST段抬高型则为血栓完全阻塞动脉血管.我院2006年6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1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心电图ST段抬高的患者,其中最常见也最为警惕的首先考虑冠脉性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包括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变异性心绞痛。然而又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其他情况下也会出现心电图的ST段抬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行PCI术的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QRS波群终末部分改变与急诊PCI术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分析我院行PCI术的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未改变组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EF值均高于改变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QRS波群终末部分改变与急诊PCI术后心功能有着密切关系,其可以判定PCI术后心功能恢复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抬高的ST段下降幅度,评价溶栓治疗过程中ST段改变对患者心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110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并计算溶栓后2h内ST段抬高振幅总和(ΣSTE)的下降幅度。结果溶栓治疗2h后,ΣSTE较溶栓治疗前下降大于50%时,患者自觉胸痛症状消失,心功能得到较好保护。而ΣSTE较治疗前下降小于50%时,患者心功能不同程度受损。结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经早期溶栓治疗后,其抬高的ST段下降幅度可作为心肌血供能否恢复的间接预测指标,从而能较准确地反映心肌再灌注情况及预测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痛伴有ST段抬高的非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和临床特征,以减少误诊率。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胸痛伴有ST段抬高的非冠心病患者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心电图变化和临床特征。结果胸痛伴有ST段抬高的非冠心病患者与冠心病患者在心电图变化和临床特征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容易造成误诊,共有6例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误诊率为28.6%。结论多种疾病可引起ST段抬高,其心电图变化和临床特征有诸多相似之处,容易造成误诊,伴有胸痛者容易误诊成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诊断时医师要仔细辨别,必要时可及早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