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斑块效果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证实管腔狭窄程度<50%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80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次,1次/d)和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阿司匹林治疗.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血脂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结果 ①治疗后,2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治疗前改善,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12个月后,2组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引起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管腔狭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观察组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平均容积分别从治疗前的(17±6)、(24±5)、(42±12)mm3下降至治疗后的(13±4)、(20±7)、(32±10)mm3,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平均容积分别从治疗前的(16±4)、(26±4)、(41±13)mm3下降至治疗后的(13±6)、(23±7)、(36 ±8)mm3,治疗前后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平均容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斑块平均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的平均容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能有效监测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曾庆寿 《海峡药学》2016,(3):139-140
目的:研究依替米贝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药治疗组各40例,联合用药组给予依替米贝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单药治疗组采用阿托伐他汀单药治疗,疗程12个月,统计两组治疗前后冠脉管腔体积、管腔狭窄度及斑块体积变化,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TC、TG、LDL、hs-CRP水平及心肝肾功能。结果疗程结束后,联合治疗组患者冠脉管腔体积增加,斑块体积及管腔狭窄度下降,与单药治疗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此外,联合治疗组患者TC、TG、LDL、hs-CRP较单药治疗组下降明显( 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心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依替米贝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脉粥样硬化,能降低血脂水平,缩小斑块体积,逆转病情进展,且安全性高,有待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3.
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斑块退缩及其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传统灰阶成像及虚拟组织学(virtual histology,vH)成像,评价中等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斑块退缩及其成分的影响。方法:入选22例临床初诊为冠心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患者至少有一支主要冠脉分支经冠脉造影目测狭窄程度在20%~50%,将其选做目标血管。造影后对目标血管行IVUS检查,记录灰阶及VH图像。所有入选患者在检查结束后给予20mg阿托伐他汀(立普妥)治疗6个月,6个月后复查冠脉造影及IVUS。比较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6个月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同时通过定量冠脉造影(quantita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QCA)分析目标血管段最小管腔直径(MLD)及直径狭窄率(Ds)变化,通过血管内超声灰阶成像及VH成像分析斑块体积变化、斑块成分变化。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LDL—C水平明显降低,从(3.48±0.49)mmol/L降至(2.25±0.32)mmol/L,平均降低1.23mmol/L,较基线值减少35.3%(P〈0.05);斑块体积从(362±167)mm^3降至(314±136)mm^3,缩小48.2mm^3,较基线值减少13.3%,(P〈0.05);纤维比例从66.7%±5.8%增至69.8%±4.4%(P〈0.05),坏死核心比例从12.9%±5.8%减至9.8%±4.2%(P〈0.05)。斑块体积退缩程度与LDL-C下降程度呈正相关(r=0.54,P〈0.05),坏死核心比例减少程度与LDL-C下降程度呈正相关(r=0.07,P〉0.05)。结论:冠状动脉轻度病变患者通过中等剂量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6个月可使斑块退缩并且增加斑块纤维比例、减少坏死核心比例,其中斑块退缩程度与LDL—C下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板块使用拉西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70例合并颈动脉斑块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数、颈动脉斑块积分,研究组予以拉西地平4~8mg1次/d、阿托伐他汀20mg1次/d,对照组使用拉西地平4~8mg1次/d,12周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联合拉西地平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显著减低IMT、颈动脉斑块数、颈动脉斑块积分,分别为(1.08±0.26)vs(1.244±0.18)mm、(1.94±0.5)w(2.6±0.7)和(3.08±1.35)US(4.15±1.27)mg/L,P〈0.05。结论合并动脉硬化的高血压患者联合使用拉西地平和阿托伐他汀能更为有于促进动脉斑块消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率的影响,为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我院2008-2011年成功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140份病例资料,按照预防再狭窄的不同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口服复方丹参滴丸,两组均治疗6个月,随访12个月,治疗前后行冠状动脉造影,计算晚期冠状动脉丢失内径与净获得内径,比较随访期间再狭窄发生率差异.结果 随访12个月,观察组的再狭窄率、晚期丢失内径均低于对照组,净获得内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降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率,缩小晚期冠状动脉丢失内径,提高净获得内径,二者联合能够协同预防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  相似文献   

6.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蕾  徐朝义  高励 《中国药业》2010,19(7):9-10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98例,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对照组)、B组(常规治疗加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和C组(常规治疗加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6月后比较治疗前后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大小的变化。结果A组、B组、C组治疗后IMT分别为(1.08±0.16)mm,(0.96±0.11)mm,(0.92±0.09)mm,C组治疗后IMT较A组、B组及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5)。C组总胆回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目醇(LDL—C)治疗后较A组降低。斑块大小治疗前后以及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长期每天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比10mg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阿托伐他汀在小鼠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在小鼠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40只雌性C57BL/6小鼠,于左侧颈动脉外置入鞘管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钙药物干预组(10mg·kg-1·d-1,他汀组)。饲以高脂饮食12周后,进行血清学检测并留取双侧颈动脉标本进行HE染色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检测。结果: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他汀组较对照组升高,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丙二醛(MDA)较对照组减低(均P<0.05)。对照组小鼠左侧颈动脉HE染色可见明显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ICAM-1染色阳性;而他汀组未见明显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ICAM-1染色阴性。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干预小鼠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elerosis,AS)是大多数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工合成降脂药,可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影响机体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功能、血栓形成等病理生理过程,在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减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将阿托伐他汀对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依洛尤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首次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成单用组和联用组,每组60例.单用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1睡前口服,联用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1并皮下注射依洛尤单抗140 mg,每2周1次,均持续治疗12个月.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评价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将108例ATC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A)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阿托伐他汀40mg);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用高频超声检测患者颈动脉斑块指数、内膜中层厚度(IMT)变化,同时检查血常规和肝功能及血脂。结果与A组相比,B组颈动脉稳定斑块数量增多,IMT、斑块指数下降(P〈0.05);血常规、肝功能未见明显变化。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IMT,稳定斑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铎  李南  韩福生 《中国医药》2011,6(8):947-948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155例伴有颈动脉斑块的老年高脂血症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检测血脂水平,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最大厚度(Tmax)及最大面积(Smax).结果 治疗后患者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4.07±0.52)mmol/L比(5.83±0.76)mmol/L,(1.65±0.24)mmol/L比(2.18±0.37)mmol/L,(2.98±0.31)mmol/L比(3.75±0.49)mmol/L,均P<0.05)],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1.27±0.19)mmol/L(0.94±0.15)mmol/L,P<0.05];颈动脉IMT、Tmax、Smax较治疗前明显下降[(1.15±0.13)mm比(1.41±0.19)mm,(2.01±0.19)mm比(2.29±0.24)mm,(13.61±2.87)mm2比(16.75±3.06)mm2,均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具有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及稳定斑块的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atorvastatin on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lipoidemia. Methods Atorvastatin 20 mg/d was administered in 55 cases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lipoidemia. The levels of blood fat and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 , maximal plaque thickness (Tmax) and maximum size (Smax) were observed by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before and after 6 months treatment. Results The levels of TC, TG, LDL-C in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4.07±0.52) mmol/L vs (5. 83 ±0. 76)mmol/L, (1. 65 ±0.24)mmol/L vs (2. 18 ± 0.37)mmol/L, (2.98 ±0. 31)mmol/L vs (3.75 ±0.49)mmol/L,P<0. 05] , HDL-C was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1.27 ±0.19) mmol/L vs(0.94 ±0.15) mmol/L,P<0.05]. The carotid IMT, Tmax, Smax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1. 15 ±0.13) mm vs (1.41±0.19) mm, (2.01 ± 0.19)mm vs (2.29 ±0.24)mm,(13.61 ±2.87)mm2 vs (16.75 ±3.06)mm2,P<0.05]. Conclusion Atorvastatin can delay the process of atherosclerosis and stabilize plaqu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冠心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效果。方法 400例冠心病患者,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9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LDL-C(1.45±0.21)mmol/L、TG(1.21±0.12)mmol/L、TC(2.25±0.31)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2.01±0.11)、(1.81±0.21)、(4.01±0.25)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杨伟  腾林  喻红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22):2007-2011
目的:本研究选择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泽替米贝与单一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对比,评估联合用药对血脂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性的方法,将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泽替米贝组。阿托伐他汀组以患者血清中低密度胆固醇浓度(LDL-C)<70 mg·dL-1为治疗目标。用药9个月后,采用血管内超声定量冠状动脉内斑块,检测血液中相关参数。结果: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泽替米贝用药组与单独阿托伐他汀用药组相比,前者LDL-C明显降低[(60.5±19.8)mg·dL-1 vs.(79.8±17.9)mg·dL-1,P<0.01)]。与单一用药相对比,双联降血脂药物对斑块体积变化具有显著的优越性(-1.3±0.09 vs.-0.3±0.05,P<0.01)。血液中LDL-C浓度的降低幅度和斑块的消退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R=0.207,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泽替米贝与阿托伐他汀用药相比,双联降脂药可以显著降低血清中LDL-C浓度,同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  相似文献   

14.
瑞舒伐他汀钙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瑞舒伐他汀钙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72例冠心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钙一日20mg,治疗12月,分别测定其治疗前及治疗3、6、9和12月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计算颈动脉斑块积分.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月时TC、TG、LDL-C水平下降(P<0.05),HDL-C水平升高(P<0.05);治疗6、9和12月时TC、TG和LDL-C水平明显下降(P<0.01),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治疗9月时IMT缩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月时差异非常显著(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和IMT的变化一致.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同时可改善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用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浆脂蛋白和血清酶水平的影响,以及辅酶Q10对阿托伐他汀导致不良反应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69例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对照组,86例)和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组(联用组,83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测定血浆脂蛋白(TC、TG、HDL-C、LDL-C)和血清酶(ALT、AST、CK)的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联用组血浆HDL-C水平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LDL-C水平降低(P<0.05),但两组血清酶AST、ALT、CK水平及血浆脂蛋白TC、TG、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血清酶、血浆脂蛋白水平略有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补充辅酶Q10可提高HDL-C水平,并且可提高阿托伐他汀对LDL-C的改善作用,但不能降低ALT、AST及CK的水平,提示临床通过辅助使用辅酶Q10来减轻阿托伐他汀治疗过程中导致的不良反应还需进一步研究与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双抗血小板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高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及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66例高龄冠心病PCI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实施双抗血小板治疗,研究组另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硬化斑块[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PA)]、心肌功能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及治疗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结束后IMT、PA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且治疗结束后研究组IMT、PA较对照组显著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结束后仅对照组CKMB、cTN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治疗结束后研究组CKMB、cTN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低(P<0.05).结论 双抗血小板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显著减小高龄冠心病PCI术患者的颈动脉硬化斑块,且有效减轻对心肌功能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6,(18):50-53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强化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水平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7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4)。观察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常规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变化、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MT和斑块面积均显著减小,观察组患者的IMT和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sCRP、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对照组患者的hs-CRP、TC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的hs-CRP、TG、TC、LDL-C小于对照组,HDL-C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AI-1、FIB显著降低,t-PA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的PAI-1、FIB小于对照组,t-PA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氯吡格雷联合常规阿托伐他汀治疗,强化阿托伐他汀更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颈脂代谢异常、控制动脉硬化和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9月~2010年10月收治的260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130例)和对照组(130例),对照组患者饮食控制、口服氨氯地平等非他汀类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连续治疗6~12个月,利用超声技术评价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IMT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逆转斑块的作用,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普罗布考片,500 mg/次,2次/d。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抗氧化能力、血管内皮功能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面积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0%、8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丙二醛(MDA)均显著下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显著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内皮素-1(ET-1)均显著下降,而一氧化氮(NO)和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变化率(FMD)均显著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MT和斑块面积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改善机体应激反应和血管内皮功能,减少IMT和斑块面积,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