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对不同中医证型的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血脂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通过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在东直门医院收集120例AS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其中将AS患者分为肝肾阴虚、痰瘀互阻、气虚血瘀3组.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脂、血清IL-6、TNF-α水平.结果 血清Hp IgG表达水平从高到低为肝肾阴虚组>气虚血瘀组>痰瘀互阻组>健康对照组(P<0.01).AS组各中医证型患者血清Hp IgG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肝肾阴虚组患者血清Hp IgG表达水平与痰瘀互阻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S组患者胆固醇(TC)、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S患者血清Hp IgG水平与TC、IL-6、TNF-α表达水平均成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AS患者血清Hp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S患者血清Hp IgG表达水平肝肾阴虚组高于痰瘀互阻组.Hp感染可能通过参与炎性因子的激活,干扰脂质代谢,从而促使A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与血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6月在本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 754名人员,血清学检测其HP感染情况,比较HP(+)与HP(-)者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HP总感染率为49.2%;HP(+)与HP(-)间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者中TC和LDL升高所占比重显著高于HP(-)者(P<0.01);HP感染与高TC和LDL水平显著相关(P<0.05);控制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HP感染罹患高LDL的相对危险度为3.455(P<0.01),而HP感染与高TC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HP感染是LDL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5.
6.
7.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致病菌。它是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致病因素。并且与胃癌及MALT淋巴瘤发生的危险性增加有关。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该菌纳入第一类致癌原,随着对Hp致病性的深入研究,Hp感染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引起人们注意。有关Hp与食管癌研究的报道也随之增加,现就Hp在食管癌的感染情况及Hp感染在食管癌发生发展及致病性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参与的慢性过程。近年来对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较多的是高胆固醇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影响及和各种防治措施。笔者仅想就感染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及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作一探讨。1 常见的感染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1.1 肺炎支原体与动脉粥样硬化 1988年 ,Saikku等[1] 第 1次用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肺炎支原体(Cpn)的IgG和IgA抗体与冠心病 (CHD)相关 ,尔后人们又从血清流行病学、病理学、动物实验和抗生素试验治疗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都能充分证…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细菌密度与不同程度慢性胃炎的关系,得出结论:Hp感染的细菌密度与慢性胃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11.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胃镜及病理确诊为慢性胃炎患者109例,用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抗体检测试剂(胶体金法)检测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并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作以分析。结果:该组109例病人中,检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为66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为60.55%。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是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但并非所有的慢性胃炎都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因此对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可行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将2012年11月-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3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时期到该院实施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于清晨口服状态下采集静脉血,测定低密度脂蛋白、Hp-IgG、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以及三酰甘油,同时分析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血脂相关性。结果研究组中有20例患者Hp-IgG为阳性,所占比例为66.7%,对照组中有11例患者Hp-IgG为阳性,所占比例为36.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p-IgG为阳性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均比阴性者高,高密度脂蛋白比阴性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研究组Hp-IgG和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之间为正相关,和高密度脂蛋白为负相关。结论通过研究分析可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脑卒中之间密切相关,可经脂质代谢途径影响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疣状胃炎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疣状胃炎与幽门螺旋杆菌(Hp)的关系。方法 将92例Hp感染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根除Hp,对照组仅用制酸治疗。结果 Hp感染阳性的疣状胃炎,根除Hp后,治愈率和好转率明显高于Hp未根除者,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5)。结论 Hp感染可能是疣状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并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的许多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除引起胃肠疾病外,还与人类某些肝脏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成功复制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慢性肝炎和肝癌模型。近年研究发现,慢性感染过程中激活细胞表面受体、与乙型肝炎病毒的协同作用、癌基因激活、细胞周期蛋白表达异常均可能是幽门螺旋杆菌肝炎发展成肝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很多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密切相关,其中一些基因的表达和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感染有关.概述了胃癌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与Hp感染的关系,对Hp引起胃癌的致病机制进行了阐述,为Hp相关胃癌的诊断以及对胃癌靶向治疗目的基因的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炎活动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英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23(2):147-147
近年来,多种消化系统疾病与幽门螺旋杆菌(Hp)的关系受到关注.大量研究资料表明,Hp感染与诸多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关系密切.本文通过对我院不同活动程度的胃炎患者Hp的感染情况及Hp根除前后胃炎活动性的变化的观察,来探讨胃炎的活动性与Hp感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吉林医学》2016,(1)
目的:对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冠心病(CHD)的关系及对危险因素的影响进行观察。方法:选取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和80例非冠心病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确定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阳性率(6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情况及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的血脂情况和FIB水平,观察组的Apo A、Apo B指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冠心病(CHD)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可影响患者的脂质代谢,很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胃黏膜内细胞因子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对胃黏膜内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并分析细胞因子与胃黏膜炎症间的关系。方法据HP改良Giemsa染色结果将内镜下诊断为慢性胃炎(20例)、胃溃疡(20例)、十二指肠溃疡(20例)的患者共60例分为HP阳性研究组(28例),HP阴性对照组(32例),钳取胃黏膜,制成组织匀浆,测定上清液TNF-α、IL-8的浓度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HP阳性研究组TNF-α、IL-8含量为(22.64±10.60)pg/ml.mg、(1448.70±522.30)pg/ml.mg,HP阴性对照组为(8.98±10.60)pg/ml.mg、(690.90±441.60)pg/ml.mg。TNF-α、IL-8含量越高,炎症越重,每高倍镜视野内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越多,浸润程度越深。结论HP可通过以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8为介导的致病环节参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