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CD105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32例正常人以及6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可溶性CD105水平,并比较2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CD105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可溶性CD105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可溶性CD105水平与临床分期有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无关;Ⅲ期明显高于Ⅱ期(P<0.01),Ⅱ期明显高于Ⅰ期(P<0.01),Ⅰ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介入治疗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可溶性CD105水平明显低于介入治疗前(P<0.01)。结论血清可溶性CD105可能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血清可溶性CD105检测有可能成为原发性肝癌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其相关受体FLT1、FLK1/KD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12例NSCLC患者的肺癌组织和血清中VEGF及其受体FLT1、FLK1/KDR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NSCLC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FLT1、FLK1/KDR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且随临床分期Ⅰ、Ⅱ、Ⅲ~Ⅳ期的顺序明显上升(P<0.05);同时有淋巴结转移组的VEGF及其受体FLT1、FLK1/KDR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NSCLC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随肺癌临床分期Ⅰ、Ⅱ、Ⅲ~Ⅳ期的顺序明显上升(P<0.05),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VEGF及其相关受体FLT1、FLK1/KDR在NSCLC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并与NSCLC的发生、发展及其淋巴结转移有关,血清VEGF是NSCLC增生、转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期因子(Midkine,MK)的水平,探讨其与NSCLC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测定52例NSCLC患者、52例肺炎患者和52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MK的水平,探讨其与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效果关系.结果 NSCLC患者血清MK水平明显高于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的患者血清MK水平明显高于不吸烟患者(P<0.05).NSCLC患者血清Ⅲ~Ⅳ期MK水平高于Ⅰ~Ⅱ期(P<0.05),腺癌MK水平与鳞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MK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同时,对其中的48例NSCLC患者进行治疗后血清MK水平检测,与治疗前比较血清MK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患者血清MK水平与其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也与患者本身是否吸烟有联系,其是判断临床治疗效果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20例健康体检者、30例肺炎患者及60例NSCLC患者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VEGF-C表达水平。结果:NSCLC患者血清VEGF-C水平远高于正常健康人群组(P<0.01)和肺炎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血清VEGF-C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Ⅲ、Ⅳ期NSCLC患者血清VEGF-C水平明显远高于Ⅰ、Ⅱ期患者(P<0.01);NSCLC患者血清VEGF-C水平与患者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NSCLC患者血清VEGF-C的表达与病情进展密切相关,并可作为一种有用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根据白细胞表面抗原分化群(CD)检测92例NSCLC 患者外周血中的CD3+、CD4+、CD8+、CD19+及CD25+细胞,以健康人群做对照,结合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NSCLC患者CD3+、CD8+细胞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CD25+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D19+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CD4+细胞两组间无差异(P >0.05).Ⅰ、Ⅱ期NSCLC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较Ⅲ、Ⅳ期患者高(P<0.01).鳞癌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水平较腺癌患者高(P<0.01).结论 T细胞淋巴亚群在机体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和地位不能单从数量上来判断机体的免疫状态,联合多因子检测才能较完整的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表达水平及DP方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对MI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40例NSCLC患者对其进行临床分期,给予DP方案化疗,分别测定首次化疗前及化疗4次后血清MIF水平;对照组选取8名健康受试者测定血清MIF水平.结果 Ⅰ、Ⅱ期NSCLC患者血清中MIF水平较正常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Ⅲ、Ⅳ期NSCLC患者血清MIF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1);通过铂类联合化疗Ⅲ、Ⅳ期NSCLC患者血清MIF水平较前下降(P<0.01).结论 Ⅲ、Ⅳ期NSCLC患者血清MIF明显高于正常水平,经4次铂类联合化疗后MIF水平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国伟  唐秀文 《广西医学》2007,29(4):478-480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112例NSCLC患者的肺癌组织和血清中VEGF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NSCLC组织中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和癌旁组织(P<0.01).NSCLC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SCLC组织、血清中VEGF的表达,均随肺癌分期Ⅰ、Ⅱ、Ⅲ~Ⅳ期的顺序明显上升(P<0.01),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结论 VEGF在NSCLC中表达明显增高,并与NSCLC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血清VEGF是NSCLC增生和转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VEGF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WGF)表达并分析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了45例PHC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结果:PHC患者组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健康对照组(P<0.01).PHC患者VEGF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性(P<0.01),TNMⅢ、Ⅳ期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或者(P<0.01),PHC术后转移和复发患者血清VEGF也显著升高(P<0.01).结论:PHC患者血清VEGF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肝癌发生、发展、转移情况及治疗效果.可能成为预测肝癌转移及疗效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在不同临床分期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于鹤壁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60例 EC患者作为病例组,按国际妇产科联盟手术临床分期标准对患者进行分期,并筛选同期体检健康的120例女性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VEGF、CRP水平,不同临床分期与血清VEGF、CRP水平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 病例组VEGF、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Ⅳ期EC患者血清 VEGF、CRP水平明显高于Ⅰ、Ⅱ、Ⅲ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EC患者血清VEGF、CRP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 EC患者血清VEGF、CRP水平明显高于Ⅰ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患者血清VEGF、CRP水平与 EC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r= 0.507,P<0.001;r=0.651,P<0.001).结论 VEGF、CRP水平在EC患者血清中较高,且随着EC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增加,可作为EC诊断及病情发展判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lL-2R)水平的检测和分析,评价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免疫功能.方法 80例接受标准肿瘤根治术的胃癌患者,分别于入院后第2天(术前)和术后第7天和第21天,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包括CD3 、CD4 细胞数量及CD4 /CD8 细胞比值(CD3 、CIM 、CD4 /CD8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lL-2R水平,以3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对照组).分析胃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slL-2R水平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l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术前胃癌组外周血CD3 、CD4 、CD4 /CD8 明显降低(P<0.05),血清slL-2R水平则显著增高(P<0.05);Ⅲ、Ⅳ期胃癌患者较Ⅰ、Ⅱ期的改变更为显著(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第7天胃癌组患者外周血CD3 、CD4 、CD4 /CD8 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sIL-2R水平明显升高(P<0.05),至术后21 d逐步恢复至术前水平,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低下,Ⅲ、Ⅳ期患者尤为明显.外科手术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抑制了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肺癌患红细胞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检测55例肺癌患进行红细胞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并与15例肺良性肿瘤患和2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1)肺癌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 recepfor rosette,RR),CD3+,CD4+,CD8+,CD4+/CD8+比值低于正常人(P<0.05),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1CR)依次高于肺良性肿瘤组,正常人(P<0.05),(2)Ⅲa,Ⅲb期肺癌,RBC-1CR高于正常人(P<0.01),I,II期病人CD3+,CD4+,CD8+低于正常人(P<0.01),RBC-1CR高于正常人(P<0.01),结论:肺癌患RBC免疫和T细胞亚群的测定,对肺癌的诊断,治疗及病情预后估计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D-二聚体与临床分期、临床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80例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D-二聚体含量。结果临床分期Ⅲ-Ⅳ期(晚期)外周血中cd4+(%)比例较临床Ⅰ-Ⅱ期(早期)低(P〈0.01)、Ⅲ-Ⅳ期(晚期)CD8+(%)比例较临床Ⅰ-Ⅱ期(早期)高(P 〈 0.01)、CD4+/CD8+(%)比例较临床Ⅰ-Ⅱ期(早期)低(P 〈 0.01),D-二聚体含量(μg/L)较临床Ⅰ-Ⅱ期(早期)高,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例和D-二聚体的含量与病理类型和病理分级无相关性(P〉 0.05)。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D-二聚体含量与肺癌的临床分期早晚相关,与肺癌的病理类型和分化级别无关,提示可作为肺癌患者分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幽门螺旋杆菌抗体、胃蛋白酶原、促胃液素-17与胃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20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并以70例胃炎患者做对照,比较不同临床分期胃癌患者血清幽门螺旋杆菌抗体阳性率、胃蛋白酶原水平、促胃液素-17,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上述因子与胃癌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抗体阳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抗体阳性比例逐渐升高;胃癌患者血清中胃蛋白酶原Ⅱ及促胃液素-17高于对照组(P<0.05),胃蛋白酶原Ⅰ低于对照组(P<0.05);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Ⅱ及促胃液素-17逐渐升高,胃蛋白酶原Ⅰ水平逐渐降低;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幽门螺旋杆菌抗体、胃蛋白酶原Ⅱ和促胃液素-17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396、0.059和0.047,而胃蛋白酶原Ⅰ的回归系数为-0.040。结论 幽门螺旋杆菌抗体、胃蛋白酶原、促胃液素-17与胃癌的临床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CD62P的表达量、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浓度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的变化,为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血栓性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5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Ⅰ级组17例,Ⅱ级组16例,Ⅲ级组20例)及28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血小板活化分子(CD62P和CD61)的表达量,同时应用Class凝固法分别测定血浆Fib浓度及PT、APTT、TT水平。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组CD62P的表达量、血浆Fib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PT、APTT、T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Ⅱ、Ⅲ级高血压病组CD62P的表达量高于Ⅰ级高血压病组(P<0.01);Ⅲ级高血压病组血浆Fib浓度高于Ⅰ、Ⅱ级组(P<0.01);Ⅱ、Ⅲ级高血压病组PT、APTT、TT水平低于Ⅰ级高血压病组(P<0.05);CD61的表达量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和凝血活性明显增高,存在血栓前状态;对高血压病患者应定期监测上述指标,以便早期防治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P16自身抗体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160例纳入良性组,乳腺癌患者170例纳入观察组,另抽取门诊健康者130例纳入对照组,将我院设计的P16表位多肽片段作为包被抗原,采用改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三组血清中P16自身抗体的情况。结果良性组与对照组血清P16相近,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P16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Ⅲ期乳腺癌患者血清P16均高于Ⅰ期乳腺癌患者,且Ⅱ期乳腺癌患者血清P16高于Ⅲ期乳腺癌患者,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在乳腺癌患者中检测的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良性组患者,且Ⅱ期乳腺癌患者中的以上检测值均高于良性组与Ⅰ期、Ⅲ期乳腺癌组。结论血清P16自身抗体可反映乳腺良恶性病变过程,并作为其病变的血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翟云芝  张浩然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9):1134-1135,1139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病人血清中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和Ⅰ型胶原蛋白羧基端β降解产物(β-CTX)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电化学发光法来测定62例MM病人(MM组)和5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PINP及β-CTX水平,比较不同临床分期的MM病人血清PINP和β-CTX水平的变化。结果:MM组病人血清PI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β-CT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MM病人Ⅲ期β-CTX水平较Ⅰ期升高(P<0.05),Ⅱ期与Ⅰ期、Ⅲ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INP水平在三期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INP和β-CTX水平可用于评价MM病人的骨破坏程度,β-CTX水平较PINP对MM病人的预后评价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清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对膀胱癌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选择到本院泌尿外科就诊的91例膀胱癌患者,Ⅰ期24例,Ⅱ期30例,Ⅲ期26例,Ⅳ期11例,对各期患者血清TSGF及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促血管生成素1(Ang-1)进行检测。结果:Ⅱ期患者TSGF及HGF较Ⅰ期出现显著升高(P<0.05),Ⅲ期患者TSGF及HGF较Ⅰ期、Ⅱ期均出现显著升高(P<0.05),Ⅳ期患者TSGF及HGF较Ⅰ期、Ⅱ期、Ⅲ期均出现显著升高(P<0.05);Ⅱ期患者VEGF较Ⅰ期显著升高(P<0.05),Ⅲ期患者VEGF较Ⅰ期、Ⅱ期均出现显著升高(P<0.05),b-FGF及Ang-1较Ⅰ期患者均出现显著升高(P<0.05),Ⅳ期患者VEGF较Ⅰ期、Ⅱ期、Ⅲ期出现显著差异(P<0.05),b-FGF及Ang-1较Ⅰ期、Ⅱ期出现显著差异(P<0.05)。TSGF与VEGF、b-FGF及Ang-1呈显著正相关(P<0.05),HGF与VEGF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TSGF及HGF水平升高可能是导致膀胱癌进展的重要因素,该过程与新生血管生成相关因子水平升高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8.
李树坡  李鹏  余捍东  赵晶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5):1801-1804
目的 探讨血清雌激素水平和miR-365表达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以期为NSCL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在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接受原发性NSCLC手术切除的57例患者作为NSCLC组,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检测血清雌激素水平、miR-365表达水平,分析血清雌激素水平与miR-365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NSCLC组血清雌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t=2.73,P=0.01),miR-365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t=2.65,P=0.02)。在NSCLC组中鳞状细胞癌、腺鳞癌患者miR-365表达水平高于腺癌(P<0.05),低分化患者miR-365表达水平低于高分化(P<0.05),TNM分期为Ⅰ~Ⅱ期患者miR-365表达水平高于Ⅲ~Ⅳ期(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 miR-365表达水平低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NSCLC组血清雌激素水平与miR-365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74,P=0.02)。结论 NSCLC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升高,miR-365表达水平下降,且两者具有相关性,可作为NSCLC患者早期诊断和发展转归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TGFβ1/Smad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阐明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方法检测121例乳腺导管癌和21例正常乳腺导管上皮组织芯片中TGFβ1、TGFβRⅠ、 TGFβRⅡ、Smad2/3和Smad4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联性。结果:免疫组化染色,TGFβ1、TGFβRⅠ、Smad2/3和TGFβRⅡ在乳腺癌组织均呈高表达,Smad4在乳腺癌组织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导管上皮中的表达水平(P<0.01);≤55岁乳腺癌患者TGFβ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55岁患者(P<0.05);孕激素受体(PR)阴性乳腺癌患者TGFβ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PR阳性患者(P<0.05),未发生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TGFβ1、TGFβRⅠ和TGFβ RⅡ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或P<0.01);不同临床分期乳腺癌患者TGFβRⅡ和Smad2/3表达水平具有明显差异,Ⅱa、Ⅱb和Ⅲa期乳腺癌患者TGFβRⅡ表达水平明显低于0期(P<0.01),Ⅰ期和Ⅱb期乳腺癌患者Smad2/3表达明显低于在0期(P<0.01)。TGFβ1表达水平分别与TGFβRⅠ和TGFβRⅡ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6,P<0.01;r=0.44,P<0.01)。结论:TGFβ1/Smad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高表达可以作为乳腺癌的辅助诊断指标,提示TGFβ1/Smad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检测可作为判定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评价MMP-9、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46例NSCLC手术患者肿瘤组织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表达率,与同一病例组来源正常肺组织中的相关因子阳性表达率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患者术前、术后第1、3、7、10、14天的MMP-9、VEGF血清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SCLC组织中MMP-9、VEGF的阳性表达率较正常肺组织阳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CLC组织中MMP-9、VEGF阳性表达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织中MMP-9在腺癌的阳性表达高于鳞癌,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腺癌的阳性表达略高于鳞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中Ⅰ期与Ⅱ、Ⅲ期MMP-9、VEGF在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不同分化程度的NSCLC组织中MMP-9、VEGF的阳性表达高分化与中、低分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其MMP-9、VEGF在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较无淋巴结转移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3、7、10、14天MMP-9、VEGF血清浓度除MMP-9术后第10与14天比较(P>0.05)以外,其他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SCLC组织中MMP-9、VEGF出现较高表达,并与NSCLC组织学分型、分期、分化程度、侵袭转移情况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NSCLC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参考指标.但NSCLC原发肿瘤切除术后血清VEGF、MMP-9表达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不能直接作为NSCLC原发肿瘤切除术后的围手术期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