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角膜乳头状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膜乳头状瘤1例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张洋,王日新,关家P海南省边防局卫生所林凤英眼部乳头状瘤并不少见,发生于角膜的乳头状瘤却十分罕见,现报告如下。王××男54岁汉族左眼视力下降三年就诊。三年前左眼角膜缘开始长一肿物,逐渐增大,并向角膜中央方向...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  72岁 右眼肿物生长、视力障碍 5年 ,于 2 0 0 0年12月 4日入院。全身未见异常。右眼视力眼前手动 ,左眼 0 1。右眼睑可闭合 ,右眼角膜表面及邻近球结膜表面被覆厚约 4mm的乳头状肿物 (图 1) ,其表面见玫瑰红斑点。裂隙灯显微镜下呈大小一致的众多的蒂状小突起 ,内含扩张弯曲血管。右眼角膜及眼内组织窥不清。左眼角膜透明 ,晶状体灰褐色混浊 ,眼底窥不清。B超 :右眼球表面实质性占位 ,双眼晶状体回声增强。右眼角膜活检报告 :乳头状瘤。于 2 0 0 0年 12月 6日行右眼角膜乳头状瘤切除术。术中在显微镜下自上方角膜缘向下 ,一并剥…  相似文献   

3.
乳头状瘤是由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上皮组织所致一种增殖性赘生物.眼部HPV感染主要表现为眼睑及眼眶周围皮肤的寻常疣、扁平疣以及结膜鳞状细胞乳头状瘤(conjunctival squamous papilloma).本院曾收治一例睑结膜鳞状细胞乳头状瘤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角膜缘型结膜鳞状上皮乳头状瘤临床报告较少,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报告如下。佟××女71岁于2005年10月8日以“右眼角膜肿物生长致视力渐降4y余”就诊于我院。患者4y前右眼角结膜生长肿物,视力逐渐下降,无明显诱因,偶有异物感。门诊以右眼角膜肿物收入院。视力右眼0.6,矫正不提高,左眼0.8 2。右眼角巩膜缘见有灰白色扁平隆起、半透明的膜状肿物延伸至角膜,遮盖角膜近2/3,包括角膜上方、下方、鼻侧及1/2瞳孔区,仅剩颞侧约1/3角膜透明。肿物肥厚、无蒂,因富于血管,略带有粉红色,基底固定。在裂隙灯下可见肿物的毛细血管呈放射状向外生长。前房深…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角膜肿物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2002年1月至2016年6月天津市眼科医院存档的135例(136眼)患者角膜肿物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肿物的病理学特点。结果 在135例角膜肿物患者中,良性肿物共118例(87.41%),包括角膜皮样瘤100例、角膜上皮细胞增生8例、角膜缘色素痣6例、鳞状上皮乳头状瘤2例、上皮细胞性囊肿1例及肉芽组织增生1例;癌前病变及恶性肿瘤共有17例(12.59%),包括日光性角化病5例、鳞状细胞癌5例、原位癌4例、不典型增生3例。5例鳞状细胞癌中有2例乳头状鳞状细胞癌和3例浸润性鳞状细胞癌。角膜良性肿物在 0~17岁患者组中发病率最高,角膜癌前病变及恶性肿瘤在60岁及以上患者组中发病率最高。结论 角膜肿物中角膜皮样瘤是最常见的角膜良性肿物,日光性角化病是最常见的角膜癌前病变,鳞状细胞癌为最多见的角膜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角膜缘乳头状瘤疗效,探讨角膜缘乳头状瘤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观察2014-01/12在同济医院眼科临床诊断为角膜缘乳头状瘤患者.采用标准手术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手术获取标本行常规病理检查,明确病理诊断.手术后采用抗炎、预防感染及促进上皮修复药物治疗,并于10 ~14d拆除缝线.手术前后采用裂隙灯显微镜照相、眼前节OCT进行观察记录,随访观察6~ 12mo.结果:共4例患者纳入观察,男3例,女1例.患者年龄48 ~ 62(平均55.5±5.8)岁;乳头状瘤病变直径5~12(8.25±2.99) mm;侵犯角膜缘范围5~12(平均7.25±3.20)mm.手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2~5(平均3.25±1.26)d.眼前节OCT未见明显前弹力膜破坏.随访期间未见新生物复发,角膜缘干细胞供区未见干细胞失代偿表现.结论:单纯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治疗角膜缘乳头状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冯珂  陈鹏  孔宇  袁军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9):1574-1576
结膜乳头状瘤是结膜上皮组织呈乳头状增生的良性肿瘤,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结膜型和角膜缘型。结膜型多见,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角膜缘型少见,好发于中老年人,过度增生有演变成鳞状上皮细胞癌的可能。结膜乳头状瘤发病原因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有关,而HPV在结膜鳞状上皮细胞癌的发生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结膜乳头状瘤患者进行常规HPV检测对于治疗和随访是非常重要的。手术切除是结膜乳头状瘤基本的治疗方法,但单纯手术切除复发率高,目前采用多种方法防治复发,包括冷冻及电灼、细胞毒药物及干扰素的应用。我们报道了成功应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1例复发性角膜缘型鳞状上皮乳头状瘤的病例。  相似文献   

8.
角结膜鳞状上皮乳头状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结膜鳞状上皮乳头状瘤临床报告较少,现将我院收治一例报告如下:患者余XX、男、57岁、农民、住院号:2033。于1997年10月16日以右眼白睛长一肿物3月入院。入院前10天曾来我科检查,视力:右1.2,左1.5。右眼额侧角巩膜缘见一肿物4X4.5mm淡红色扁平隆起,表面是石榴子样乳头状、基底固定。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均可见到血管形成,肿物的每个小叶中均有一支毛细血管构成的血管轴。肿物遮盖角膜约2mm,周围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Tyndall阴性,虹膜纹理清,瞳孔圆,直径3mm,对光反应正常,晶体透明,玻璃体透明,眼底正常。颌下淋巴结及…  相似文献   

9.
乳头状皮肤色素痣及皮肤乳头状瘤都是良性肿瘤,一般不需要治疗。但如果生长在睑缘特别是位在睑缘的中央部位,有时妨碍视线。另外如生长在眼部皮肤上有碍美观,患者常出于美容的目的要求治疗。我们自1982年以来采用部分切除(仅切除肿瘤的隆起部分)加冷冻(冷冻切除后残留肿物的切面)的治疗方法,治疗眼睑乳头状皮肤色素痣及眼部皮肤乳头状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后追踪观察三年以上的病例9例报告如下: 手术方法手术方法分两步:  相似文献   

10.
眼睑角膜乳头状瘤是一种少见的眼部肿瘤。我们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患者杨某 男  6 0岁 兴平县人 发现左眼睑长新生物1年余 ,于 1998年 12月 8日收住院 ,住院号 32 335。 10年前 ,因左眼角膜白斑失明。 1年半前 ,左眼发生外伤性角膜溃疡。患者一般情况好 ,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左眼视力无光感 ,左眼上下睑局限性肿物 (约 3× 1.5× 1.5 cm) ,和角膜中央部粘连 ,表面呈菜花状 ,不光滑 ,活动度差 ,触之易出血 (见图 )。右眼视力 0 .6 ,晶体皮质混浊 ,余未见阳性体征。辅助检查 ,血尿常规未见异常 ,肝功正常 ;胸透及心电图正常。B超检查提示…  相似文献   

11.
角膜鳞状细胞乳头状瘤极罕见,我科遇到1例,报告如下。沈×,男,64岁已婚。患者发现左眼颞侧角巩膜处肿块1a,伴异物感视力下降1个月,于1997年2月13日来我院门诊,以“左眼角膜肿块”收入院。患者于10a前患肺癌,外院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诊断为“小细...  相似文献   

12.
眼表面的鳞状瘤表现形式不同 ,可表现为良性异常增生 ,也可发展为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单纯依靠临床表现很难区分结膜上皮原位癌和鳞状细胞癌。结膜上皮原位癌呈白色半透明的珍珠状 ,也可呈凝胶状或乳头状外观 ,多发生于角膜缘附近睑裂部球结膜。损害较小的病人多无症状 ,但如病变较大或角质化损害可引起眼部刺激症状 ,疼痛 ,少数病人有视力模糊。作者报告一例年轻的结膜上皮原位癌患者 ,其病变发生于角膜缘而表现为角膜溃疡。患者 ,男性 ,2 8岁 ,突然右眼疼痛 ,发红 ,流泪而初步诊断为浸润角膜的翼状胬肉。该患者已局部应用 0 3 %庆大霉素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各类角膜肿瘤的发病比率、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2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39例角膜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角膜肿瘤中,男性31例(31只眼),女性8例(8只眼)。右眼24例,左眼15例。年龄3岁~88岁(平均45.7岁)。以鳞状细胞癌最常见,占46.15%,其次为色素痣(30.77%)和乳头状瘤(7.69%),而恶性黑色素瘤、瘤样增生、内翻性乳头状瘤、继发性黑病变、淀粉样变性、和炎性假瘤(各占2.56%)等较少见。角膜肿瘤多发于单眼,以角膜缘为好发部位。结论角膜肿瘤以鳞状细胞癌和色素痣多见,应尽早手术切除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作者报告1例曾被延误诊断的无任何眼外伤的角膜放线菌病。患者男,28岁。采集蚊子后左眼红1天,3天后发现左眼角膜下方有一白点,开始滴氯霉素眼水,每2小时1次,每天滴阿托品水1次,sofradex每2小时1次,每晚涂cambisone眼膏。球结膜下注射长效类固醇。每天口服强的松龙60mg,但症状未见好转。就诊时,右眼视力6/6,左眼矫正视力6/12。左眼明显充血,下睑结膜有乳头状滤泡,下穹窿部有白色的类固醇积聚。角膜颞下方可  相似文献   

15.
鼻内窥镜下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良性肿瘤,有恶变倾向.随着鼻内窥镜手术广泛开展,国内外相继报道在鼻内窥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取得良好效果.我科自1997年10月-2001年1月,共收治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眼部皮样瘤     
眼部皮样瘤同身体其他部位一样为先天性疾病,眼前部组织均可出现。国内所见文献报导甚少。现将我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皮样瘤32例报告如下: 典型病例例1:女,10个月,出生后即发现左眼长一白点于1986年10月23日入院。全身检查未见异常,左眼角膜缘4点钟处有一淡红色米粒大小肿物,放在镜下可见细的毛生长。全麻下行肿物切除。病理检查所见为复层鳞状上皮,其下方有大量胶原纤维。其间可见大量薄壁血管,少量毛发结构与脂肪组织。诊为皮样瘤(图1)。例2:男,2岁,因右眼球长一肿物于1987年5月18日入院。眼部检查:右眼角膜缘9点钟处有一淡黄色黄  相似文献   

17.
自1996~2000年我科采用5-氟尿嘧啶乳头状瘤基底内注射治疗外耳道乳头状瘤1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角膜皮样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角膜皮样瘤为一种原发性的角结膜上皮异常增生性病变,临床上比较少见。近10年来,我们曾诊治过9例,均行手术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而明确诊断,现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罗恒 《眼科新进展》2002,22(3):224-224
我科于 2 0 0 0年 1月收治 1例角结膜皮样瘤患儿 ,采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 ,创面羊膜覆盖、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 ,随访 2 a未见复发 ,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儿 ,男 ,1岁 2月 ,发现右眼角膜黄色肿物生长 1a余入院。曾在当地卫生院诊断为“结膜色素痣”并给予手术切除治疗 ,术后 1月肿物复发 ,且明显增大 ,于 2 0 0 0年 1月 15日以“右眼角结膜皮样囊肿 ?”收住院。入院检查 :视力未能测出。眼球运动不受限 ,右眼外眦部结膜呈黄褐色隆起 ,肿物向角膜方向增长 ,于瞳孔区隆起较为显著 ,其上有血管 ,边界清楚 ,…  相似文献   

20.
结膜乳头状瘤和尖锐湿疣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探讨结膜乳头状瘤、结膜尖锐湿疣的发病特点、临床与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8例21眼眼结膜乳头状瘤、尖锐湿疣感染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经病理证实,系鳞状细胞乳头状瘤者15例18眼,结膜尖锐湿疣者3例3眼;除1个瘤体位于外眦部球结膜,6个位于上、下方睑结膜,1个位于下泪小管外,其余18个瘤体均位于内眦部球结膜、睑结膜、泪阜等处;患者行瘤体切除联合热灼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3年,平均2.1年,无复发者20眼,复发1眼。结论:结膜乳头状瘤、结膜尖锐湿疣好发于眼内眦部,表现为结膜尖锐湿疣者不容忽视,瘤体切除联合热灼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