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消栓汤"预防性治疗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脐周皮下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口服中药消栓汤,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VAS评分、肢体肿胀周径、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情况,统计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2.94%),对照组出现9例(13.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4日,2组患者VAS评分、血浆D-二聚体均明显低于术后第1日(P0.05);观察组术后第7、14日,对照组术后第14日,患肢周径差明显高于术后第1日(P0.05)。组间比较,术后第7日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肢周径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时期血浆D-二聚体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部骨折术后加用中药消栓汤可以更早改善患者患肢肿胀疼痛症状,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肺癌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形成的疗效.方法:将104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肺癌患者中血浆D-二聚体(D-dimer)和纤维蛋白原(Fib)有一项升高者,即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B组仅用一般治疗.结果:A组52例患者1例(1.9%)发生LEDVT,B组中9例(17.3%)发生LEDVT,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生LEDVT肺癌患者D-dimer和Fib都升高的阳性率高于不伴有LEDVT形成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D-dimer和Fib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肺癌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低分子肝素钙(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 Calcium Injection LMWH)围术期应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的疗效和安全性。将150例接受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A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B组术后5~7天内患侧下肢行彩超检查了解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A组5例(6.67%)发生深静脉血栓,B组为20例(2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组出血量(495±196)ml,B组(472±183)ml,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大出血。表明低分子肝素钙围术期应用可安全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DV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均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治疗组加用小剂量尿激酶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65%)(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DVT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年龄大于60岁的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行物理方法预防;实验组36例行物理方法预防+低分子肝素预防。分别于入院时,术后1 d1、0 d查血常规、凝血四项;于入院时,术后10 d、1个月、3个月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了解有无下肢DVT,记录术后引流量,2组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术后10例发生DVT,发生率25%,实验组术后2例发生DVT,发生率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选取病例数较多的股骨头置换术患者进行术后引流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无一例出现出血并发症。2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变化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能有效地预防髋部骨折患者术后DVT的发生;对血小板、血红蛋白、凝血机制无影响,未明显增加术后引流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黄芪八珍汤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治疗给予利伐沙班片治疗,治疗组给予黄芪八珍汤治疗.结果:DVT发生率治疗组2.08%、对照组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凝血指标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  相似文献   

7.
陈魁  史吏  潘浩  郑继行  艾鹏  陈聪  邓超频 《新中医》2018,50(8):53-5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血栓通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 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 4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低分子肝素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加用血栓通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腿围差值、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凝血功能[包括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中医证候疗效以及血液流变学等项目。结果:证候疗效总有效率联合组为9 1.18%,对照组为7 9.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髌骨腿围差值、胫骨腿围差值、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DD、FIB、PT、APTT及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血栓通联合应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凝血,缓解疼痛,效果优于单用低分子肝素。  相似文献   

8.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3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方法对3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临床治愈率达78.94%,总有效率为97.36%。结论抗凝、活血化瘀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髋部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造成肺栓塞(PE),慢性期将遗留血栓形成综合征。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髋部骨折的增多、人工关节技术的普及发展,DVT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预防尤其重要。据此,我们以2001年1月~2005年10月行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用药预防组(观察组)和非用药预防组(对照组),并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组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预防性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通脉方与低分子肝素预防髋部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5年6月髋部大手术患者共4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试验组给予口服益气通脉汤,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周期2周,对比两组术后2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小腿肌间静脉血栓2例,股前静脉血栓1例,股深静脉血栓1例,DVT发生率19.04%;对照组小腿肌间静脉血栓2例,股深静脉血栓1例,DVT发生率14.28%;两组在DVT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出血量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通脉方具有预防老年患者髋部大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与低分子肝素相比,益气通脉方减少了术后出血,为益气活血利水法有效预防DVT提供了临床依据,两者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瘀法预防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老年髋部骨折78例,其中髋关节(包括股骨头)置换4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复位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21例,股骨近端活动加压鹅头钢板内固定12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3例。术前3天及术后第1天给予益气活血中药口服,每天一剂,手术后7天和术后14天做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是否血栓形成。结果:8例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中药益气活血化瘀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通脉活血方联合西医预防髋部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140例髋部周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0例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包括抗生素预防感染、营养支持、镇痛、功能锻炼等,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4 100 IU/次,2次/d。观察组7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脉活血方。记录2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观察2组入院时及术后第1,7天时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中医证候变化、下肢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血栓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时,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时,2组APTT、PT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时,FIB、D-二聚体水平较入院时升高(P均0.05);术后第7天时,2组APTT、PT、FIB、D-二聚体水平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APTT、P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IB、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第7天时,2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入院时和术后第1天时(P均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髋部周围骨折术患者,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通脉活血方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机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5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及机械方法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口服,于用药前及用药后第10d检测血浆PT、APTT、FIB及D-Dimer水平含量,用药后第10d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有无血栓形成,统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PT、APTT时间延长,FIB及D-Dimer含量降低;DVT发生率对照组15.00%,治疗组6.98%,2组差异显著,均未发生出血并发症。结论:应用益气活血方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髋部以及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活血通脉汤对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该院治疗髋部以及下肢骨折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都采用低分肝素子钠进行皮下注射,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活血通脉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血塞通片进行口服。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髋部及下肢骨折后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活血通脉汤进行治疗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效果显著,而且疗效比较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消栓饮联合低分子肝素钠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术后单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治疗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消栓饮治疗。连续用药1周,观察术后第1、7天各组血浆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变化及DVT发生率。结果:术后第7天2组D-二聚体、CR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DVT总发生率治疗组为8. 70%,对照组为17. 4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消栓饮联合低分子肝素钠能明显改善血液黏稠度,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可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DVT形成。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越来越多,使髋部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增高。髋部骨折是指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骨折以及髋臼骨折。由于老年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症、脑血管病,伤后卧床更易出现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就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发生致命的肺栓塞[1],所以术后预防静脉血栓形成非常重要。现将石家庄市人民医院骨科用气压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182例进行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91例)和观察组(9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栓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PT、APTT、PLT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治疗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 d的PT(12.10±2.15)s、APTT(13.29±2.28)s高于对照组1 d的PT(11.19±2.15)s、APTT(12.26±3.12)s,3 d的PT(39.54±3.42)s、APTT(45.12±3.52)s高于对照组3 d的PT(37.43±3.12)s、APTT(39.13±3.1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全血比高切黏度(4.52±1.03)mpa/s,全血比低切黏度(5.04±1.02)mpa/s,血浆比黏度(0.95±0.09)mpa/s明显低于对照组(5.43±0.95)mpa/s、(7.80±1.10)mpa/s、(1.47±0.11)mp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栓通治疗临床效果比较显著,改善患者的PT、APTT、PLT水平,降低血液黏稠度,并发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巫小平  廖浩  廖华 《中国中医急症》2014,(12):2266-2268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加减辨治对预防急诊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110例急诊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5例,术后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在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和D-二聚体、血流流变学、血脂、凝血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D-二聚体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液流表学、血脂、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血液流变学、血脂、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活血方加减可预防急诊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盐酸替罗非班、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成两组,65例的联合组接受替罗非班与低分子肝素治疗,55例的单药组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两组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5.5%,相较于单药组的80.0%较高,且联合组治疗后患肢与健大小腿周径差均较单药组小(P<0.05)。结论对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对盐酸替罗非班、低分子肝素进行联合应用效果优越。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我们应用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预防髋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整理300例具有完整临床及随访资料的病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