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轻中度听力损失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水平方位声源定位能力的影响。方法 纳入45例60~85周岁双耳听力对称老年人,根据平均纯音听阈(pure-tone average,PTA)分为老年听力正常组(PTA<20 dB HL)、老年轻度听损组(20≤PTA<35 dB HL)、老年中度听损组(35≤PTA<50 dB HL),每组15人,并匹配15例听力正常青年人作对照。采用角度偏差法对所有受试者进行水平方位声源定位能力测试,刺激声为白噪声,持续时间为500ms,声强为65 dB SPL,扬声器位置包括±90°、±45°和0°共5个方位。刺激声随机播放30次,要求受试者指出播放声源的扬声器编号,计算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 RMSE)作为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受试者声源定位能力差异,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比不同位置声源定位表现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声源定位与听力损失的关系。结果 老年人声源定位RMSE与听力损失程度显著相关(r=0.76, P<0.001)。老年三组和青年组受试者声源定位RMSE比较差异具有...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老年性聋患者复杂听觉环境下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的特征及其与认知能力及言语辨别能力的相关性,了解其言语辨别能力下降相关的中枢处理过程。方法 采集25名老年性聋患者和25名听力正常年轻人的“鸡尾酒会”场景下ERP数据,比较相关成分振幅、峰值潜伏期及脑区激活差异。同时对老年性聋患者进行认知能力评估,并对其中14名老年人进行言语辨别能力测试,分析其与ERP相关性。结果 老年性聋患者与年轻人相比关联性负变(contingent negative variation,CNV)振幅降低(F=5.174, P=0.027),同时N1、P1成分潜伏期延长(N1:F=6.067, P=0.021;P1:F=13.985, P=0.001),N1振幅升高(F=4.301, P=0.049)。单声源情况下老年性聋组枕叶激活减弱(t=-4.396,P<0.001),多声源情况下减弱进一步扩大到颞叶皮质(t=-5.569,P<0.001)。老年性聋组中,随年龄增长,CNV振幅下降(r=-0.460, P=0.021),P1潜伏期延长(r=0....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老年性聋患者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探讨年龄、听力损失程度、认知功能对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90例60岁以上老年性聋者为受试者,按年龄分为三组,60~69岁(44例88耳)、70~79岁(32例64耳)、>79岁(14例28耳),完成纯音听阈测试、普通话噪声下言语测试(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MHINT)及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分别获得0.5、1、2、4kHz平均听阈、MHINT自适应信噪比及MMSE量表总得分;分析年龄、平均听阈、自适应信噪比及MMSE量表得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平均听阈、MHINT信噪比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不同年龄组间的平均听阈、MHINT信噪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组间的MHINT信噪比差异显著(P<0.01),控制认知得分的情况下其差异仍然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平均听阈与MHINT信噪比具有显著的直线相关性(r=0.326,P<0.01),随着受试者平均听阈提高,MMSE得分下降,二者有直线相关性(r=-0.187,P<0.05);3MHINT信噪比与MMSE量表得分具有相关性(r=-0.201,P<0.01),认知功能减退组(<27分)的MHINT信噪比平均值较认知功能正常组(27~30分)显著增加(P<0.01);不同听力损失程度组中,认知功能正常组与减退组之间MHINT信噪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噪声下言语测试可用于老年人听觉功能评估,老年性聋者的年龄、听力损失程度、认知功能与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之间相互影响,评估老年人听觉功能时应考虑认知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性聋患者高频听力损失和认知功能下降、抑郁指标之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方法 入组53例老年性聋受试者和53名听力正常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都完成纯音阈值、抑郁情绪和多个认知领域的测试。结果 老年性聋组的高频纯音听阈(high-frequency pure-tone threshold,H-PT)分别与多项认知得分以及抑郁得分显著相关。此外,H-PT、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得分和抑郁得分存在中介效应,左耳或较好耳的H-PT作为自变量,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得分或抑郁得分作为中介变量,模型均成立,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42.2%、36.4%、33.8%、44.6%;对照组中介模型不成立。结论 老年性聋患者高频听力阈值升高与认知功能下降、抑郁情绪有关,并且这三者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老年性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情况,初步探讨老年性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措施。方法 以2018年10月-2020年4月于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行听力测试及言语识别能力调查的55例60岁及以上老年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28例;年龄60~95岁。所有研究对象完成纯音听阈测试(PTA)、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及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测试(M-Quick SIN),分析不同年龄、不同听力损失程度和信噪比损失(SNR loss)程度下老年性聋患者的MMSE得分情况。结果 ①60~69岁组MMSE得分(27.89±1.82)分,高于70~79岁组(26.35±2.03)分和≥ 80岁组(25.19±2.07)分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0~79岁组和≥ 80岁组间MMSE量表得分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听力损失组间MMSE量表得分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轻度SNR loss组的MMSE量表得分(27.13±1.80)分高于重度SNR loss组(24.20±1.64)分(P<0.05);轻度SNR loss组和中度SNR loss组、中度SNR loss组和重度SNR loss组间MMSE量表得分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性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以SNR loss为主要特征,在听力损失早期进行干预是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老年性聋患者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探讨年龄、听力损失程度、认知功能对其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4月就诊的70例60岁及以上老年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60~69岁(20例40耳)、70~79岁(28例56耳)、≥80岁(22例44耳)三组,各组分别进行纯音听阈测试、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及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测试(Mandarin quick speech-in-noise test,M-Quick SIN),分别获得双耳0.5、1、2、4 kHz纯音平均听阈(pure-tone audiometry,PTA)、MMSE量表总得分及双耳信噪比损失(signal-to-noise ratio loss,SNR loss);分析年龄、平均听阈、MMSE量表得分对信噪比损失的影响。结果①60~69岁组SNR loss(5.25±5.42)dB明显小于70~79岁组(11.54±6.05)dB和≥80岁组(11.86±6.06)dB(P<0.01);70~79岁组和≥80岁组间SNR lo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SNR loss随PTA提高而升高,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③MMSE量表得分对SNR loss的主效应不显著(P>0.05)。结论年龄、听力损失程度为老年性聋患者噪声下言语识别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年龄增加,听力损失加重,其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空间听觉对于感知周围环境至关重要。真实世界的听力经常涉及具有多个声源的嘈杂环境。本研究拟对听力正常受试者进行水平方位的声源识别测试,探索不同噪声条件对声音定位能力的影响,比较获得适用于嘈杂环境下声源定位测试的噪声条件。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一共纳入28名听力正常受试者,测试阵列由前方37个间隔5°的扬声器组成,刺激声信号为0.25,0.5,1,2,4,8 kHz啭音,强度为50 dB SPL。测试条件包括安静、白噪声35 dB SPL(WN35)、白噪声40 dB SPL(WN40)、言语噪声40 dB SPL(BN40)。采用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 RMSE)为评估指标。结果 受试者安静条件下的声源定位能力明显优于噪声条件(安静-WN35:Z=3.461,P=0.001;安静-WN40:Z=4.440,P=0.000;安静-BN40:Z=3.803,P=0.000)。WN35条件下的结果明显优于WN40条件下的结果(Z=2.687,P=0.007)。WN40和BN40条件之间没有显着差异(Z=1.207,P=0.227)。在噪声条件下,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双耳佩戴助听器时自动同步调节音量和手动分别调节音量在声源定位方面的区别以及不同噪声环境下频率特异性三麦克风和全通道三麦克风自适应指向性对言语分辨率的影响。方法40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均为双侧中度到重度高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人,A组平均听力损失(1、24、kHz)为67.1 dB,B组平均听力损失为69.5 dB。两组患者双耳佩戴实验用两款西门子助听器ACURISP(自适应指向性模式)(A组)和Triano 3 P(自适应指向性模式)(B组)耳背机,在佩戴助听器前和3个月后分别在同一声场进行佩戴前后声源定位测试,以及单个移动噪声和多重噪声环境下言语分辨率测试,记录达到50%言语分辨率时的信噪比,即L50,并结合问卷调查对无线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便利性进行评估。结果声场评估:两组受试者在配戴助听器3个月后声源定位能力有明显差异,使用频率特异性三麦克风自适应指向性模式者复合噪声源声场中测出L50值,明显低于使用三麦克风自适应指向性模式者(P<0.01);问卷评估:绝大多数患者表示无线技术给日常助听器调节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结论自动同步音量调节对保持助听后声源定位能力作用明显,在多噪声环境下频率特异性三麦克风助听器的自适应指向性能明显提高重度成年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言语分辨率,并且无线技术提高了日常调节助听器的便利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初步研究老年性聋患者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uditory event-related potential,AERP)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和P300的变化特征.方法 采用oddball刺激序列,对20例健康青年志愿者(对照组)、20例老年听力正常者(老年听力正常组)和20例老年性聋患者(老年性聋组)进行AERP测试,在阅读状态下获得MMN波形,在集中注意力计数状态下获得P300波形,比较三组MMN、P300波形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 老年性聋组MMN潜伏期为187.38±29.63 ms,与老年听力正常组(160.10±23.21 ms)和对照组(148.22±19.30 ms)相比明显延长(P<0.01),老年听力正常组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MMN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性聋组P300潜伏期为369.83±27.09,较老年听力正常组(332.89±25.60 ms)和对照组(318.51±22.32 ms)明显延长(P<0.01),三组P300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性聋患者听觉中枢功能受损,认知功能减退,MMN、P300可作为评估老年性聋患者听觉中枢功能、认知功能的客观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性聋患者的时域间隔感知能力,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老年性聋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非老年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15例以及听力正常青年33例作为对照,分别对其进行纯音测听、最大言语识别率(phonetically balanced maximum,PBmax)测试和听觉时域间隔感知阈值测试(temporal gap detection test,TGDT),获得双耳平均听阈(pure-tone audiometry,PTA)、PBmax和TGDT阈值。结果三组TGDT阈值有显著差异(H=9.163,P<0.01),其中老年性聋显著高于感音神经性聋和正常青年组(H=19.267/24.470,P<0.05)。老年性聋组TGDT阈值与年龄、听力损失呈正相关(rs=0.235/0.268/0.281,P<0.05),其中≥80岁组TGDT阈值明显高于60~69岁和70~79岁组(H=-20.750/-20.812,P<0.05),轻度听力损失程度组TGDT阈值明显低于中度和中重度及以上组(H=-19.846/-17.912,P<0.05)。结论老年性聋患者时域间隔感知能力显著减弱,且年龄、听力损失为影响因素。TGDT联合言语测听可为老年性聋的鉴别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双模式患者是否能在日常使用设备设置条件下在声源定位方面获益。方法 研究共纳入24名双模式助听患者,对其进行安静环境水平方位声源识别任务测试。测试阵列由前方37个间隔5°的扬声器组成,刺激声信号为0.25,0.5,1,2,4,8 kHz啭音,强度为人工耳蜗(Cochlear Implant, CI)助听听阈阈上30 dB SPL。采用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 RMSE)为评估指标。结果 单侧CI和双模式助听条件下受试者声源定位得分分别为81.95±11.33°和78.98±8.12°,无显著差异(t=1.232,P=0.230)。14名受试者双模式助听条件下声源定位能力优于仅CI助听,10名差于仅使用CI。上述两亚组受试者双耳助听听阈差值无显著差异(z=0.147, P=0.886)。年龄、耳聋时长、双模式助听时长与受试者声源定位能力无显著相关性(年龄:r=-0.102,P=0.636;耳聋时长:r=-0.312,P=0.137;双模式助听时长:r=0.360,P=0.867)。结论 双模式助听方式并没有显著改善单侧CI植入患者声源定位能力,同...  相似文献   

12.
老年性聋是60岁以上人群普遍存在的慢性疾病。本文回顾了老年性聋外周和中枢听觉系统改变,以及听力损失和认知下降的关系。老年性聋发病年龄、耳聋下降速度、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变性存在个体化差异。外周听觉功能、中枢听觉功能和认知功能相互影响又彼此独立。是听力损失引起认知障碍、或是反之、抑或互为因果,这些都是目前研究的前沿问题。本文就老年性聋外周和中枢听觉功能、认知功能综合评估、综合管理等问题的既往文献和未来研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不同噪声模式对听力正常者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者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MATLAB软件播放儿童版汉语普通话噪声下言语测试句表,测试25名听力正常受试者和20例感音神经性聋受试者分别在安静环境、语谱噪声、双人语噪声下的言语识别能力,分析两者在安静和两种噪声模式下对语句感知能力的差异。结果 随信噪比降低,听力正常者在语谱噪声下言语识别率低于双人语噪声,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者在信噪比+5 dB时,双人语噪声下言语识别率低于语谱噪声,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噪声模式对比,听力正常者在双人语噪声下言语识别率更高,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者在语谱噪声下言语识别率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双侧人工耳蜗植入(bilateral cochlear implant, BCI)和听力正常(normal hearing, NH)受试者的声源定位能力,分析双侧人工耳蜗助听听阈和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 DR)差异与声源定位能力的相关性。方法 对17例BCI和40例NH受试者进行声源识别测试。测试设备由37个间隔5°扬声器组成,测试过程中,扬声器共发出37次声音,每个扬声器发声一次,刺激声信号为言语声“Song”,强度60 dB SPL;BCI受试者分别在使用单、双侧CI时进行测试。以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 RMSE)为评估指标,RMSE得分越低声源定位能力越好。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NH组与BCI组结果,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BCI受试者使用单、双侧CI结果;采用Pearson对BCI受试者声源定位能力与双耳助听听阈及动态范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NH受试者RMSE为7.12°±2.29°,BCI为52.98°±20.89°,NH受试者声源定位能力优于BCI受试者(t=9.025,P<0.001)。BCI受试者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陡降型老年性聋患者的时间分辨率改变情况。方法年龄匹配的陡降型老年性聋患者及听力正常者,分别接受调幅检测及间隔检测以评估其时间分辨率。为了评估老年性聋患者听力正常频率的时间分辨率,调幅检测的载波和间隔检测的间隔标记信号采用低通噪声。结果与年龄匹配的听力正常受试者相比,即使信号的频谱限制在陡降型老年性聋患者听力完全正常的频率,老年性聋患者的调幅检测和间隔检测能力仍然下降,特别是在远离截止频率的频率,时间分辨率下降更加显著。结论陡降型老年性聋患者的低频区听力基本正常,但是其低频区的时间分辨率仍是降低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听神经病患者安静与噪声下言语识别率的差异并与正常受试者、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听神经瘤组进行比较。方法测试在符合国家标准的隔声室内进行,纯音测试及言语测试应用校准后丹麦耳听美Conera听力计Otosuite(版本号4.82)联结计算机输出言语声,受试者佩戴头戴式耳机TDH-39、B71骨导振动器测试纯音。言语识别测试材料采用解放军总医院郗昕编制的《普通话言语测听—单音节识别测试》词表,在安静和噪声环境下,分别测试听神经病患者10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11例、听神经瘤患者11例和听力正常受试者10例患者在平均听阈、阈上10dB、20dB、30dB处的言语识别率以及信噪比为-0、-5、-10、-15dB的言语识别率得分。结果听神经病患者在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明显低于听神经瘤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以及正常听力组(P<0.05);具有相似听力阈值及听力曲线的AN患者,给予安静及不同噪声强度测试,可呈现较差及较好二级分化的SRS曲线;正常组在信噪比为-0、-5、-10、-15dB的环境下,信噪比为10dB时对比自身安静环境言语识别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听神经病组、听神经瘤组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在-10 SNR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听神经病患者在安静环境下随刺激声强度的升高会出现"回跌"现象。听神经病患者总体水平在安静与噪声环境下纯音听阈与言语识别得分均与无相关性(R2=0.07),其他三组呈现负的弱相关或强相关。结论安静环境下言语识别能力较好的听神经病患者在噪声环境中下降程度更为显著,相对于安静环境言语识别测试更加敏感;采用平均阈上30dB及-10dB信噪比测试,所得言语识别得分可作为临床评价言语功能的敏感指标,且对于听神经病诊断和病变定位及程度分析更具有现实意义,能够更全面评估听神经病患者的言语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对老年性聋患者佩戴助听器满意度及受益度的影响。方法依据研究入选标准选取于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听力检查中心验配并佩戴助听器6个月以上的老年性耳聋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得分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使用助听器每日生活使用满意度调查表(SADL)、助听器效果国际性调查问卷(IOI-HA)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认知功能正常组患者SADL总均分、积极作用、服务与价格两部分得分及IOI-HA总分值均高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SADL负面影响、个人形象两部分得分上,认知功能正常组患者低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ADL总均分、IOI-HA总分值与MoCA总分均成正相关(r=0.670,0.785,P=0.000)。结论相比于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性聋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佩戴助听器的受益度和满意度是降低的,并且两者呈正相关,即老年聋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越低,其对佩戴助听器的受益度和满意度越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文版筛选型老年听力障碍量表(HHIE-S)在老年性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入选的170名非独居老年人及其亲属发放自评和代理者HHIE-S量表,并测其纯音听阈,分析量表得分与听阈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份量表得分与纯音听阈间均呈正相关性。以25d B作为听力下降标准,HHIE-S量表对老年聋的特异性值为95.24%,对老年性聋的敏感性为59.06%,并随着听力损失级别的提高,量表的敏感性增加。共有149人(占总数87.65%)通过测听表明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轻至中度聋的患者中有50人得分>8,提示有听力障碍,10-22分的有39人,提示为轻至中度聋,有11人得分在24-40分之间,提示为重度听力障碍;听阈为重度聋及以上的患者共有38人得分>8,提示有听力障碍,10-22分的有9人,提示为轻至中度聋,29人得分在24-40分之间,提示为重度听力障碍。结论中文版HHIE-S量表在老年性聋筛查中表现出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纯音测听具有较强相关性,可以用于老年性聋的早期筛查,有利于推动老年性聋患者早期积极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9.
摘要     
耳科学 相关疾病对老年人听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对老年人听力的影响,以期对预防和系统治疗老年性聋提供帮助。方法:选取184例年龄≥65岁的老年人,排除有中耳疾病、强噪声暴露史及60岁以前有听力损失主诉等。根据所患疾病将受试者分为高血压病组(组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性聋患者中耳蜗死区及其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均衡噪声阈值检测法检测200例(370耳)老年性聋患者和25例(50耳)正常听力老年人中耳蜗死区分布情况,并比较耳蜗死区与老年性患者听力损失程度、病程以及合并高血压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200例老年性聋患者中有38%(76/200)存在耳蜗死区。其中合并高血压病的老年性聋患者中有45%(56/124)存在耳蜗死区,是否合并高血压病组间耳蜗死区检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听力老年人中无耳蜗死区,同老年性聋患者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听力损失程度、病程及合并高血压病的老年性聋患者中耳蜗死区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性聋患者中存在耳蜗死区,并且与听力损失严重程度、病程长短以及是否合并高血压病有关,听力损失程度越重、听力受损时间越长,存在耳蜗死区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