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取栓术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于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行取栓术治疗的206例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56例, mRS评分>2分)、预后良好组(150例, mRS评分0~2分)。收集可能与取栓术相关的资料, 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筛选影响取栓术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房颤(OR=3.08, 95%CI=1.597~5.939)、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2.78, 95%CI=1.709~4.518)、血糖(OR=1.49, 95%CI=1.316~6.022)、发病至靶血管开通时间(OR=1.74, 95%CI=1.154~2.639)、取栓术后24 h内收缩压(OR=2.82, 95%CI=1.320~4.466)、取栓术后24 h内舒张压(OR=2.43, 95%CI=0.892~6.610)均是取栓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闭塞行机械碎栓、支架取栓联合动脉注射rt-PA的疗效。方法随机选自2013年7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65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比两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手术前后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取栓安全性优于机械碎栓,而机械碎栓操作更为简便,因而临床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或血管支架补救治疗对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机械取栓治疗失败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综合卒中中心和其他19家综合卒中中心8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机械取栓治疗失败并行补救治疗达到闭塞血管血流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od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 score,m TICI)≥2b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补救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球囊扩张组(30例)和血管支架植入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血管再闭塞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球囊扩张组中90 d mRS评分0~2分患者占比明显高于血管支架植入组(P <0.05);两组患者血管再闭塞率、死亡率及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病史(OR=8.968,95%CI:1.162~69.196,P=0.035)、补救治疗方式(OR=0.243,95%CI:0.066~0.894,P=0.033)、侧支循环(OR=3.873,95%CI:1.029~14.576,P=0.045)及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OR=0.809,95%CI:0.701~0.934,P=0.004)均为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取栓失败后行补救治疗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_均<0.05)。结论机械取栓联合球囊扩张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并未增加手术风险,且补救治疗方式是影响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M2段(M2 segment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M2)闭塞的效果,分析预后不良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高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急性MCA-M2闭塞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溶栓组和取栓组,每组35例。治疗前,检测所有患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溶栓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取栓组积极实施机械取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血管再通情况、出血转化及预后情况。对急性MCA-M2闭塞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取栓组治疗后1、7 d NIHSS评分下降≥4分占比高于溶栓组,预后良好率高于溶栓组(P<0.05),两组症状性颅内出血及无症状性颅内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取栓组血管再通31例(88.57%)。随访90 d显示患者预后良好共45例(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首次支架取栓治疗后闭塞血管的再通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抽取2021年5月至2023年6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首次支架取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28例, 观察首次支架取栓治疗后闭塞血管再通情况,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28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 首次支架取栓治疗后闭塞血管再通41例(32.03%), 纳入FPR组;其余87例纳入非FPR组。两组静脉溶栓、闭塞位置、使用中间导管、改良脑梗死溶栓治疗分级血流分级、穿刺以及发病至再通时间、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有差异的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 发现闭塞位置、术前静脉溶栓、使用中间导管均属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首次支架取栓治疗后闭塞血管再通的影响因素。结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首次支架取栓治疗后闭塞血管再通与临床良好预后有关, 在支架取栓过程中使用中间导管、大脑中动脉闭塞、术前行静脉溶栓会增加首次支架取栓治疗后闭塞血管再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Solitaire FR支架取栓治疗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Solitaire FR取栓支架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再通情况、干预前后神经损伤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自理能力及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7天,两组神经损伤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自理能力均显著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Solitaire FR取栓支架治疗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促进血管再通,改善脑部血流,降低脑神经损伤,有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7.
机械取栓术已成为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安全有效的新方法.机械取栓围手术期的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BPV)及开始降压治疗的策略与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关于机械取栓围手术期的最佳血压管理目标仍未确定.本综述将围绕急性缺血性卒中血压升高的病理生理及机械再通后血压管理的现有证据,为机械取栓术后患者提供血压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支架取栓术应用于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对其血管再通情况及神经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患者采取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作为静脉溶栓组,另外27例患者采取Solitaire支架取栓术治疗作为血管取栓组。于治疗6个月后,统计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和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血管取栓组NIHSS评分的(18.47±1.68)分,低于静脉溶栓组的(24.82±1.97)分,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血管取栓组血管再通率为85.19%,高于静脉溶栓组(56.0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取栓术可改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血管再通和神经功能,适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治疗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80例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应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治疗方式,分析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有3例患者出现了症状性出血术后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了心源性死亡,本次实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结论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治疗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方式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且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取栓支架引导中间导管通过技术(stent/solitaire leading intermediate catheter passing,SLIP)在治疗颅内外动脉急性串联闭塞合并近端不稳定血栓病变的临床运用.方法 选取2020年10—11月无棣县人民医院1例颅内外动脉急性串联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过程、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动静脉联合溶栓与机械取栓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2019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机械取栓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预后效果、血清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4.114,P<0.05)。治疗后3 d、2周、4周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 h颅内出血率低于对照组,血管残余狭窄≤30%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水平低于对照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机械取栓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可改善其预后效果,并促进损伤神经功能恢复,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使用自断加压骨栓联合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自断加压骨栓联合接骨板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介入取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5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AIS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介入取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凝血功能、神经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BDNF水平升高,观察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FIB)低于治疗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均长于治疗前,观察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APTT、PT、TT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介入取栓能够提高BDNF水平,降低高凝的血管状态,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脑血管机械取栓治疗并发症的发生是否存在差异性,从而进行经验总结,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行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的11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患者的取栓部位,分成MCA、ICA、VA、BA,VA-BA,ICA-MCA,前循环和后循环,对比各部位脑血管取栓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115例机械取栓患者中,发生并发症41例(35.65%)。不同部位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MCA 44.44%(24/54),ICA31.82%(7/22),BA 22.73%(5/22),CCA 50%(1/2),VA-BA串联33.33%(2/6),ICA-MCA串联40%(2/5),前循环40.96%(34/83),后循环21.88%(7/32),不同部位脑血管机械取栓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循环机械取栓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但前后循环取栓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GF、S-100β蛋白和NSE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血管再通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周,观察组患者血清N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可有效调节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GF、S-100β蛋白和NSE的分泌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血管再通率,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Solitaire血管重建装置(Solitaire FR)支架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1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87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溶栓治疗, 观察组采用Solitaire FR支架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脑血流速度、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神经功能因子[骨桥蛋白(PO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细胞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 42/44)高于对照组(79.07%, 34/43), P<0.05。治疗后, 观察组脑中动脉、脑前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7、14 d, 观察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 观察组PON、NT-proBNP、vWF、ET-1、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机械取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以及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卒中量表评分(6.94±1.35)分低于对照组的(8.63±1.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2,P<0.05)。观察组最小血流量(minimum blood flow, Qmin)、最小血流速度(minimum blood flow velocity, Vmin)高于对照组,脑血管外周阻力(cerebrovascular peripheral resistance, 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为(1.28±0.21)ng/mL、白细胞介素-6水平为(70.54±7.45)p...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干扰素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宫颈糜烂患者2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23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微波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干扰素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0%,显著高于对照组81.30%,两组差异显著(χ2=8.3046,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2783,P0.05)。结论采用干扰素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和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就诊于我院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从术前、术中与术后护理等总结护理经验。记录患者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结果 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开通术中、术后再闭塞各3例,颅内出血转化5例,死亡3个,改良脑梗死溶栓试验分级(mTICI)≥Ⅱb为血管再通,成功再通42例,无压力性损伤、穿刺部位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治疗3周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前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导尿、心理疏导,术中配合医生对患者护理,术后病情检测、穿刺部位护理、饮食指导、卧床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是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用保妇康栓治疗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收治的580例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580例患者分为Balance组(n=290)和Survey组(n=290).为Balance组患者使用克霉唑栓进行治疗,为Survey组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