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检测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该院RA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根据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进行分组统计,并与病情活动程度的有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RA活动组患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高于对照组,补体C4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稳定组患者补体C3、C4较活动期患者更低。年龄、性别、病程等多因素校正后,IgA、C3与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RF)、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ACPA)、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等多个指标相关,与DAS28的相关性独立于CRP。结论 RA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可辅助诊断RA和判断病情活动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依托考昔与塞来昔布用于关节镜术后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普通关节镜(非韧带重建术)手术患者182例,随机分成两组:依托考昔组(n=90)和塞来昔布组(n=92)。分别服用依托考昔120mg,每日一次及塞来昔布200mg,每日二次镇痛。采用疼痛类比目测法评分标准,选初次服药及术后第1、2、3天服药后的第4小时为观察点。分别测定疼痛评分及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初次服药后、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的4小时后疼痛评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13、-2.11、-2.08、-2.05,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P>0.05)。结论关节镜术后口服依托考昔120mg,每日一次较服用塞来昔布200mg,每日二次的镇痛效果更佳,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与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80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病情活动将患者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比较患者血清IgA、IgM、IgG水平表达,分析上述指标水平与RA病情活动的相关性。结果 80例RA患者中活动期50例,缓解期30例。活动期IgA、IgM、IgG水平均高于缓解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显示,RA患者血清IgA、IgM、IgG水平之间两两呈正相关(r0,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gA、IgM、IgG水平高表达是RA患者临床活动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血清IgA、IgM、IgG水平高表达预示着RA患者病情处于活动期,动态监测血清IgA、IgM、IgG水平可为RA患者的病情变化评估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Ig)、抗核抗体(ANA)、抗可提取性核抗原多肽(ENA)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71例RA患者(RA组)、55例非RA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非RA组)为研究对象,并选取3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RA组患者接受3个月的标准化治疗,根据疗效分为缓解组(n=45)、活动组(n=26).抽血检测RA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非RA组、对照组入院时血清RF、IgA、IgG、IgM、ANA、抗ENA抗体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RF、IgA、IgG、IgM、ANA、抗ENA抗体对RA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 RA组患者血清RF阳性率明显高于非RA组患者及对照组,而血清ANA、抗ENA抗体阳性率虽高于对照组,但明显低于非RA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患者血清IgA、IgG、IgM水平明显高于非RA组患者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患者血清RF、ANA、抗ENA抗体阳性率及IgA、IgG、IgM水平均明显低于活动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RF、IgA、IgG、IgM、ANA、抗ENA抗体联合检测对RA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 RF、Ig、ANA与抗ENA抗体检测可用于RA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且当上述指标联合检测时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灸+中药熏蒸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西药+中药熏蒸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骨关节指数评分、晨僵时长、血沉、类风湿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阳性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均降低,晨僵时长显著减少,且研究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血沉水平及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A、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M、基质金属蛋白酶-3阳性率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结论:给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规西药配合针灸+中药熏蒸治疗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A、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M、基质金属蛋白酶-3阳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的变化及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RA患者病历资料,统计其IgM、IgG、IgA值,并与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前白蛋白(PA)、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C3、C4及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RA患者免疫球蛋白IgG异常率最高(40%),其次为IgA(17%),IgM(7%),IgG异常率高于IgA(P0.05),IgG、IgA同时升高占12%,IgG、IgM同时升高占2%,IgG、IgM、IgA同时升高的占1%。(2)与免疫球蛋白正常组比较,免疫球蛋白升高RA患者Hb、PA与ALB是降低的,TP与GLO以及ESR显著上升;与免疫球蛋白正常组比较,免疫球蛋白下降RA患者类风湿因子(RF)明显升高(P0.05);(3)相关性分析显示,RA患者IgG与WBC、HB、PA呈负相关,与ALB、GLO、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和ESR呈正相关;IgA与GLO、ASO与ESR呈正相关;IgM与HB、ALB呈负相关,与GLO、RF和ESR呈正相关(P0.05)。结论 RA的发病过程中以IgG异常为主,并且与RA患者的贫血,炎症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免疫球蛋白和血小板参数与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比较RA活动组60例,缓解组30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的IgG、IgA、IgM和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等参数的变化,分析60例活动期RA患者的上述结果与病情活动指标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结果 RA活动期患者IgA、IgM、PLT显著高于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MPV也较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高(P<0.05);而RA缓解期IgG、IgA、IgM、PLT、MPV、PDW参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未见差异;IgA、IgM、PLT、MPV与反映RA病情活动的室验室指标RF、ESR、CRP指标有直线相关关系。结论 PLT、IgA、IgM、MPV与RA病情变化有关,联合检查可作为判断RA疾病活动的临床指标;指导临床用药及判断药物疗效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血清 Dickkopf-1(DKK-1),趋化因子( chemokine, CCL)21水平与体液免疫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 2018年 3月~ 2020年 6月邯郸市中心医院免疫科收治的 120例 RA患者( RA组)和 117例体检志愿者(对照组),根据 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 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DAS28)评分将 RA组分为低度组( 2.6~ 3.2分,38例)、中度组( 3.3~ 5.1分,50例)和重度组(> 5.1分,32例)。检测血清 DKK-1,CCL21,免疫球蛋白 A(immunoglobulin A, IgA)、免疫球蛋白 G(IgG)、免疫球蛋白 M(IgM)、免疫球蛋白 E(IgE)、补体 C3和补体 C4水平。分析 DKK-1,CCL21与 IgG,IgA,IgM,IgE,补体 C3,补体 C4之间相关性。结果 RA组血清 DKK-1(72.14±15.26 pg/ml),CCL21(285.16±32.16 pg/ml),IgG(16.35±4.56 g/L),IgA(3.65±0.52 g/L)和 IgM(1.95±0.42 g/L)水平高于对照组( 43.26±7.46 pg/ml,170.06±20.41pg/ml,10.35±1.65g/L,2.02±0.24g/ L,1.42±0.39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0.061~ 32.803,均 P< 0.05),补体 C3(1.05±0.16 g/L)和补体 C4(0.15±0.07 g/L)水平低于对照组( 1.39±0.25g/L,0.36±0.11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2.502,17.579,均 P< 0.05)。重度组血清 DKK-19(83.26±3.09 pg/ml),CCL21(310.06±6.45 pg/ml),IgG(19.84±0.68 g/L),IgA(4.14±0.03 g/ L)和 IgM(2.28±0.06 g/L)水平高于中度组( 74.90±6.59 pg/ml,289.75±12.54 pg/ml,17.40±2.11 g/L,3.71±0.26 g/ L,2.03±0.16 g/L)和轻度组(59.15±2.34 pg/ml, 258.15±4.06 pg/ml, 12.03±0.21 g/L, 3.16±0.02 g/L, 1.57±0.03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322~ 162.999, 均 P< 0.05);补体 C3和补体 C4水平低于中度组 (1.18±0.02 g/L vs 1.07±0.05 g/L,0.20±0.01 g/L vs 0.16±0.04 g/L)和轻度组 (0.91±0.02 g/L,0.09±0.01 g/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536~ 45.847,均 P< 0.05)。中度组血清 DKK-1,CCL21,IgG,IgA和 IgM水平高于轻度组( t=12.993~ 17.468,均 P< 0.05);补体 C3和补体 C4水平低于轻度组( t=18.607,10.527,均 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RA患者血清 DKK-1和 CCL21水平与 IgG,IgA和 IgM呈正相关( r=0.742~ 0.805,均 P< 0.05),与补体 C3和补体 C4水平呈负相关( r= -0.736~ -0.744,均 P< 0.05),各组之间的 Ig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0.869,P> 0.05),DKK-1和 CCL21与 IgE也无相关性 (r=0.168,0.203,均 P> 0.05)。结论 RA患者血清 DKK-1和 CCL21水平升高与 RA疾病活动程度以及 IgG,IgA和 IgM增高与补体 C3和 C4消耗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对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R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安慰组,治疗组用真艾灸治疗,安慰组采用假艾灸,干预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安慰组(P<0.01)。两组RA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压痛个数及程度、晨僵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优于安慰组(P<0.05)。两组患者血RF、IL-6与CRP水平也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安慰组(P<0.05)。结论艾灸治疗能显著改善RA临床表现,并能显著降低RA患者血RF、IL-6与CRP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10例)和观察组(110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叶酸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叶酸和泼尼松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32(IL-3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晨僵、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晨僵、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风湿性关节炎活动度评分(DAS评分)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VAS评分、DAS评分及ESR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CRP、IL-32和MMP-1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IL-32和MMP-1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气血两虚型的疗效。方法将40例我科收治的气血两虚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再造生血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评价(DAS28评分)、中医症候积分、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DAS28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的RF、ESR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患者(70.0%),两组疗效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气血两虚型的疗效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的疾病症状,降低RF、ESR及CRP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RA患者为RA组,74例骨关节炎(OA)患者为OA组,另选择同期148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红细胞沉降率(ESR)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及MMP-3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RA组MMP-3水平与ESR、CRP、RF、28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28个关节肿胀关节数、28个关节压痛关节数、滑膜炎评分、骨髓水肿评分以及骨侵蚀评分相关性。根据RA患者DAS28、骨密度、是否器官/组织受累以及病程分为不同亚组,比较不同亚组间的MMP-3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MP-3在诊断RA中的临床价值。结果相较于OA组及对照组,RA组ESR及血清CRP、RF、MMP-3水平更高(P<0.05)。相较于OA组,RA组DAS28、28个关节肿胀关节数、28个关节压痛关节数、滑膜炎评分、骨髓水肿评分以及骨侵蚀评分更高(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A组MMP-3水平与ESR、CRP、RF、DAS28、28个关节肿胀关节、28个关节压痛关节、滑膜炎评分、骨髓水肿评分以及骨侵蚀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不同亚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关节疾病活动度高、骨质疏松、存在器官/组织受累、病程<1年及疾病活动期患者MMP-3水平更高(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MP-3诊断RA的曲线下面积为0.826,最佳临界值为41.77 ng/mL。结论RA患者血清MMP-3水平显著上升,其水平升高在诊断RA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14-3-3η蛋白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RA患者110例(RA组)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象4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IgA、IgG、IgM、补体C3、C4、14-3-3η蛋白水平,并根据RA患者是否处于疾病活动期和放射学分级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RA组的血清IgG、14-3-3η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gA、IgM、补体C3、C4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RA患者血清IgG、14-3-3η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期的RA患者(P0.05),血清IgA、IgM、补体C3、C4水平与非活动期的RA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学分级3级、4级RA患者血清IgG、补体C3、14-3-3η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期组的2级患者(P0.05),血清IgA、IgM、补体C4水平与放射学分级2级RA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患者血清IgG、补体C3 14-3-3η蛋白水平较高,血清14-3-3η蛋白、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与RA患者病情、活动情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本噻羟脲(齐留通)、塞来昔布单独及联合应用时对荷瘤小鼠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建立荷瘤小鼠模型,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和MMP-2的基因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和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 联合用药治疗组、塞来昔布治疗组和齐留通治疗组及相应的干预组VEGF和MMP-2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其各自对照组(P <0.05),两组联合用药组与各单独应用塞来昔布及齐留通组相比VEGF、MMP-2的基因、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0.05).联合用药、单独应用塞来昔布及齐留通3组干预组与各自治疗组相比VEGF、MMP-2的基因表达下降(P <0.05).结论 齐留通与塞来昔布都可以抑制肿瘤组织VEGF与MMP-2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且齐留通与塞来昔布各自的剂量减半联合应用抑制效果优于单用任意一种全剂量药物;无论联合用药还是单用任意一种药物,其干预组对VEGF、MMP-2的基因及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均优于治疗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RA患者及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设为病例组和对照组。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补体(C3、C4)水平;按DAS28评分标准将病例组分为高度活动组23例、中度活动组24例、低度活动组18例、缓解组15例,对比病例组不同病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G、Ig M)及补体(C3、C4)水平;并观察病例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 G、IgM)及补体(C3、C4)水平变化。结果病例组血清IgA、IgG、IgM、C3及C4水平较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四组血清Ig A、Ig G、IgM、C3及C4水平比较,高度活动组明显高于中度活动组、低度活动组及缓解组,中度活动组明显高于低度活动组、缓解组,低度活动组明显高于缓解组(P<0.05)。治疗后,病例组血清IgA、IgG、IgM、C3及C4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RA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呈高表达状态,其水平与患者病情活动度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对症治疗有助于调节其表达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对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型患者的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8例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蠲痹汤合中药熏洗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关节压痛、肿胀、晨僵等症状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等实验室指标和DAS28评分。结果:治疗组RA患者中医症状积分、DAS28积分及RA的特异性指标ESR、CRP、RF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评价祛痹灵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方法:RA患者随机分2组各35例,每组中气滞血瘀型各18例,寒湿痹阻型各17例。治疗组服用祛痹灵胶囊,对照组服用消炎痛。服用4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数据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症状体征(关节肿胀、疼痛、功能障碍指数及晨僵)的积分,以及实验室指标(血沉、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治疗前后对照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中医分型对照2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祛痹灵治疗RA活动期患者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研究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RA患者70例,分为活动组和非活动组,并同期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入选研究者的CRP、红细胞沉降率、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结果 RA活动组、非活动组患者血清中IgG、IgA、IgM、ESR、CR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CRP、ESR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对RA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价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艾拉莫德联合来氟米特治疗中、重度老年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8例老年活动性RA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来氟米特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艾拉莫德。比较2组治疗前后欧洲抗风湿联盟制定的改良类风湿活动指数(3变量)(DAS 28-3)评分、关节肿胀数、压痛数、关节晨僵时间、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 TREM-1)、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1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1)、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及25羟维生素D[25(OH) D]。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DAS 28-3评分显著降低,关节肿胀个数和关节压痛个数显著减少,关节晨僵时间显著缩短,血清TNF-α、s TREM-1、ESR及RF水平显著下降,骨代谢指标25(OH) D及TPINP表达水平显著增加,NTX-1、β-CTX表达显著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DAS 28-3评分、关节功能指标、血清炎症指标及骨代谢指标变化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艾拉莫德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老年活动性RA疗效显著,可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抑制骨吸收,促进骨重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消瘀接骨散外敷配合电磁波谱治疗仪(TDP)照射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效果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影响。方法选取RA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瘀接骨散外敷配合电磁波谱治疗仪照射辅助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比较,两组RA患者的DAS 28-3评分均降低,对照组差值为(-1.38±0.56)分,研究组差值为(-2.20±0.74)分,两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DAS 28-3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肿胀、晨僵)分值均明显降低(P0.01);在改善关节压痛、关节肿胀、晨僵症状积分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免疫球蛋白均降低,补体C3、C4升高(P0.01或P0.05);对照组GPI无显著变化,补体C3升高,其余指标均降低(P0.01或P0.05);研究组在降低ESR、CRP、抗CCP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升高C3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TNF-α、IL-17降低,IL-10值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较,研究组在降低IL-17、升高IL-10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瘀接骨散外敷配合TDP照射可改善RA患者炎性指标,上调体内抑炎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缓解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