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的201例绝经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情况.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复发与组织学分级、侵肌深度、淋巴结受累、宫颈间质受累及淋巴血管间隙浸润(LVSI)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侵肌深度、淋巴结受累及淋巴血管间隙浸润在复发组与未复发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侵肌深度和淋巴结受累与复发相关(P<0.05).结论 绝经后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病理资料示侵肌深度≥1/2及有淋巴结受累,将增加患者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上皮性钙黏蛋白(E-cadherin)和肌动蛋白聚合蛋白(Fasci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及前驱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20例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20例不伴非典型性子宫内膜增生和20例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E-cadherin和Fascin蛋白表达,并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相联系。结果E-cadheri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和非典型内膜增生组织中的异常表达明显高于其它内膜病变(P<0.05);Fascin蛋白高表达仅见于子宫内膜样腺癌,表达程度明显高于正常内膜和前驱病变(P<0.05)。E-cadherin异常表达和Fascin高表达均与肌层浸润深度及FIGO分期相关,但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E-cadherin和Fascin协同参与子宫内膜腺上皮癌变过程,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鉴别子宫内膜样腺癌及其前驱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eIF4E、CyclinD1在子宫内膜增生症和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8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和6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eIF4E、CyclinD1的表达情况,并选取15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作对照,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eIF4E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复杂性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33%、72.50%、80.00%、84.00%和90.77%,eIF4E蛋白阳性表达仅子宫内膜样腺癌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yclinD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52.50%、73.33%、80.00%和81.54%,表达率呈上升趋势,CyclinD1仅子宫内膜样腺癌、不典型增生、复杂性增生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内膜样腺癌中eIF4E、CyclinD1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有无淋巴结转移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eIF4E、CyclinD1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eIF4E、CyclinD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均高表达,两者的异常表达共同作用促进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展,两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程序性死亡受体 -1 (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 -1 (PD-L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30 例正常子宫内膜、30 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以及90 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PD-1 和 PD-L1 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不同病理指标下抑癌基因PTEN(Phos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FFEN在4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10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1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标本中PTEN阳性染色率为55.00%,正常子宫内膜标本中PTEN阳性染色率为100.00%.但子宫内膜样腺癌中PTEN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肌层侵润深度、组织学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PTE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有明显丢失现象,其在子宫内膜样腺痛早期发病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垂体肿瘤转化基因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垂体肿瘤转化基因(hPTTG)蛋白表达和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PV-9000检测4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8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1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以及17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hPTTG及E-cad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PTTG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呈过度表达,且hPTTG蛋白阳性表达率随着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手术-病理分期期别增高、组织学分级降低、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发生而升高(均P<0.05).E-cad蛋白在17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均为正常表达,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其异常表达率明显升高,且E-cad蛋白的异常表达率随着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手术.病理分期期别增高、组织学分级降低、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发生而升高(P<0.05).hPTTG蛋白阳性、阴性的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E-cad蛋白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71.0%,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E-cad蛋白的异常表达和hPTTG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486).结论 hPTTG蛋白表达和E-cad蛋白异常表达均促进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和浸润演进过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0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相关性.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子宫内膜样腺癌、10例不典型增生及15例正常子宫内膜中COX-2和VEGF-C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COX-2和VEGF-C在正常子宫内膜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中阳性表达逐渐增高(P<0.05).COX-2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VEGF-C的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有关.COX-2与VEGF-C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0.392,P<0.05).结论 COX-2可能通过PGE2上调VEGF-C的表达,两者共同促进了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腺癌E-cadherin、CD44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觇宇  周幸  史常旭 《重庆医学》2004,33(5):668-669
目的探讨E-cadherin、CD44与子宫内膜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光镜、免疫组化技术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26例,对照组子宫内膜20例分别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和E-cadherin、CD44表达的检测.结果子宫内膜腺癌组E-cad-herin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CD44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提示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可能与E-cadherin、CD44等因子表达异常相关,而对这些因子的检测可能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腺癌提供新的、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和1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MP-9和CD147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等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MMP-9和CD147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t=9.46、7.86,P<0.05).MMP-9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其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t=3.27~16.20,P<0.05);CD14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其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t=2.50~6.20,P<0.05),与肌层浸润深度无关(t=1.91,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中CD147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r=0.443,P<0.01).结论 MMP-9和CD147的高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二者相互协同可能是促进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浸润和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分析研究42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资料、病理检查及其发病规律与特点。结果子宫内膜样癌占同期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的25%,患者发病年龄29~78岁,平均52.1岁。35例患者随访,5年存活率为54%。结论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多发于中老年妇女,在组织学上与卵巢其他肿瘤或转移瘤相似,应注意与浆液性囊腺癌、粘液性囊腺瘤及转移癌的鉴别。预后好于浆液性囊腺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分析研究42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资料、病理检查及其发病规律与特点。结果:子宫内膜样癌占同期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的25%,患者发病年龄29~78岁,平均52.1岁。35例患者随访,5年存活率为54%。结论: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多发于中老年妇女,在组织学上与卵巢其他肿瘤或转移瘤相似,应注意与浆液性囊腺癌、粘液性囊腺瘤及转移癌的鉴别。预后好于浆液性囊腺癌。  相似文献   

12.
彭燕  仲建新 《河北医学》2011,17(9):1148-1151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AQP3)表达和CD105抗体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应用AQP3抗体和CD105抗体对28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2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7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微血管进行血管标记和染色,从而分析其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AQ...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CD147和MMP-2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CD147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1例正常子宫内膜、73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CD147与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 CD147、MMP-2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71%、89.04%,均高于其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χ2=29.734、38.176,P<0.01).子宫内膜样腺癌CD147、MMP-2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χ2=4.002~6.627,P<0.05;P=0.047、0.040).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CD147与MMP-2的表达一致率为61.64%,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752,P<0.01).结论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CD147、MMP-2的高表达可能作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estrin3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4月—2015年4月期间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93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组织标本及临床资料,同时选取同期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标本30例及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性、子宫内膜增生伴非典型性组织标本各4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MELF (microcystic elongated and fragmented)浸润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6例子宫内膜癌伴有MELF浸润病理类型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MELF浸润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类型、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年龄43~67岁,中位年龄56.5岁,临床表现以阴道不规则出血或阴道异常排液为主。1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I级合并透明细胞癌ⅠB期;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Ⅰ级ⅠB期;3例子宫内膜样腺癌Ⅰ级ⅢC期;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Ⅰ级ⅣB期。其中4例存在淋巴结转移,5例存在脉管内转移。术后随访5~29个月,均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MELF浸润多见于较晚期子宫内膜样腺癌,多伴有淋巴结侵犯。存在MELF浸润的子宫内膜癌应尤其注意是否存在脉管累及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6.
刘琦  欧俊  孟奎  燕晓雯  石群立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2,15(5):431-433,T003
目的:观察青年期子宫内膜恶性肿瘤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40岁以下患者的子宫内膜恶性肿瘤临床、病理资料及行雌激素受体(ER)、孕酮受体(PR)免疫组化标记。结果:13例青年期子宫内膜恶性肿瘤患者年龄为22-39岁,病理形态包含四种类型,其中子宫内膜样腺瘤8例,免疫组化标记示6例ER和PR阳性,均为分化好的子宫内膜样腺瘤。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1例死亡,7例健在。其中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经保守治疗后分娩;其余病理类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或转移肿瘤)的5例患者中4例死亡。结论:青年期子宫内膜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复杂,以子宫内膜样腺癌多见。ER、PR阳性、分化好的子宫内膜腺癌预后较好,早期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痊愈,甚至可生育,而低分化腺癌、内膜间质肉瘤及转移性癌等特殊类型恶性肿瘤预后差。  相似文献   

17.
潘小秀 《当代医学》2021,27(9):23-25
目的分析p16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Vim)、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联合检测用于鉴别诊断宫颈腺癌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宫颈腺癌与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抽取宫颈腺癌患者35例与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35例。对比宫颈腺癌、子宫内膜样腺癌的p16蛋白、Vim、ER阳性率;以临床资料中的最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p16蛋白、Vim、ER联合检测用于诊断宫颈腺癌、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准确度。结果宫颈腺癌的p16蛋白阳性率高于子宫内膜样腺癌,Vim与ER的阳性率低于子宫内膜样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用于鉴别诊断宫颈腺癌、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准确度为85.71%。结论宫颈腺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较高,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Vim与ER的阳性表达较高,联合检测p16蛋白、Vim与ER可较为准确鉴别宫颈腺癌与子宫内膜样腺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LKB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及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因素和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KB1在5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和30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并通过检测CD34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表达确定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LKB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低于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组织(P=0.033);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LKB1的低表达与肿瘤细胞低分化、肌层浸润≥1/2及高微血管密度相关(P=0.022,P=0.035,P=0.030)。结论LKB1能够抑制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新生血管形成及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癌周内膜的病理学特征与临床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根据癌周内膜的组织学表现分为增生型和萎缩型两组,对2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和5年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癌周内膜呈增生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伴发高血压、肥胖、糖耐量异常、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史的机率显著高于癌周内膜呈萎缩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P<0.01);癌周内膜呈萎缩型者较增生型者呈低分化倾向及深肌层浸润(P<0.01);5年生存率,癌周内膜呈增生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87.5%,萎缩型为40.0%(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癌周内膜不同的病理学特征与预后相关,癌周内膜呈增生型者的预后好于萎缩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钙黏附素(E-cadher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3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和20例正常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中E-cadherin和MMP-7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组E-cadherin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MMP-7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1)。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可能与E-cadherin和MMP-7等因子的表达异常有关,而对这些因子的检测可能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样腺癌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