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药炮制方法与降低中药毒副作用.方法:收取我院100例住院治疗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1日直至2017年4月30日,并将住院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中药不进行炮制和加工),观察组(50例患者中药进行炮制和加工后,嘱咐患者正确服用),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药毒副作用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住院治疗患者中、发生的患者有3例、未发生患者有47例、中药毒副作用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炮制在一定程度后易影响临床疗效,为了确保中药药材的准确性,在临床中应使用净制工序对其进行加工,能显著降低中药毒副作用,改变理化性质,提高患者药物治疗的效果,还能使药物产生不同效果,对患者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吴耀华  吴佩霖 《当代医学》2013,(18):151-152
目的探讨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患者20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04例,给予经炮制的中药治疗,对照组104例,给予未经炮制的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疗效优34例,良43例,差27例,疗效优良率74.04%;观察组疗效优52例,良44例,差8例,疗效优良率92.31%。观察组患者在疗效优良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8,P<0.05)。结论对中药进行炮制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且可以扩大治疗范围,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也具有积极效果,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文 《基层医学论坛》2016,(18):2543-2544
目的:分析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8例接受中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0例,给予未经炮制的中药药物治疗)与观察组(n=38例,给予经炮制的中药药物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11%)高于对照组(73.33%),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毒性反应率(2.63%)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炮制可调整中药成分含量,改善药性,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最大限度发挥药物有效成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炮制和用法对中药药物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中药治疗的142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炮制中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未炮制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炮制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和研究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使用中药疗法治疗的93例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6例,给予未经炮制的中药治疗,观察组47例,给予炮制后的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组间数据存在差异,P0.05。说明中药炮制有利于提高药效。结论中药炮制可以有效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提高药物纯净度,从而提高治疗效率,减少毒副作用发生。因此,对中药的炮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仝新团 《当代医学》2021,27(21):61-64
目的 探究草乌不同炮制方法对患者临床用药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20例中药治疗患者,根据草乌不同炮制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加压蒸制新工艺,对照组采用传统蒸制法,比较两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炮制方法能提高中药治疗患者的整体疗效,安全性高,且能稳定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中药炮制与用法对药物作用产生的影响来实施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在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我院采取中药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患者中药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炮制组与常规组,炮制组的50例患者运用炮制中药治疗,常规组的50例患者运用未炮制的中药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总有效率:炮制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明显比常规组高,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炮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常规组低,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患者在服用炮制中药后可得到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促使中医药物毒性发生降低,具有比较高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药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在2016年8月我院需中药治疗的患者68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常规炮制中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过不同炮制方法的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7.06%,比对照组高23.53%,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炮制的中药应用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整体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中药治疗宫外孕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8例宫外孕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并将上述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小组有39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药治疗,对比两组宫外孕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观察组中最终共有22例患者实现了完全治愈,且最终治疗无效的患者仅有两例,占比仅为5.1%,总有效率达到94.9%,而在对照组患者中仅有15例患者达到了治愈效果,最终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1.8%.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β-HCG恢复时间以及包块消失时间更短、不良反应率更低.结论:在临床治疗中为宫外孕患者实施中药治疗时,患者临床不良反应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总效果更加理想,因此建议推广使用中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不同的炮制方法,对中药药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120例使用中药治疗的患者,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一共分为四组,每组30例患者.第一组使用火制,第二组使用水制,第三组使用修制,第四组使用水火共制,通过患者服用不同炮制方法的中药,比较患者的药物效果,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药效的影响.结果:患者服用不同炮制方法的中药后,对患者病症的总有效率高于90%.四个组别的患者对比,数据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患者使用中药的过程中,不同的炮制方法对中药的疗效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基本上都能够保持药效.在临床中,要根据患者不同的病症情况,选择合适的炮制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中药的疗效,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及评估中药应用于抗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盆腔炎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采取西药抗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盆腔炎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和80.00%,复发率分别为2.22%和17.78%,两组数据对比,观察组患者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在抗炎治疗中,加以中药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病情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不同炮制方法 对中药药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选用中药治疗的患者,根据所用药材的炮制方法 不同分为修制、火制、水制、水火共制4组,每组各30例.观察比较4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采用不同炮制方法 的4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修制组为83.33%,火制组为93.33%,水制组为93.33%;水火共制组为96.67%,组间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药经过炮制之后均能保证其临床效果,但是不同的炮制方法 对中药产生的效果不同,临床用药过程中应该根据药物的性质以及患者的需求,选取合适的炮制方法 用药,以获得最佳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中药灌肠联合热奄包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2017年治疗的盆腔炎患者,其中50例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55例加行中药灌肠联合热奄包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症状积分情况.结果:实验组盆腔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盆腔炎患者,相对于常规药物治疗,中药灌肠联合热奄包治疗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足癣的中药治疗方法,与中西药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诊治的116例足癣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药浴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中药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结论:运用中药药浴法治疗足癣,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西药治疗,且中药具有简单、方便、价格低廉及不易复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独用和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两种方案对子宫肌瘤的治疗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只采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观察患者子宫恢复情况,统计患者治愈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比对照组的子宫恢复情况明显且良好,肿瘤缩小幅度大,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疾病疗效显著,治疗效果明显好于独用米非司酮药物组,且安全可靠性高,可大范围应用于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彭萍云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0):2450-2451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确诊美尼尔氏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药茶饮治疗冠心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茶饮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5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并随机分成两组,疗组40例患者采用中药茶饮治疗;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心绞痛、中医证候、心电图的变化.结果:两组均能改善心绞痛及心肌供血,疗组的中医证候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茶饮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馨月 《甘肃医药》2015,(4):297-298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结合抗生素治疗非淋菌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本次实验各项要求的非淋菌性盆腔炎60例纳入研究进行观察,排除不符合要求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的抗生素(需结合药敏试验选择相应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接受中药灌肠结合抗生素治疗。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结论:中药灌肠结合抗生素治疗非淋菌性盆腔炎比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108例小儿腹泻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60例,给予加味葛根芩连汤口服加直肠给药;对照组48例,给予乳酶生、黄连素、抗生素及输液等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中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复方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5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卓艳梅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6):126-126,129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本组111例U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灌肠,同时给予强的松30 mg,柳氮磺吡啶(SASP)1.0 mg.对照组只给上述同等剂量的强的松、SASP口服.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和90.9%.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使药物直达病处,局部药物浓度高,肠道溃疡面得到保护,促进其修复,改善局部血运,又可避免胃酸对药物的影响,而且无毒副作用,效果明显,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