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中医病理因素与肥胖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9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证素辨证,分析证素与肥胖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97例2型糖尿病患者病性证素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阴虚、热、湿、阳虚、气虚、痰、血虚、津亏、血瘀、燥、寒、气滞,病位证素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肾、脾、胃、肝、筋骨;WHtR、WC、...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BMI)与糖化白蛋白及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80例,按照体重指数分为3组:BMI<24 kg/m2为非肥胖组,2428 kg/m2者为超重组,BMI>28 kg/m2者为肥胖组。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入院后第2天测定空腹血糖、餐后30 min血糖、餐后120 min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及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CRP等。对GA与BMI及糖化血红蛋白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其他因素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对不同体重指数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评价体重指数与GA及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GA与BMI呈显著负相关(r=-0.559,P<0.01),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0.334,P<0.05),且年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腰围、臀围及体重为影响GA的因素。不同BMIDE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所占比例不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以湿浊内蕴及气滞血瘀两种证型多见。结论:临床应用GA评价患者血糖水平时应考虑BMI的影响,痰与瘀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应重视痰与瘀在糖尿病及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向先玉  冉颖卓 《世界中医药》2014,9(12):1599-1602
目的:通过对27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中医证型的临床分析研究;了解患者中医体质与其证型分布;探求体质、证型等因素与T2DM的关系,为2型糖尿病的临床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方式,调查研究27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质及证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故而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常见体质及证型分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体质为痰湿质77例(28.52%),阴虚质63例(23.33%),气虚质、湿热质42例(15.56%)。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中,痰热(湿)互结证有89例(32.96%),气阴两虚证有64例(23.70%),肝肾阴虚证有53例(19.63%),热盛津伤证有42例(15.56%),阴阳两虚证有22例(8.15%),兼血瘀证有30例(11.11%),兼痰浊证有27例(10.00%)。患者性别、年龄等因素对中医体质和中医证型的分布存在影响。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体质为痰湿质、阴虚质、湿热质、气虚质;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中,以痰热(湿)互结证最多;患者性别、年龄等因素对中医体质和中医证型的分布存在影响。该结论为2型糖尿病的防治及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生物学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结合现代研究进展,探讨肥胖2型糖尿病不同证型的生物学基础。方法:从人体测量学、血液代谢学、脂肪因子等3个层次进行探讨。结果:肥胖2型糖尿病痰热互结证组(25例)与阴虚热盛证组(15例)和对照组(10例)某些代谢指标间存在显著差异。如抵抗素分泌水平显著增高,与阴虚热盛证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抵抗素可作为区分两个证型的指标;脂联素、瘦素、IL-6、E-选择素、TNF-α、GLP-1、体质量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C-肽水平、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糖蛋白和β2-微球蛋白,血压、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等各项指标中痰热互结证组较阴虚热盛证组虽无统计学差异,但皆有明显变化趋势。结论:肥胖2型糖尿病中医从脾瘅来认识,其代谢存在异常,其不同证型生物学基础可能存在差异,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青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测定185例中青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与53例健康对照组的血脂,按中医辨证将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痰热互结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3组,探讨脂代谢与中医分型的关系.结果:痰热互结型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痰热互结型组脂质代谢紊乱最为严重.气阴两虚型组TC、TG、LDL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阴阳两虚型组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严重脂质代谢紊乱,与中医分型有一定关系,应该积极进行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6.
[主要目的]分析心脑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证型与血脂相关性。[资料来源]选取河南新蔡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心脑动脉粥样硬化门诊及住院患者,发放多因素调查表。[选择文献量及依据]1研究类型:问卷调查。2研究对象:1年龄42~80岁。2符合脑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标准。3辨证分型:气虚血瘀、肝肾阴虚、痰瘀互结、脾虚湿盛。4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0份,有效185份。[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观测证型分布、年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用EXCEL表建立数据库。无症状记为0,有症状记为1。采用SPSS20.0软件,计算相对频数。正态分布均数加减标准差(sx±)表示,组间比较完全随机分组均数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不齐Dunnett检验。[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证型分布:心AS气虚血瘀脾虚湿盛肝肾阴虚痰瘀互结,脑AS肝肾阴虚气虚血瘀脾虚湿盛、痰瘀互结,心脑AS气虚血瘀、肝肾阴虚痰瘀互结脾虚湿盛,脑心动脉粥样硬化与年龄、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密切相关(正相关)。TC、TG、HDL、LDL气虚血瘀与肝肾阴虚无显著差异(P0.05),气虚血瘀与肝肾阴虚差异显著(P0.05),气虚血瘀与脾虚湿盛无显著差异(P0.05),肝肾阴虚与痰瘀互结差异显著(P0.05),肝肾阴虚与脾虚湿盛无显著差异(P0.05),痰瘀互结与脾虚湿盛差异显著(P0.05)。[未来展望]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期新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不同腰围的肥胖患者的虚实证候特点。方法:将874例肥胖患者依据腰围的不同分为腹型肥胖组和非腹型肥胖组,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的差异。结果:北京市社区居民腹型肥胖组和非腹型肥胖组中女性皆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大,腹型肥胖组比例明显加大。腹型肥胖患者合并高血压224例(25.6%)、糖尿病前期160例(20.3%)、糖尿病179例(27.4%),非腹型肥胖患合并高血压20例(23.0%)、糖尿病前期12例(13.8%)、糖尿病14例(16.1%);腹型肥胖与非腹型肥胖在虚实证候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证中腹型肥胖的比例低于非腹型肥胖,虚证、虚实夹杂证中腹型肥胖的比例高于非腹型肥胖。结论:不同腰围的肥胖患者的虚实证候特点不同,需给予不同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探讨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关系以分析病因。方法:选择300例高血压病患者依照中医辨证分型方法作为实验观察对象,以40个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并依照调查表的形式,以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心电图等为客观指标,依照中医的证型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吸烟、喝酒、家族史、TC、TG、LDL-C高血压组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性均有显著性意义,HDL-C、FBC的比较,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在高血压组各证型的比较中瘀血组LDL-C明显升高;肝肾阴虚组高龄、TC正相关;TC正相关;痰瘀阻络组吸烟、年龄、TG正相关;痰上火扰组吸烟、喝酒、家族史、腹型肥胖、BMI超标正相关;肝火亢盛组家族史病例明显增多,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具备显著性意义。结论: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高血压中医证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有一定相关性的论断。  相似文献   

9.
健脾化痰祛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彦晶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9):1094-1095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属中医学"消渴病"范畴,其标志是高胰岛素血症,伴有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黏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的表现。中医辨证多湿、多痰、多瘀,脾虚湿盛是胰岛素抵抗的病理基础;痰浊瘀血是胰岛素抵抗的病理产物。因此,临床上应用健脾化痰祛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可收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曾洁  浦莉俊  郑敏 《辽宁中医杂志》2013,(12):2412-2415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分型与C肽、尿微量蛋白、β2微球蛋白等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本证(阴虚燥热证、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阴阳两虚证)、标证(湿证、瘀证、痰瘀互结证)辨证分型,同时检测血糖、C肽、尿微量蛋白,β2微球蛋白等实验室检测指标,分析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59例,以阴虚燥热证(62.7%)及气阴两虚证(30.5%)为主,多兼有湿证(78.0%),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以脾肾气虚证(72.0%)为主,多兼有瘀证(62.0%),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1例,以阴阳两虚证(81.8%)为主,多为痰瘀互结证(72.7%)。本证中脾肾气虚证及阴阳两虚证的尿微量蛋白、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高于其他证型,而C肽水平低于其他证,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证中痰瘀证、瘀血证的尿微量蛋白、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高于湿证组,C肽水平低于湿证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医证型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无关(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型本证的演变规律为阴虚燥热证-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阴阳两虚证,标证为湿证-瘀证-痰瘀证。C肽、尿微量蛋白、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可反映中医证型的动态变化,与中医主证标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昆明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部30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及体质分析研究,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兼证中痰(湿)浊证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将入选病例归为三个主证:气阴两虚证、热盛伤津证、阴阳两虚证;四个兼证:痰(湿)浊证、气滞证、痰(湿)热互结证、血瘀证;中医体质以王琦教授中医九种体质为依据,探索中医证型与体质相关性。结果:在主证中气阴两虚证最为常见(81.5%),其次为阴阳两虚证、热盛津伤证;在兼证中含血瘀证者最多,为185例,其次兼痰(湿)浊证;兼证中痰(湿)浊证与中医体质平和质、痰湿质、血瘀质有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主证以气阴两虚证最为常见;在兼证中,血瘀质所占例数最多,其次为痰(湿)浊证;平和质是2型糖尿病患者痰(湿)浊证的保护性因素;痰湿质、血瘀质是2型糖尿病患者痰(湿)浊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司富国  陈瑞  司季青  司富春 《河南中医》2016,(11):2032-2035
目的:对1979年1月—2016年6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中医药治疗肥胖文献,通过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总结肥胖的中医证型和方药组成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和科研提供参考。方法: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结合中医传统理论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中的证型、症状、方剂和中药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总结出肥胖的中医证型、主要症状,分析证候要素和脏腑病位,得出相关证候分布规律和方药组成规律。结果:录入文献200篇,统计分析得肥胖证型24个,痰湿内盛、痰瘀互结、脾虚湿盛、脾肾阳虚、气滞血瘀、湿热蕴结为常见证型,共占68.01%。证候要素分实性(湿阻、痰盛、血瘀、气滞、热盛、肝郁、食积)及虚性(气虚、阴虚、阳虚)。频次较高的57个症状聚类得5大类证型:脾虚湿盛型,湿热蕴结、痰瘀互结型,脾肾阳虚型,痰湿内盛、胃热偏盛型,肝肾阴虚型,痰热内结、肝火上炎型。得方剂479首,其中成方214首,以补益剂、和解剂、祛湿剂、祛痰剂为主,自拟方所占比重较大,共265首,以化痰祛湿,补气健脾为主。涉及中药259味,按功能分为19大类,其中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理气药、解表药使用频次较多,占70.82%,药物归经主要为脾、肝、胃、肺、肾、心;对频次较高的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得6个聚类方,分别适合阳虚水泛、湿热蕴结型肥胖,气滞血瘀型肥胖,脾虚湿盛、肝肾阴虚型肥胖,痰湿内盛、食滞痰瘀型肥胖,痰瘀互结型肥胖,脾虚型肥胖。结论:中医对肥胖的治疗有一定的优势,肥胖的中医辨证分型、组方用药规律以及药物的性味、归经等与肥胖的病因、病机密切相关,这些特点和规律可以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求腹型肥胖和全身型肥胖与中医体质的关系,为调整偏颇体质、防治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现场调查法收集江西、安徽两家医院983例健康体检人群数据。中医体质调查采用标准化中医体质量表,应用判别分析法判定体质类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腹型肥胖、全身型肥胖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结果]未调整混杂因素的模型1和调整混杂因素的模型2均显示痰湿质发生腹型肥胖(OR1=2.92,95%CI=1.76~4.86,P0.01;OR2=2.74,95%CI=1.63~4.60,P0.01)和全身型肥胖(OR1=2.22,95%CI=1.36~3.61,P0.01;OR2=1.89,95%CI=1.14~3.14,P0.05)的危险度显著增高,而阳虚质发生全身型肥胖(OR1=0.36,95%CI=0.20~0.67,P0.01;OR2=0.38,95%CI=0.21~0.70,P0.01)的危险度显著降低。[结论]痰湿质是发生腹型肥胖和全身型肥胖的主要体质类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阴虚热盛证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分布规律,为中医证型客观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49例西医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为阴虚热盛型患者,再按照是否兼湿证和兼瘀证而分为单纯型、兼湿型、兼瘀型、兼湿兼瘀型4组,检测血尿酸水平。结果单纯阴虚热盛证型组,在血尿酸水平上高于阴虚热盛兼证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阴虚热盛兼湿、兼瘀、兼湿兼瘀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导致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证型组血尿酸水平升高的原因可能在于“单纯阴虚热盛”组血尿酸水平的明显增高;湿和瘀可能都不是引起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证型组血尿酸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247例临床辨证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与年龄、病程的关系。方法:将2型糖尿病247例患者辨证分为痰(湿)热互结证、阴虚燥热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肝肾阴虚证5种基本证型,同时记录兼血瘀证者,对其分布例数进行年龄组(≤40岁4、1~59岁,≥60岁)之间、病程组(<2年、2~5年5,~10年和大于10年)之间的比较。结果:各类证型患者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各类证型患者中病程分布不同或不完全相同(P>0.01)。兼血瘀证病例在年龄组之间和病程组之间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气阴两虚型是2型糖尿病的最常见证型;肝肾阴虚型,阴阳两虚型随年龄和病程的增加所占比例增加。痰(湿)热互结型、阴虚燥热型在病程早期发生率高,随着病程的延长发生频率呈下降趋势。血瘀兼证在病程早期即出现,且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加发生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证型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7月我院确诊的68例T2-DM患者,按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划分,治疗组患者存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对照组患者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分析其中医证型及其相关因素。[结果]治疗组肾虚髓减型18例,痰浊阻窍型9例,心肝阴虚型3例,心脾两虚型2例,气滞血瘀型2例;两组患者在DM病程、有无吸烟史及合并症显著差异(P<0.05)。[结论]T2-DM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证型多为肾虚髓减型与痰浊阻窍型;DM病程、有无吸烟史及相关合并症是糖尿病存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7.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浆同犁半胱氨酸(HCY)与高血压病(EH)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将343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气虚痰浊4型,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EH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浆HCY水平.结果:EH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EH患者中医各证型血浆HCY水平均显著高于键康对照组,依次为P<0.05或P<0.01,气虚痰浊型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及气虚痰浊型(P<0.05或P<0.01).结论:血浆HCY水平异常增高是EH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EH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增高可作为中医证型气虚痰浊型的辨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晚期原发性周围型肺癌临床分期、病理分型与中医临床证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6例中晚期原发性周围型肺癌(以下简称肺癌)肺癌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类型及中医临床证型资料,按照中医辨证分组:分为肺郁痰瘀、脾虚痰湿、阴虚痰热、气阴两虚4种证型,研究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类型与各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结果:4种证型中以肺郁痰瘀型多见(37.5%)。不同中医证型的病理类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郁痰瘀型以鳞癌多见;脾虚痰湿型以肺泡癌多见;阴虚痰热型以腺癌多见;不同临床分期的中医证型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周围型肺癌组织病理学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9.
唐亚平  戴芳 《山西中医》2003,19(6):47-49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骨钙素 (BGP)、甲状旁腺素 (PTH)的关系 ,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将 6 0名 2型糖尿病患者辨证分为阴虚热盛型组、气阴两虚型组、阴阳两虚型组 ,并另设一个健康对照组 ,测定各组的血清骨钙素、甲状旁腺素水平 ,并进行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组血清骨钙素、甲状旁腺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0 .0 1) ;各证型组之间 ,阴阳两虚型组血清骨钙素显著低于气阴两虚型组及阴虚热盛型组 (P<0 .0 5 ,P<0 .0 1) ,甲状旁腺素显著高于阴虚热盛型组 (P<0 .0 5 ) ,气阴两虚型组血清骨钙素显著低于阴虚热盛型组 (P<0 .0 5 )。结论 :血清骨钙素、甲状旁腺素的水平可能反映了 2型糖尿病各中医证型“肾虚”的程度 ,有可能成为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揭示肥胖2型糖尿病的证候学本质并探讨其病机和理法方药。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分为肥胖2型糖尿病组142例和非肥胖2型糖尿病组158例。采集2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中医症状等信息比较2组间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肥胖2型糖尿病组较非肥胖2型糖尿病组患者年龄偏小(P<0.05),腰围显著增加(P<0.01),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及尿酸水平显著升高(P<0.01),小便频多症状增加(P<0.05),多汗症状显著增加(P<0.01)。结论 :肥胖2型糖尿病以瘅热为其证候学本质,治疗当以辛开苦降之法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