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训练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病耻感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乳腺癌根治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心理弹性训练.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病耻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运动-心理-睡眠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2月1日~2020年1月31日收治的82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鼻咽癌放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运动-心理-睡眠护理干预;比较干预1个月后两组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在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希望水平提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8月收治的隐球菌性脑炎患者3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该院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隐球菌性脑炎患者3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治疗性沟通。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价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状态焦虑量表(S-AI)、Herth希望量表分别评定患者的焦虑状况及希望水平。结果:观察组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低于对照组,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积极态度、积极行动、亲密关系及希望总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治疗性沟通能够减轻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提升治疗期间的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提升希望感的心理护理对急性脑梗死(ACI)后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收治的102例ACI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提升希望感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希望水平[采用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HHI)]、健康与生活程度[采用脑卒中影响量表自评表(SIS)]及神经运动功能康复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结果:护理3个月后,两组STAI中各分量表评分、BDI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HHI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SIS各维度评分、FMA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升希望感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ACI后偏瘫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希望水平、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回授式健康教育为基础的延续护理对银屑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2020年6月30日收治的78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护理意愿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回授式健康教育为基础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护理结合亲情式关怀对肺癌根治术后患者希望水平及癌因性疲乏感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接受根治术治疗的86例肺癌患者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护理结合亲情式关怀。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的希望水平各项评分均升高,癌因性疲乏感各项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护理结合亲情式关怀能够有效改善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希望水平及癌因性疲乏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无陪护护理模式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肝胆外科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92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无陪护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正性态度、自我减压、自我决策、护理依从性和满意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紧张、愤怒、疲劳、慌乱、抑郁评分均降低,精力、自我有关情绪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陪护护理模式应用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护理中,可改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和心理状态,提升护理依从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正念癌症康复模式联合团体心理干预在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效能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 将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 将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正念癌症康复模式联合团体心理干预, 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身心应激、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结果干预后, 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消极认知和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积极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癌症康复模式联合团体心理干预可显著降低鼻咽癌放疗患者身心应激, 提高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应对认知, 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具有可行性, 可作为鼻咽癌放疗时期辅助治疗护理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焦点式心理护理联合参与式饮食干预在胃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0月1日~2021年4月1日收治的行胃癌根治术的12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实施焦点式心理护理联合参与式饮食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外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与营养状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焦点式心理护理联合参与式饮食干预可改善胃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阶段回授法配合正向激励对早期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1日~2020年10月31日收治的11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分阶段回授法配合正向激励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6周后两组心理弹性水平[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希望水平[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疾病不确定感[采用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及生活质量[采用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6周后,两组CD-RISC、HHI及QLQ-C30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周后,两组MUI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阶段回授法配合正向激励可改善早期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不良心理状态,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提高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阶段心理干预结合亲情式关怀对肺癌化疗患者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以数字随机表法将86例肺癌化疗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分阶段心理干预结合亲情式关怀。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焦虑情况、希望水平及疾病应对方式。结果干预后,两组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Herth希望量表(HH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积极面对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回避、屈服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阶段心理干预结合亲情式关怀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有利于提升患者的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感,缓解其焦虑情绪,还可帮助其改变对疾病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2.
张琳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12):1783-1787
目的探究基于希望感提升的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以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心身医学科在2020年3月—2021年12月纳入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基于希望感提升的心理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后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Herth希望水平量表(HHI)和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CDSES)调查评估患者不良情绪、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希望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积极态度、积极行动、与他人亲密关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一般自我效能、达成结果、应对问题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希望感提升的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提高疾病希望水平,提升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SERVQUAL模型的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1日~2020年2月29日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32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基于SERVQUAL模型的护理干预,均持续护理4周。利用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疾病不确定感和生活质量,采用本院自制的治疗依从性量表评估两组护理前后治疗依从性变化,采用Hearth希望量表(HHI)评估患者护理前后希望水平,采用本院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MUIS-A中不确定性、复杂性、不连贯、不可预测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GQOLI-74中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依从性和HH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护理对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应对方式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在腹膜透析期间接受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腹膜透析期间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护理, 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应对方式及希望水平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疾病不确定感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应对方式, 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希望水平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 观察组护理后患者的希望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认知行为疗法护理运用在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上优势显著, 既有利于预防和降低疾病不确定感的发生, 又可以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 从整体上改善患者的应对方式, 因此, 此种护理方法具备临床借鉴意义和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共情式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2018年1月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11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给予共情式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希望水平、自我效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 0. 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护理后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 0. 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共情式护理能改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希望水平和自我效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聚焦护理模式对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1日~12月31日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的3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将2019年1月1日~6月30日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的3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聚焦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心理状态。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中不明确性、复杂性、不可预测性、信息缺乏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出院时观察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聚焦护理模式能够减少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Orem自护模式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就诊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尾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心理护理基础上采用Orem自护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后希望水平、心理弹性和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希望水平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弹性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我护理是患者为了维护自身健康所采取的一系列调节行为,通过采用Orem自护模式,可有助于提升患者自护能力、缓解负性情绪,结合心理护理,可进一步提升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和希望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乳腺癌患者通过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术后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出院前后心理弹性水平[采用美国Conne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干预前后病耻感[采用Cataldo肺癌患者病耻感量表(CLCSS)]及生活质量、依从性、切口感染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院3、6个月CD-RIS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CL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乳腺癌患者依从性和心理弹性水平,降低病耻感和切口感染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配偶参与式正念认知行为训练对阴道感染患者病情控制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1日~2019年3月31日收治的64例阴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配对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接受配偶参与式正念认知行为训练;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采用Nugent评分量表)、正念认知水平[采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自我感受负担[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自我效能感评分[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婚姻质量(采用Olson婚姻质量调查问卷)、患者及配偶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训练后Nugent评分、SPBS评分、MCMQ中屈服和回避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训练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训练后MAAS评分、GSES评分、MCMQ中面对维度评分、Olson婚姻质量评分、患者及配偶护理满意度均高于训练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配偶参与式正念认知行为训练,能减轻阴道感染患者不适症状,提高正念认知水平,促进患者积极应对疾病,增强自我效能感,降低自我负担,提升婚姻质量,增强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乙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22例女性乙肝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各61例。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的病耻感各维度评分及总分、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GQOLI-74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乙肝手术患者人文关怀护理模式,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病耻感评分,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改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