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妇科肿瘤术后及剖腹产后尿潴留,临床报导较少.笔者采用头针配合体针治疗效果显著. 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患者均为女性,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68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15天,其中子宫癌12例,卵巢癌4例,卵巢囊肿5例,剖腹产15例;其中留置导尿12例,去导尿管后排不畅,B超检查示膀胱有残余尿16例,导尿管拔去后不能自行排尿8例.  相似文献   

2.
慢性尿潴留又称为不完全性尿潴留,患者一般情况下有排尿次数增多或排尿不尽的症状,残留在膀胱内的尿量逐渐的增多,致使膀胱不断膨胀,最后,膀胱植物神经麻痹、排尿反射消失而形成尿潴留,称之为慢性尿潴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应用间歇性导尿术的护理效果.方法:37例脊髓损伤伴排尿障碍患者行间歇性导尿4周,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尿WBC.结果:治疗4周后膀胱容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残余尿量及尿WBC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结论:间歇性导尿可以维持脊髓损伤患者膀胱近似于生理状态,减少尿路感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膀胱功能障碍有效预防方法.方法:将100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5d,每日进行尿管护理.温针灸组同对照组留置导尿管,并于术后6h开始取血海、绝骨、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复溜等穴进行温针灸,每日1次,连续治疗5d.比较2组术后膀胱内压、尿流率、残余尿量、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以及红细胞、血红蛋白值.结果:温针灸组膀胱内压、尿流率值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较时照组升高.结论:温针灸能有效促进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膀胱功能恢复.预防膀胱功能障碍发生,促进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腰麻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100例腰麻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在腰麻术后,超声诊断测量膀胱内尿量,达到尿潴留标准后选取关元、中极、双侧归来穴行电针治疗,频率2/100 Hz,连续波,电流强度2 m A起,留针30 min,共治疗1次。对照组患者尿潴留后,单纯嘱患者按摩下腹、听流水声并积极排尿。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腰麻后30 min至膀胱内尿量达到尿潴留标准的时间、输液量、膀胱内尿量,第1次自主排尿时间、第1次排尿量、排尿后膀胱内残尿量、置入导尿管例数,及术后第1天排尿通畅情况、下腹坠胀、排尿不尽感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患者膀胱内尿量达到尿潴留标准至术后第1次自主排尿时间较对照组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第1次排尿量大于对照组,排尿后膀胱内残尿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导尿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导尿率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明显缩短腰麻后尿潴留患者的自主排尿时间,促进排尿,降低导尿率。疗效肯定,无不良反应。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突发电刺激结合间歇性导尿和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引起排尿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常规间歇性导尿和膀胱功能训练方法治疗,治疗组同时进行突发电刺激治疗,比较2组患者完成残余尿量小于100 mL所需时间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缩短治疗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突发电刺激结合间歇性导尿和膀胱功能训练在缩短脊髓损伤后引起的排尿障碍的治疗时间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间歇导尿配合温箱灸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间歇导尿配合温箱灸的疗效。方法对6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通过间歇导尿配合温箱灸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定期检测残余尿量、尿常规等项目。结果50例患者自行排尿,治愈率为71.7%,总有效率达87.5%。结论间歇导尿配合温箱灸可以明显改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排尿功能。  相似文献   

8.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常出现神经性膀胱排尿机能障碍,部分患者在后期会发展为低张力、无反射性的迟缓性膀胱,表现为尿潴留、残余尿量多,需留置尿管或清洁导尿,甚至需要膀胱重建手术或骶神经前根电刺激。本研究采用隔药灸脐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对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护理的经验。方法:对79例脊髓损伤伴排尿障碍的患者进行排尿功能康复护理,急性期注重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慢性期施以膀胱功能训练配合间歇性导尿的导尿方式。结果:79例患者中有75例于出院前能自主完成排尿过程。结论:采取适当、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帮助大部分脊髓损伤患者建立正常的排尿反射。  相似文献   

10.
刘宁宁 《新中医》2020,52(11):155-157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间歇性导尿在脑血管病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脑血管病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间歇性导尿技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7 d为1个疗程,2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排尿量及排尿次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最大膀胱测压容积、膀胱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减少,最大尿流速率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最大膀胱测压容积、膀胱残余尿量均少于对照组,最大尿流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单次排尿量、单次最大尿量均较治疗前增加,单日排尿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观察组单次排尿量、单次最大尿量均多于对照组,单日排尿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间歇性导尿在脑血管病伴膀胱功能障碍中应用效果较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及尿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恢复糖尿病患者膀胱功能几种方法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同治疗对50例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的临床资料。结果接受间隙性导尿加按摩治疗有效的患者共22例。膀胱残余尿50ml改为留置导尿者11例,在4周内能自行排尿且膀胱残余尿50ml者9例。结论积极控制血糖、间隙性导尿或留置导尿加按摩训练治疗对大多数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有效。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70岁,于2010年6月11日行混合痔手术.术后小便滴沥渐至不出,于6月13日晚留置导尿后可排尿,为尽早恢复自主排尿功能,6月14日上午拔除导尿管,之后患者能自行排尿,但小便排出费劲,尿量少.6月19日患者出现下肢水肿,排尿状况仍差强人意.6月21日做B超检查示小便后残余尿900mL,另查肛门伤口及尿常规均正常,请泌尿科会诊后再次留置导尿,下肢水肿逐渐消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160例宫颈癌手术治疗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2组各80例。常规干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中医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组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宫颈癌手术护理满意度;宫颈癌术后第1次排尿时间、排尿完全恢复正常时间、膀胱残余尿量(第1次拔除导尿管后)、导尿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情绪评分、疼痛评分;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结果中医干预组宫颈癌手术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中医干预组宫颈癌术后第1次排尿时间、排尿完全恢复正常时间、膀胱残余尿量(第1次拔除导尿管后)、导尿时间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干预前2组焦虑情绪评分、疼痛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中医干预组焦虑情绪评分、疼痛评分优于常规干预组,P0.05。中医干预组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和机体疼痛水平,加速术后排尿,促使排尿恢复正常,减少膀胱残余尿量、导尿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中风排尿障碍患者早期膀胱功能训练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将40例中风排尿障碍的住院患者,根据接受康复训练的时间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病情稳定即开始行膀胱功能训练,而对照组则单纯行导尿或自行排尿,无系统的训练。结果:观察组经过早期膀胱功能训练,残余尿量明显减少,尿失禁、尿路感染等发病率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结论:中风致排尿障碍患者早期实施膀胱功能训练,可明显促进膀胱排尿功能的提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间歇性导尿对中风后排尿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排尿障碍患者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神经内科常规留置导尿管理及中医针灸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灸配合间歇性导尿,对两组治疗前后残余尿量、尿常规白细胞阳性例数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残余尿量、尿常规白细胞阳性例数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艾灸配合间歇性导尿能明显改善中风患者的膀胱排尿功能,减少因排尿障碍引起的并发症,提高中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光明中医》2021,36(9)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中药热敷辅助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疾病患者共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针刺联合中药热敷。比较2组尿急、尿痛等症状消失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水平、排尿次数、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尿急、尿痛等症状消失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水平、排尿次数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过程未见不良反应,P 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热敷辅助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疾病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尿频尿急症状,并减少残余尿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促进椎管内麻醉术后尿潴留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中药穴位烫疗法:用中药开光散膏烫疗中极、关元、曲骨、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穴位,持续1小时,仍无排尿者予药物治疗,留置导尿管导尿等措施;对照组予传统护理方法如:采用热敷下腹部、局部按摩、听流水声、改变体位、会阴冲洗、心理疗法等措施,药物治疗,留置导尿管导尿等措施。比较两组首次排尿时间,尿量,排尿后有无腹胀,患者主观感觉包括尿急、尿痛以及舒适及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首次排尿时间,尿量,排尿后有无腹胀,患者主观感觉包括尿急、尿痛以及舒适及满意度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药穴位烫疗可加快椎管内麻醉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有效降低尿潴留患者导尿率,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烫疗对妇科肿瘤椎管内麻醉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90例椎管内麻醉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温针灸组和对照组。3组各30例,均于术后6 h开始,常规留置导尿管。温针灸组加用温针灸疗法;治疗组加用开关散分别对曲骨、双侧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穴位进行烫疗,20 min/次,2次/d,连续治疗5 d;治疗组和温针灸组取穴及作用次数、持续时间、疗程相同。观测3组疗程结束后尿流率、膀胱内压、残余尿量、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首次排尿时间、排尿通畅度、满意度。结果:治疗组和温针灸组尿流率、膀胱内压、残余尿量、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首次排尿时间、排尿通畅度、满意度与对照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与温针灸组以上指标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开关散穴位烫疗对促进妇科肿瘤椎管内麻醉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及预防发生膀胱功能障碍具显著疗效,简便易行,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留置导尿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广泛用于排尿困难、麻醉和手术后患者的尿量观察等。近年来,许多护理工作者对留置气囊导尿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现综述如下。1导尿管的选择目前临床常用常规用的硅胶导尿管有三腔气囊导尿管和双腔气囊导尿管,三腔气囊导尿管可形成密闭式膀胱冲洗引流系[1]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男,72岁。初诊时间:2018年5月5日。主诉:不能自主排尿,腹部造瘘尿管导尿3个月。现病史: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小便潴留,无法自主排尿,B超示:残余尿量900~1200 mL,逼尿肌无收缩,医生评估终身导尿可能性大,无膀胱出口梗阻,行膀胱造瘘术导尿,仍不能自主排尿。刻下症:不能自主排尿,每日经腹部尿管导尿6次,大便正常;舌质暗、苔白,脉沉细无力。辅助检查:B超残余尿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