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总结在护理肠瘘患者过程中的护理体会.认为护理的重点是患者病情的观察,引流管与皮肤的护理以及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2.
黄宏能 《医学文选》2003,22(2):200-202
肠瘘常继发于腹盆腔的手术、炎症、创伤、肿瘤及一些先天性疾病 ,而继发于手术后的肠瘘占 75 %~ 80 %。然而 ,随着重症监护、营养支持、抗感染及手术技巧等发展 ,死亡率由过去的 40 %~ 65 %下降至现在 5 .3%~ 2 1 .3%[1] 。现就我科近 2年来治疗的 5例腹部手术后肠瘘患者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例 ,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4个月~ 48岁。均为腹腔的急性炎症而急诊手术 ,其中肠间多发性脓肿 2例 ,肠套叠 2例 ,阑尾炎 1例 ,病程 4~ 1 2天。1 .2 手术及肠瘘情况 本组 2例行肠粘连松解 ,脓肿冲洗引流术 ,2例行坏死肠…  相似文献   

3.
朱惠东 《当代医学》2014,(23):65-66
目的对应用外科手术方式对接受腹部手术后出现肠瘘症状(非高位肠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瑞金市人民医院外二科70例接受腹部手术后出现肠瘘症状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n=35)。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瘘口引流、营养支持方式实施治疗;治疗组采用外科手术方式实施治疗。结果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9.54±2.31)d,肠功能复常时间(13.47±2.02)d,住院治疗总时间(19.06±2.25)d;治疗组下床活动时间(5.02±1.36)d,肠功能复常时间(8.95±2.16)d,住院治疗总时间(14.63±2.64)d;2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肠瘘治疗总有效率为65.7%,治疗组肠瘘治疗总有效率率为91.4%,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9%,对治疗的满意度为77.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对治疗的满意度为97.1%,2组指标差异均显著。结论应用外科手术方式对接受腹部手术后出现肠瘘症状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腹部手术后肠瘘的治愈率。方法总结腹部手术后肠瘘24例,其中保守治疗16例,手术治疗8例。结果16例保守治疗的患者治愈12例,治愈率75.0%;8例手术的患者治愈7例,治愈率87.5%;全组死亡率20.8%。结论治疗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赵宇  申连东  王敏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0):1345-1347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肠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36例腹部手术后肠瘘患者,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早期选择性手术,B超定位局麻下穿刺置管;敝开原切口,破口处置腹腔冲洗管和吸流管,进行持续腹腔冲洗引流,同时营养支持,配合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结果:高位瘘6例,3例早期手术治愈,低位瘘30例,5例手术,25例保守治疗治愈。结论:根据肠瘘的部位、患者的体质采用不同的综合治疗方案,能够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1993~1996年间采用医用OB胶筋膜瓣粘贴修补治疗腹部再手术后结肠瘘病人3例,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例均为女性,年龄51~65岁,均因肠梗阻急诊手术,术后并发结肠瘘,以往因阑尾炎、宫颈癌、胆石症、粘连性肠梗阻经2~3次手术。3例肠瘘中2例1次修补成功,另1例再次修补成功,住院59~165d,痊愈出院,经6个月~2年随访,情况良好。2 治疗2.1 围手术期处理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瘘口水肿基本消退,瘘口直径不大于1cm时积极行肠道准备,胃肠外营养与肠道准备同时进行,术后继续胃肠外营养3~5d。2.2 手术局部麻醉,碘复消毒,松…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腹部手术后并发肠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于我院接受腹部手术并在术后出现肠瘘并发症的患者67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保守治疗)26例和观察组(外科手术治疗)41例,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外科手术治疗腹部手术后肠瘘的效果更为确切,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但需准确把握手术适应证,确保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8.
何专 《吉林医学》2014,(9):1922-1922
目的:探讨肠瘘患者行早期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7例肠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保守治疗,观察组行早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无一例死亡,早期手术治愈率为93.94%,对照组3例患者死亡,治愈率为57.14%,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经口饮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手术治疗肠瘘安全可行,可提高肠瘘的治愈率,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腹部手术后肠瘘的发生原因、发展过程、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进行研究,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调查了1992年9月至2001年9月间与肠道有关的腹部手术2056例,共有38例发生肠瘘。对肠瘘者的一般情况、手术过程、肠瘘发生时间、诊断依据(症状、体征及有关检查)、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回顾研究。结果:本组与肠道有关的腹部手术发生率为1.85%。高位肠瘘14例,8例早期手术修补术仅1例成功,6例保守治疗5例治愈。低位肠瘘24例,其中12例行肠造口粪便转流术8例痊愈,另12例保守治疗10例成功,2例死亡。结论:肠外瘘大多宜保守治疗,早期修补手术不易成功;有弥漫性腹膜炎者,及时行冲洗引流、粪便转流手术,可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11.
肠瘘外科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肠瘘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调查1999年10月~2008年5月间发生的23例肠瘘。对肠瘘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诊断、手术经过、肠瘘发生的时间、诊断依据、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了回顾研究。结果高位肠痿6例,3例早期修补术仅1例成功,3例保守治疗2例治愈。低住肠瘘17例,其中7例行肠造口粪便转流术7例获愈,另10例保守治疗7例成功,3例死亡。结论肠外瘘大多宜保守治疗,早期修补手术不易成功;有弥漫性腹膜炎者,及时行冲洗引流、粪便转流手术可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肠瘘22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标准护理计划的建立和实施在肠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郑州人民医院自2007年7月至2010年8月收治肠瘘病人22例,给予封闭式负压冲洗引流、营养支持等综合性治疗,同时建立标准护理计划,围绕肠瘘引起的水电解质失衡、营养障碍及促进瘘口愈合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达到纠正内稳态失衡、控制感染、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胸腹瘘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与转归。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腹膜透析并发胸腹瘘患者5例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与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者均出现胸闷、气促;影像学检查提示中~大量右侧胸腔积液;胸水透明清亮,蛋白定性试验阴性,胸水蛋白定量<25g/L,葡萄糖>40 mmol/L,美蓝试验阳性,DPTA试验阳性。确诊后经抽取胸水、暂停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其中4例患者最终转为血液透析治疗,1例改为间歇性腹膜透析,瘘口愈合后再行维持性腹膜透析。结论胸腹瘘有胸腔负压消失的临床特点,用美蓝试验及核素扫描结合胸水生化成分分析诊断胸腹瘘敏感性高,不良反应少。出现胸腹瘘后患者大多转为维持性血液透析,较难再维持腹膜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14.
自1985年1月至1996年3月为1256例慢性透析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术并成功地进行了血液透析。自体血管内瘘1101例(鼻烟窝动静脉内瘘526例,前臂动静脉内瘘512例,上臂动静脉内瘘36例,下肢动静脉内瘘27例),大隐静脉搭桥15例,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PTFE)搭桥动静脉内瘘18例,人尸动脉搭桥动静脉内瘘122例。手术成功率为100%,1年的通畅率95.3%,3年的通畅率82.5%,5年通畅率71.2%,10年通畅率48.6%。就制作动静脉内瘘以及时国内外开展各种制作内瘘方法的临床评价和经验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胆囊十二指肠瘘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建  俞小炯 《四川医学》2009,30(3):361-362
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8年收治的35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59岁,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引起胆囊十二指肠瘘的主要病因,术前通过B超和胃镜分别诊断1例,余患者均为术中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手术治愈,无1例十二指肠瘘发生。结论术前诊断胆囊十二指肠瘘较困难,术中探查在诊断胆囊十二指肠瘘时起重要作用。术中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术后支持治疗是预防十二指肠漏发生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瘘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我院1993年1月至2004年1月治疗的32例肠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2例中手术治愈12例,非手术治愈14例,死亡6例。结论:肠瘘的各个阶段随着病理生理变化的不同治疗方法亦不同。医源性肠瘘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leus,EPII)的临床特点和诊疗经过,总结治疗经验及预防措施。方法对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近10年来1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首次住院患者全部治愈出院,住院时间3周左右。其中1例患者16个月后因机械性肠梗阻再次手术,术后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死亡。其余患者未再进行手术治疗,无复发者。结论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不同于其他类型肠梗阻,为腹部手术后早期(2周左右)、因腹部手术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的肠壁水肿和渗出而形成的一种机械性和动力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②合理的治疗源于正确的诊断,最棘手的问题是要与粘连性肠梗阻的区别。③EPII的非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手术治疗,风险大、效果差、有严重的并发症。④EPII的预防在于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预防(附6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胰瘘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63例病人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作者的经验结合国内外文献,对PD术式的选择、术后胰瘘的最常见原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充分讨论。结果 该组病例中,62例治愈,1例死于术中广泛渗血。存活者术后均无胰瘘的发生,也无腹腔内感染和切口裂开。术后随访:2例病人由于胆肠吻合口狭窄而反复出现感染症状,经二次Roux-Y内引流术治愈;3例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通过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良好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技巧和适宜的术后处理对预防遗漏的发生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尹刚  曹建民  史东宏 《当代医学》2009,15(29):566-568
目的回顾性研究以无水酒精为主的不同栓塞模式治疗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的综合介入处理方法,探讨临床疗效,以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方法回顾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9年3月~8月间收治的36例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病人,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36例造影均在动脉期见门静脉或肝静脉提前显影。30例用无水酒精或辅以明胶海绵成功闭塞瘘病行TACE。结论超选择性无水酒精或辅以明胶海绵瘘口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合并症少的治疗方法。能为肿瘤的碘化油栓塞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  相似文献   

20.
赵林  朱峰  陆星华 《北京医学》2001,23(6):332-334
目的 探讨胃-肠瘘引起腹泻的临床特点。方法 从1988年1月-1998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2885例中筛选出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所有病例,其中胃-肠瘘为病因的5例,总结分析其各方面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均有毕II式胃大部切除术病史,腹泻特点均为吸收不良性腹泻表现,予去麦胶饮食及抗感染治疗,疗效欠佳。就诊时均有明显的低蛋白血症。均能通过消化道钡餐造影明确诊断,胃镜诊断率仅40%。二次手术治疗,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 在诊治腹泻患者,特别是有胃大部切除病史的患者时,要考虑到胃-肠瘘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