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养阴清热、凉血止血法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36例ITP患者口服中药2个月,观察疗效及血小板数。结果:显效10例,良效16例,进步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3.3%,治疗后血小板数显著升高。结论:养阴清热、凉血止血法对慢性ITP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陈玲 《广西中医药》2006,29(6):19-20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重症,笔者于1999~2003年运用中药清热化湿凉血止血法配合西药治疗该病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邓嘉秋  冯德魁 《新中医》2009,(10):76-76
目的:观察清热凉血法治疗实证型内痔(Ⅰ~Ⅱ期)便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0例用清热凉血法治疗,对照组118例采用西医治疗。2组局部用药均采用马应龙痔疮膏纳肛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7%,对照组为68.64%。2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热凉血法治疗内痔(Ⅰ-Ⅱ期)便血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5,(6):768-769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内痔出血的最佳方法。方法:综合分析各种治疗内痔出血的中药药方,分析其机理、疗效评定标准、不良反应及有效率。结果: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根据病情,辨病和辨证相结合,随证加减,有清热凉血、滋阴清热、益气止血、温阳止血、活血消瘀、降气平冲、收敛固涩。结论:清热凉血、收敛止血方法及炭类药治疗内痔出血常用。  相似文献   

5.
华晓珊 《陕西中医》2001,22(6):329-329
目的:观察滋阴凉血类中药治疗室女崩漏的疗效。方法:运用滋阴清热两地汤 (生地炭、玄参、地骨皮、阿胶、白芍、桑叶等)治疗本病 47例,疗效显著。结果:总 有效率95.7%。提示:本方具有滋阴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温补心肾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复方三七粉(三七粉10g、诃子20g、大黄30g、白及30g)日3次,每次15g,口服或鼻饲;西米替丁600mg加维生素K8mg,日3次静注。结果:本组38例中,治愈2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治愈率68.42%:结论:复方三七粉与西米替丁联合应用,既有收敛止血、凉血止血、化瘀止血,又有生肌止痛促进出血病灶愈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热止血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清热止血合剂.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止血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急性期2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清热凉血止血、通腑泄热法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清热凉血、通腑泄热中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凉血止血、通腑泄热法联合西医治疗脑出血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清热凉血祛湿法治疗急性湿疹。方法:中药内服结合外用治疗。结果:30例患者痊愈27例,复发3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在临床上应用清热凉血利湿法治疗这类皮肤病,见效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云南白药合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合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上消化道血患者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云南白药合剂口服治疗,对照组静点止血药物治疗,治疗5天后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3.3%,P值〈0.05.结论:云南白药合剂口服治疗优于静点止血三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监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内窥镜下立止血局部注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急诊内镜检查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于内镜下行病灶局部注射立止血止血治疗,并同时给予综合处理。结果:该36例患者中的35例在急诊胃镜下行病灶局部注射立止血止血成功,有效率达到97.22%。结论:内镜下立止血局部注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安全、简便、高效的治疗方法,疗效确切。使病人避免了外科手术治疗,值得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治疗对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经急诊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胃镜下止血,比较两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有效率为94.9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58%(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再出血率分别为1.78%、12.60%,手术率分别为5.09%、20.5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成功率高、再出血率及手术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自拟健脾止血汤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自拟健脾止血汤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124例,并与西药去甲肾上腺素口服治疗44例作对照,结果表明,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39%、88.64%,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提示:健脾止血汤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优于去甲肾上腺素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凉血饮治疗乙型肝炎急性黄疸型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常规的西药护肝治疗,治疗组52例,在西药常规疗法上加服中药清热利湿凉血饮。结果:对照组52例,有效率为78.8%;治疗组有效率为88.5%。结论:清热利湿凉血饮联合护肝西药治疗乙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内镜下HLE注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和疗对效问题进行探讨。方法:2009.10~22010.10期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30例,采取内镜下HLE注射的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15例行注射治疗患者中,除1例因术后再出血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胃体上部溃疡再出血后行第二次注射治疗后止血成功外。其余患者均成功止血,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结果显著好于单纯采取内科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HLE注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46),观察组采用急诊胃镜治疗,对照组采用急诊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和再出血率。结果:观察组止血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胃镜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能有效提高止血有效率,减少再出血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危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予奥美拉唑40mg静脉注射,每天2~3次,同时内服中药地榆止血汤,每天1剂;对照组34例,予奥美拉唑40mg静脉注射,每天2—3次。观察2组病例的止血所需时间、再出血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37%,对照组82.3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危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明显。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宇伟 《中医临床研究》2011,3(8):23+25-23,25
目的:探讨应用疏风除湿、清热凉血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自拟中药活血祛风汤治疗4周;对照组口服仙特明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对照组总有效率61.4%。结论:疏风除湿、清热凉血法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一种较好方法,临床治愈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凉血解毒、清热化湿法(简称清热化湿法)和凉血解毒、健脾温阳法(简称健脾温阳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阴阳黄证的初步疗效,为黄疸的中医治疗提供思路。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重型肝炎43例,重点观察比较清热化湿、健脾温阳两法消退黄疸的作用。结果 治疗4周后,清热化湿组22例,有效16例(72.7%),无效6例(27.3%);健脾温阳组21例,有效19例(90.5%),无效2例(9.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BIL:治疗后两组均下降(P〈0.01),且健脾温阳组下降的幅度大于清热化湿组(P〈0.05);凝血酶原活动度:健脾温阳组上升幅度优于清热化湿组(P〈0.05);ALT:两组均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凉血解毒、健睥温阳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阴阳黄证的疗效优于凉血解毒、清热化湿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生长抑素联合巴曲酶治疗,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巴曲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24h止血总有效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止血时间为19.37±5.18h,短于对照组的27.884-6.54h(P〈0.05);输血量为1.17±0.44U,少于对照组的2.61±0.53U(P〈0.05),48h再出血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0.00%(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止血速度快、输血量减少、早期再出血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