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与慢性鼻窦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多层螺旋CT(MSCT)螺旋扫描,横轴位及冠状位多平面重建(MPR),观察鼻窦炎患者及对照组鼻中隔及鼻腔鼻窦变化,并作统计分析.结果:鼻窦炎组的鼻中隔高位偏曲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偏曲侧中鼻道均较狭窄.非高位偏曲的发病率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 05).结论:鼻中隔高位偏曲与鼻窦炎发病关系密切,且偏曲两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鼻中隔偏曲与鼻窦炎相关性的MS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与慢性鼻窦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多层螺旋CT(MSCT)螺旋扫描,横轴位及冠状位多平面重建(MPR),观察鼻窦炎患者及对照组鼻中隔及鼻腔鼻窦变化,并作统计分析。结果鼻窦炎组的鼻中隔高位偏曲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偏曲侧中鼻道均较狭窄。非高位偏曲的发病率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鼻中隔高位偏曲与鼻窦炎发病关系密切,且偏曲两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随着鼻窦内窥镜的广泛应用及对鼻腔鼻窦解剖的深入了解,人们认识到鼻中隔偏曲与鼻窦炎之间有密切关系。本文旨在观察鼻中隔偏曲与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及鼻窦炎病变的关系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前瞻性连续收集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住院手术治疗的鼻中隔偏曲伴鼻窦炎患者71例,男39例,女32例,年龄17~76岁。  相似文献   

4.
鼻中隔偏曲与鼻窦炎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与鼻窦炎的关系。方法收集经鼻内镜检查,鼻窦冠状位CT扫描证实的鼻中隔偏曲伴慢性鼻窦炎病变患者71例,观察鼻中隔偏曲两侧中鼻甲肥大、钩突肥大、下鼻甲肥大、筛泡过度气化的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发病率及鼻窦炎发病率。结果同侧中鼻甲肥大、下鼻甲肥大发生率大于对侧(P〈0.05),对侧上颌窦炎和筛窦炎的发生率大于额窦炎和蝶窦炎的发生率(P〈0.05);鼻中隔偏曲角度和对侧中鼻甲宽度,下鼻甲宽度成正相关关系(r=0.426,P〈0.001;r=0.438,P〈0.001)。结论临床处理鼻窦炎性病变的同时应矫正偏曲的鼻中隔,恢复鼻腔鼻窦正常的结构和功能,阻断鼻中隔偏曲造成对侧中、下鼻甲代偿性改变的代偿失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与鼻窦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鼻中隔偏曲伴鼻窦炎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鼻中隔偏曲与鼻窦炎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对侧发生额窦炎的患者6例(17.1%),发生蝶窦炎的患者3例(8.6%),发生上颌窦炎的患者15例(42.9%),发生筛窦炎的患者28例(80.00%);同侧发生额窦炎的患者5例(14.3%),发生蝶窦炎的患者4例(11.4%),发生上颌窦炎的患者12例(34.3%),发生筛窦炎的患者23例(65.7%);本组鼻中隔偏曲患者对侧中鼻甲肥大、钩突肥大、下鼻甲肥大、筛泡过度气化等解剖变异的发生率与同侧相比差异明显(P<0.05);筛窦炎、上颌窦炎的发生率显著大于与其同侧蝶窦炎、额窦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鼻窦炎发生率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中隔偏曲患者两侧鼻窦炎发病率无明显差别,对侧以筛窦炎、上颌窦炎居高,鼻中隔偏曲的角度越大,其对侧下鼻甲、中鼻甲的宽度也代偿性的增大。  相似文献   

6.
杜奕  何静  陈彤 《宁夏医学杂志》2022,(7):597-599+576
目的 应用鼻窦MSCT观察鼻中隔偏曲(NSD),分析鼻中隔偏曲与慢性鼻-鼻窦炎(CRS)及下鼻甲肥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确诊的鼻中隔偏曲患者,根据有无慢性鼻-鼻窦炎分为CRS组(150例)和非CRS组(50例),结合其鼻窦CT影像学表现,分析鼻中隔偏曲角度与慢性鼻-鼻窦炎的相关性。测量鼻中隔偏曲患者下鼻甲内侧黏膜、外侧黏膜及下鼻甲骨厚度,分析鼻中隔偏曲角度与下鼻甲肥大的相关性。结果 CRS组鼻中隔高位偏曲、重度鼻中隔偏曲占比均高于非C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RS组上颌窦、前组筛窦、后组筛窦、蝶窦及额窦,窄侧鼻腔与宽侧鼻腔Lund-Mackay CT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RS组与非CRS组鼻中隔偏曲角度与下鼻甲内侧黏膜、外侧黏膜及下鼻甲骨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鼻中隔偏曲角度与CRS组下鼻甲内侧黏膜厚度的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鼻中隔高位偏曲和重度偏曲与CRS呈正相关,宽窄侧鼻-鼻窦炎严重程度不同;鼻中隔偏曲角度与宽侧鼻腔下鼻甲内侧黏膜厚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与高位鼻中隔偏曲的相关性。方法对60例慢性鼻窦炎合并高位鼻中隔偏曲病人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单侧鼻寞炎38例。其中发生于鼻中隔凹面侧32例,凸面侧6例,鼠侧鼻窦炎22例,其中鼻中隔凹面侧即鼻腔宽阔侧较重者8例,凸面侧较重者7例,双侧对称者6例。结论慢性鼻窦炎的发生并非单纯由于鼻中隔偏曲本身压迫寞口鼻道复合体所致,还可能与鼻腔黏膜的黏液纤毛功能障碍或代偿性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8.
鼻中隔偏曲和慢性鼻窦炎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与慢性鼻窦炎的关系。方法:通过前鼻镜、鼻内窥镜、鼻窦冠状位CT检查,观察鼻中隔偏曲患者鼻腔、鼻窦情况及慢性鼻窦炎患者鼻中隔情况,并作统计分析。结果:53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中,高位偏曲38例,其中16例患鼻窦炎,低位偏曲15例,其中4例患鼻窦炎,96例慢性鼻窦炎中,38例鼻中隔偏曲,其中29例为高位偏曲,9例为低位偏曲。结论:鼻中隔偏曲尤其是高位偏曲与鼻窦炎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在慢性鼻窦炎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科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35例作为研究组,选取门诊就诊的无鼻部症状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患者均行鼻内镜及鼻窦CT检查.比较不同类型的鼻中隔偏曲对慢性鼻窦炎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35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中有27例患者存在鼻中隔偏曲,其中高位偏曲18例,低位偏曲9例;对照组35例患者有8例患者存在鼻中隔偏曲,其中高位偏曲2例,低位偏曲6例,研究组的鼻中隔偏曲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中隔偏曲与慢性鼻窦炎有相关性,在慢性鼻窦炎发生及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鼻中隔偏曲与鼻窦炎的关系--鼻窦CT冠状扫描49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CT扫描在鼻窦炎患者诊断中应用的日渐普及,随着功能性鼻窦外科理论的提出,使我们对鼻窦炎有了重新的认识。本文通过对49例鼻窦CT冠状扫描的分析,发现鼻中隔偏曲在鼻窦炎的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1资料与方法 本组共49例,其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12~7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与急性鼻窦炎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预防、病因、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就诊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鼻中隔偏曲患者,对同1例患者的两侧鼻窦做配对比较,记录其鼻中隔偏曲两侧鼻窦(额窦、上颌窦、前组筛窦、后组筛窦、蝶窦)炎的发病情况,并对严重度进行量化分析,评价易感性及严重程度。[结果]鼻中隔偏曲患者两侧鼻腔、急性鼻窦炎的发病率及鼻窦炎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中隔偏曲患者两侧鼻腔,急性鼻窦炎的易感性、严重程度相同;单纯矫正偏曲的鼻中隔并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急性鼻窦炎;对鼻中隔偏曲的患者,需同期评估和处理鼻中隔偏曲引起的代偿性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侧鼻窦炎的发生与鼻中隔偏曲的关系。以往认为鼻中隔偏曲引流不畅,是引起鼻窦炎的主要原因,这一观点值得商榷。方法通过对73例鼻中隔偏曲并发单侧鼻窦炎者,行鼻窦轴位和冠位CT扫描及鼻窦内窥镜观察。结果鼻中隔偏曲造成的鼻腔宽侧的鼻窦炎发生率高于鼻腔狭侧。结论认为鼻腔狭侧阻塞并不是造成鼻窦炎的原因,鼻中隔高位偏曲(D、F组),中鼻甲受压向中鼻道移位,中鼻道狭窄明显或阻塞,妨碍鼻窦的通气与引流是造成鼻窦炎的主要原因,鼻腔宽大侧的下鼻甲,钩突和中鼻甲代偿性增生肥大,鼻腔以外侧壁为主的结构均代偿性的肥大,肥大的结构阻碍了鼻腔鼻窦分泌物的引流,鼻窦炎很容易发生,同时鼻腔宽大侧鼻腔黏膜纤毛的输送功能的下降也可能是造成鼻窦炎的又一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中隔高位偏曲与前组鼻窦炎的关系.方法:59例鼻中隔高位偏曲与前组鼻窦炎患者作为实验组,42例无鼻中隔偏曲无鼻窦病变为对照组,比较前组鼻窦炎在两侧鼻腔的发生率,CT检查两组鼻腔中鼻甲、钩突和下鼻甲的横断面积在各自鼻腔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宽窄两侧鼻腔鼻窦炎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CT检查中鼻甲、钩...  相似文献   

14.
15.
122例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在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中的致病作用。方法对122例CR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设对照组111例非慢性鼻-鼻窦炎(no-chronic rhinosinusitis,N-CRS)患者进行鼻腔检查,比较鼻中隔偏曲的发生情况。结果122例CRS患者中56例合并鼻中隔偏曲,占45.90%,其中鼻中隔偏曲并双侧CRS 36例,偏曲侧10例,偏曲对侧10例;对照组中111例非CRS患者19例并鼻中隔偏曲,占17.11%,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6,P<0.01)。结论鼻中隔偏曲是CRS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疗效分析。方法用德国狼牌鼻内窥镜对275例鼻中隔偏曲行矫正术,其中鼻中隔左偏192例,鼻中隔右偏183例,术中合并切除双侧下鼻甲42例。结果术后3月随访,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症状完全消失在25.3%-46.3%;好转53.3%;总有效率为92.3%。无一例并发症出现。结论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疗效好,操作简单,视野清晰,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杨汉霞 《四川医学》2013,(11):1698-1700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和慢性鼻窦炎鼻内镜联合手术疗效.方法 39例鼻中隔偏曲合并慢性鼻窦炎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鼻内镜鼻窦开放术,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1年,所有患者鼻中隔矫正居中,无1例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或感染、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结论 鼻中隔偏曲和慢性鼻窦炎的鼻内镜联合手术方式有效,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鼻息肉、慢性鼻窦炎和鼻中隔偏曲均为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因其鼻腔狭窄,形态不规则,常规检查方法难以窥及全貌。传统的治疗方法由于受视野的限制,难以清除病变,临床治疗效果不尽人意。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应用,使鼻息肉、鼻窦炎的治疗从所谓的治疗性手术逐渐演变为恢复鼻腔和鼻窦生理功能为主要目的的手术。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对106例鼻内镜手术,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郭会义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4):1130-1130
自1998年7月-2007年9月,我们收治鼻中隔偏曲并慢性单纯性鼻窦炎163例,均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矫正及中鼻甲前端部分切除术,少数钩突明显肥大、筛泡、鼻丘气房过度气化者予以相应处理,均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