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采用预制扩张耳后乳突区复合筋膜皮瓣行全耳廓再造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手术分二期完成。I期手术:设计带有颞浅动静脉蒂的颞顶筋膜瓣,移植入残耳乳突区皮下腔穴,然后置入皮肤扩张器,与耳后皮瓣进行同时同步扩张I;I期手术:将预制扩张的耳后乳突区复合筋膜皮瓣掀起,覆盖于Medpor支架上,进行全耳廓再造术。结果:36例患者经6个月~3年的随访,再造耳廓外形逼真,立体感强,与周围皮肤颜色相同,微细结构清晰。结论:采用预制扩张的耳后乳突区复合筋膜皮瓣+Medpor支架行全耳再造,具有创伤小,操作方便,效果满意。既可避免支架外露,又可避免取自体肋软骨增加的创伤和痛苦或肤色差异等优点,是目前全耳廓再造术较为理想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2.
预扩张岛状皮瓣移植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供一种面部及眼睑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1995年4月至2003年4月采用颞浅动脉额支预扩张岛状皮瓣修复面部及眼睑软组织缺损16例,切取皮瓣大小最大4.5cm×6.5cm,最小4.5cm×2cm。结果:预扩张皮瓣全部成活,颜色、质地与周围组织无明显异常;3~6个月后行皮瓣修整术,效果理想;供瓣区瘢痕位于头皮内,发际无明显改变。结论:颞浅动脉额支预扩张岛状皮瓣修复面部及眼睑软组织缺损,皮瓣色泽与周围一致,外形满意,且切口隐蔽,是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颞浅动脉顶支扩张岛状皮瓣在修复复杂头皮缺损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在扩张头皮瓣上设计以颞浅动脉顶支为蒂的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复杂头皮缺损25例,并观察其愈合和修复效果.结果 25例患者,24例皮瓣完全存活,1例患者因皮瓣张力过大出现部分坏死,但通过清创及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头皮缺损修复部位与周围皮肤色泽、质地相似,外形恢复满意,皮瓣供受区毛发生长良好,创面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颞浅动脉顶支为蒂的岛状扩张皮瓣修复复杂头皮缺损,皮瓣存活良好,皮瓣设计、转移灵活,修复范围较大,皮瓣与周边头皮衔接良好,是修复复杂头皮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颞浅血管为蒂的耳后岛状皮瓣再造眼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88年10月以来,应用以颞浅动脉为轴型血管的耳后皮瓣岛状移位,进行眼窝再造6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疗效满意。该皮瓣供区隐蔽,蒂长,瓣薄,血供可靠,成活率高,是眼窝再造的理想材料。文中介绍了皮瓣的设计和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颞浅动静脉双蒂岛状组织瓣修复副鼻窦开放性损伤的方法。方法:对上颌窦、额窦开放性缺损12例患者,利用同侧颞浅动脉、静脉作为供养血管,形成颞浅动脉顶支颞筋膜岛状组织瓣和额支额部岛状皮瓣,通过皮下组织隧道将组织块移植到缺损的副鼻窦区,进行副鼻窦窦腔的充填和皮肤缺损的修复。结果:12例患者,颞浅动脉顶支颞筋膜岛状组织瓣及额支额部岛状皮瓣全部成活,切口愈合良好。随访观察9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3年,凹陷区填充效果满意,两侧对称性好。3例患者失访。结论:利用颞浅动脉顶支颞筋膜岛状组织瓣和额支额部岛状皮瓣修复副鼻窦开放性损伤,不需吻合血管,操作较简单,易于成活,术后外观满意,是较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颞浅动静脉双蒂岛状组织瓣修复副鼻窦开放性损伤的方法.方法:对上颌窦、额窦开放性缺损12例患者,利用同侧颞浅动脉、静脉作为供养血管,形成颞浅动脉顶支颞筋膜岛状组织瓣和额支额部岛状皮瓣,通过皮下组织隧道将组织块移植到缺损的副鼻窦区,进行副鼻窦窦腔的充填和皮肤缺损的修复. 结果:12例患者,颞浅动脉顶支颞筋膜岛状组织瓣及额支额部岛状皮瓣全部成活,切口愈合良好.随访观察9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3年,凹陷区填充效果满意,两侧对称性好.3例患者失访.结论:利用颞浅动脉顶支颞筋膜岛状组织瓣和额支额部岛状皮瓣修复副鼻窦开放性损伤,不需吻合血管,操作较简单,易于成活,术后外观满意,是较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7.
不同供瓣区的颞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面部缺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颞浅动脉岛状皮瓣作为良好的供瓣区,常被广泛用于眼、眉、颊、唇及鼻等头面部畸形及组织缺损的修复。1994年5月-2004年5月,我们以颞浅血管为蒂,选用不同的供瓣区,采用多种皮瓣和头皮瓣修复头面部畸形和缺损78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骨间后动脉前臂背侧岛状皮瓣与筋膜瓣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相似文献   

9.
颞浅顶支一枕动脉蒂扩张岛状瓣再造鬓角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颞浅筋膜岛状瓣结合游离真皮脂肪修复单侧颜面萎缩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一种进行性单侧颜面萎缩症的修复方法。方法 将颞浅筋膜岛状瓣翻转,远端携带游离的真皮脂肪组织,充填于面部凹陷区域。结果 2000至2004年,我们共为6例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术后均恢复顺利。最长随访10个月,移植组织未发生明显吸收,效果满意。结论 本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是修复面部凹陷畸形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回顾以颞浅血管为蒂的耳后轴型岛状皮瓣的解剖特点及在颜面修复中的应用评价。在解剖基础上应用显微外科操作技术重建眼窝8例,鼻、耳缺损及其它颜面畸形修复11例。除2例发生小面积皮瓣坏死外其余全部成活。皮瓣色泽与颜面一致,供瓣区隐蔽,再造穹窿宽敞,便于义眼的安装和配戴。认为该皮瓣血供可靠,血管蒂长,在修复颜面软组织缺损和器官再造方面是临床最佳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综合应用血管移植和组织扩张技术,将任意型皮瓣转化为可以带蒂移转或游离移植的轴型皮瓣,用于缺损的修复或器官再造。方法将颞浅动、静脉筋膜岛状瓣移转至颈部,其下埋置扩张器,进行皮肤扩张后,以颞浅动、静脉为蒂,形成岛状预制皮瓣。结果自1996年以来,为8例面、颈部严重烧伤的患者形成颈部扩张预制皮瓣,带蒂移转,无血运障碍等并发症发生,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在局部无可资利用的轴型皮瓣,不能满足缺损修复与器官再造的需要时,以颞浅动、静脉为携带血管的扩张预制皮瓣技术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效果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颞浅动、静脉为携带血管的扩张预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合应用血管移植和组织扩张技术,将任意型皮瓣转化为可以带蒂移转或游离移植的轴型皮瓣,用于缺损的修复或器官再造。方法将颞浅动、静脉筋膜岛状瓣移转至颈部,其下埋置扩张器,进行皮肤扩张后,以颞浅动、静脉为蒂,形成岛状预制皮瓣。结果自1996年以来,为8例面、颈部严重烧伤的患者形成颈部扩张预制皮瓣,带蒂移转,无血运障碍等并发症发生,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在局部无可资利用的轴型皮瓣,不能满足缺损修复与器官再造的需要时,以颞浅动、静脉为携带血管的扩张预制皮瓣技术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效果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跨区供血的反流轴型耳后岛状皮瓣在修复面部缺损中的应用。方法:根据颞浅动脉的解剖分布及其与耳后动脉的吻合特点,制备以颞浅动脉供血的耳后岛状皮瓣,经皮下隧道转移至受区,修复面部缺损。结果:本组19例患者,17例全部存活,皮瓣的形态、色泽及功能良好。2例早期出现静脉回流障碍,积极处理后,皮瓣远端仅有小部分表皮坏死。结论:颞浅动脉跨区供血的反流轴型耳后岛状皮瓣修复面部缺损,是比较理想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颞浅血管为蒂的颞浅筋膜瓣为携带的扩张预构皮瓣的手术设计、操作技巧和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并应用于面部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手术分两期进行,术前应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测定仪探测出颞浅动脉及其额、顶分支的位置和走行方向;Ⅰ期手术时,以颞浅动、静脉为蒂,形成颞浅筋膜岛状瓣,筋膜瓣的大小为5×4cm~8cm×7cm(平均为6.8cm×5.2cm);分别在颈部、耳后乳突区和额部进行剥离,形成容纳扩张器的皮肤软组织腔隙;将颞浅筋膜瓣转移至该腔隙内,舒展地固定于已剥离好的腔隙的皮瓣深面,在筋膜瓣下埋置适当大小的扩张器。注水完毕后,进行Ⅱ期手术,取出扩张器,形成以颞浅筋膜瓣为携带的预构皮瓣,修复面部组织缺损。预构皮瓣的大小为8cm×4cm~17cm×7cm(平均11.89cm×6.39cm),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或另行植皮修复。为确保皮瓣转移安全,对7例预构皮瓣进行了术前延迟处理。结果:临床应用10例,其中预构颈部皮瓣4例、预构耳后乳突区皮瓣5例、预构额部皮瓣1例。除1例耳后乳突区预构皮瓣发生远端小面积坏死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除l例耳后供瓣区区需另行植皮修复外,其余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扩张时间3~5个月,平均4.05个月。结论:皮瓣预构技术可摆脱人体固有的皮肤血管构筑的限制,在原不存在轴型血管的部位形成轴型皮瓣,或将任意型皮瓣转化为轴型皮瓣,是对传统皮瓣形成技术的一种改良,是皮瓣外科学领域的一项新进展。组织扩张技术在皮瓣预构中的作用,除可促进皮瓣的新生血管化,提供更大面积的薄型皮瓣外,还有助于皮瓣供区的关闭,降低供瓣区继发畸形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应用颈区双蒂预构皮瓣治疗面部瘢痕畸形的方法。方法:自2006年以来,应用双侧颞浅血管束预构颈区扩张皮瓣,形成颈区左右侧双蒂皮瓣,转移修复面部瘢痕畸形13例26侧,均为男性,年龄19~26岁。治疗时长平均为4月余。患者共同特点为:全颜面烧伤或烫伤后瘢痕挛缩畸形,面中部较严重,包括:睑外翻、鼻部分缺损畸形、口周瘢痕畸形等,颈部皮肤完好。治疗分两期,Ⅰ期:双侧颞浅血管预构颈区皮瓣,颈区皮肤扩张器植入术,扩张器注水3月余;Ⅱ期:双侧面部瘢痕挛缩畸形矫正,颈区双蒂预构扩张皮瓣转移术。设计预构扩张皮瓣最大单侧面积为:12cm×8cm。结果:26侧皮瓣均完全成活,皮瓣血供良好,供区可直接缝合,面部瘢痕挛缩得到松解。12个月后,随访5例10侧,修复效果良好,患者满意。结论:同期应用双侧颞浅血管预构颈区扩张皮瓣可同期修复双侧面部瘢痕挛缩畸形,是一种可靠的治疗面部瘢痕畸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颞浅血管顺行与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各种颢浅血管顺行与逆行岛状轴型皮瓣在眶区皮肤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颢浅血管的解剖分布及其与眶上血管、滑车上血管、耳后血管等的吻合情况,制备额部、头皮、耳前及耳后等各种岛状皮瓣,通过皮下隧道移转至受区,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眶区皮肤组织缺损。结果 本组共22例,顺行岛状轴型皮瓣13例,逆行岛状轴型皮瓣9例。其中,1例逆行耳后岛状皮瓣术后早期出现静脉回流障碍,经积极处理,皮瓣远端仅有小片表皮坏死。术后因皮瓣臃肿行二次修复者6例,余形态及功能良好。结论 根据颢浅血管分布情况及其与眶上血管、滑车上血管、耳后血管等有丰富的吻合支的解剖特点,可制备各种顺行或逆行岛状轴型皮瓣用于眶区组织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18.
颞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下眼睑缺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蔡震  蒋海越  国冬军  潘博  庄洪兴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2):1372-1373,I0005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岛状皮瓣在修复下眼睑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颞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下眼睑软组织缺损26例,观察其修复效果。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颜色、质地与眼周皮肤相近,无明显的挛缩,皮瓣感觉功能良好,睑裂闭合良好,外观满意;皮瓣供区位于发际边缘,切口隐蔽,愈合良好,无瘢痕增生。结论:应用颞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下眼睑软组织缺损方法简便,创伤小,切口隐蔽,修复后不仅外观效果好且下眼睑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修复面部眼周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血管束移植预构轴型皮瓣范围的影响,将血管束移植入38只雄性兔的腹部皮下,对术后不同时间、植入不同管径血管束、植入皮下不同层次以及同时埋入皮肤扩张器的预构轴型皮瓣,进行了皮瓣活体血管染色和移植存活范围的比较研究。结果提示:行预构轴型皮瓣移转的合适时机在术后的3~4周;大管径较小管径血管束及血管束植入受区较丰富的血管网层次其预构皮瓣的面积大;所预构的皮瓣范围,包括以血管束为轴的受区邻近区域和发自该区域走向皮瓣中远部的小动脉所支配的区域,呈不规整形态;植入血管束同时皮下埋入扩张器,于术后2周开始扩张,术后4周移转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