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报告1例神经梅毒合并银屑病。患者,男,58岁,因"记忆力下降10年"就诊,1月前在外院复查,发现梅毒非特异性抗体定量实验1∶160阳性。此次入院检查梅毒非特异性抗体(RPR)1∶2阳性,梅毒确证试验(凝集法)阳性。脑脊液常规:红细胞0.006×106/μL,潘台氏蛋白阴性,白细胞12.00×106/L;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测定:乳酸脱氢酶24.0 U/L;脑脊液生化:钠149.4 mmol/L,氯126.0 mmol/L,葡萄糖3.9 mmol/L,脑脊液蛋白873.0 mg/L;脑脊液梅毒抗体定量(RPR非特异性抗体):阴性,梅毒确证试验(凝集法)阳性。皮肤科情况:躯干、四肢散在暗红色圆形、椭圆形浸润性斑块,大小不一,部分相融合成片,上覆银白色鳞屑。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50岁,就诊前20余天,不慎额部遭轻微撞击后,感额部间断发作性隐痛,偶有轻度头昏,当地医院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口服西比灵片后,病情无明显缓解。CT:额骨及双侧顶骨多发局限性骨质破坏,密度减低区,邻近软组织肿胀。磁共振成像:额骨及双侧顶骨多发结节状等T1稍长T2信号,弥散稍受限,增强明显强化,且邻近脑膜线状强化。全身骨扫描提示颅骨多处可见放射性异常浓聚灶。查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阳性,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1∶128;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压力正常,有核细胞8×106/L,糖4.0 mmol/L,氯化物129.1 mmol/L,蛋白0.9 g/L,脑脊液RPR 1∶16阳性,特异性抗体测定阳性。组织病理:颅骨溶骨性破坏区碎骨组织周围组织充血,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内皮细胞肿胀,以浆细胞为主炎症细胞浸润。治疗:按神经梅毒的治疗方案治疗,头痛于治疗1周后缓解,2周后基本消失,4周后完全消失,之后未再出现类似的头痛。最后诊断:获得性梅毒性颅骨骨髓炎合并梅毒性脑膜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未经治疗的早期梅毒脑脊液各项检测的意义及其对神经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9例未经治疗的早期梅毒患者脑脊液进行细胞计数和蛋白定量、VDRL、FTA-ABS、RPR、TPPA检测以及RT-PCR检测TP,并分析不同RPR滴度组及不同RT-PCR结果组脑脊液异常率的差异。结果:脑脊液细胞或蛋白异常者30例(23.26%),VDRL阳性2例(1.55%),FTA-ABS阳性3例(2.33%),RPR阳性5例(3.88%),TPPA阳性10例(7.75%),RT-PCR阳性32例(24.81%)。2例(1.55%)确诊为神经梅毒。血清RPR滴度≤1∶16组与≥1∶32组患者CSF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37,P=0.004)。脑脊液RT-PCR检测阳性与阴性组脑脊液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49,P=0.034)。结论:血清RPR滴度≥1∶32者脑脊液异常率较高,临床中应引起重视。单纯对于未经治疗的早期梅毒而言,用PCR检测脑脊液中TP含量的方法对神经梅毒的诊断不具有明显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脊液实验室检测在神经梅毒合并HIV阳性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 plasma reagent test, RPR)滴度、CD4+T细胞计数在神经梅毒腰穿指征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北京佑安医院的梅毒合并HIV阳性患者106例,采集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进行脑脊液白细胞(CSF-WBC)、脑脊液蛋白(CSF-protein)及脑脊液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ssay, TPPA)、RPR滴度检测,采集血液进行RPR滴度、CD4+T细胞计数检测,根据神经梅毒的诊断分神经梅毒组和非神经梅毒组,对两组的脑脊液检测结果、血清RPR滴度及CD4+T细胞计数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6例梅毒合并HIV阳性患者中神经梅毒发病率为33.02%,CSF-RPR及CSF-TPPA对HIV阳性梅毒患者发生神经梅毒的诊断敏感性为68.57%和97.14%,特异性为92.96%和49.29%;CSF-WBC和CSF-protein的ROC(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分别为0.911和0.913,CSF-WBC为10.5/μL、CSF-protein为272.15 mg/L时,约登指数最大;血清RPR≥1∶16患者发生神经梅毒的几率是血清RPR<1∶16患者的1.52倍(OR 1.52,CI 1.14~2.04,P<0.05),CD4+T细胞≤350个/μL发生神经梅毒的几率为CD4+ T细胞>350个/μL患者的2.37倍(OR 2.37, 95% CI 1.64~3.41,P<0.05)。结论:HIV阳性患者神经梅毒的发病率较高,CSF-RPR对HIV阳性患者发生神经梅毒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血清RPR滴度≥1∶16和CD4+T≤350个/μL,是HIV阳性患者神经梅毒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正>神经梅毒危害较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运动或感觉功能障碍,也可引起智力下降。发生于儿童的神经梅毒鲜有报道,我院于2016年6月收治一例儿童神经梅毒患者,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儿,男,12岁。2016年6月8日因"抽搐昏迷1小时"于苏州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入院后查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阳性,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阳性,滴度1∶64。脑脊液检查:微量蛋白733 mg/L,白细胞计数33×106/L,潘氏试验阳性,脑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8岁。视物双影,左侧眼睑下垂2周加重伴右侧眼睑下垂2天。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血RPR 1∶16(+),TPPA(+),脑脊液RPR 1∶2(+/-),TPPA(+),脑脊液常规:脑脊液白细胞数:72×106/L,蛋白定性:阳性;头颅MRI平扫+MRA(1.5T)示:1.脑白质病变(DWMH I级);2.头颅MRA未见明显病症。全脑血管造影(DSA):颅内血管未见异常。诊断:神经梅毒。给予青霉素钠320万U每4小时一次静点,连续14天,出院后肌注苄星青霉素240万U,每周1次,共3次。6周后眼部症状明显好转,随访8个月,RPR滴度下降,现仍在随访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梅毒螺旋检测的筛查方法及流程。方法:对9169份标本分别应用酶联免疫方法,胶乳凝集方法,血浆反应素卡试验进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和非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其结果与梅毒螺旋体抗体颗粒凝集试验确证方法的结果相比较。结果:9169份标本中,ELISA方法检测出的83例阳性标本经TPPA确证后79例阳性占95.18%;胶乳快速法检测出的96例阳性标本经TPPA确证76例阳性占79.17%;两种方法双阳性的77例标本经TPPA确证76例为阳性占98.70%。RPR法检测到37份阳性标本,经TPPA确证34份阳性占91.89%。初筛ELISA,胶乳快速法,RPR三种方法均阳性的34例,与经TPPA确证均为阳性为100%。结论:对于基层医院可以用ELISA方法进行筛查,用胶乳法复检,并用RPR法做传染性的检测,适当改进筛查流程确保梅毒螺旋体的检查。  相似文献   

8.
报告国内首例获得性梅毒性颅骨炎合并梅毒性脑膜炎.患者女,55岁,2个月前无诱因于头顶部和枕部出现持续性胀痛.磁共振成像T1加权像提示:颅骨多发性病变,邻近脑膜线状强化.查血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1:32阳性,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阳性;脑脊液检查:白细胞10×106/L,蛋白0.82 g/L,RPR 1∶4阳性,TPPA阳性;额骨骨膜梅毒螺旋体DNA阳性.组织病理示:颅骨灶性溶骨性破坏,骨纹理模糊,碎骨组织周围和硬膜样组织充血,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内皮细胞肿胀,大量浆细胞为主炎细胞浸润.治疗:按神经梅毒的治疗方案治疗,头痛于治疗3d后缓解,15d后基本消失,30 d后完全消失,之后未再出现类似的头痛.随访5年,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满意.最终诊断:梅毒性颅骨炎合并梅毒性脑膜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梅毒并发HIV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颅脑核磁共振成像、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预后。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8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02例脑脊液检查异常的梅毒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梅毒患者中男97例,女5例;平均发病年龄(45±3)岁。所有患者HIV初筛及确证试验均为阳性,确诊神经梅毒者51例,排除神经梅毒者51例。所有患者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均为阳性。脑脊液检查:35例RPR阳性,98例TPPA阳性,56例梅毒螺旋体(TP)-IgM试验为阳性,29例蛋白定量升高,10例WBC计数≥1.0×10^9/L。51例确诊神经梅毒患者中,一期及二期梅毒并发HIV发展为神经梅毒患者比例为14.7%,平均时间为9个月。结论:一期或二期梅毒并发HIV患者比早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未治疗彻底的患者更易引起神经梅毒,脑脊液TP-IgM阳性率较高,早期梅毒并发HIV感染患者建议行脑脊液TP-IgM检查。  相似文献   

10.
神经梅毒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各期梅毒均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实验室检查显示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及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阳性,脑脊液性病研究实验室玻片试验(VDRL)阳性,脑脊液白细胞计数≥10x106/L、蛋白定量>500 mg/L,可诊断为神经梅毒.水剂青霉素是目前治疗神经梅毒的最好选择.脑脊液中细胞计数是疗效观察的敏感指标,并发HIV感染者脑脊液异常时间可能延长.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55岁,头昏伴睁眼乏力2周。1个月前有突发性命名性失语。实验室检查:血清TPPA(+),RPR 1∶32(+),HIV(-);脑脊液TPPA(+),RPR 1∶2(+),白细胞计数76×106/L,蛋白679 mg/L,Pándy试验阳性。头颅MRI提示“炎性肉芽肿?颅内肿瘤?”。诊断:梅毒性颅内炎性占位。  相似文献   

12.
梅毒患者脑脊液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梅毒患者无症状神经梅毒发生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对126例HIV阴性梅毒患者的脑脊液进行常规、梅毒暗视野检查、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在126例患者脑脊液中,常规检测发现82例(65.08%)蛋白升高,41例(32.54%)葡萄糖升高,未发现红细胞和白细胞;TP—PCR及梅毒暗视野检查均阴性;有42例(33.33%)梅毒患者脑脊液至少存在一种至一种以上梅毒抗体。结论:梅毒患者脑脊液存在异常,未经治疗梅毒患者脑脊液梅毒抗体检出率,高于经数疗程驱梅治疗但RPR持续阳性一年以上梅毒患者脑脊液梅毒抗体检出率。表明部分患者存在无症状神经梅毒,并可能与RPR持续阳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梅毒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报道 1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梅毒。患者男性 ,5 0岁 ,反复发作性四肢抽搐伴意识模糊 2天 ,脑脊液RPR :1 /1 6阳性 ;TPHA :阳性 ;脑脊液潘氏蛋白 (Pandy蛋白 ) ++;细胞数 :2 0× 1 0 6/L ;蛋白 (TP -2 ) :73 1mg/L。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77岁,胸闷、精神萎靡、嗜睡、双下肢浮肿、纳差、全身乏力,并伴有躯干、四肢鳞屑性红斑,血清及脑脊液梅毒抗体检查阳性,行胸腔积液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特异性IgM抗体检查(Tp-IgM-ELISA),结果RPR 1∶64,TPPA(+)和Tp-IgM-ELISA(+).在胸腔积液中可沿用血液方法检查梅毒抗体.  相似文献   

15.
ELISA法检测梅毒患者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 探讨ELISA法测定抗心磷脂抗体 (ACA)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 用ELISA法检测 6 7例梅毒患者血清中ACA水平 ,并对 2 2例ACA阳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进行RPR、TPPA检测。结果 :  39例RPR阳性的梅毒血清中 ,ELISA检测ACA阳性 2 3例 ,若以RPR为金标准 ,ELISA法检测梅毒的敏感性只有 5 8.97%(2 3 39) ;2 8例RPR阴性 (TPPA阳性 )的梅毒血清中 ,ELISA检测ACA阳性 1例。ACA的阳性率与RPR滴度呈正相关 (r=0 .995 ,P <0 .0 0 1)。 2 2例ACA阳性的对照血清 ,TPPA检测均阴性 ,RPR阳性 1例。结论 : 本研究提示ELISA法检测梅毒患者血清中ACA时 ,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如RPR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用3种试剂对患者脑脊液进行梅毒非特异性试验结果的分析,优选出神经梅毒的诊断试剂。方法使用VDRL1,VDRL2和RPR试剂同时对140例梅毒患者脑脊液标本进行梅毒非特异性试验。结果 140例脑脊液标本,检出TPPA阳性且VDRL或RPR定性阳性的合计26例,VDRL2和VDRL1,VDRL2和RPR定性实验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用脑脊液检查进行神经梅毒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时,RPR不能代替VDRL,且VDRL2优于VDRL1,建议使用VDRL试剂2。  相似文献   

17.
RPR持续阳性梅毒患者脑脊液梅毒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观察RPR持续阳性梅毒患者无症状神经梅毒的发生情况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69例经过数疗程常规驱梅治疗但RPR持续阳性 ( 1年以上 )且无神经系统临床表现的梅毒患者的脑脊液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有 16例梅毒患者脑脊液存在梅毒抗体。结论 部分RPR持续阳性梅毒患者存在无症状神经梅毒 ,可能是RPR持续阳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68岁。因咽部不适,异物感2个月。于2003年8月24日到德州市人民医院就诊。喉镜:喉部见一1.5 cm×1.5cm边缘较整齐的肿物,取活检病理报告:鳞状上皮癌,拟行切除术。术前常规抗-HIV,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RPR)均为阴性,遂来我站复检,TPPA定性阳性,定量1:320,征得同意后收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75岁,双腹侧肋下疼痛2个月,双下肢麻木乏力1个月。神经系统检查示:双下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膝腱、跟腱反射减弱,T7以下针刺觉减退,震动觉减退。实验室检查:血清TPPA(+),RPR 1∶16,HIV(-);脑脊液TPPA(+),RPR 1∶2,白细胞计数123×10^6/L,蛋白0.7 g/L;细菌、抗酸杆菌、真菌、墨汁染色隐球菌均阴性。脊髓MRI提示"翻转征"。诊断:梅毒性脊髓脊膜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经过治疗但RPR持续阳性两年以上无神经损害临床表现的梅毒患者脑脊液中梅毒抗体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应用梅毒血清学试验等方法对46例HIV阴性的这类梅毒患者的脑脊液进行梅毒抗体检测;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这些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与5例未治神经梅毒的脑脊液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和30例健康人群的外周血检测结果相对照.结果46例患者脑脊液中,有12例(27.39%)存在梅毒抗体,5例神经梅毒的脑脊液均存在梅毒抗体.患者外周血CD3 、CD4 T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与健康人群的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CD8 T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脑脊液梅毒抗体阳性和阴性梅毒患者之间,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过治疗但RPR持续阳性梅毒患者脑脊液存在梅毒抗体,表明部分患者存在无症状神经梅毒;经过常规治疗但RPR持续阳性梅毒患者存在细胞免疫缺陷;无症状神经梅毒与外周血细胞免疫异常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