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对一对结节性硬化症双生子患者及其父母候选基因的突变进行检测,揭示该病的遗传基础。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结节性硬化症双生子患者TSC2基因的全部外显子,以及内含子外显子交接区,进行DNA直接测序分析;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了患者的父母和500个健康人的突变,并分析本突变是否和结节性硬化症有关。结果:双生子患者中均发现一个TSC2基因的错义突变c.G2032A,该突变导致TSC2蛋白678位的丙氨酸被替换为苏氨酸(p.A678T);RFLP结果显示患者的父亲有c.G2032A突变,500个正常人中有3人也携带此突变。结论:在结节性硬化症人群中发现TSC2基因新的突变,这一发现丰富了该基因引起结节性硬化症的突变谱。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结节性硬化症1个散发病例TSC1和TSC2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法对1个散发病例患者及其家庭成员进行TSC1和TSC2基因突变检测,并进行DNA测序分析。结果测序结果显示该散发病例的TSC1基因第11外显子第1119位与1120位碱基之间插入了一个碱基A,为c.1119-1120ins A(p.S374KfsX2)移码突变。结论TSC1基因第11外显子存在c.1119-1120ins A(p.S374KfsX2)移码突变可能是导致散发病例结节性硬化症患者发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告1例TSC2基因发生体细胞镶嵌突变导致结节性硬化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采集1例临床拟诊断结节性硬化症患者及其父母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第二代测序法扩增TSC1和TSC2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进行DNA测序分析,查找基因突变位点,以200例无关健康人DNA作为对照。提取患者皮损处皮肤组织DNA,利用PCR扩增TSC2基因目的片段并测序。结果患者临床出现面部血管纤维瘤、腰部色素减退斑、甲周纤维瘤及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符合结节性硬化症的诊断标准。患者TSC2基因存在c.5130_5131insT突变(p.V1711Cfs*18),且瘤体DNA较外周血DNA携带更高频率突变。患者父母、无关正常对照及公开数据库均未发现该突变。结论TSC2基因发生体细胞镶嵌突变c.5130_5131insT是导致该患者较轻结节性硬化症表型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例中国汉族人结节性硬化症TSC1和TSC2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2例结节性硬化症患者、患者家族中的正常人及100名健康对照者的TSC1和TSC2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并进行DNA测序分析.结果:家系I发现一个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TSC2基因第1372位碱基由胞嘧啶(C)突变为胸腺嘧啶(T),导致第458位氨基酸(精氨酸)处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散发患者II发生了一处移码突变(frame shift mutation):TSC2基因第5238位与5255位碱基之间缺失CATCAAGCGGCTCCGCCA 18个碱基,其后密码子发生移位.结论:无义突变c.1372 C>T(p.R458X)和移码突变5238-5255 del 18 bp CAT CAAGCGGCTCCGCCA 1746 del HIKRLR可能是导致这2例患者临床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1例中国汉族人结节性硬化症TSC1和TSC2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该例结节性硬化症患者、家族中的正常人以及100名健康对照者的TSC1和TSC2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并进行DNA测序分析。结果该例患者TSC1基因第15外显子存在C.1884-1887del AAAG(P.Leu628Leu fs X23)移码突变,引起读码框移位,并在其后第23位氨基酸处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TGA。家族中的正常成员及100名无关正常对照未检测出该位点突变。结论 TSC1基因的新缺失突变C.1884-1887del AAAG可能是导致患者临床发病的主要原因,该突变为新突变。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收集1例典型结节性硬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测其致病基因变异。方法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应用二代测序法对患者进行致病基因筛查,采用Sanger测序法验证,构建迷你基因质粒转染至人肾上皮细胞系293T细胞,提取RNA进行转录分析。结果 患者临床表型包括反复癫痫发作,伴面部血管纤维瘤、甲周纤维瘤、肺淋巴管肌瘤病、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及多发性骨质硬化。二代测序提示患者TSC2基因存在可疑致病变异,经Sanger测序验证,患者TSC2基因第4号外显子存在c.336_336+15delGGTAAGGCCCAGGGCG杂合突变,其父母及100名无关健康对照未检测出该位点变异。该突变位点既往未见报道。迷你基因实验显示,患者TSC2基因mRNA序列发生改变,原4号外显子剪切位点丢失,插入74 bp内含子序列,使剪切位置后移90 bp(r.336delins336+16_336+90)。结论 TSC2基因第4号外显子c.336_336+15delGGTAAGGCCCAGGGCG杂合变异可导致异常剪切,可能是该结节性硬化症患者病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分析2例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致病基因及突变位点。方法:收集患者资料,提取患者及父母外周血DNA,利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筛查致病基因,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致病变异;随后用Sanger测序在患者及其亲属中验证该突变。结果:患者1父母表型正常,患者2父亲有相似临床表现。患者1携带COL7A1基因73号外显子c.6082G>A(p.G2028R)的错义突变,其父母未发现该突变。患者2及其父亲携带2个致病的错义突变,即COL7A1基因c.6235G>A(p.G2079R)突变和KRT5基因c.499G>A(p.E167K)突变,其母未发现该突变。结论:散发患者存在的COL7A1基因突变属于新生突变;患者2及其父亲同时携带COL7A1基因和KRT5基因的杂合错义突变,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
20 0 30 137 聚合酶链反应和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检测结节性硬化症的基因突变 /冯建华 (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中华皮肤科杂志 .- 2 0 0 2 ,35 (5 ) .- 399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检测了 3例结节性硬化症 (TSC)合并心脏横纹肌瘤基因突变。结果 3例患者分别在 TSC2基因外显子37.38上出现异常 SSCP条带。 3个突变均为错义突变 ,位于 34~ 38编码的 TSC2 GTP酶活化蛋白相关的功能区 ,推测可能与维持心肌细胞功能有关。参 4  (张孝友 )2 0 0 30 138 结节性硬化致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观察 /…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GJB2基因为候选基因,研究1例伴有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角膜炎-鱼鳞病-耳聋综合征患者的分子病因。 方法 收集1例伴有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角膜炎-鱼鳞病-耳聋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提取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DNA,用PCR扩增GJB2基因的第2外显子后直接测序,检测患者GJB2基因的突变情况。 结果 患者GJB2基因中核苷酸序列外显子2第148位碱基由G突变为A(c.148G > A),此突变导致GJB2基因第50位氨基酸密码子由GAC替换为AAC,其编码的连接蛋白Cx26第50位天冬氨酸转换成天冬酰胺(p.Asp50Asn )。此外,GJB2基因外显子2第79位碱基由G突变为A(c.79G > A),突变导致连接蛋白Cx26第27位的缬氨酸转换成异亮氨酸(p.Val27Ile)。患者的父母未检测到GJB2基因突变位点。文献检索发现国外已有13例角膜炎-鱼鳞病-耳聋综合征伴皮肤黏膜鳞状细胞癌的病例报道,经过基因测序确诊的7例患者均为GJB2基因c.148G > A突变。结论 GJB2基因突变可能是导致本例角膜炎-鱼鳞病-耳聋综合征临床表型的致病原因,c.148G > A突变位置可能与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斑驳病家系KIT基因的突变位点.方法: 提取先证者及其父母共3人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对KIT基因的全部21个外显子和侧翼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以150名正常人为对照.结果:先证者及其患病母亲均发现位于KIT基因第17号外显子c.A2419G(p.K807E)错义突变,父亲和其他150名对照者中未发现此突变.结论: 该家系患者的发病是由KIT基因c.A2419G(p.K807E)突变所致,在国内、外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3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中ADAR1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血样,用PCR结合DNA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3个家系中的患者、患者亲属及与家系无关的50例健康个体的ADAR1基因突变情况。 结果 所研究的3个家系中均存在ADAR1基因的异常。包括A及C家系中2个错义突变(c.1760A > G导致p.Y587C,c.3620G > T导致p.G1207V),B家系中1个移码突变(c.2433-2434delAG)。3个家系中未患病个体和健康对照均未发现相应突变。 结论 3个ADAR1基因突变中,2个错义突变均为新突变,可能是导致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发病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有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家系的基因突变及突变类型,为建立本病的基因诊断与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PCR及Sanger测序技术对有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家系先证者GJB6基因外显子进行突变鉴定,对可疑的变异位点, Sanger测序检测家系其他成员该位点变异情况。结果 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家系先症者GJB6基因错义突变c.31G〉A,该突变导致连接蛋白-30(connexin-30, CX-30)第11位氨基酸由甘氨酸变成精氨酸(p.G11R)。家系的患者均携带此变异,而家系表型正常的个体不携带此变异。结论 GJB6基因c.31G〉A(p.G11R)突变是该有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家系致病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一个先天性厚甲家系角蛋白基因突变。方法 用PCR及Sanger测序技术对先天性厚甲家系先症者KRT17基因所有外显子和KRT6B基因编码螺旋起始和终止区域序列进行突变鉴定,针对发现的可疑位点,Sanger测序检测家系其他成员该位点的变异情况。结果 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家系患者KRT17基因错义突变c.263T 〉 C,该突变导致角蛋白17(K17)第88位氨基酸由蛋氨酸变成苏氨酸(p.M88T),KRT6B基因未见异常。结论 KRT17基因c.263 T 〉 C(p.M88T)突变是该先天性厚甲家系致病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1例伴神经性耳聋Werner综合征患者的WRN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1例伴神经性耳聋Werner综合征患者及其亲属的外周血标本,提取其外周血总RNA进行RT-PCR,将cDNA产物测序;提取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进行PCR,将DNA产物测序验证突变,以同样方法检测其1例亲属及30例健康对照。结果:患者WRN基因发现4处碱基改变:内含子2967+237 A>G和3309+26C>T、同义突变c.2361 G>T和c.3237 G>A。结论:该例伴神经性耳聋Werner综合征患者存在WRN基因2个内含子SNP和2个已报道cSNP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2例以先天性鱼鳞病、智力发育迟缓及痉挛性截瘫为主要表现的Sj?觟gren-Larsson综合征患者的ALDH3A2基因突变情况。 方法 2例分别为2岁女性及1.5岁男性儿童,家族中均无类似疾病。提取2例患者及其6例相关亲属(每例患儿的父母及哥哥)外周血DNA,采用PCR扩增ALDH3A2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同时随机抽取100例无关健康人外周血基因组DNA作对照。结果基因检测发现,例1的ALDH3A2基因发生c.325G>A纯合突变,导致氨基酸出现p. Gly109Arg改变,其父母及其未受累的兄长为该突变的杂合携带者。例2的ALDH3A2基因发生c.1157A>G及c.1294A>T复合杂合突变,导致氨基酸出现p. Asn386Ser及p.Arg432X改变,突变分别来自父母。100例健康对照者均未见相同突变。结论 在2例Sj?觟gren-Larsson综合征患者中检测到ALDH3A2基因的p. Gly109Arg纯合突变及p. Asn386Ser与p. Arg432X复合杂合突变,该基因突变可能与患者临床表型相关。 【关键词】 Sjogren-Larsson综合征; 鱼鳞病; 突变; ALDH3A2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1例泛发性肥大细胞增多症患者KIT基因突变情况,为患者提供预后判断及治疗选择。 方法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提取患者,其父母以及200例健康人外周血DNA,采用PCR扩增KIT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 结果 基因检测发现患者外周血DNA中的KIT基因发生c.1526A > T杂合突变,导致氨基酸出现p.Lys509Ile改变,父母及200例健康对照均未见相同突变。 结论 KIT基因p.Lys509Ile突变可能为泛发性肥大细胞增多症患者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多发性脂囊瘤(SM)角蛋白17基因的突变,为进一步开展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抽取多发性脂囊瘤患者、患者父母以及100例正常人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对角蛋白17外显子1及其侧翼和外显子6进行扩增,并对其PCR产物直接进行双向测序以检测突变。结果:在家系中两例患者第42位密码子由CTG突变为CCG,结果导致角蛋白17 V1区杂合错义突变(L42P),即亮氨酸由脯氨酸替代,而此家系中的正常人和与该家系无关的100例正常人的DNA测序结果未发现此突变。结论:此家系中患者表型可能由角蛋白17基因头区的L42P突变所致。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报道1例来自山东的类脂蛋白沉积症家系,研究其家系成员的细胞外基质蛋白(ECM1)基因突变。 方法 类脂蛋白沉积症家系3代8名成员,有2例患者,分别为先证者(Ⅲ1)及其母亲(Ⅱ2),均表现为睑缘丘疹、舌系带增厚变短及声音嘶哑。间接喉镜检查显示声带浸润增厚。睑缘及喉部黏膜组织病理检查均提示真皮透明蛋白样物质沉积,PAS染色强阳性,淀粉酶染色阴性,病理诊断符合类脂蛋白沉积症。采用DNA直接测序检测家系8例成员ECM1基因,巢式PCR琼脂糖凝胶电泳对患者的ECM1编码区进行基因突变分析。取100例正常汉族人基因组DNA样品做对照。 结果 2例患者均为遗传复合体,先证者母亲(Ⅱ2)ECM1的两个等位基因分别存在3个错义突变(p.P169T , p.A44T,p.R392W)。先证者除了从其母亲遗传来的一个错义突变外(p.P169T),还有从其父亲(Ⅱ1)遗传来的一个同义突变(c.879G > A),这个突变产生一个潜在的剪切受体位点“AG”,巢式PCR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和PCR产物测序结果证实,该同义突变导致ECM1基因的剪切发生改变。 结论 本类脂蛋白沉积症家系存在新的ECM1基因同义突变导致的剪切突变。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一家庭连续3胎火棉胶样婴儿的突变基因及遗传方式。方法 先证者因出生时周身广泛皮肤干燥、皲裂的表现被诊断为火棉胶样婴儿。父母表型正常,其第1、2胎出生后均存在皮肤干燥、皲裂,且在出生后数日死亡。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DNA,进行全基因组外显子捕获测序,并用Sanger测序验证。结果 患儿携带ALOX12B基因复合杂合突变:错义突变c.1405 C>T(p.R469W)和移码突变c.68_69ins C(p.L24fs),分别遗传自其父母。结论 患儿诊断为遗传性鱼鳞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LOX12B基因错义突变c.1405 C>T和移码突变c.68_69ins C可能为引起该患儿临床表型的病因,该移码突变目前国内外尚无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