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上世纪80年代发现第一例艾滋病人以来,艾滋病发病率急剧上升,为了控制急剧上升的流行趋势,在20多年间,研究者们研发了数百种艾滋病疫苗,但疫苗临床试验几乎都以失败告终.直到2009年底,由赛诺菲-巴斯德公司(Sanofi-Pasteur)和瓦克斯根(VaxGen)公司合作的联合疫苗Ⅲ期临床试验才初见成效,这给艾滋病疫苗研究带来了希望.本文就较有潜力的艾滋病疫苗作用机制、研究策略以及临床试验进行综述,展望未来艾滋疫苗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自上世纪80年代发现第一例艾滋病人以来,艾滋病发病率急剧上升,为了控制急剧上升的流行趋势,在20多年间,研究者们研发了数百种艾滋病疫苗,但疫苗临床试验几乎都以失败告终.直到2009年底,由赛诺菲-巴斯德公司(Sanofi-Pasteur)和瓦克斯根(VaxGen)公司合作的联合疫苗Ⅲ期临床试验才初见成效,这给艾滋病疫苗研究带来了希望.本文就较有潜力的艾滋病疫苗作用机制、研究策略以及临床试验进行综述,展望未来艾滋疫苗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自上世纪80年代发现第一例艾滋病人以来,艾滋病发病率急剧上升,为了控制急剧上升的流行趋势,在20多年间,研究者们研发了数百种艾滋病疫苗,但疫苗临床试验几乎都以失败告终。直到2009年底,由赛诺菲-巴斯德公司(Sanofi—Pasteur)和瓦克斯根(VaxGen)公司合作的联合疫苗Ⅲ期临床试验才初见成效,这给艾滋病疫苗研究带来了希望。本文就较有潜力的艾滋病疫苗作用机制、研究策略以及临床试验进行综述,展望未来艾滋疫苗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1 HIV-1 DNA疫苗的特点 自1981年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在全世界迅速广泛流行.到2000年底,我国在HIV感染人数已达60万.由于药物的昂贵和耐药株的产生影响艾滋病的治疗.科学家认为预防HIV传播的最佳措施是研制和应用安全而有效的预防性疫苗,而且认为研制有效的HIV疫苗是可行的.目前科研人员研究了多种类型疫苗,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基因疫苗.  相似文献   

5.
创新性艾滋病疫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因自然感染无有效保护性免疫和其基因的高变异性,使艾滋病疫苗研制面临着巨大的科学和技术挑战.如何诱导针对HIV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应答,特别是广谱性中和抗体和T细胞免疫应答,是艾滋病疫苗研发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创新性艾滋病疫苗研究是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我国十余家研究机构和生物技术企业合作开展的联合攻关研究.该研究从基础和临床研究两个层面,围绕创新性免疫原设计和免疫应答调节两条主要技术路线,开展了艾滋病疫苗集成基础性研究及临床研究,并建设了提供技术支撑的核心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6.
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一直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一方面,虽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reatment,HAART)能够显著地改善艾滋病(AIDS)患者的症状,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重要的问题和缺陷.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个体差异会带来药物相关毒性,药物治疗只能抑制病毒复制,不能杀灭病毒,一旦药物治疗失败就会产生耐药性病毒株.另一方面,现今还未找到一个完全有效的疫苗,目前进入临床试验的HIV疫苗不能产生广谱有效的中和抗体. 随着对HIV感染机制的了解,很多研究者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基因治疗,将它作为单独的或者是辅助的治疗方式.Hutter等[1]将携带一种能够抵抗依赖于CCR5为辅助受体的HIV毒株入侵的CCR5-△32天然突变基因的骨髓干细胞输入一位同时患有白血病和艾滋病的患者体内,不仅治愈该患者的白血病,而且彻底地治愈了艾滋病,为基因治疗治愈艾滋病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综述了一些已经和即将应用于临床的基因治疗的方法,讨论了应用CD4+T淋巴细胞和造血于细胞(HSC)治疗HIV感染的优点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细胞因子佐剂对HIV 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资料,在艾滋病流行的20年里,全世界已有6000万人感染了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其中1/3已因艾滋病或HIV感染相关疾病而死亡。尽管目前公认疗效较好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在抗HIV感染中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药物昂贵和HIV耐药株的产生影响了艾滋病治疗,限制了其在发展中国家使用。因此,最终将需要一种有效的疫苗来控制HIV感染的流行及传播。近年来,不少学者研究了多种类型的HIV疫苗,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HIV—1 DNA疫苗(核酸疫苗)。  相似文献   

8.
<正> 该公司在艾滋病疫苗得以进行临床试验的竞争中首先获胜,其研制的疫苗已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进行Ⅰ期临床试验,试验对象为60名男性同性恋者,所用疫苗为重组亚单位的艾滋病病毒包膜糖蛋白gp160。开始使用10、20、40和80μg四种剂量,然后给某些受试者加强接种。初期试验约在6个月内完成。  相似文献   

9.
1  HIV-1 DNA疫苗的特点自 1 981年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 ,艾滋病病毒 ( HIV)的感染在全世界迅速广泛流行。到2 0 0 0年底 ,我国在 HIV感染人数已达 60万。由于药物的昂贵和耐药株的产生影响艾滋病的治疗。科学家认为预防 HIV传播的最佳措施是研制和应用安全而有效的预防性疫苗 ,而且认为研制有效的 HIV疫苗是可行的。目前科研人员研究了多种类型疫苗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基因疫苗。HIV-DNA疫苗之所以受到科学家的关注 ,是因为 :基因疫苗与传统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相比 ,有以下优点 :1直接接种 DNA疫苗 ,生产成本低。 2接种基因疫…  相似文献   

10.
2009年3月,中国艾滋病疫苗联盟(CAVI)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中国艾滋病疫苗论坛上正式成立。该联盟由国内从事艾滋病疫苗研究的几十家研发单位自发组成,是我国第一个艾滋病疫苗研究组织。  相似文献   

11.
<正>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Pltts Algorithm公司的Allen进行的一项小型临床研究表明,由Salk在五十年代研制成的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可消除艾滋病症状。8例艾滋病患者接受了治疗,每周注射3次疫苗,连续一年,艾滋病症状完全消失。现已就该疫苗治疗艾滋病申请美国专利。  相似文献   

12.
非人灵长类动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药效评估和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经过研究人员多年探索,恒河猴已成为一种比较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以HIV/AIDS(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Acquired Immuno Deficieney Syrdrome)疫苗的研究为例,287株艾滋病疫苗中有200多株的实验数据是来源于恒河猴动物模型[1].  相似文献   

13.
目前,艾滋病感染已经成为全球所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研制有效的HIV疫苗是艾滋病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两个已完成三期临床试验的以病毒囊膜蛋白和核心蛋白作为主要靶点的HIV疫苗没有达到理想的预防效果~([1]).因此,探索HIV疫苗研究的新策略和寻找新的疫苗靶点对疫苗的成功研发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 《艾滋病临床医师指南》即将由上海翻译出版公司出版。本书是世界上第一本全面介绍艾滋病的医学著作,全书共分(一)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二)临床症状和治疗;(三)病理学;(四)实验室研究;(五)血液制品的处理和其他公共卫生问题等五个部分,共十五章,十八万字。全书重点介绍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研究,使临床医师在遇到艾滋病病例时能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我国不同艾滋病(AIDS)候选疫苗小鼠细胞免疫应答水平.方法 将我国6种艾滋病候选疫苗按其各自免疫程序,免疫BALB/c小鼠,分离脾细胞,利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与胞内因子染色法(ICS)检测其对HIV特异多肽的细胞免疫应答水平.结果 6种艾滋病候选疫苗利用潜在T细胞表位(PTE)Gag、Env和Pol肽库和ELISPOT法检测IFN-γ的分泌情况,结果各疫苗的小鼠细胞免疫阳转率为70%~100%,各疫苗引起特异细胞免疫应答的反应肽库不同,强度亦不相同.1#和2#疫苗利用ELISPOT检测分泌Th1类细胞因子IFN-γ和IL-2的小鼠脾细胞数量,两疫苗的IFN-γ和IL-2检测结果均呈中度相关性(r1=0.62,P1<0.01;r2=0.79,P2<0.01).ELISPOT和ICS检测1#疫苗免疫后分泌IFN-γ的小鼠脾细胞数,结果两种方法的小鼠阳转率均为66.7%(10/15),ELISPOT阳性细胞数与ICS阳性细胞比例呈中度相关(r=0.55,P<0.05).结论 我国不同AIDS候选疫苗引起的小鼠细胞免疫应答在广度和强度上存在差别.ELISPOT或ICS检测IFN-γ等Th1类细胞因子可作为疫苗诱导小鼠细胞免疫应答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截至2011年,全球有3420多万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dficiency virus,HIV),通过母婴阻断、抗病毒治疗等措施可降低HIV的新发感染.2001年至2009年,全球每年艾滋病新发感染率逐渐降低[1].我国对抗HIV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的流行状况仍不容乐观,截止2011年底,我国累积报告的HIV感染和AIDS人数为44.5万,性传播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33.1%上升到201 1年的76.3%[2],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的风险日益增加.另外,我国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起步晚且治疗效果欠佳,耐药现象严重,报告指出我国有3个以上省市地区耐药率处于较高水平,甚至超过了30%[2].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目前各国都有医疗队伍致力于HIV疫苗的研发,有数十种疫苗已进行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2009年出现了首个有一定效果的艾滋病疫苗,可将人体感染HIV的风险降低31.2%[3],但开发出完全有效的疫苗仍需时日.  相似文献   

17.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我国自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以来,病例数逐年上升.据报道[1],目前我国有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84万例,其中艾滋病病人8万例.已引起我国政府和卫生防疫部门的高度重视.HIV感染的诊断是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发现传染源才能有效控制艾滋病传播.  相似文献   

18.
对于T淋巴细胞TCRVB基因家族以及T细胞的克隆性的研究是近年的热点问题.通过对艾滋病人(模型)的TCRVβ基因谱系分析,测定特定CDR3长度及序列出现的频率能反映T细胞克隆扩增的程度和功能状态,进而有助于对MDS的临床诊断、免疫机制、药物或疫苗的治疗效果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重组天坛株痘苗病毒(rTV)艾滋病疫苗的结晶紫蚀斑病毒滴度检测方法,为rTV艾滋病疫苗病毒滴度测定提供更稳定的方法.方法 通过对Vero细胞浓度、病毒吸附时间及温度、病变判定时间等方面进行优化,建立rTV艾滋病疫苗病毒滴度的结晶紫蚀斑检测方法,并应用BioSpot Reader进行蚀斑计数及分析,比对仪器蚀斑计数和人工蚀斑计数的相关性;应用血球吸附法、中性红蚀斑、结晶紫蚀斑3种方法,对多批rTV艾滋病疫苗及天坛株痘病毒滴度进行检定,进行3种方法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结晶紫蚀斑法重复测定样品,计算变异系数(CV),对方法的精密性进行验证;采用SPSS17.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确定Vero细胞浓度为5.0×105 ~9.0×105个/ml时,病毒37℃吸附2h后加入含甲基纤维素的维持液,培养72 h,应用BioSpot Reader进行蚀斑计数,与人工计数的相关系数r=0.985,能客观反映不同大小的病毒蚀斑,降低了人工计数引起的非客观因素误差;经过3种方法对不同批次的rTV艾滋病疫苗及天坛株痘病毒进行病毒滴度检定,结晶紫蚀斑与血吸附法的相关系数r=0.997,结晶紫蚀斑法与中性红蚀斑法相关系数r=0.980 (P<0.01),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 建立了可用于rTV艾滋病疫苗病毒滴度检测的结晶紫蚀斑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加强疫苗临床试验安全风险管理,强化受试者安全保障,根据我国《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与《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有关规定,参照国际通行规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了《疫苗临床试验严重不良事件报告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要求各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督促疫苗临床试验各有关方按《规定》做好疫苗临床试验安全监测和严重不良事件报告。其中可疑且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等个案报告以及定期安全性报告由申办者按《规定》向总局药品审评中心报送。纸质报告寄送至总局药品审评中心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