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针合谷刺治疗慢性腰肌劳损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腰肌劳损是以腰部慢性累积性损伤为特征,以腰痛为主症的常见病。近来,我们以温针合谷刺法治疗此病,收到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我院门诊病人。其中男性31例,女性11例。年令最小者34岁,最大者65岁,平均45.7岁。病程最短20天,最长30年,平均8.2年,单侧36例,双侧6例。2 治疗方法  取2寸毫针,以痛为腧,针入深度为0.8~1寸。方法:将针垂直刺入后再将针提至皮下,向左、向右各刺1针,然后将针留至进针时的方向和深度。将剪切好的艾条(长约2cm)置于针…  相似文献   

2.
1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均为门诊病人。孕期42~84d。其中20~30岁者14例,30~40岁者10例,40岁以上者6例。妊娠天数42~60d18例,61~84d12例;初孕者13例,2胎以上者17例。2治疗方法2.1取穴合谷、足三里、三阴交、中极。2.2针刺方法受术者取膀胱截石位,局部常规消毒后,先用28号1.5寸是针分别剌人足三里、三阴交、中极穴1~1.2寸,行捻转泻法,使针感向会阴部传导,另选1寸毫针,剌人合谷穴,行捻转补法。针刺得气后,三阴交、足三里穴接G-6805治疗仪,采用疏密波,以…  相似文献   

3.
针刺治疗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吞咽困难2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从1995年起采用针刺治疗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吞咽困难共28例,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28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17例;年龄最大者89岁,最小者42岁;病程最短1星期,最长3个月;脑梗塞19例,脑溢血9例;伴肢体瘫痪者20例;全部病人均经头颅CT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取上廉泉、膻中、内关。选用40mm毫针,皮肤常规消毒,上廉泉穴用正中刺1针,左右各斜刺1针的齐刺方法,向舌根方向斜刺0.5~0.8寸。膻中穴沿胸骨体平刺0.3~0.5寸。内关穴直刺0.5~1寸。均用平补平泻。隔日1次,每次留针20分钟…  相似文献   

4.
针刺经渠、列缺治疗落枕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枕,即颈部软组织损伤,是指单纯性急性颈项强痛,活动受限的一种病症。笔者采用针刺经渠穴、列缺穴为主治疗落枕32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 32例中,男24例,女8例;最大年龄55岁,最小年龄20岁;病程长者7天,最短者1小时。2治疗方法 一般用毫针取同侧经渠穴,先直针,深3分许,得针感,留针五分钟,再提针斜刺至列缺穴,得针感,留针2分钟起针。如若痛违背部者,症状较严重的,可加刺同侧后溪穴或落枕穴,行捻转强刺激泻法。3治疗效果 针刺1次告愈者25例,治疗2次愈者3例,3次告愈者2例,…  相似文献   

5.
中药灌肠加垫枕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傅忠林(江苏省金坛市人民医院213200)一般资料本组46例中,男性32例,女性14例;年龄20~40岁8例,40~50岁23例,50~75岁15例;胸椎骨折4例,腰椎骨折42例;病程<6小时者12例,12~24小时者1...  相似文献   

6.
膈姜温针灸阿是穴治疗足跟痛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应用膈姜温针灸阿是穴治疗多种证型的足跟痛20例,均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20例患者中,女9例,男11例;年龄最小44岁,最大70岁;病程最短半个月,最长7年;单纯症状性足跟痛11例,跟骨骨刺者3例,跟骨滑囊炎者2例,跟骨骨折2例,软组织挫伤2例;单侧痛者14例,双侧痛者6例。2治疗方法 取阿是穴(即患者行走时最痛点),用1.5寸毫针迅速刺入,得气后,切厚约0.6厘米的鲜姜1块,中间用针穿刺数也,再用火柴棒于中心处穿一较大孔,使姜块穿过毫针,贴于皮肤上。将艾绒捏成大文柱置于姜…  相似文献   

7.
头针为主治疗震颤麻痹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震颤麻痹为一种较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其主要症状是运动减少,肌紧张强直、震颤,体位不稳。笔者近几年来采用头针配合体针的针刺方法治疗36例,疗效较满意,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6例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41~75岁;病程2个月~13年,平均3.8年。治疗方法头针:取舞蹈震颤控制区、运动区。局部常规消毒后用30号2寸毫针,针与头皮呈30度夹角,用挟持进针法刺入,快速推进到1~1.5寸,小幅度快速捻针,速度为200转/分,捻转2min,留针30min,在此期间再行捻转1次。体针:头颤明显者刺大椎;上…  相似文献   

8.
自1990年来,作者应用皮瓣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24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中,男18例,女6例。年龄14~58岁,平均37岁。左侧16例,右侧8例。病程~10年16例,~20年6例,20年以上2例,最长36年。病因外伤14例,慢性骨髓炎致皮肤溃疡8例,皮肤软组织恶性肿瘤切除2例。胫腓骨骨折骨外露6例,慢性骨髓炎死骨形成6例,外伤后贴骨瘢痕10例,皮肤癌变2例,其中16例为感染创面。皮肤缺损面积最大18cm×12cm,最小5cm×6cm。1.2 应用皮瓣 局…  相似文献   

9.
笔者于1990~1998年间,运用自拟苍竹降糖饮治疗Ⅱ型糖尿病44例,设对照组36例,同时进行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道于下。1临床资料80例患者均符合WHO(1985年)糖尿病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44例,男20例,女24例;年龄40岁~68岁;空腹血糖在7.2~8.3mmol/L者8例;8.4~14mmol/L者30例;血糖>14mmol/L者6例。对照组36例,男15例,女21例;年龄42~70岁;空腹血糖7.2~8.3mmol/L者9例;8.4~14mmol/L者19例;血…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3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笔者1998年1月~2000年12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36例,并与西医综合疗法治疗30例相比较,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26~79岁,平均62.4岁;病程7~24年,平均15.6年;心功能Ⅲ级者13例,Ⅳ级者23例;冠心病13例,风心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高心病5例,先天性心脏病5例。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8~78岁,平均61.6岁;病程6~25岁,平均14.2年;心功能Ⅲ级者1…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用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4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40例门诊病人,男12例,女28例;年龄23~65岁;双侧患病16例,单侧患病24例,共56只手;患病时间1~2个月者36只手,3~6个月者12只手,7个月以上者8只手。2 治疗方法21 针刺疗法 取桡骨茎突部最痛点,用30号1寸毫针在痛点附近斜刺,针尖直达痛点,运用捻转手法,使局部产生较强酸胀感后留针。22 隔姜灸 把生姜切成2~3mm厚的姜片,上面用血管钳打数个洞,放于桡骨茎突部…  相似文献   

12.
治疗急性腰扭伤方法颇多,笔者在临证之中,偶有一得,介绍如下:1 治疗方法  患者俯卧位暴露腰骶部,常规消毒患部及针具,以28号3寸毫针,由尾骨尖向上沿皮沿督脉平刺2.8寸,取同样针自L1棘突针尖向下沿皮沿督脉向下平刺2.8寸,左右手各持1针,行提插捻转手法,两手行针手法相反,患者可感到贯通腰脊上下的针感,持续行针2分钟后留针,留针期间令患者缓慢起身,带针活动腰部,缓慢增大幅度,一般立刻可消除腰部疼痛。活动自如后起针。一般1次可治愈,1次不愈者可施第2次,2次不愈者当考虑其他腰部疾患。2 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13.
针刺关元俞治疗痛经本组55例中,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40岁;已婚13例,未婚42例;病史最短1年,最长24年;疼痛持续时间最短者1天,最长者9天。一般在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针治。患者取俯卧位,针双侧关元俞,用26号毫外直刺1~2寸。得气后,双手各执...  相似文献   

14.
落枕又称失枕,多因睡眠时枕头过高,头部姿势不适或因风寒侵袭颈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从而引起颈项部疼痛,活动障碍。笔者采取针刺悬钟穴治疗落枕,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患者均为功能障碍者,其中左侧18例,右侧14例。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14岁。时间最长3日,最短半日。2 治疗方法  取双侧悬钟穴。让患者端坐,放松全身肌肉。选准穴位,局部常规消毒。用2寸30号针2枚,直刺1.0~1.5寸,使之产生酸、麻、胀、沉感觉,如能使针感上行效果更好。留针20…  相似文献   

15.
针灸治疗青少年严重神经衰弱32例林宪军,邵汝林(河南省郑县中医院针灸科,467100)1一般资料32例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在14~20岁之间;均为在校学生;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1年;心脾两虚者24例,肾精亏虚者6例,肝阳上亢者2例。诊断标...  相似文献   

16.
小儿夜啼是指小儿白天安静,入夜啼哭或每夜定时啼哭而言,故称偃啼。引起夜啼的原因多是由于脾寒、心热、阴血亏虚或惊骇客忤引起。笔者应用夜啼散治疗小儿夜啼7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72例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2~5个月者16例,6~8个月者24例,8个月~1岁者32例;病程5~10天者 24例, 10~15天者18例, 15~20天者18例,20天~1个月者12例。2药物组成及治疗方法 五倍子6g、炒莱菔子3g、木香3g、白芍3g、朱砂0.5g、蝉衣3g、甘草2g。将前药熔于研面,以…  相似文献   

17.
我科自1992年4月以来,用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同时辅助内服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益气健脾之中药,并作高压氧治疗,治愈了大面积皮肤脱套伤1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4例,男6例,女8例;年龄15~61岁,平均年龄38岁。皮肤脱套伤面积最小者82cm2,最大者1420cm2,平均420cm2。上肢损伤者5例,下肢损伤者9例。合并骨与关节损伤者8例,合并胸腹脏器伤者2例,合并失血性休克者4例。从受伤到手术时间0.5~24小时,平均5小时。随访4个月~3.5年,平均2.2年。2 治疗方…  相似文献   

18.
以痛为腧长留针治疗偏头痛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资料本组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18~65岁;病程均>2年,反复发作,每年均>5次,并逐渐加重。已排除高血压及颅内占位病变等其它因素所致的头痛。治疗方法主穴:以痛为腧,以患者疼痛部位为主穴,若疼痛呈线形,采用接针刺,若疼痛呈片状,采用围刺。辅穴:风池、列缺、神门;有恶心者加内关,情绪急躁者加太冲。刺法:常规消毒后以30号1寸~1.5寸针向头后侧斜刺,角度15~30°,得气后快速捻转1~2min,每分钟60~70次,长留针1~3小时,留针期间行针2~3次。症状缓解后可缩短留针时间。每日针刺…  相似文献   

19.
胆胰康胶囊治疗胆囊炎,胰腺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锐强 《河南中医》1999,19(5):50-50
我科自1996年6月~1998年3月用自拟胆胰康协定处方,共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0例病例均为住院病人,女性44例,男性16例;20~40岁19例,41~50岁23例,51~60岁14例,65岁以上4例;1月以内者21例,0-5~1年者20例,1~4年者8例,5年以上者1例。患者发病前均有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或慢性胰腺炎病史,每因饮食油腻、酒食不节或情志忧郁而急性发作。2 治疗方法2-1 诊断依据 慢性胆囊炎活动期诊断标准:①反复发作的右…  相似文献   

20.
专病治验     
专病治验刺络法治疗腮腺炎本组153例中,年龄3~5岁97例,6岁以上56例;病程1~3日不等;单侧发病20例,双侧133例。取患侧少商、少泽。局部用2%碘酒消毒,以三棱针快速刺入少许后挤血,一般挤出7~8滴即可,用消毒干棉球拭去血液,治疗后再用2%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