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手法加中药治疗颈性眩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手法加中药治疗颈性眩晕福建龙岩地区第一医院(364000)邱丽红,李惠尧笔者自1992年以来,用中药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2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20例患者均为女性,最大65岁,最小20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2个月。病因:长期伏案工作者1... 相似文献
2.
3.
颈性眩晕属中医学之“眩晕”、“项强”、“颈筋急”范畴,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疾病。我科自2000年8月-2005年8月,采用仰头摇正手法治疗颈性眩晕,配合预备手法及善后手法进行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3例,男40例,女23例;年龄2569岁,平均41·6岁。病程5d7年,平均2·75个月。诊断标准:①主诉无外伤;②眩晕,变换体位可加重,或伴视物模糊,或伴恶心呕吐;③颈肌紧张,C2-C7颈椎棘突旁无压痛点,寰枢关节周围可扪及异常突起块,伴有压痛;④X线检查颈椎张口位:寰枢关节齿状突偏歪。排除诊断:①内科疾病如高血压、低血压、脑血管意外、美尼尔氏综合征、脑部肿瘤等;②眼科方面疾病;③脊 相似文献
4.
5.
6.
颈性眩晕整骨推拿治疗前后颈椎X线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颈性眩晕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个病症,是由于椎动脉压迫或者刺激致使血流障碍而导致脑血管供血不足出现的眩晕,多发于中老年人。颈椎X线摄片是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颈椎病的一种诊断手段,随着CT、MRI等检测方法在临床检查中的普及,颈椎X摄片对于临床治疗过程中尤其是整骨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指导价值即治疗适应症选择和治疗预后的指导意义渐被忽视。我们通过对2001年至2005年收治的65例颈性眩晕患者进行整骨推拿治疗前后的颈椎X线片异常征象对比观察和统计学分析,试图探讨颈椎X线摄片对整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颈椎病是在颈椎间盘退变基础上,受应力作用,发生椎体附件及周围软组织改变而致以颈肩痛为主的综合症。其临床治疗以颈椎牵引、按摩、手法、物理治疗等方法为主.本文采用颈椎牵引配合电脑中频治疗颈椎病156例,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颈椎病患者156例.男74例.女82例;年龄22-78岁,平均50岁;病程2天~20年。颈椎病诊断及分型参考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标准[1],其中神经根型93例.椎动脉型25例,交感型15例,脊髓型3例,混合型20例。治疗方法颈椎牵引法采用持续布带牵引。牵引重… 相似文献
8.
中药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分析梁东辉,黄国志,赖蕴珠颈性眩晕系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一个综合症候群,其发病一般认为与颈椎骨赘、上关节的移位等因素激压椎动脉及血管的退化有关[1,2],近年软组织外科学的研究认为,颈部软组织的劳损是引起眩晕的重要原... 相似文献
9.
颈性眩晕综合征173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颈性眩晕综合征173例治疗分析钱平张晓弘笔者自1990年2月至1994年6月,采用手法整复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综合征17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就其治疗机理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3例,男58例,女115例,年龄23~79岁,平均482... 相似文献
10.
颈胸椎后关节半脱位致颈性眩晕或头晕的手法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1992年~1996年12月用正骨推拿法诊治颈椎(以C代)胸椎(以T代)后关节半脱位致颈性眩晕或头晕35例,取得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5例中,男8例,女27例;年龄23~75岁;干部19例,工人10例,其它6例。既往史:美尼尔氏症、颈椎病、心律失常、糖尿病各2例,神经官能症4例,高血压病3例。突然发病35例;无明显诱因33例,2例与体位有关;就诊时间,<1/2天26例,1/2~4天5例,>4天4例为误诊者,最短半小时。主要症状:眩晕25例,头晕10例,恶心呕吐35例,头痛8例,视力模糊11例,耳鸣5例,胸闷心慌10例,长叹息9例,双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颈前路手术治疗老年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01-2011-06采用不同方法治疗38名老年颈性眩晕患者,手术组:共20例,年龄61~78岁,平均69.7±4.97岁,全部采用颈前路手术治疗;对照组:共18例,年龄61~76岁,平均69.1±4.35岁,全部采用保守治疗。结果 3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法进行评分,手术组:治疗前为13.75±3.34,治疗后3月、6月及最后一次随访分别为24.80±1.74、24.70±1.42、25.70±1.26;对照组:治疗前为13.94±3.56,治疗后3月、6月、最后一次随访分别为19.17±3.22、19.50±3.78、19.11±3.58,对两组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差异,手术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颈前路手术可以较好重建颈椎稳定性,在老年颈性眩晕治疗中较保守方法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颈椎牵引和针灸综合治疗颈性眩晕1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2 0 0 0年 -2 0 0 2年 3月对门诊收治的 12 0例颈椎病眩晕患者 ,采用颈椎牵引、针灸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历中 ,男 5 7例、女 63例 ;年龄最小的 2 4岁 ,最大的 76岁。病程最短的 3天 ,最长的 12年 ;大多病人都有低头劳累史。1.2 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颈部痛胀不适、眩晕头痛、头颈转动及体位改变时症状加重。有 14例病人曾突然晕倒。1.3 主要体症 大部分病例有“风池”穴压痛 ,可有一侧的横突鼓突 ,颈 2 棘突多偏歪并有压痛 ,旋颈试验阳性 ,也有个别病例无明显的体症。1.4 X线检查… 相似文献
13.
14.
颈性眩晕是指颈椎及有关软组织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多见于中老年人,且有年轻化趋势,环枢关节错位是颈性眩晕的重要病因之一,有研究表明环枢关节错位的患者中78%具有眩晕症状[1].颈性眩晕临床表现以头晕为主,重者可出现猝倒,伴有呕吐、头痛、颈肩部不适、视物模糊、失眠、耳鸣、心慌、汗出等症状,颈部活动可诱发或加重.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颈晕定治疗颈椎退变性眩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常见的颈椎退变性眩晕、一般认为是由于骨赘等退变组织或软组织无菌性炎症水肿的直接压迫.以致椎基动脉供血不足而致,为了进一步探讨颈椎退变性眩晕的发病原因,对86例颈椎退变性眩晕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观察,结果表明血液流变学改变,粘稠度增高是引起眩晕的基本因素。并通过临床与实验研究,对颈晕定的治疗作用进行分析与探讨。颈椎退变性眩晕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1.受检对象(1)患者组:选择86例临床症状典型、经X线摄片等检查符合颈椎病推动脉型诊断标准.排除合并其它疾病,诊断为颈椎退变性眩晕,年龄31~71(49·O土9.… 相似文献
16.
中药加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采用中药与颈椎牵引,治疗100例颈性眩晕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0例中男43例,女57例;年龄30~80岁;病程3月~15年。所有病例均有眩晕,颈痛,颈椎旁肌肉痉挛,压痛,以C1、C2棘突旁压痛最明显,无放射痛;45例伴有耳鸣... 相似文献
17.
颈性眩晕的病因及其治疗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80例颈性眩晕患者中,椎动脉型颈椎病25例,其中5例行颈前路钩椎关节切除 横突孔减压术,12例颈前路椎间盘及骨赘切除 椎间植骨融合术;下颈椎失稳2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2例,5例行颈前路植骨融合术;颈间盘突出症11例,8例行颈前路间盘切除 椎间植骨融合术;8例OPLL均行颈前路骨化韧带切除 椎间植骨融合;环枢椎旋转半脱位2例,行手法复位,环枢椎前脱位4例,行牵引复位,后路植骨融合术;1例颈部巨大脂肪瘤侵犯双侧椎动脉(VA)。36例行保守治疗,结果:疗效优60例,良17例,差3例。结论:颈椎病和颈椎失稳是颈性眩晕的主要病因(65%)。交感神经受刺激是主要的发病机制。治疗应以稳定颈椎和VA减压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8.
颈椎牵引和针灸综合治疗颈性眩晕1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2 0 0 0年至 2 0 0 2年 3月对门诊收治的 12 0例颈椎病眩晕患者 ,采用颈椎牵引和针灸综合治疗 ,取得明显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历中 ,男 5 7例、女 6 3例 ;年龄 2 4~ 76岁。病程 3d~ 12年 ;大多数病人都有低头劳累史。1.2 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颈部痛胀不适、眩晕头痛、头颈转动及体位改变时症状加重。有 14例病人曾突然晕倒。1.3 主要体征 大部分病例有“风池”穴压痛 ,可有一侧的横突鼓突 ,颈2 棘突多偏歪并有压痛 ,旋颈试验阳性 ,也有个别病例无明显的体征。1.4 X线检查 颈椎片大多数病人有寰… 相似文献
19.
颈性头痛的手法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颈椎间盘椎间关节等骨性病变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头痛称颈性头痛。在整个脊柱棘突的排列中 ,颅脊柱交界呈外形结构排成的对称性斜坡。颅枕部突出 ,颈1后节下陷而颈2 棘突特大 ,呈 -“V”字形波浪状 ,该处是重力传导的转折点和过度地带 ,且常出现先天性结构异常 ,为常见的发病部位。本文以作者三年来诊治的 10 0例患者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 10 0例 ,男 2 4例 ,女 76例 ,年龄 16岁~ 77岁 ,平均 38 3岁 ,病程 5天~ 19年 ,平均 7 8年 ,影像学检查 :全部病例均经 1~ 3次X线拍片 ,除颈椎正侧位 ,左右斜位片外 ,全部拍张口位动态观察 ,部… 相似文献
20.
颈性眩晕的X线片特点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分析颈性眩晕的X线片特点,探讨颈性眩晕的发病机理.方法统计2003年5月~2004年3月门诊及住院病例100例,男46例,女54例.年龄33~72岁(平均53.4岁).摄X线片采用标准的Borden氏法,将颈曲分为颈曲存在、颈椎变直及颈椎反曲三种类型.使用椎体角度位移(Angular Displacement,AD)和椎体水平位移(Horizontal Displacement,HD)这两种方法测量颈椎稳定性.诊断颈椎不稳的标准为AD<11°,HD<3.5mm.结果颈椎变直及反曲发生率为97%.角度位移不稳率为67%,水平位移不稳率为58%.结论颈椎不稳等是颈性眩晕的基础因素;颈肩部的疼痛是颈性眩晕的诱发因素;交感神经则是将两者结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