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宏磊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4,27(2):180-180
胃肠道恶性间质瘤(GIST)是一种起源于胃肠壁肌间丛自搏细胞的间叶实体肿瘤,其发生率约占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 [1 ] ,由于其缺乏特征性临床征象,极易被误诊。我院自2 0 0 0~2 0 0 3年有8例经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现将资料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间质瘤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收集我院27例GIS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平均发病年龄48.6岁。发生部位分别为:胃13例(48.1%),空肠7例(25.9%),回肠5例(18.5%),十二指肠、结肠各1例(各3.7%)。本组病例术前均未能确诊。27例均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理证实良性21例(77.8%),恶性6例(22.2%)。肿瘤的大小与良恶性相关(P<0.05)。术后随访:良性GIST18例,平均随访时间24.6个月,16例无局部复发、转移;2例术后1年内复发再手术;恶性GIST6例,平均随访26.4个月,3例局部复发再手术,1例肝肺转移:2例死亡。5例恶性GIST术后辅以不规则化疗,但生存期未见明显变化。结论:GIST消化道症状无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肿瘤的大小是判断良恶性GIST的重要指标。目前间质瘤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对复发或远处转移者应积极再次手术,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恶性间质瘤(Gastro Intestinal Stnmaal Tumors GIST)是一种起源于胃肠壁肌间丛自搏细胞的间叶实体肿瘤。约占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由于缺乏特征性临床征象。极易误诊,自80年代末提出GISI概念以来。有学者已做了较多研究工作,但仍存有多方面争议。现结合我院2000年-2003年间经病理证实的8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问质瘤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传统上大多将它诊断为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近年的研究表明此类肿瘤并不同于平滑肌瘤和神经源性肿瘤。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5年4月共收治2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4年收治的27例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病人的临床表现以腹痛及消化道出血为主,发生部位以小肠及胃最为常见,术后均经病理学诊断为恶性.术后复发10例,死亡3例.结论 肿瘤的大小、位置、核分裂像及免疫组化指标是判断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的重要指标.正确地诊断及合理地手术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胃肠道间质瘤(GIST)局部切除手术和消化道重建方式,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肛肠外科接受局部切除治疗的29例十二指肠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局部切除手术和消化道重建方式,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及随访资料探讨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和适用范围。结果 29例十二指肠GIST患者中,24例(82.8%)位于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5例(17.2%)位于水平部和升部。19例行单纯楔形切除+一期吻合(16例开腹手术、3例腹腔镜手术),7例行开腹区段切除术+毕Ⅱ式胃空肠吻合+Roux-en-Y式吻合,2例行开腹楔形切除术+Roux-en-Y式十二指肠空肠吻合,1例行开腹区段切除术+侧-侧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后病理示所有患者肿瘤切缘均为阴性(R0)。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肠梗阻3例。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无局部复发。结论 局部切除手术是治疗十二指肠GIST的合理选择之一,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分析27例GIST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imentin、CD117、CD34、SMA和S-100的表达.结果:GISTs主要发生在胃(55.6%)和小肠(18.5%),瘤细胞Vimentin、CD117和CD34阳性率分别为92.6%、85.2%、70.4%,部分病例SMA、S-100呈阳性.良性、潜在恶性和恶性组之间在肿瘤直径、核分裂相数上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ISTs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CD117和CD34标记阳性是确诊GISTs最有价值的诊断依据;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可参考肿瘤直径大小、核分裂相数等指标.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间质瘤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58例GIST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GIST发病中位年龄为58.0岁,男女比例为1.2:1.GIST好发于胃、小肠,主要临床症状为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腹部包块.CT、B超、一般内镜、超声内镜对GIST的诊断率分别为40.9%、20.0%、13.5%...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58例GIST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GIST发病平均年龄为57.0岁,男女比例为1.2/1。GIST好发于胃、小肠,主要临床症状为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腹部包块。 CT、B超、一般内镜、超声内镜对GIST的诊断率分别为:40.9%、20.0%、13.5%、53.3%,一般内镜与超声内镜对GIST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CD117、CD34阳性率分别为:98.3%、77.6%。结论 GIST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CT及超声内镜能提高该病诊断率,确诊有赖于病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8年4月~2008年5月收治的15例十二指肠间质瘤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以黑便和腹痛为主要临床症状。十二指肠间质瘤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降部和水平部。内镜超声、胃镜、X线钡餐和CT为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1例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4例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术。其中2例给予格列卫辅助治疗,1例术后8个月复发,6个月后死于肝转移。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十二指肠间质瘤有效的方法。根据十二指肠间质瘤大小和位置应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于免疫组化c-kit表达阳性患者术后可选择格列卫辅助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12.
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附3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4年收治的36例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病人的临床表现以腹痛及消化道出血为主,发生部位以小肠及胃最为常见,术后均经病理学诊断为恶性。术后复发14例,死亡4例。结论:肿瘤的大小、位置、核分裂像及免疫组化指标是判断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的重要指标。加强对胃肠道恶性间质瘤临床及病理特征的认识,正确的诊断及合理的手术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有别于胃肠道肌源性或神经源性的肉瘤。1983年Mazur等首先提出GIST这一概念,10年前Hirota等发现了其分子特征。目前GIST被定义为组织学上富于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偶或多形性细胞,呈束状、弥漫状排列,免疫表型上表达KIT蛋白(CD117)、巢蛋白(nestin)以及功能未知蛋白(discovered on GIST1,DOG1),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40例经病理确诊的胃肠间质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部病例起源于胃,最常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痛、消瘦。结论:胃肠间质瘤临床特点不同于其他常见消化道肿瘤,免疫组化对其诊断较为重要,目前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分子靶向药物伊马替尼,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多层螺旋CT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资料。结果:CT检查发现,GISTs以胃部发生率最高(47.1%),腔内生长或腔内外混合生长者居多(共82.4%)。平扫密度不均或高密度者11例(64.7%),增强扫描后9例(52.9%)表现出明显的均匀强化。CT诊断良性患者6例,10例恶化,1例不确定,和病理检查结果基本一致。结论:CT对于GISTs的诊断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该病的早期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表现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中有34例有明显的临床症状(91.9%),19例因消化道出血就诊,18例因发现腹部肿块或有腹痛、腹胀等不全性梗阻症状就诊,3例无明显临床症状,体检时发现。3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CD117阳性37例(100%)。结论早期较难诊断,通过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可明确本病的诊断,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有脏器转移者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胃肠间质瘤56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外科治疗效果并评价不同部位GIST的预后。方法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自2001年12月到2007年12月外科收治的56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随访。结果56例GIST术前无一例确诊。肿瘤发生部位:胃27例,小肠11例,其他部位18例。6例首诊已出现转移,其中5例为胃外GIST。10例呈明显浸润生长,其中9例为胃外GIST。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117阳性率97.1%,CD34阳性率87.5%。术后随访时间5~75个月,总获访率71.4%(40/56),28例无瘤健在,5例带瘤生存,7例于术后2~20个月死亡。死亡病例主要为胃外GIST,且为首诊转移或明确浸润生长者。结论GIST术前确诊困难,CD117和CD34是病理确诊的重要标志物。肿瘤的大小及生长方式与肿瘤的发生部位相关。肿瘤的预后与其发生部位、生长方式及首诊转移有关。治疗仍以外科手术为主,但高度恶性的GIST单纯外科治疗预后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