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肝细胞癌抑癌基因PTEN的缺失和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近发现的PTEN(又名MMAC1/TEP1)基因位于染色体10q2 3.3,含 9个外显子 ,是第一个呈双专一性磷酸酶 (DSP)活性的抑癌基因[1] 。PTEN表达产物参与细胞骨架重组及由此引发信号转导并影响细胞转移。现已发现多种肿瘤如恶性胶质瘤、前列腺癌、乳腺癌中PTEN频繁突变[1,2 ] 。肿瘤中PTEN基因突变导致其磷酸酶活性剧降 ,细胞恶性增殖能力增强。此外 ,PTEN突变失活 ,从而致使细胞游走性增加并抑制细胞凋亡[2 ,3 ] 。但肝细胞癌中PTEN基因的突变研究 ,国内外未见报道。因此 ,我们以Southern杂交检查PT…  相似文献   

2.
PTEN基因是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大量研究表明,乳腺癌的发生常伴有PTEN蛋白表达的缺失或减弱,提示该基因的突变失活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现简要综述PTEN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Pten是迄今发现的第一个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脂质磷酸酶、蛋白磷酸酶)的抑癌基因,它主要通过调整细胞周期及信号转导途径来发挥作用。PTEN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不同阶段表达呈进行性下调或缺失,提示PTEN基因的异常改变参与胃粘膜细胞的恶性转化过程,PTEN蛋白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价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PTEN表达在胃癌发生及分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TEN的表达与胃黏膜癌变及癌细胞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胃癌组织、癌前病变和对照组正常胃黏膜进行PTEN表达的检测.结果: 胃癌组PTEN阳性率为53.3%,较正常组和癌前病变组明显下降(P <0.01);低分化组PTEN阳性率为36.0%,显著低于胃癌高中分化组 (P <0.01);高中分化组PTEN阳性率与癌前病变组无差异(P>0.05).结论: PTEN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探讨软组织肉瘤中PTEN突变及与软组织肉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方法以及DNA测序技术,扩增86例软组织肉瘤PTEN基因的第5~8外显子,根据构象改变检测其基因突变情况。结果86例软组织肉瘤中检测到2例突变:第8外显子第351位密码子由T→C的错义突变,突变使蛋白结构由苯丙氨酸突变为赖氨酸;第8外显子第334位密码子由A→T的错义突变,突变使蛋白结构由天门冬酰胺突变为赖氨酸。结论软组织肉瘤中存在PTEN抑癌基因的突变,但突变率很低,可能在STSs的发生发展中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抑癌基因PTEN的突变缺失与乳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TEN基因是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大量研究表明,乳腺癌的发生常伴有PTEN蛋白表达的缺失或减弱,提示该基因的突变失活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现简要综述PTEN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抑癌基因PTE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双平  翟宇强  王文亮  马福成 《肿瘤》2002,22(4):271-273
目的 研究一种新的抑癌基因PTE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 ,检测了 2 8例乳腺癌及2 1例癌旁乳腺组织PTEN蛋白的表达 ;EnVision法检测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结果  2 1例癌旁乳腺组织中均有PTEN蛋白的表达 ,免疫组化染色较强 ,阳性物质位于乳腺小叶腺泡上皮细胞及导管上皮细胞的胞质和胞核。在乳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于癌细胞的胞质和胞核 ,2 8例乳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不同。 14 .2 8%乳腺癌组织无PTEN蛋白的表达 ;2 1.4 %乳腺癌组织PTEN蛋白呈弱阳性 ;6 4 .2 8%乳腺癌组织中有较强的PTEN蛋白表达 ,表达强度与正常乳腺组织无明显差异。此外 ,PTEN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相关 ,PTEN蛋白阴性的乳腺癌 ,2 5 %为雌、孕激素受体阳性 ;而PTEN蛋白表达较强的乳腺癌 ,6 6 .6 7%为雌、孕激素受体阳性 ,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另外 ,PTEN蛋白阳性的乳腺癌组织 ,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 2 2 .2 % ;而PTEN蛋白阴性的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 75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存在着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缺失和减弱 ,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异常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8.
胃癌中PTEN异常表达与围基因微卫星的杂合性缺失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Li JY  Zheng HC  Yang L  Xu L  Yang XF  Gao H  Zhang YC  Xin Y 《中华肿瘤杂志》2004,26(7):389-392
目的 观察胃癌中PTEN基因异常表达与围基因微卫星的杂合性缺失 (LOH) ,探讨其在胃癌演进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PCR SSCP检测进展期胃癌中PTEN围基因微卫星位点 (D10S5 4 1、D10S5 83、D10S16 87)的LOH ;采用RT PCR和免疫组化检测正常胃黏膜和胃癌中PTEN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 ;比较PTEN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分析PTENmRNA表达与微卫星位点LOH及PTEN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进展期胃癌中D10S5 4 1、D10S5 83及D10S16 87微卫星位点LOH总的发生频率为2 8.6 % ;正常胃黏膜、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的PTENmRNA阳性率分别为 80 .4 %、4 5 .5 %和 32 .1% ,其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78.6 %、36 .4 %和 2 8.6 % ;早期和进展期胃癌中 ,PTENmRNA和蛋白阳性率低于正常胃黏膜 (P <0 .0 5 ) ;进展期胃癌中 ,PTENmRNA表达与其围基因微卫星LOH呈正相关 (Pearson相关系数 =0 .2 6 6 ) ;PTENmRNA与蛋白表达具有显著的一致性 (P <0 .0 5 ) ;PTENmRNA和蛋白表达与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结论 PTEN基因在胃癌发展不同阶段表达下调 ,并与其围基因微卫星LOH密切相关 ,微卫星LOH可能是其低表达的分子基础之一 ,PTEN基因表达异常与围基因微卫星LOH在胃癌发生和演进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抑癌基因p16在胃癌及胃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建强  沈铭昌 《肿瘤》2003,23(1):53-54
目的探讨p16基因表达与胃癌发生及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抗p16蛋白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化ABE方法对10例正常胃粘膜、16例胃粘膜轻度异型增生、12例中度异型增生、14例重度异型增生、16例早期胃癌及52例进展期胃癌进行了标记分析。结果正常胃粘膜全部表达p16蛋白,随着胃粘膜病变的进展,p16蛋白的阳性率逐渐下降。轻、中、重度异型增生阳性率分别为87.5%、75%、50%,早期胃癌及进展期胃癌的阳性率分别为43.8%和38.5%。p16蛋白在轻度异型增生中的阳性率分别与重度异型增生、早期胃癌及进展期胃癌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中度异型增生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进展期胃癌(P<0.05);而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淋巴结未转移组(22.2%vs 51.2%,P<0.05)。结论胃粘膜的癌变过程与抑癌基因p16表达缺失密切相关,p16蛋白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一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0.
抑癌基因PTEN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Guo SP  Wang WL  Wang WY  Li QL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10):591-594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对肝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野生型PTEN基因和突变型PTE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WT—PTEN和pEGFP—PTEN;G129R。采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法,分别将上述载体转染不表达PTEN蛋白的人肝细胞肝癌细胞系HHCC,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PTEN蛋白的细胞克隆。以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以Western blot法分析稳定表达PTEN蛋白的肝癌细胞内源性的磷酸化AKT表达水平,同时与未进行基因转染和转染空载体pEGFP-C1的HHCC细胞进行对照。结果稳定表达野生型PTEN蛋白的肝癌细胞,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与转染空载体的HHCC细胞比较,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高,G2期和S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转染突变型PTEN基因的HHCC细胞,与转染空载体的HHCC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转染空载体的HHCC细胞比较,稳定表达野生型PTEN蛋白的HHCC细胞,其内源性磷酸化AKT水平明显减低;而转染突变型PTEN基因的HHCC细胞,其AKT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野生型PTEN基因对肝癌细胞周期具有调控作用,而突变型PTEN基因丧失对肝癌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野生型PTEN基因可能通过降低AKT的活化而实现对肝癌细胞周期的调控。  相似文献   

11.
胃宁颗粒治疗胃癌前病变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胃宁颗粒对胃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维甲酸组、胃宁颗粒低剂量组、胃宁颗粒中剂量组、胃宁颗粒高剂量组。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端粒酶活性、细胞增殖指数(PI)、细胞凋亡指数(AI)的变化。结果 胃宁颗粒各剂量组活动、饮食等一般情况好转,肠化生(IM)、不典型增生(ATP)、端粒酶阳性发生例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胃宁颗粒各剂量组细胞增殖指数(PI)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凋亡指数(AI)显著增高(P<0.05)。结论 胃宁颗粒对胃癌前病变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端粒酶活性、促进癌前病变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ESD术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早期胃癌或癌前病变治疗的患者66例,随机均分为A、B组.A组采用EMR内镜治疗法,B组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分析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治疗效果间的差异.结果 B组患者治疗效果总体较好,2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治疗效果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D术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The anatomic distribution of precancerous gastric lesions among 3,400 residents in Linqu, Shandong Province of China, was compared with the anatomic distribution of stomach cancer (SC) among 959 patients in Tokyo, Japan. The incidence of SC is high in both areas, and locations within the stomach of the precancerous and malignant lesions were classified using similar criteria.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 affected 98% of the population in Linqu, with intestinal metaplasia (IM) the most severe diagnosis in 33% and dysplasia (DYS) in 20%. Neither the SC nor precancerous lesions were uniformly distributed in the stomach. Among the DYS 3% were along the greater curvature of the body, 15% along the lesser curvature of the body, 25% in the angulus, 22% along the lesser curvature of the antrum, and 34% elsewhere in the antrum. Among the SC the corresponding percentages were 2, 16, 28, 25 and 29. The similarity to the SC distribution increased gradually from CAG to IM to DYS, providing further evidence for the multistage progression of precancerous gastric lesions.  相似文献   

14.
维甲酸治疗胃粘膜癌前病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含0.03%雷尼替丁的标准粉末状饲料和50μg/mlMNNG联合喂饲大鼠共20周,诱发胃粘膜病变。实验从第36周起,按40mg/kg体重,每日1次给大鼠喂服维甲酸共8周,之后处死动物进行观察。维甲酸治疗组大鼠胃粘膜肠化生、中重度异型增生及胃癌的发生率(各为72.0%、24.0%、0%)显著地低于未加治疗的对照组(各为100.0%、52.0%、16.0%)(P<0.01、P<0.05);维甲酸治疗组大鼠,病变胃粘膜血流量改善,泌酸功能显著好转,血和组织中LPO含量明显下降,跨膜电位差恢复接近正常水平;维甲酸服用组大鼠未见明显毒副反应。表明维甲醇对大鼠实验性胃粘膜癌前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清除自由基可能为其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5.
组织蛋白酶D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鹏  史成章 《实用癌症杂志》2000,15(6):591-592,619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CD)在胃癌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8例浅表性胃炎、14例萎缩性胃炎伴肠化、16例不典型增生及54例胃癌组织中CD的表达。结果:除不典型增生外,随着胃粘膜病变程度的加重,CD阳性表达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CD阳性表达率在进展期胃癌显著高于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P<0.05);CD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TNM)分期密切相关。结论:C  相似文献   

16.
孙迪文  陈启 《实用癌症杂志》2008,23(1):28-30,37
目的 探讨Survivin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TEN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Survivin、PTEN基因蛋白在30例正常胃黏膜、20例不完全型大肠化生,93例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54例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Survivin在正常胃黏膜中不表达(0/30),在不完全型大肠化生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0%(1/20);在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阳性率分别为6.25%(2/32)、8.57%(3/35)和65.73%(17/26),其中轻、中度不典型增生与重度不典型增生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早期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8.51%(37/54).Survivin和PTEN基因蛋白在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γ=-0.564,P=0.0000.结论 Survivin在早期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说明该基因在早期胃癌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Survivin表达越高,早期胃癌的分化程度越低.早期胃癌中Survivin中的阳性表达与PTEN阳性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全文简称VEGF)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胃癌手术标本 5 2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 14例、不典型增生 18例、胃腺瘤 12例组织中的VEGF蛋白表达和胃癌标本的微血管计数 (MVD)。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患者VEGF表达为 35 71% ,不典型增生为 38 89% ,胃腺瘤为 4 1 6 7% ,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胃癌的表达为 6 3 4 6 % ,与癌前病变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VEGF表达阳性的肿瘤组织其MVD明显高于阴性者 (P <0 0 5 )。VEGF的高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 (P <0 0 5 ) ,与癌组织中不同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 )。结论 :VEGF在癌前病变中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表达 ,但在胃癌中有高水平表达 ,与肿瘤的恶性进程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8.
IL-8基因在胃癌及癌前状态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IL-8基因与癌前状态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检测25例胃癌及癌旁正常粘膜中IL-8基因mRNA表达;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83例不同胃粘膜标本IL-8蛋白表达,其中包括29例正常胃粘膜、54例浅表性胃炎、33例胃溃疡、57例萎缩性胃炎、40例异型增生、70例胃癌。结果:1)胃癌组织中IL-8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P<0.01);2)正常胃粘膜、癌前状态与胃癌组织IL-8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P<0.01),胃癌IL-8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癌前状态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3)浅表性胃炎、胃溃疡、异型增生、萎缩性胃炎及胃癌IL-8蛋白阳性表达率依次上升(29.6%、45.5%、57.5%、71.9%、88.6%),胃癌与萎缩性胃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与浅表性胃炎、胃溃疡、异型增生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萎缩性胃炎与异型增生中IL-8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浅表性胃炎(P<0.01或P<0.05);萎缩性胃炎中IL-8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异型增生。结论:IL-8基因在癌前状态及胃癌中高表达,IL-8基因表达增强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并与癌前状态的进展有关。IL-8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前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Bmi-1 在正常胃组织和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Bmi-1 在正常胃粘膜、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分析探讨Bmi-1 与核增殖抗原ki-67和凋亡抑制基因Bcl- 2 之间的关系,以及Bmi-1+细胞与Bcl- 2+/ki- 67-细胞分布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62 例胃癌及配对正常胃粘膜中Bmi-1 和ki-67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双染法观察Bcl- 2+/ki- 67-细胞的分布。结果:胃癌组织中Bmi-1 表达(52.5%)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21.6%),P<0.05;胃癌中Bmi-1 表达与Lauren 分型、Borrmann 分型和胃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P<0.05)。 胃癌中ki-67表达与Borrmann 分型有关(P<0.05)。 Bcl- 2 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Lauren 分型有关(P<0.05)。 在胃癌组织和肠化生粘膜中,Bmi-1 与Bcl- 2 呈正相关(P<0.05)。 结论: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Bmi-1 表达可能与细胞增殖、凋亡和癌变有关。在胃癌和肠化生粘膜中Bmi-1 和Bcl- 2 表达的相关性以及Bmi-1+细胞和Bcl- 2+/ki- 67-细胞分布之间的关系提示Bmi-1 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用流式细胞光度术对127例胃组织样品进行DNA含量分析.光镜下分为正常粘膜,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和胃癌共7组.以DNA指数表示细胞核相对DNA含量.结果:重度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组均与前5组有极显著差异,对其中64例的细胞周期分析表明:正常组与浅表性胃炎组之间S期细胞比率、细胞增殖指数无显著差异,但与其他组有显著差异,胃癌组细胞增殖指数与除重度不典型增生之外的其他组有显著差异.因此,DNA含量异常,S期细胞比率及细胞增殖指数明显增高,为胃粘膜潜在恶性或恶变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