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芪,性徽温,味甘,归肺、脾经.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属上品。 《神农衣草经》日黄芪:主痈疽(Yōngjū)、久败疮、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叉名“戴”j近代名医张锡纯对《本经》黄芪的功能主治作了阐发,认为:“谓主痈疽,久败疮者,以其补益之力,能生肌肉,期溃脓自排出也;谓主大风者,以其与发表药同用,能祛外风,与养阴清热药同用者,更能熄内风。、”张氏对黄芪之用更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鱼腥草别名臭草、侧耳根、猪鼻孔、鱼鳞草、臭根草、猪母耳、臭灵丹。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蕺菜(Houttuynja Cordata Thunb.)的全草。蕺列于《名医别录》下品。苏恭谓:“蕺菜生湿地山谷阴地,亦能蔓生,叶似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李时珍谓:“其叶腥气、故称呼为鱼腥草”。《药性歌括四百味》称:“蕺  相似文献   

3.
皂角刺始载于《图经本草》。《本草纲目》将本品列于“皂荚”项下。有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的作用。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苏颂谓皂刺与米醋煞嫩刺作煎,涂疮癣有奇效;李时珍云:“治痈肿妒乳,风厉恶疮,胎衣不下。”又云:“治风杀虫,功与荚同,但其锐利直达病所为异耳。”本品原植物为皂荚,  相似文献   

4.
白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李时珍曰:“扬州之域多种白术,其状如桴……桴乃鼓槌之名。”又谓“白术,桴蓟也,吴越有之,人多取其根栽莳。一年即稠,嫩苗可茹,叶稍大而有毛,根如指大,状如鼓槌,亦有大如拳者。”再现《证类本草》附图,其中越州术和舒州术的植物形状与现今白术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辛夷,又名木笔,乃是辛夷树(玉兰)的干燥花蕾。其味辛、性温,归肺、胃经。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属上品类。其功能《名医别录》曰:“利九窍,通鼻塞,涕出。”《本草纲目》言其可治“鼻渊、鼻鼽、鼻窒、鼻疮及痘后鼻疮。”  相似文献   

6.
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收载。《本草纲目》谓:“处处山中有之,一枝五叶,叶如野苏而尖,青色皱皮。小花成穗如蛾形,中有细子。其根皮丹而肉紫。”以上对丹参形态的描述与现时药用丹参品种完全一致,至今仍以此为主。  相似文献   

7.
宋大丽  于文敏  高宾 《首都医药》2009,16(17):37-37
麦冬别名麦门冬、寸冬,为常用中药,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多有记载。南北朝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曰:“麦门冬,冬月作实如青珠……根似横麦,故谓麦门冬,以肥者为好。”  相似文献   

8.
本品为常用中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药材来源于鳖科动物鳖的背甲。鳖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陶弘景日:“鳖甲生丹阳池泽,采无时”“采得,生取甲,剔去肉者,为好。凡有连厌及干岩者便真。若肋骨出者是煮熟,不可用。《图经本草》苏颂谓:“以岳州,沅江所出甲有9肋者为胜。人药以醋炙黄用”《雷公炮炙论》曰“凡使,要绿色、九肋、多裙、重七两为上。《本草纲目》李时珍谓:“鳖,甲虫也。水居陆生,穹脊连胁,与龟同类。四缘有肉裙,故曰。龟,  相似文献   

9.
地榆的历史沿革 地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陶弘景云:“其叶似榆而长,初生布地,故名。其花子紫黑色如豉,故又名玉豉。一茎长直上。”李时珍曰:“按《外丹方》言地榆一名酸赭,其味酸,其色赭故也。”宋代苏颂《本草图经》载:“今处处平原川泽皆有之。宿根三月内生苗,初生布地,茎直,高三四尺,对分出叶,叶似榆,少狭细长,作锯齿状,青色。七月开花如椹子,紫黑色,根外黑里红,似柳根。”综合历代本草关于地榆的记载,并结合“江宁府地榆图”的特征看,古代所用地榆即是现今的地榆,而“衡州地榆”似为长叶地榆。《药物出产辨》云:“地榆产于广东北江、星子连州,湖南、湖北亦有出。”本品味苦、酸、涩,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具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之功效。常用于治疗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等症。  相似文献   

10.
苏桂云  黄硕 《首都医药》2013,(23):45-45
青风藤亦称“清风藤”,始见《本草图经》:“生天台山中,其苗蔓延木上,四时常有。彼土人采其叶入药,治风有效”,《本草纲目》又称之为青藤,寻风藤。该书载:“治风湿流注,历节鹤膝,麻痹瘙痒,损伤疮肿。”《植物名实图考》记载:“清风藤又名青藤,其茎蔓延木上,四时常青,采茎风治风疾、风湿。”  相似文献   

11.
益母草性微寒,能行瘀血。生新血。《本草正义》言:“然不得以其益母之名,谓妇人所必用也。血热、血滞及胎产艰涩者宜之;若血气素虚兼寒,及滑陷不固者,皆非所宜。”《本草汇言》曰:“产后诸疾,因血滞气脉不和者,用之相宜。”  相似文献   

12.
陆燕 《首都医药》2006,13(4):46-47
中医药学对鱼腥草的认识源于汉代,鱼腥草始载于南北朝《别录》下品。来源于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蕺菜的全草。又名猪鼻孔、臭腥草、侧耳根、蕺菜、九节莲等,因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故通常叫它鱼腥草。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北、安徽、福建、四川、两广等地。早在唐代苏敬的《新修本草》中就有“叶似荞麦,肥地亦能蔓生,茎紫赤色,多生湿地、山谷阴处”的记载。鱼腥草作为我国传统常用药物之一,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消痈排脓、祛痰止咳等多种功效。其性味辛寒,入肺、肝经,为中医临床治疗肺痈要药。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言其“散热毒痈肿,…  相似文献   

13.
紫施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陶弘景说:“其生布地,花紫色,本有白毛,根甚柔细”。李时珍说:“其根色紫而柔宛,故名”。《图经本草》载:“紫菀,三月内布地生苗叶,其叶三四相连,五六月内开黄紫白花,结黑子,本有白毛,根甚柔细,二月三月内取根阴干”。  相似文献   

14.
高宾  肖玲 《首都医药》2014,(9):49-49
历史沿革及传说 茵陈原名茵陈蒿,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载:“茵陈生太山及丘陵坂岸上。”陶弘景谓:“似蓬蒿而叶紧细。秋后茎枯,经冬不死,至春又生。”苏颂谓:“春初生苗,高三五寸,似蓬蒿而叶紧细,无花实,五月七月采茎叶阴干,今谓之茵陈。”李时珍谓:“今山茵陈二月生苗,其茎如艾。其叶如淡色青蒿而背白,叶歧紧细而扁整。九月开细花黄色,结实大如艾子……”以上所述的特征,与现今应用的茵陈蒿和滨蒿相似,可谓古今用药品种一致。本品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清利湿热,利胆退黄之功效。常用于治疗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等症。  相似文献   

15.
板蓝根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有悠久的应用历史。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蓝”之名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苏颂《本草图经》日:“按蓝有数种,有木蓝,出岭南,不入药。有菘蓝,可以为淀者,亦为马蓝”。《本草纲目》载:“蓝凡五种,各有主治”。板蓝根味苦、性寒、归心、胃经。主要成分:含靛甙、靛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葛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陶弘景谓:“即今之葛根,人皆蒸食之.当取入土深大者,破而日干之.”陈藏器谓:“根堪作粉”.李时珍谓:“其根外紫内白,长者七八尺.其叶有三尖,如枫叶而长,面青背淡.其花成穗,累累相缀,红紫色.其荚如小黄豆荚,亦有毛.”  相似文献   

17.
姜明全 《家庭用药》2011,(10):62-62
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国药典记载,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瘾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日华子本草》谓:“其养神定志,通利关脉,治冷热劳,骨节疼痛。四肢不遂,排脓止痛。”  相似文献   

18.
刘振启  刘杰 《首都医药》2010,17(13):37-37
川贝母为常用止咳良药,别名川贝、京川贝。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原名贝母。陶弘景谓“形似聚贝子”,故名。川贝母之名始见于《滇南本草》。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具清热润肺,  相似文献   

19.
宋大丽  于文敏  高宾 《首都医药》2009,16(15):40-40
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李时珍谓:“谭子化书云……梅实采半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青者盐淹曝干为白梅,亦可蜜煎、糖藏,以充果饤……惟乌梅、白梅可入药。”  相似文献   

20.
高宾  郭淑珍  赵丹 《首都医药》2014,(17):43-43
虎杖来源于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和根。《名医别录》名“虎杖根”,陶弘景云:“田野甚多,此状如大马蓼,茎斑而叶圆。”《蜀本草图经》云:“生下湿地,作树高丈余,其茎赤根黄,所在有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