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①目的 对1997-2000年来自华东地区52例HIV-1分离株env基因C2-V3区序列及其V3环顶端主要中和抗原决定簇(PND)氨基酸序列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②方法 以来自同时期上述地区的HIV-1感染者PBMC基因组为模板,采用套式PCR扩增HIV-1env基因C2-V3区片段,产物经克隆,测序。DNA测序结果经DNA Star软件分析HIV-1分离株的基因分型,比较HIV-1膜蛋白V3环顶端PND相关用八肽氨基酸及其编码核苷酸序列的变化特征及出现频率并测其共享序列。③结果 1997-2000年华东地区HIV-1分离株的基因分型有7个,分别属于HIV-1M亚群的A-G亚型。分离株间的基因离散率为1.2%-5.8%。同时发现了env基因双V3区变异的HIV-1自然突变朱(Genbank AF220245)。分析52株PND相关八肽基因序列,其中以第2、3、7位氨基酸及其编码核苷酸的变化最为显著,分别为11.5%,9.6%,9.6%,且3组共享序列相关的八肽亲水性有明显差异。④结论 1997-2000年华东地区HIV-1流行呈现多个型别共同,混合流行的特征,膜蛋白PND的八肽基因序列呈现多样性变化,新的HIV-1膜蛋白双V3区变异株的发现可能与病毒重组,免疫逃避及致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 了解云南瑞丽县1994年以后静脉药瘾(IDUs)人群HIV-1感染者分离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②方法 运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env基因C2-V3区,将扩增片段纯化后与pEGM5zf(+)载体连接,再克隆入大肠杆菌,提取重组质粒,使用DNA自动测序仪进行序列测定。③结果 与此地区1989年分子流行病学资料比较,V3区变异不显著,未发现新的亚型与毒株。④结论 5株HIV-1毒株进化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 了解山东省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②方法 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8例HIV-1前病毒基因组的env基因C2-V3区,扩增产物纯化后与pGEM-T载体连接,克隆于大肠杆菌中,提取阳性克隆的重组质粒进行测序,用PHYLIP软件分析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③结果 8株HIV-1毒株V3环顶端的四肽基序均为GPGR,氨基酸变异不显著,各株间基因离散率为1.0%-5.2%,侧翼区碱基的变异频率明显高于V3区,并发现1例毒株出现双V3环现象。④结论 山东省的HIV-1分离株以B亚型HIV-1毒株为主,同时发现的双V3环变异现象,可能是HIV-1毒株逃避宿主免疫系统攻击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TRUGENE HIV-1基因型检测系统对我国部分地区HIV感染者的血浆样本进行耐药性检测的同时进行HIV-1的亚型分析。方法采用TRUGENE HIV-1试剂盒扩增靶HIV-1序列即pol基因中长度分别为297bp的蛋白酶基因片段和621bp的逆转录酶基因片段,采用OpenGene DNA测序系统和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利用HIV Database网站提供的HIV基因亚型分析软件对所得到的靶序列进行亚型分析。结果对165份标本的靶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全部成功,采用蛋白酶基因片断和反转录酶基因片断进行亚型分析的结果非常吻合,165份标本亚型的分类与分布情况提示目前各类感染人群中的HIV-1毒株的亚型分布特点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性。另外,发现了一例国内尚未报道过的CRF09-cpx HIV-1的感染。结论TRUGENE HIV-l基因型检测系统可以成功的应用于HIV-1的亚型分析。  相似文献   

5.
Han XX  Dai D  Zhang M  Wang YN  Jiang YJ  Shang H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8):1966-1970
目的 研究辽宁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gag-pol区的基因序列特征。方法采集辽宁省99例HIV-1感染者外周静脉血,提取前病毒DNA,经巢式PCR方法扩增gag—pol区2.6kb片段,与HIVS序列数据库中亚型参考序列共同构建系统进化树以区分亚型,并计算gag—pol区不同编码区域的基因离散率和Ks/Ka比值。结果 在辽宁省99例HIV-1感染者中发现A、B’、B、C、G5种亚型,循环重组型CRF01_AE、CRF03_AB、CRF06_cpx、CRF07_BC、CRF08_BC5种循环重组型和循环重组型间的重组ICR07/08。以B’亚型最多见,其次为CRF01_AE。在gag—pol区内,p17区、p2-p6区基因离散率高于p24区、蛋白酶及逆转录酶编码区。但B亚型p24区基因离散率处于较高水平。CRF07_BC和CRF08_BC在gag-pol各区基因离散率及同义替换、错义替换普遍处于较低水平。各亚型毒株的p2-p6区的Ks/Ka值最低,其均值〈1,而CRF01_AE毒株RT区的Ks/Ka值高达10.45。结论 辽宁省流行的HIV-1 gag—pol区亚型十分复杂。p24、蛋白酶及逆转录酶编码区是更为保守的区域。B亚型毒株的p24区承受较大的正向选择压力,CRF01_AE毒株RT区承受了较大的负向选择压力。CRF07_BC和CRF08_BC传入辽宁省的时间较短,奠基者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我国口岸检出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1)感染者的HIV-1 gag区基因序列特征,了解亚型种类,为艾滋病的监控和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HIV阳性的出入境人员血浆中提取病毒核酸,之后采用RT-PCR法扩增gag区基因,对该段序列进行测定分析。结果2004~2006年确认的39例HIV阳性标本,根据gag区基因序列系统树分析显示,共有8种亚型,其中12例C亚型,9例CRF01_AE重组,6例CRF07_BC重组,5例CRF08_BC重组,4例B亚型,1例B’亚型,1例CRF02_AG重组和1例A1亚型。结论北京口岸检出的HIV-1亚型种类较为复杂,研究口岸艾滋病病毒的变异特点和传播来源对于我国艾滋病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桂林市2008年及以后确诊的经性传播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HIV-1)感染者的流行病学及亚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样本100例,收集流行病学资料,采集抗凝全血,提取病毒RNA,RT-PCR法行gag基因扩增,对产物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100例样本中男女比例为2.125∶1;青壮年年龄组(20~49岁)患者为54%,>50岁年龄组患者为45%;职业为农民的患者为40%,学生为6%;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患者占69%;经异性和同性性接触途径传播的分别为93%、7%。100例样本最终成功扩增得到61例样本的 gag 基因序列, CRF01-AE 重组亚型48例, CRF07-BC重组亚型8例,B亚型5例。结论应更加重视婚检、孕检的艾滋病抗体筛查;关注老年人群经性接触途径感染艾滋病的现象;采取针对低素质人群的有效防治措施;随着主要传播途径和主要亚型的变化,迫切需要对高危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以阻断HIV/AIDS的流行和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HIV-1 env蛋白,利用量子点的特殊光学性能结合免疫分析技术,建立快速、简便的免疫凝集分析检测HIV-1 gp41抗体方法.方法 以HIV-1 env基因质粒为模板,采用体外快速翻译系统(RTS)线性模板试剂盒制备线性模板,用RTS100试剂盒合成env蛋白,用磁珠法纯化蛋白,用Western Blot方法鉴定蛋白活性.纯化后的HIV-1 env蛋白采用量子点标记,与样品液中的抗HIV-1 gp41抗体进行免疫反应,根据量子点的荧光信号的变化,定量检测样品液中抗gp41抗体的浓度.结果 体外快速翻译系统表达出相对分子量约为97KD的env蛋白;Westem blotting证实纯化后的蛋白具有生物活性,量子点标记的env蛋白与山羊抗HIV-1 gp41抗体发生了免疫凝集反应.使量子点发生荧光淬灭,荧光信号强度与抗体浓度呈负相关.结论 HIV-1 env蛋白可采用RTS系统进行大量表达,分离纯化后的env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建立的量子点标记的免疫凝集反应方法检测HIV gp41结果准确,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河南省内HIV-1流行株的亚型及序列变异特征.方法:在河南省尉氏县采集42例有偿献血HIV-1感染者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PCR)对单个核细胞中前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NA)的膜蛋白(env)基因进行扩增,并对其C2-V3及邻区350~450个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42份样品间的基因离散率为7.4%.与国际A-E亚型参考序列及部分地区B'亚型代表株序列相比较,河南省尉氏县的42个毒株及流行与我国云南德宏、四川等地的B'亚型毒株序列接近,均属于泰国B'亚型,基因离散率为6.72%系统树分析显示,42份样品仍和泰国B'亚型聚集,远离其他国际亚型.对V3环四肽序列的分析表明,具有泰国B'亚型基因型GPGQ的30例,具有欧美B'亚型的GPGR的7例.结论:根据以上数据及其它资料提示,目前河南省尉氏地区的既往献血人群中,泰国B'亚型依然占主导地位,该流行区毒株的传入与流行在云南德宏州的相同亚型HIV-1毒株密切相关.但是根据其离散率及系统树的结果提示,既往献血人群中泰国B'亚型有向其他亚型进一步变异的趋势,应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
Huang HL  Zheng J  Yan PP  Wu SL  Chen G  Lin X  Zheng WX  Xie MR  Zhang JM  Yan YS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4):3104-3108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AE重组型(CRF01-AE)毒株全长gp120基因的变异特征,为针对CRF01-AE重组型的免疫学研究和疫苗的研制提供帮助。方法应用巢式PCR对福建省2004至2005年期间100例HIV-1CRF01-AE感染者随机抽取21份血样的外膜蛋白全长gp120进行扩增、回收、克隆至T载体后测序,应用MEGA、DNASIS、CLUSTAL1·83、N-GLYCOSITE等软件对HIV-1全长gp120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基因系统树显示这21份样本属于CRF01-AE重组型HIV-1株,样本组内基因距离为9·5%±2·5%。V3环顶端四肽存在4种类型:GPGQ(71·43%),GPGR(19·05%),GPGH(4·76%),GQGQ(4·76%)。根据V3环关键氨基酸推测辅助受体使用情况的结果显示,16份(76·19%)可能使用CCR5作为辅助受体,1份(4·76%)样本可能使用CCR5/CXCR4序列,4份样本(19·05%)不能做出预测。21条HIV-1全长gp120氨基酸序列中,C1-C5比较保守,而V1-V5变化较大,其中V3相对保守。N糖基化位点分析发现大多数位点较为保守,少数发生糖基化位点丢失和增加。结论福建省大部分CRF01-AE重组型毒株与东南亚代表株关系密切,来源较为复杂,大部分CRF01-AE重组毒株为NSI型,gp120基因变异大,该研究为以后的病毒免疫学和疫苗的研究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抗组织蛋白酶B单克隆抗体可变区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制备基因工程抗体,需要对组织蛋白酶B单抗可变区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方法:利用RT-PCR技术扩增2A2抗组织蛋白酶B单克隆抗体可变区基因,测序并和已报道的小鼠免疫球蛋白的基因库进行比较。结果:2A2抗组织蛋白酶B单克隆抗体可变区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及比较结果没有发现有害的基因突变。结论:2A2抗组织蛋白酶可变区基因可用于构建人鼠嵌合抗体。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 探讨山东省丙型肝炎病毒(HCV)分离株C区、NS5区的核苷酸序列及其基因型别。②方法 以RT-nest-PCR方法从1例临床HCV感染者血清中分别扩增出HCVC区(432bp)及NS5区(319bp)的基因片段,将其克隆于T载体上,以双脱氧末端终止法自动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③结果 该分离株与GenBank中50多个1b型分离株同源性均在90%以上,其中C区与中国北京的1b型株HCU6337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 构建HIV-1SF2株env基因C1与C3区嵌合片段的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②方法 用DNAstar软件辅助设计引物,以含有HIV-1SF2株前病毒基因组的9B1R6质粒为模板,PCR法分别扩增出env基因C1和C3段;两个片段经KpnⅠ酶切、T4连接酶连接和扩增后,再将经EcoRⅠ、SalⅠ双酶切的嵌合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GEX-4T-2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4T-2/ClC3;重组质粒经酶切、测序鉴定后,以TSS法转入大肠杆菌DH5α,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和SDS—PAGE电泳分析表达蛋白图谱。③结果 经酶切和测序分析,插入片段大小、方向和读码框架正确,无碱基错配,表明成功构建pGEX-4T-2/ClC3克隆;重组克隆在大肠杆菌DH5α中经IPTG诱导,高效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为4.3万的融合蛋白。④结论 重组质粒pGEX-4T-2/C1C3的构建和表达成功,为进一步研究该表达蛋白的活性和HIV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川芎嗪对肾缺血再灌注时c-fos bcl-2 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时间c -fos、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 - 2、细胞间粘附分子- 1蛋白的表达及川芎嗪对其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内及川芎嗪干预后c -fos、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 - 2、细胞间粘附分子 - 1蛋白表达的分布及强度变化。结果 c -fos蛋白分布于近曲小管、远曲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核、细胞浆内 ,再灌注后 1h表达明显增强 ,3h达高峰 ,6h锐减。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 - 2蛋白主要分布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浆 ,再灌注后 1h表达明显增强 ,6h达高峰 ,2 4h仍有较强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 - 1蛋白分布在肾血管、肾小管等部位 ,其中以肾血管为著 ,其表达增强于再灌注后 1h ,直到 2 4h仍有增高趋势。川芎嗪干预后c -fos、细胞间粘附分子 - 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 (P <0 0 1 )。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 - 2表达明显增高 (P <0 .0 1 )。结论 川芎嗪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