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历介绍 [例1] 男,48岁,1984年8月20日入院。于1971年患急性肾炎,休息治疗9个月症状消失,尿常规反复检查正常后出院。出院后1年内多次查尿常规均正常,以后因无症状未再复查。本次入院前3天因发热、恶寒、周身痛、恶心、呕吐、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心脏神经功能性疾病的特点及与器质性心脏病的鉴别。方法对儿童以憋气、胸闷等症状就诊的心脏神经功能性疾病1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2例均无心脏阳性体征,常规做X线胸透和(或)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向量图、心肌酶等检查,结果均正常者47例,其中心脏神经症35例、直立调节障碍12例。因心电图异常疑似心肌炎者65例,其中有STT改变的28例经心得安试验证实为β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亢进症;37例心电图示电轴左偏或疑似左前束支传导阻滞,后者经心向量图检查排除了左前束支传导阻滞,明确为电轴左偏。65例均排除了心肌炎。对住院的35例进行病因分析,显示其与社会、家庭、自身等因素有关。结论心脏神经功能性疾病应与心肌炎鉴别,治疗上应注意消除病因,心理治疗或辅以β受体阻滞剂可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心肌炎患儿心脏磁共振成像(CMR)检查,探讨CMR评价心肌炎患儿心肌损伤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儿科20例心肌炎患儿行CMR检查,评价心脏功能、心肌组织病理改变性质、部位;分析心脏CMR心肌组织病理改变与20例患儿心电图(ECG)、心肌酶、X线、超声心动图(ECHO)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20例心肌酶、ECG均有不同程度改变、ECHO及胸片显示心脏增大的心肌炎患儿,CMR检查结果提示左心室增大与ECHO一致;心肌损害检测敏感率100%;19例患儿CMRT2加权相时可见心肌组织水肿;1例肌钙蛋白正常,但是CMRT1延迟强化可见心外膜下小片状心肌坏死。结论相比临床诊断指标,CMR能够准确、无创的提供心肌炎患儿心肌损伤性质、程度,有助于临床诊断和判断预后;CMR显示儿童心肌炎心肌损伤部位以心外膜下为最常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影响暴发型心肌炎预后情况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统计自2005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笔者医院诊治的暴发型心肌炎患者3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方式,对出院后情况进行跟踪随访。结果 30例暴发型心肌炎患者平均年龄22.33±7.62岁,起病症状以胸闷(80.00%)、气急(46.67%)、乏力(43.33%)为主。主要并发症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63.33%)、心源性休克(60.00%)、室性心律失常(53.33%)、阿斯综合征(26.67%)、急性肾衰竭等(26.67%)。其中有11例患者植入临时起搏器,7例患者使用ECMO,7例患者植入IABP辅助。暴发型心肌炎患者住院期间21例治愈,9例(27%)死亡,其中2例救治不够及时,使用ECMO治疗仍无效。死亡患者均死于住院1周内。左心室收缩功能低下、出现心源性休克、使用机械通气和暴发型心肌炎急性期死亡相关。3例左心室射血分数低(EF<50%)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恢复正常,11例ST-T心梗样心电图患者,出院1个月后心电图均恢复正常。21例暴发型心肌炎患者出院后随访,心功能均恢复正常(NYHAⅠ),2例患者复发;普通急性心肌炎患者出院后随访50例,有2例患者出院后复发,复发患者均表现为急性心肌炎,营养支持治疗后好转。结论暴发型心肌炎住院期间病死率高,左心室收缩功能低下、出现心源性休克、使用机械通气和暴发型心肌炎急性期死亡相关,暴发型心肌炎出院后预后较好,和急性心肌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222例,分为暴发性心肌炎组(n=57)与非暴发性心肌炎组(n=165),采用卡方检验或t检验对2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心电图、心脏彩超、血清学检查等进行分析,提取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相关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进行ROC曲线制作。结果:暴发性心肌炎组死亡12例(21.05%),其中7例入院1 d内即死亡,另5例住院期间病情无缓解,要求出院后电话随访死亡;非暴发性心肌炎组无死亡病例。暴发性心肌炎组患儿年龄偏大,呕吐、食欲下降、水肿、末梢循环差、尿量减少、抽搐、意识障碍、低血压等临床表现较非暴发性心肌炎组多见;心电图有病理性Q波、室性早搏、左束支传导阻滞、室速、QRS波延长,血清学检查肌钙蛋白Ⅰ、脑钠肽、血肌酐、尿素氮、谷丙转氨酶升高、低钾血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降低等较非暴发性心肌炎组更明显(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血压(OR=7.248,95%CI=1.352~38.860,...  相似文献   

6.
儿童心肌炎1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心肌炎(MC)是儿童时期引起心脏损害的常见原因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112例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5例,女47例;急性心肌炎90例,暴发性心肌炎22例;暴发性心肌炎组肌酸激酶(CK)、心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等指标较急性心肌炎组增高(P均<0.05);90例急性心肌炎经积极治疗3~4周后均好转出院;22例暴发性心肌炎中13例治愈,8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儿童心肌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需综合临床资料及心肌受损的指标以明确诊断。普通病例预后良好;暴发性心肌炎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访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40例患者定为3个月,6个月、一年进行复查,然后每年复查一次至5年结束随访,观察5年中心脏结构功能变化的情况.结果:40例病例中,首次超声检查心脏结构功能异常的18例,治疗后15例恢复正常,1例死亡,2例发展为心肌病;首次超声检查心脏结构功能正常的22例,随访中6例出现异常,治疗后5例恢复正常,1例发展为心肌病.结论:超声检查是对心肌炎患者心脏结构功能变化最好的随访检查手段,利用超声检查2年随访对心肌炎患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似有增高,已引起临床普遍注意。本文总结我院1985~1989年病毒性心肌炎30例的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的诊断依据是①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②短期内出现心肌炎症状及体征;③病前无心脏病史;④心电图示ST—T改变或心律失常;⑤能除外其它心脏病者。 临床资料 男10例,女20例。年龄14~50岁,平均24.7岁。30例住院时主要症状为心悸(27例)、气短(14例)。发热(16例)、胸闷(13例)、咳嗽(9例),端坐呼吸(2例)。体征:心率在正常范围8例(26.6%),大于100次/min 13例(43.3%),小于60次/min9例(30%)。血压正常28例(93.3%),增高2例(6.6%)。心尖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登革热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4年收治的138例登革热合并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和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38例患者中男79例,女59例,平均年龄(60.01±21.54)岁,有基础病者87例,包括高血压34例(39.1%)、糖尿病14例(16.1%)、脂肪肝17例(19.5%)、脑梗塞9例(10.3%)和慢性病毒性肝炎13例(14.9%)。出现心肌炎临床症状者53例(38.4%),心肌酶谱异常者87例(63.0%),心电图异常者111例(80.4%),心脏彩超异常者53例(38.4%)。138例患者中,并发心功能不全者9例(6.5%),并发心源性休克2例(1.4%)。129例(93.5%)患者好转或治愈出院,9例未愈或死亡(6.5%),其中1例死于严重心律失常,1例死于心力衰竭。结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登革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有基础病的老年人。临床表现多数为轻度心肌损伤,少数病例可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10.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42岁,1个月前曾肋骨骨折来我院就诊,骨折痊愈后出院。最近在门诊体检经CT检查发现"右侧肾上腺肿瘤;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再次入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查体:血压正常,无低钾及碱中毒症状。心脏彩超检查正常,听诊双肺无异常,触诊上腹部无包块。实验室检查:肾功能及电解质均无异常。彩超检查:右侧肾上腺区见一囊性无回声暗区,大小约4.0 cm×2.5 cm×1.8 cm,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似有囊壁存在,厚薄欠均匀,壁内侧稍毛糙,周边及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呼吸时可见右侧肾上腺包块与肝脏呈矛盾运动(图1、2)。左侧肾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44岁。颈部无痛性肿物一年余,近日明显肿大。检查发现颈右侧有一4×3厘米肿物,随吞咽上下移动,无其它症状及体征。血钙及常规化验在正常范围。临床诊断: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84年4月26日局麻下切除。肿物位于甲状腺右侧叶下极的后面,为孤立的单房性薄壁囊肿表面光滑,囊内为褐色稀液。镜下检查: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囊内衬单层立方上皮(图1),部分囊壁含甲状旁腺组织(图2),病理诊断:甲状旁腺囊肿。术后1周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旨在避免误诊,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1999年5月~2003年5月收治的48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心电图及诊治经过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48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39例(81.3%)首发临床表现均为胃肠道症状,4例(8.3%)为呼吸道症状,仅5例(10.4%)为心脏症状,呈现不典型性.心电图呈频发室早22例(45.8%),酷似广泛性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图形10例(20.8%),短阵室速8例(16.7%),房室传导阻滞5例(10.4%),窦速伴T波或ST段改变3例(6.3%).病初误诊率85.4%.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组存活率(96.7%)显著大于未使用甲基泼尼松龙的对照组(55.6%),P<0.05.结论对临床上首发表现为非心脏症状而血流动力学异常的患者,应立即行心电图检查,任何形式的心电图异常均应立即考虑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可阻遏病情的恶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随着对其病原学的进一步认识以及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上对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由于心脏传导系统受累的病变部位不同可导致多种心律失常。本文收集了15例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全部住院治愈,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15~40岁,平均23.4岁。发病前1~3周有明确上呼吸道感染者12例,腹泻3例,入院时体温37.5℃~39℃13例,体温正常2例,前驱症状开始距发生AVB时间2~5天,平均3.6天。1.2 临床表现症状与体…  相似文献   

14.
谭林 《华夏医学》2005,18(4):585-586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观察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对56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研究分析.结果:56例患儿临床症状轻重不一,19例无明显心脏症状,心脏症状常被全身症状掩盖而导致延误治疗,8例起病急骤,且伴有严重的合并症,其中3例在24h内死亡.心脏听诊异常和心电图异常是最常见的检查表现.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上不易被认识,应仔细作心脏体检,心脏听诊发现异常者及时做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做心肌酶谱检查.对重症者应及时监护和抢救,及时发现并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正> 临床资料本组系我院1977年1月至1984年1月的80例住院患者。临床诊断均符合以下标准:(1)发现心肌炎的症状和体征前1—4周曾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史;(2)既往无心脏病史;(3)心电图发现心律失常或ST—T改变;(4)排除风湿性心肌炎、链球菌感染后状态、冠心病、心肌病、β—受体反应亢进症等。并参考X线和实验室检查,个别病例作了心内膜—心肌活检确诊。1.一般情况:80例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52例,慢性28例。年龄20岁以下者21例(26.25%),21—30岁28例(35%)31—40岁21例(26.25%)  相似文献   

16.
Xu W  Shen Y  Chen RZ  Xiong SD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4):334-338
目的 改良新型B3型柯萨奇病毒 (CVB3)DNA疫苗chitosan pcDNA3 VP1,增强其预防CVB3性心肌炎的效果。方法 合成含融内体多肽和多聚赖氨酸的“载体多肽”HApLys16 ,与pcDNA3 VP1、脱乙酰壳多糖 (chitosan)依次复合制备chitosan pcDNA3 VP1 HApLys16疫苗 ,以含 2 0 0 μgDNA剂量疫苗隔周滴鼻免疫小鼠 ,3周后以 3×半数致死剂量 (LD50 )CVB3感染小鼠致病毒性心肌炎 ,检测感染后体重、体重 /心脏重比、心肌HE染色和心脏外观评价病毒性心肌炎预防效果。结果  (1)chitosan pcDNA3 VP1 HApLys16疫苗免疫组黏膜sIgA分泌增高。 (2 )病毒感染后体重显示 :pcDNA3组减重 4 .5 0 % ,chitosan pcDNA3 VP1组和chitosan pcDNA3 VP1 HApLys16组分别增重 1 75 %和 5 .4 4 %。 (3)感染后体重 /心脏重比值显示 :chitosan pcDNA3 VP1 HAplys16组比值最大 ,为 193.77,病毒性心肌炎的体征最轻。 (4)感染后心肌病理显示 :pcDNA3组 10 0 %发生严重病毒性心肌炎 ;chitosan pcDNA3 VP1组发病率 16 .7% ,程度轻 ;chitosan pcDNA3 VP1 HApLys16组不发病 ,心肌完全正常。 (5 )心脏外观显示 :pcDNA3组心脏增大有疤痕状白斑 ;chitosan pcDNA3 VP1组心脏基本正常 ;chitosan pcDNA3 VP1 HApLys16组心脏正常 ,提示无病毒性心肌炎发生。结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溶栓治疗后冠脉造影正常和异常患者的临床表现。方法对66例AMI患者均给予急诊溶栓再通治疗,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出院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心脏射血分数(LVEF)及心功能情况。结果 66例患者冠脉正常组36例,冠脉异常组30例,前者较后者年轻,男性、吸烟、体胖多见(P<0.05),造影检查时TIMI3级血流多见(P<0.05),ST段抬高总和90 min回落有明显差异(P<0.05);住院期间心血管事的发生明星减少(P<0.05);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显示LVEF明显升高(P<0.05)。结论 AMI急诊溶栓后冠脉正常组患者相对年轻,男性、吸烟、体胖等因素多见,心功能和临床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心肌炎患儿的长程心率变异(HRV)改变及其与心脏大小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心肌炎患儿(心肌炎组)和5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分别行24h心率变异分析,得出连续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min 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每5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 index),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相邻R-R间期之差大于50ms的心搏次数占总心搏次数的百分比(PNN50),总功率TP(0-0.4Hz),低频成分LF (0.04-0.15Hz),高频成分HF (0.15-0.4Hz)及LF/HF等指标。并空腹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同时接受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取得左房舒张末期前后径(LAED)、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短轴缩短率(LVFS)等指标。对两组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并分析心肌炎患儿的心率变异性与心脏大小和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肌炎组的SDNN、rMSSD、PNN50、HF显著降低(P均<0.05),SDANN、SDNN index、TP、LF略降低(P均>0.05);心肌炎患儿CKMB显著增高(P<0.01),cTnI和LAED明显增高(P均<0.05);心肌炎组的SDNN与LAED、LVEF呈中等相关(r=-0.52, r=0.49, P均<0.05),其余HRV指标与心肌酶、肌钙蛋白、心脏大小及心功能无明显相关。结论心肌炎患儿的HRV普遍降低,提示自主神经系统的总体功能受损,以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为主,交感神经张力相对增强,部分HRV指标与心脏大小及心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部分HRV指标是相对独立的,将HRV指标与常规测量指标结合起来能更好的指导心肌炎的诊断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正>成人急性肾炎文献尚未见随访报道,因此,笔者对本院近20年收治的、能获得随访资料的52例成人急性肾炎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以了解成人急性肾炎的转归和影响预后的因素。1对象与方法1.1病例:我院自1982至2003年共收治成人急性肾炎患者75例,住院期间死亡4例,能获得随访资料的52例,占出院病例的73%;52例随访病例中,男性38例(73%),女性14例(27%):年龄18~30岁36例(69.2%),31-60岁13例(25%),61例以上3例(5.8%)。1.2 纳入标准:①起病前1-3周有链球菌感染的佐证。  相似文献   

20.
急性肾炎是儿童时期的一种常见病。我院从1966年1月至1978年7月十二年半时间内共收治急性肾炎1,239例,其中小儿(<15周岁)644例,占同时期儿科住院病例的5.2%。住院期间死亡15例,住院死亡率为2.3%。为了了解小儿急性肾炎的远期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我们对出院患儿进行了一次随访,共随访到273例,鉴于急性肾炎的恢复时间可伸延到1年以上以及在恢复期病情的反复性,故只将至随访时病程>2年的188例及随访时死亡的10例共198例(占同时期544例出院病例的36.4%)进行分析。一、随访内容(一)出院后病情经过或死亡情况;(二)体格检查;主要检查有无高血压和水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