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国城乡小学生行为问题的现状与差异,为开展城乡小学生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家长评定量表对12 234名城乡小学生进行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结果:城市和农村小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7.2%和10.7%,农村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乡小学生检出率前3位的因子相同。城乡女生和城市男生行为问题年级发展趋势基本相同,农村男生则有不一样的发展趋势。结论:农村小学生的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城市小学生;城乡不同性别的小学生主要行为问题相似,表现为社会交往不良和负性情绪问题。  相似文献   

2.
了解东北某城市小学生行为问题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小学生行为问题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东北某城市2所小学的一~六年级1 140名小学生的家长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采用困难与长处量表调查小学生行为问题.结果 1 140名小学生困难总分异常检出率为7.8%,男生为8.3%,女生为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57,P=0.550).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关系问题和社会行为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7.2%,6.1%,15.9%,30.5%,11.5%.L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亲职教育方式过度反应、敌意、较少家人和朋友的支持、父母身体健康状况不好均为小学生困难总分异常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56,1.107,2.167,5.173,P值均<0.05).结论 小学生中行为问题突出,应重视在家庭、学校、社区综合开展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行为问题父母与教师问卷调查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寻找筛查小学生行为问题的适宜方法,以便调查者选择较为准确的调查量表.方法对1608名小学生分别用Rutter儿童行为父母问卷和教师问卷进行评定.结果儿童行为问题的症状具有情境性.父母问卷较容易发现N行为症状,教师问卷较容易发现A行为症状.结论 A行为问题以教师问卷较可靠,N行为问题以父母问卷更实际.  相似文献   

4.
儿少卫生     
深圳市龙岗区学龄前儿童溺爱行为现状;肥胖儿童生活环境控制和心理干预效果评价;我国4城市部分小学生肥胖控制效果评价;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和汉族肥胖小学生同伴教育的干预观察;福建省2004年各类学校突发公卫事件监测结果;四川省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分析;南京市儿童行为异常与血铅水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胡瑾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2):1886-1887
了解贵阳市城区学习困难小学生的行为问题,为教育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贵阳市城区1 224名小学生为调查对象,结合界定标准检出有学习困难的小学生53名,选取正常学习水平小学生51名作为对照,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家长用量表(CBCL)、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教师用量表(TRS)进行调查.结果 与正常学习水平小学生比较,学习困难小学生在多动、违纪、残忍、品行问题、不注意—被动等行为问题上表现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学习困难小学生异常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均高于正常学习水平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学习困难小学生较正常学习水平小学生相比有较多的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6.
苏州市小学生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更有效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及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以苏州地区小学生2669名为调查对象。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表,CBCL)调查儿童的行为问题,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调查儿童的家庭环境。结果男生行为问题中,分裂样8.7%居最高,抑郁1.2%居最低。女生行为问题中,性问题9.3%居最高,攻击性行为和违纪行为均为1.9%居最低。父母亲的教育程度都对小学生的行为问题有显著的影响,以母亲的受教育程度的作用更具有统计学意义。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成功性和知识性对小学生行为问题有影响。其中亲密度、情感表达和知识性是小学生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矛盾性和成功性是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结论行为问题在小学生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家庭环境因素对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沈阳市小学生行为问题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沈阳市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现状,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用表,对沈阳市2 473名小学生进行行为问题调查。结果沈阳市小学生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0.8%。经χ2检验,各地区间、各年级间小学生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沈阳市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与国内近年报道一致,且以N行为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8.
探讨东北某城市小学生家长对儿童情感忽视问题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在小学生家长中开展预防儿童虐待提供参考.方法 对东北某城市2所小学一~六年级1 200名小学生家长进行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小学生家长中,对儿童的总情感忽视率为31.3%,男、女儿童情感忽视率分别为33.2%和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00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家长对儿童情感忽视的主要因素有儿童学习成绩、母亲文化程度、父母婚姻状况、父母童年期受虐经历及父母对情感忽视的认识(P值均<0.05).结论 小学生家长中存在对儿童的情感忽视问题.应该重视在小学生家长中开展预防儿童情感忽视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9.
影响儿童肥胖的行为因素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 :调查城市儿童肥胖的行为因素 ,为预防儿童肥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对 35 33名 3~ 4年级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3城市肥胖儿童检出率为 12 .94 % ,其中男童肥胖检出率为 14 .95 % ,女童肥胖检出率为10 .6 5 % ;影响儿童肥胖的行为因素依次是吃油炸食物的次数、吃早餐的习惯、睡觉前吃东西的习惯、吃饭的速度、睡觉时间的长短、做作业的时间、体育课外健身运动时间 ,且男、女存在差异。结论 :需要家长、儿童自己应意识到肥胖问题的严重性 ,同时需要学校、社会采取适当的健康教育改变儿童不良的行为和习惯  相似文献   

10.
洪灾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洪灾区儿童行为问题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对洪灾区小学生的行为进行评定.结果灾区儿童家庭行为问题检出率15.84%,以神经症性行为问题为主.洪灾期间是否与亲人分离、房屋是否被冲垮、家庭人口数、性别、学习成绩、生活在单亲家庭等为洪灾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及治疗洪灾对儿童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小学生行为问题流行现状及其家庭环境的影响因素,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提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和自行设计的家庭环境调查表,对沈阳市2所普通小学一~六年级小学生1 060名的行为问题及其家庭环境进行调查,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小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0.75%,男生行为问题检出率(13.35%)高于女生(7.99%),差异有显著性(P<0.01).男性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与教育态度、管教方式、父母关系、亲子关系、期望等有关;男生行为问题的发生与教育态度、管教方式、父母关系、亲子关系、期望有关,女生行为问题的发生与教育态度、管教方式、亲子关系等有关.结论儿童行为问题受家庭环境影响,其中教育态度、管教方式、父母关系、亲子关系、期望等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徐州市受虐待小学生行为问题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受虐待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特点,为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179例小学生进行了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的自我评定,并运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由家长对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评定.结果 受虐待小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未受虐待小学生,其中男生分别为42.9%和20.7%(χ2=4.11,P<0.05),女生分别为44.3%和18.2%(χ2=6.39,P<0.05).各行为因子与自我意识呈负相关(r=-0.236~-0.490,P<0.05或P<0.01);除女生的性问题和残忍因子外,其余男、女生行为因子与儿童虐待呈正相关(r=0.217~0.513,P<0.05或P<0.01).自我意识对行为问题有负向预测作用(β=-0.221~-0.517,t=-2.071~-5.994,P值均<0.05);虐待对行为问题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86~0.426,t=2.003~4.169,P值均<0.05).结论 受虐待小学生行为问题较明显,自我意识水平和受虐待经历可显著预测儿童的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3.
品行行为问题是儿童少年常见的行为问题之一 ,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 ,多数是从品行行为障碍的角度分析。研究揭示 ,儿童的行为问题远远高于儿童生理发育和躯体发育的健康问题 ,可见 ,儿童的心理问题十分突出 ,尤其是小学生不良品行行为是影响儿童少年学习和健康的问题 ,因此 ,对于小学生出现的不良品行行为应该早期预防 ,防止其进一步发展为品行行为障碍。本文主要采用Conners父母问卷对在校的小学生进行调查 ,并分析小学生的不良品行行为。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对广州市先烈东小学、猎德小学、云山小学、四海小学、银河小学、沙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郑州市小学生行为问题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其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6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郑州市6所小学3 180名小学生,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评定后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放问卷3 180份,2 832(89.1%)份合格,小学生行为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对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影响,为寻求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表,CBCL),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两所小学480位学生家长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逐步回归进行影响因素探索.结果 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8.1%.母亲学历、家庭类型、经济收入、6岁前家庭环境变迁次数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有显著影响.亲密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得分越高,矛盾性得分越低的家庭,男女生行为问题越少.知识性得分越高,女生行为问题越少.矛盾性是男生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OR=1.371),亲密性是女生行为问题发生的保护因素(OR=0.668),控制性是女生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OR=1.344).结论 家庭环境因素对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大庆市开发新区小学生行为问题的现状与影响因素,为小学生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大庆市开发新区3所小学1 3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使用自行设计的行为问题相关因素调查表和Rutter行为问题量表(父母问卷和教师问卷)[1]对小学生进行行为测定,测评小学生行为问题、家庭教育环境、教育方式等因素。 结果 小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6.7%~10.1%,男生为9.2%~12.9%,女生为3.9%~7.0%,男生高于女生;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儿童的性别、出生体重、性格及父母关系不良、母亲患病、家长不科学的管教态度或方居住条件差等因素有关。 结论 小学生行为问题发生率高,行为问题的的发生儿童自身状况及家庭环境密切相关,要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良好的儿童成长环境及成人对小学生科学合理的教育态度和方式。  相似文献   

17.
育英小学学生行为问题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育英小学学生行为问题现状。方法:选择锦州市育英小学1~6年级全部在班学生380名,应用英国Rutter儿童行为量表,评定小学生行为问题,同时调查家庭环境及教养因素。结果:小学生行为问题占8.9%。影响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家庭教育环境,包括母亲文化程度、父母关系和教育方式。结论:小学生行为问题应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了解城市小学生的饮食行为现状及家庭环境因素对饮食行为的影响,为儿童的饮食行为干预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4所规模和教育水平中等的小学五年级共507名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0.3%的儿童蔬菜食用频率达到每周6~7d,水果的食用频率低于蔬菜(67.8%),肉、蛋、奶豆类的食用频率较低(每周食用6~7d的分别占57.5%,45.3%,60.0%,17.3%);部分儿童每周不食用蔬菜水果肉蛋奶豆类食品,其中不食用豆类的儿童最多,达9.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长的饮食行为(β=0.21)、家长对零食的限制(β=0.21)、家庭亲密程度(β=0.15)、家庭月收入(β=0.13)可促进儿童养成良好饮食行为,家庭零食的储备情况与儿童良好饮食行为养成呈负相关(β=-0.11)(P值均<0.05).结论 城市小学生的饮食行为受多种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家庭的饮食环境.可以通过对家长的宣教和引导,规范家庭饮食环境,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家庭环境因素对城市儿童不同饮料行为的影响,为改善儿童饮料行为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福建省4所小学一~六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并使用累积比数模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5%的城市儿童经常饮用含糖饮料,21.1%经常饮用牛奶。监护人的认知水平和家庭收入是影响儿童饮料行为的主要因素。结论福建省城市儿童不良饮料行为的发生率较高,监护人的认知水平与儿童饮料行为显著相关,而家庭收入的影响具有双向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Rutter儿童行为评定量表(父母问卷)及自编儿童行为发病相关因素调查表对镇江市城乡72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家长问卷调查.结果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4.2%,男女儿童检出率分别为28.4%和19.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1,P< 0.01),男童A行为(违纪行为)明显多于女童(x2=9.45,P< 0.01),N行为(神经症性行为)及M行为(混合行为)未发现性别差异,农村儿童问题行为检出率高于城市(x2=10.87,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影响儿童行为障碍的相关因素为母孕期情绪、分娩方式、分娩时异常情况、儿童性别、儿童年龄及城乡区别6个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孕期焦虑或抑郁、分娩时异常情况、男童、农村与儿童行为发生显著相关.结论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农村儿童行为问题多于城市儿童.儿童行为问题与母孕期不良情绪及孕产期异常情况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