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各种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43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OR=4.449,P<0.01)及脑出血破入脑室(OR=2.227,P<0.05)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意识水平(OR=2.715,P<0.01)及糖尿病史(OR=11.071,P<0.05)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呼吸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脂质代谢异常(OR=14.832,P<0.05)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电解质紊乱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伴有糖尿病史、脑出血破入脑室者在住院期间可能易发生肺部感染;伴有脂质代谢异常者可能易发生电解质紊乱;伴有意识障碍、糖尿病史者可能易发生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2.
《皖南医学院学报》2020,(2):143-146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脑出血破入脑室行侧脑室外引流术(EVD)的病例资料,探讨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预防EVD术后颅内感染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脑出血破入脑室行EVD的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并发颅内感染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ASA分级、既往病史、引流时间、手术方式、并发症情况等;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EVD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BMI、糖尿病、颅钻形成骨孔、手术切口感染及引流时间上两组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罹患糖尿病(OR=26.266)、钻孔手术方式(OR=54.598)、手术切口皮肤感染(OR=59.278)是脑出血破入脑室EVD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罹患糖尿病、采用颅钻形成骨孔、手术切口皮肤感染为脑出血破入脑室EVD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发病状况、影响因素及相关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20年11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20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出现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A组,91例)和非感染组(B组,116例)。结合患者人口学资料、病史、病情探讨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脑出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占比43.96%(91/207)。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1.102,95%CI:1.006~2.135)、COPD病史(OR=2.679,95%CI:1.085~6.678)、糖尿病史(OR=3.175,95%CI:2.170~4.156)、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OR=4.500,95%CI:3.189~5.865)、手术治疗(OR=8.282,95%CI:1.182~31.483)、低蛋白血症(OR=3.864,95%CI:1.170~6.696)是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老年患者、合并糖尿病、COPD病史、GCS评分较低、手术治疗及低蛋白血症等...  相似文献   

4.
自发性幕上脑出血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洪典  江文  万琪  尚磊 《医学争鸣》2001,22(10):942-944
目的探讨自发性幕上脑出血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建立脑出血30 d生存或死亡的概率预测模型.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 a来病房收治的421例自发性幕上脑出血病例,对影响脑出血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421例自发性幕上脑出血病人,30 d死亡率为13.1%. 单因素χ2检验表明,意识障碍、脑出血破入脑室、大出血量、伴发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消化道出血等6个因素为自发性幕上脑出血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P<0.0 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仅有意识水平(OR=5.09, P<0.01)和出血量(OR=2. 55, P<0.01)是脑出血30 d死亡的独立的预测因子. 脑出血30 d死亡的概率预测模型为P=1/[1+e-(-4 .842+1.663×意识水平+0.915×出血量)],该模型对脑出血30 d死亡或生存预测总的正确率为90.5%. 结论意识水平和出血量是影响自发性幕上脑出血30 d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马志军 《中外医疗》2015,34(1):89-90
目的探讨导致女性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原发性乳腺癌女性患者以及同期进行体检的200例健康女性。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健康女性为对照组,采用统一调查表格,收集两组调查资料,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女性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女性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乳腺癌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是否饮酒无关,在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时,二者被剔除。而与患者吸烟(OR值=2.080>1,P<0.01)、初潮年龄(OR值=1.676>1,P<0.01)、初产年龄(OR值=1.193>1,P<0.01)、流产次数(OR值=1.468>1,P<0.05)、哺乳时间(OR值=0.815<1,P>0.05)、家族乳腺癌病史(OR值=2.479>1,P<0.01)、性生活是否和谐(OR值=2.179>1,P<0.05)相关。结论多种危险因素可能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女性应及早进行检查和预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于2012年3月—2014年6月神经内科诊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82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分为END组和非END组,其中END组40例,非END组42例,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史、吸烟史、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一般临床资料和白细胞计数(WBC)、空腹血糖(FPG)、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颅内血肿体积、出血是否破入脑室等实验室、影像学资料,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判定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END组患者的入院NIHSS评分、WBC、脑内血肿体积、出血破入脑室比例均高于非END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863、4.436、2.469、11.14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OR=2.008,95%CI 1.068~3.774,P=0.030)、出血破入脑室(OR=3.675,95%CI 1.591~8.486,P=0.002)是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白细胞计数越高、出血破入脑室几率越大,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率就越高,患者预后便越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PPC)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06月282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其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关资料与数据,统计各种PPC,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者PPC的发生率为26.2%(74/28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22个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485)、吸烟(OR=1.546)、ASA评级(OR=2.258)、术前存在肺部疾病(OR=1.383)、术中气管插管时间(OR=1.210)、术后机械通气时间(OR=1.302)为发生PP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大量吸烟、ASA高评级、术前伴存肺部疾病、长时间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使老年食管癌患者易发生PPC。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发性幕上大容积脑出血的保护和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 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住院的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根据脑出血量是否≥30 mL分为大容积脑出血组(255 例)和非大容 积脑出血组(397 例),对2 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幕上大容积脑出血组与非 大容积脑出血组患者的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钙离子浓度、国际标准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低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高(OR=0.709, 95% CI: 0.564~0.892,P=0.003)、钙离子浓度增高(OR=0.084, 95% CI: 0.023~0.309,P<0.001)是幕上大容积脑出血的保护因素;而白细胞计数增多(OR=1.268,95% CI:1.194~1.347,P< 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高(OR=1.884,95% CI:1.199~2.961,P=0.006)、入院时收缩压升高(OR=1.022, 95% CI:1.014~1.030,P<0.001)、国际标准比值增大(OR=26.209,95% CI:4.712~145.764,P<0.001)为其危险因素。 结论: 幕上大容积脑出血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白细胞计数增多、入院时收缩压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水平增高、国际标准比值增大可能会增加其发生风险,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钙离子浓度的增高可能降 低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创伤性颈髓损伤(TCSCI)早期并发呼吸衰竭的风险及影响因素,为评估、改善TCSCI患者预后提供可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5年6月期间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12例TCS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呼吸衰竭进行分组,41例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171例无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单因素分析研究组间性别、年龄、受伤原因、损伤平面、是否伴有骨折脱位、ASIA分级情况差异,并纳入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研究并发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 结果 2组是否伴有骨折脱位(χ2=7.964,P=0.005)、损伤平面(χ2=15.826,P<0.001)、受伤原因(χ2=4.3047,P=0.014)、ASIA (χ2=51.94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χ2=0.040,P=0.624)、年龄(χ2=1.517,P=0.46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显示,是否伴有骨折脱位(OR=6.120,95%CI:1.574~9.644)、损伤平面(OR=2.215,95%CI:1.369~3.454)、ASIA分级(OR=1.925,95%CI:1.122~2.774)是独立的影响因素。 结论 伴有骨折脱位、损伤平面C4以上、ASIA分级高可能是TCSCI早期并发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并发呼吸衰竭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颅脑外科术后癫痫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安斌 《中国医药导报》2012,(31):70-71,103
目的探讨颅脑外科术后癫痫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收集2007年1月1日~2011年1月1日于我院神经外科行颅脑手术后存活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依据患者颅脑手术后是否发生癫痫分为术后癫痫组和非术后癫痫组。对所有患者资料进行组间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因素与患者行颅脑外科手术后发生癫痫的相关性,并根据结果提出防治对策。结果共382例患者纳入研究,基线资料比较显示,两组年龄、性别、手术时间、中央前后回或其周围脑组织手术、术后发生脑出血、术后感染及术后癫痫预防性用药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此7项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央前后回或其周围部位手术(OR=1.21,95%CI:1.17~1.25,P<0.01)、术后发生脑出血(OR=1.17,95%CI:1.13~1.21,P<0.01)、术后感染(OR=1.15,95%CI:1.12~1.18,P<0.01)以及术后未预防性用药(OR=1.27,95%CI:1.24~1.32,P<0.01)与患者术后发生癫痫有显著相关性。结论中央前后回及其周围部位手术、术后发生脑出血、术后感染以及术后未预防性用药是患者行颅脑手术后癫痫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可减少颅脑手术后癫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目的探讨影响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我院住院的143例急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患者2周时的病情为评估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患者早期死亡15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统计分析。结果: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早期死亡有关的危险因素有年龄(P=0.047)、入院时意识状态(P=0.026)、出血量(P=0.024)、血清白蛋白(P=0.044)。结论:高龄、入院时意识障碍严重、出血量大、低蛋白血症是脑出血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幕上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HAP)的独立危险因素,以识别临床中并发HAP的高危患者。 方法 依照入组标准选取2014年1月-2020年3月发病的1 023例幕上sICH患者,并纳入“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危险分层与提前外科干预策略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Risa-MIS-ICH)”的回顾性队列。通过检索院内病历系统,收集HAP发生情况、人口学、影像学等信息,根据诊断标准,以是否发生HAP作为结局进行分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院内并发HAP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更短的)发病至入院时长、体温升高、脉搏增快、意识障碍等18项指标在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男性(OR=1.607,95%CI:1.031~2.504,P=0.036)、意识障碍(GCS 9~12分vs 13~15分:OR=15.122,95%CI:4.400~51.973,P<0.001;GCS 3~8分vs 13~15分:OR=18.504,95%CI:5.201~65.831,P<0.001)、生活功能障碍(mRS评分:OR=1.618,95%CI:1.259~2.081,P<0.001)、药物降颅压治疗(OR=2.216,95%CI:1.160~4.237,P=0.016)、采用外科手术治疗(OR=2.445,95%CI:1.351~4.427,P=0.003)是幕上sICH患者并发H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男性、意识障碍、生活功能障碍、采用药物降颅压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是幕上sICH患者并发HAP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此类患者应进行重点监测,以便及早诊治,改善相关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86名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心肌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合并糖尿病(OR=3.92,P<0.05)、吸烟(OR=2.91,P<0.05)、总胆固醇异常(OR=3.99,P<0.05)和低密度脂蛋白异常(OR=9.95,P<0.05)是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水平的Noble分级与合并糖尿病(NobleⅡ级×糖尿病异常:OR=10.38,P<0.05)、总胆固醇异常(NobleⅢ级×总胆固醇异常:OR=8.83,P<0.05)及低密度脂蛋白异常的交互作用(NobleⅠ级×低密度脂蛋白异常:OR=4.01,P<0.01;NobleⅡ级×低密度脂蛋白异常,OR=11.62,P<0.05;NobleⅢ级×低密度脂蛋白异常OR=30.56,P<0.05)与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显著相关。结论:心肌桥患者的Noble分级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制修饰作用,临床治疗实践中应重视心肌桥这一先天解剖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锥颅抽吸血肿治疗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建立早期锥颅抽吸血肿治疗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死亡的概率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收治的56例早期锥颅抽吸血肿治疗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例,对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进行两分类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56例患者,术后30 d死亡率为35.7%.两分类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意识水平、出血量和性别是影响早期锥颅抽吸血肿治疗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意识水平(P<0.05)和出血量(P<0.05)是危险暴露因子,而患者性别则是保护因子(P<0.05).早期锥颅抽吸血肿治疗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30 d死亡概率的简易预测模型为Logt P=-5.789+1.441X意识+0.053X出血量-2.0480X性别.应用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组内回代检验,该模型灵敏度为94.4%.结论意识水平、出血量和性别是影响早期锥颅抽吸血肿治疗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由此建立术后30 d死亡概率预测模型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血管病与心肌酶谱改变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与心肌酶谱改变相关性.方法对206例急性脑血管患者的以下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血清心肌酶谱,性别,年龄,神志,偏瘫等级,既往有无冠心病史,中医病理因素风、火、痰、瘀、虚,脑出血,脑梗塞,心电图改变,有无脑水肿、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预后;并将调研资料经数量化处理输入计算机,应用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 11.0,进行急性脑血管病诸因素与血清心肌酶谱异常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心肌酶升高与脑出血呈正相关(r=0.185,P<0.05),与中医病理因素火热呈正相关(r=0.215,P<0.05),与意识障碍呈显著性正相关(r=0.256,P<0.001),与并发症的发生呈显著性正相关(r=0.251,P<0.001),与死亡呈显著性正相关(r=0.312,P<0.001),与中医病理因素风呈负相关(r=-0.139,P<0.05),与中医病理因素瘀呈负相关(r=-0.174,P<0.05),与年龄、偏瘫等级、既往有无冠心病史及中医病理因素痰、虚以及脑梗塞、心电图改变无相关.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尤其脑出血伴意识障碍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容易升高且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相关的危险性因素,为相关的预防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道溃疡的病例180例,统计其中合并出血的病例数,并通过调查问卷的设计,对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相应的危险性因素。结果:18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道溃疡中,合并出血的病例为68例,占37.78%。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嗜酒(OR=3.43,P<0.05)、工作压力大(OR=2.22,P<0.05)、睡眠差(OR=1.45,P<0.05)、食用非甾体消炎药如布洛芬(OR=3.45,P<0.05)、辛辣饮食(OR=1.69,P<0.05)、不按时三餐进食(OR=1.54,P<0.05)等构成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的发生率较高,相关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预防策略,预防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压、血糖、血脂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 研究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住院的初发脑梗死患者358例,脑出血患者230例为病例组,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65例为对照组。根据年龄将脑卒中患者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比较3组间相关因素的 差异。将脑卒中患者按性别分组,分析不同性别组之间血压、血脂、肾功能的不同。结果: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 显示:血压升高、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空腹血糖与脑梗死有关(P<0.05);血压升高、高血压病史、LDL-C、空腹 血糖、血肌酐、饮酒史与脑出血有关(P<0.05)。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OR值分别 为10.43,4.74和7.39,P<0.01)。收缩压升高是青年组重要的危险因素(OR=28.74)。舒张压、糖尿病史仅与中年组脑卒 中有关(OR值分别为2.96,6.25)。LDL-C与老年组脑卒中相关(OR=2.87)。不同性别脑卒中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梗 死患者的舒张压男性高于女性,脑出血患者TC,HDL-C,LDL-C女性高于男性(P<0.05)。结论:青年脑卒中的高危因 素主要为高血压、尤其收缩压升高,中年患者与高血压、糖尿病有关,而老年患者则是高血压、糖尿病、饮酒以及 LDL-C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新诊断糖代谢异常的状况,探讨糖代谢异常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中国7城市52中心连续入选2005年6月1日至2005年8月31日间因急性冠脉综合征入住心脏监护病房,既往无糖尿病病史且入院血糖<11.1 mmol/L的1328例患者.通过统一调查表收集患者资料;并在出院前进行简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了解患者糖代谢情况.结果在本研究入组人群(n=1328)中,高血糖人群(包括新诊断糖尿病和糖调节异常)的比例约为67%,符合糖尿病诊断的共287例,占全部入选病例的22%,糖调节异常为45%(601例).不同糖代谢状态在血脂紊乱、高血压、体重指数、腰围、糖化血红蛋白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围水平和血脂紊乱是新诊断糖尿病组的相对危险因素(P<0.05).结论无糖尿病病史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新诊断糖代谢异常非常常见,新诊断的糖代谢异常与腰围水平和血脂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与所包含的心脑血管危险因子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和脂质代谢紊乱对急性脑血管病(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ACVD)亚型的影响.方法502例ACVD住院患者为病例组,包括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121例和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CI)381例.无脑血管者401例为对照组,分析MS、EH、DM和血脂对ACVD亚型的影响.结果ACVD各亚型伴EH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CH组又明显高于全部缺血组(P<0.01);各组伴DM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CH组则明显低于缺血组(P<0.01);各组伴MS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缺血组血清胆固醇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I和腔隙性梗死组血甘油三酯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H使ACVD全部亚型的危险性增高(OR=4.95~24.04,P<0.05),OR值以ICH组最大.DM使缺血性卒中亚型的危险性明显增高(OR=4.25~4.76,P<0.01).总胆固醇则除脑血栓形成组外,OR值均小于1.甘油三酯仅腔隙性脑梗死组OR值为1.22(P<0.05).MS使出血和缺血亚型的危险性明显增加(OR=2.51~7.3l,P<0.05).结论MS和EH使ACVD及全部亚型危险性增高,但EH对ICH、MS对脑血栓形成更有意义,MS对ACVD亚型的影响主要取决于MS所含的危险因子.DM与缺血性ACVD患病危险性增加有关.血总胆固醇浓度降低是缺血性ACV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