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9岁,因“双侧胸壁肿物溃疡不愈2个月”于2013年8月入院.入院查体:左锁骨上、双腋窝淋巴结肿大,最大约2 cm×2 cm,部分融合,双侧上胸壁见2处肿物,溃疡不愈,表面黑痂渗液,边界各约3 cm×3 cm,硬质,轻压痛,心肺腹部未发现明显异常.CT检查:左前下胸壁肿瘤,2.8 cm×3.0 cm肿物,与肋骨边界清,左锁骨上、双腋窝、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右侧胸壁活检切除术后改变(图A-B).骨髓穿刺活检:未发现明显异常.病理检查:IHC:Vimetin(+),NSE(+),CD99(+),CD45(+),CD3(-),CD20(-),CK20(-),CD34(-),Syn(-),S-100(-),desmin(-),Ki-67(+),约50%)(图2).临床诊断:Askin瘤(胸壁),左锁骨上、双腋窝、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Ⅳ期).  相似文献   

2.
1病案摘要患者男,64岁,因痰血2周、发现左肺阴影于2005年1月5日来本院行气管镜检查,示“左上叶尖后段开口处粘膜充血、隆起致开口完全闭塞,左下叶背段粘膜隆起,开口狭窄”。毛刷、冲洗和活检均找到鳞癌细胞。2005年1月7日在本院行左全肺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左上叶根部肿块4cm×4cm×3·5cm,中分化鳞癌,侵支气管管壁,切端阴性,上叶管口淋巴结(2/2),上下叶间淋巴结(1/1),主动脉弓旁淋巴结(1/2)见癌转移,主动脉弓下淋巴结(0/1),隆突下淋巴结(0/1),气管旁淋巴结(0/1),下肺韧带淋巴结(0/1),肺门淋巴结(0/1)未见转移”,手术分期为pT2N2M0(ⅢA期)…  相似文献   

3.
石洋 《中国肿瘤临床》2017,44(12):623-624
患者男性,50岁,主因"间断右下腹痛半年"入院,既往体健.结肠镜检查见回盲部溃疡型肿物,累及肠腔全周.病理示:腺癌.化验结果示:HGB 129 g/L、CEA 139.79 ng/mL、CA199>1200 U/mL、AFP 2.89 ng/mL.上腹部增强CT显示升结肠下段肠壁增厚,肿瘤直径约8.5 cm,并肠周淋巴结增大(图1A),肝右前叶上段占位性病变,直径约3.5 cm,中等环形强化,考虑转移瘤(图2A).胸部CT显示左肺多发小结节,不除外转移瘤(图3A),诊断为结肠癌伴肝脏转移、结肠癌伴肺转移.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2岁,2008年8月20日因"发现左乳房包块10年"入院.入院体检左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一肿块约8cm×10cm,质地硬,边界不清,活动欠佳,乳房皮肤颜色无改变,同侧腋窝和锁骨上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右侧乳房无异常,心、肺、腹部等均无异常.入院后初步诊断为左侧乳房纤维腺瘤,于2008年8月23日行左侧乳房肿块切除术,术后见乳腺组织内一肿块约9cm×8cm×6cm,分界不清,切面实性呈灰白色,质脆.HE染色镜下见肿瘤主体由梭形细胞组成,具轻度异型性,可见核分裂,其内见散在的灶状上皮样细胞、导管内癌及鳞状细胞癌图像,另见乳腺腺管周围肌上皮增生并向梭形细胞区域过度(见图1-2),病理诊断为左侧乳腺化生性癌.免疫组化显示:ER(-),PR(-)CK7(+),PCK(+),vimentin(+),进一步证实乳腺化生性癌(见图3-6).2008年8月27日患者再次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检查同侧淋巴结未见转移(0/9),术后给予CAF方案化疗和左侧胸壁和锁骨上区放疗,目前仍在治疗中.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37岁,因咳嗽、咳痰2年,加重伴发热2月入院,经检查后初步诊断为左肺下叶支气管鳞癌。行左肺下叶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左肺下叶高分化鳞癌,肿块大小8cm×7cm×5cm,癌组织浸润脏层胸膜,下叶支气管旁淋巴结(2/3)转移,上叶支气管旁淋巴结(0/1)、下肺韧带淋巴结(0/1)、隆凸  相似文献   

6.
1 病例资料患者,女,32岁,因"发现右颈部质硬肿块3天,右侧胸骨柄旁肿痛一月余"入院.入院行颈部B型超声示:右锁骨上及右颈部淋巴结肿大(范围约3.6 cm×1.9 cm),胸部强化CT示(如图4):前纵隔占位性病变,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淋巴瘤或内胚窦瘤;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左肺纤维病灶.ECT示(如图1):考虑胸骨、左侧肱骨下端中断转移;左侧肱骨下段、右侧肱骨中段及下段、右侧股骨骨转移不排除,建议随访,全身其他骨骼未见明显异常.因"患者2008年6月3日曾行官颈锥切术,术后病理:官颈上皮内瘤变,Ⅲ级( CINⅢ),累及腺体,局部早期浸润,切线未查见肿瘤.  相似文献   

7.
1病案摘要患者女性,55岁。2008年3月患者体检时经胸部X线检查发现右肺阴影,PET/CT检查显示右上肺、肺门纵隔淋巴结有明显的示踪分布。既往无吸烟史。遂行右肺上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心包开窗术,术后病理示:右上叶肺混合型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腺泡型腺癌),肿瘤大小4cm×3cm×3cm,支气管断端(-),区域淋巴结17∕24,纵隔胸膜(+),心包(-)。术后行NP方  相似文献   

8.
1 病例报告患者女 ,2 6岁 ,因咳嗽伴咯血 1h于 1994年 6月 2 3日入院。患者于 1h前因生气哭泣后突发咳嗽、咯痰伴咯血 ,咯血量约 60 0mL ,入院后胸片及CT检查示左肺下叶后基底段边界较清楚的类圆形阴影 ,大小为 2 0cm× 1 8cm× 2 3cm ,CT值 45Hu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左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有血性分泌物 ,咬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恶性细胞。术前诊断为肺结核球。于 1994年 6月 2 8日行剖胸探查术 ,术中见肿物位于左肺下叶后基底段 ,质中等硬 ,行左肺下叶切除术。术后病理示 (左肺 )化学感受器瘤 ,瘤细胞有一定异形性 (图 1)。 1999年 …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47岁,主因发现左乳肿物20余年于2011年3月16日入院.肿物约"核桃"大小,无不适症状,肿物增长缓慢.查体:左乳外上象限可见两处浅表静脉曲张,可及一分叶状肿物,大小约6.0 cm×5.0 cm×3.0 cm,质硬,表面光滑,与皮肤有粘连,与胸壁无粘连,双侧腋窝及锁骨上下均未及肿大淋巴结.乳腺钼靶摄片:左乳外上象限分叶状肿瘤,不除外恶变.局麻下取活检快速冰冻,病理示:左乳腺浸润性癌,考虑软骨肉瘤.遂行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石蜡切片病理结果诊断:(左侧)乳腺恶性软骨肉瘤(图1,2);乳头未见肿瘤;区域淋巴结未见转移(0/29),分组如下:胸小肌外侧组(0/20),胸小肌后组(0/9).免疫组化染色:S-100(+++),vimentin(+),广谱CK(+),PR(-),ER(-),C-erbB-2(-),Ki-67指数约50%.AB/PAS染色(+).术后恢复良好,电话随访患者健在.  相似文献   

10.
路丹  高树建  徐玉清 《中国肿瘤临床》2011,38(23):1434-1434
患者男,63岁,上腹部胀痛22个月.2011年04月07日胃镜检查示:胃角小弯侧见不规则溃疡,大小约3 cm×3 cm.病理报告:(胃角)癌,倾向低分化腺癌.血CEA及CA19-9正常,腹部CT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遂行2个周期化疗:多西他赛75 mg/m2,第1天;顺铂75 mg/m2,第1天;卡培他滨1 000 mg/m2,bid,连服14d;21d为1个周期.2011年06月07日复查胃镜示:病灶明显缩小.患者于2011年06月10日在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胃)隆起型绒毛膜癌,浸及浆膜,小弯侧形成癌结节,(第8组)淋巴结及小弯侧淋巴结各有1个转移,上下切缘(-),大网膜(-).免疫组化:HCG(+),CK8/18(+),CK7部分(+),P63少数(+),CK5/6(-),CK20(-),CEA(-).术后继续行巩固化疗.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50岁.2009年8月因右腰背部疼痛1 d入院,门诊CT显示,右肾前下方占位性病变.超声检查显示,轻度脂肪肝改变,右中腹部实性占位性病变.血常规、心电图正常.剖腹探查后行腹膜肿瘤切除术+部分空肠切除术.镜下见肿瘤细胞呈梭形,细胞轻度异型,偶见核分裂.免疫组化:CD117(+),SMA(+),Ki67(+),CD34(-),S-100(-),Desmin(-).病理诊断为胃肠间质瘤(GIST),侵袭性行为中度,恶性危险,大小8 cm×6 cm×6 cm.  相似文献   

12.
恶性黑色素瘤乳腺转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33岁,右乳及左腋下肿块半年,生长快来诊。查体:一般情况可双乳对称、无桔皮样变,乳头无溢液,右乳外上象限及3×3cm肿块,质硬,光滑、活动。左腋下肿块6×6×5cm,质硬。不光滑、活动差,左腋前见2cm陈旧性刀疤,(自幼黑痣,未见生长,一年前手术切除未送病理。未扪及肿块。双锁上、右腋下未及肿大淋巴结.肝睥未及.血WBC8.1×10~9/L、Hb10g/L,ESR50mm/h。肝功正常。陶片肺内未见转移灶,B超肝内未见占位性病变。临床以右乳腺癌左腋下转移行针吸细胞学检查,  相似文献   

13.
张英  胡艳丽  张旭  周际昌 《癌症进展》2007,5(3):304-305,297
1 病案资料 患者,女,39岁.主诉咳嗽、气短2个月于2005年3月9日入院.人院时严重刺激性咳嗽、气短,无血痰,无发热.体检:双颈各触及2~3枚肿大淋巴结,直径1~4cm,位于右锁骨上,质硬,固定.2005年3月9日胸部CT示右肺下叶基底段见2.7cm×2.9cm高密度肿块影,伴双肺广泛转移(图1).行支气管镜检并取活检,病理报告为腺癌.骨扫描提示多发骨转移(右肱骨、第11胸椎、第2腰椎、骶骨、髂骨).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CEA 375ng/ml.最后诊断:周围型右肺腺癌,双颈淋巴结转移,两肺广泛转移,多发骨转移.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69岁,因"发现阴囊内肿块一月余"于2008年9月2日至江苏省中医院行彩超检查发现左侧附睾头部实质不均质包块,左侧睾丸鞘膜积液.于2008年9月8日在本院行"左侧睾丸、附睾切除术".术后病理:大体所见:灰色不整形组织一枚,大小7cm×5.5cm×3em,睾丸大小4×3×2cm,拉丝度较好,附睾见一肿块大小4cm×2cm×2cm,肿块切面灰白色,实性,可见坏死.病理诊断为附睾淋巴瘤,瘤组织穿透附睾被膜并侵及睾丸.免疫组化标记如下:CK(-),PLAP(-),LCA(+),CD20(+),CD79 α(+),Mam-1(±),Bcl-2(-),Bcl-6(-),P53(++),CyclinD1(-),CD3(-),CD7(-),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术后全身PET-CT检查示腹主动脉旁、左侧腹股沟及右肺门多发淋巴结肿大,代谢明显增高;纵隔及双腋下淋巴结数目增多,体积不大,代谢不高.血LDH及β 2-MG检查正常.骨髓穿刺涂片及病理检查未见异常.患者于2008年9月至2009年2月期间予CHOP方案化疗6个周期,3个周期后疗效评价为CR.目前患者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5.
尹克  陈中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5):277-277
患者女性,28岁,2月前发现右颊部一约3 cm×2 cm×2 cm大小包块,无明显不适,于当地医院行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纤维肉瘤".于2011年7月7日收入本院,病理切片经本院会诊示:原始神经外胚叶瘤.行胸片、腹部彩超等检查未见异常.于2011年7月12日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肿物侵及翼腭窝及上颌骨后壁,大小约6 cm×5 cm×4 cm,呈白色胶冻样物,界限欠清,完整切除肿物及部分上颌骨.免疫组化:GFAP(-),NSE(-),Vim(+/-),CK(-),EMA(-),CD34(-),Ki-67(60%),CD99(+),CD56(+).术后病理示:原始神经外胚叶瘤(图1).术后行全身化疗,方案为环磷酰胺1.2 g+长春新碱2 mg+表阿霉素140 mg.目前随访中.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9岁,2010年11月4日因右乳进行性增大包块5年余入院.体检:右乳见一巨大肿块,20cm×20cm×20cm大小,呈分叶状,部分皮肤已溃烂,肿块质硬,无波动感,边界欠清,活动度差,双侧锁骨上、下窝及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临床拟诊乳腺恶性肿瘤,并行右侧乳腺单纯切除术.病理检查:单纯切除乳腺一个,23cm×21cm×20cm大小,切面实性、鱼肉状、质较软,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镜下:肿瘤细胞呈束状、编织状排列;细胞呈梭形,大小不一,胞质红染,有异型性,核分裂像>5个/10HPF,可见病理核分裂像(图1、2).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质呈SMA(+)(图3),Vim(+)(图4),S-100(-),CD68(-),Myoglobin(-),CK7(-),CK5/6(-),AE1/AE3(-).病理诊断:右乳腺平滑肌肉瘤.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33岁。主因声嘶2年,发现咽旁肿物1个月于2019年10月收入四川省肿瘤医院。颌面部CT示:右侧咽旁间隙异常信号肿块影,最大截面约3.0 cm×4.0 cm,考虑肿瘤性病变,右侧咽旁肿瘤性质待查(图1)。颌面部磁共振提示右侧咽旁肿瘤大小约3.8 cm×3.4 cm×2.1 cm。肿瘤占位,考虑神经鞘瘤?颈动脉体瘤?喉镜示:右侧声带活动差。本院多学科综合会诊,初步考虑右侧咽旁肿瘤,因血供丰富,且同动脉分叉关系密切,需鉴别动脉体瘤、颈静脉球瘤,建议手术切除,因位置较深,充分告知患者经颌下入路有断离下颌骨可能。评估无明显禁忌证后在全麻下行右侧咽旁肿瘤切除+右侧颅底肿瘤切除+部分腮腺切除术+气管切开术。术中见:右侧咽旁肿瘤约3.0 cm×4.0 cm,质韧,边界欠清楚,形态欠规则,活动度差,向上部分侵入颅底,外侧黏连胸锁乳突肌,内侧向深面黏连颈内静脉,表面被覆血管网并黏连周围组织,肿瘤根部汇入迷走神经,初步考虑迷走神经来源肿瘤。术中予以离断迷走神经,并行预防性气管切开(图2~4)。术中病理示:梭形细胞肿瘤。术后予以抗炎等治疗。免疫组织化学示:S100(+),CgA(+),syn(+),CD56(+),NSE(+),CEA(-),GATA3(灶状阳性),CK7(-),CD34(+),Ki-67(约3%+),CD17(-),P63(-)。出院后常规病理示:副神经节瘤(图5)。患者1周后回院拔除气管套管,截至2019年11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例1患者男,46岁。2004年4月20日因“头痛、右侧肢体乏力半个月”检查头颅MRI示“右额叶、左顶、颞、枕叶多发脑转移瘤”。2004年4月21日检查肺CT示“左肺上叶尖后段占位,最大约2.22cm×1.54cm,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最大直径约2.54cm,考虑肺癌伴纵隔多发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收治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并双侧颈内静脉血栓患者,现对此病例报告进行文献回顾。
  1病例介绍
  女性患者,65岁,因“左肺鳞癌并纵膈右锁骨上淋巴结、脑转移于放化疗3天后,右颈肿胀1天”入院。2012年2月15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干咳,无其它不适伴随症状。CT提示左肺上叶肿块34mm ×31mm,伴纵隔、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右锁骨上淋巴结病理提示转移性鳞癌。脑 MRI 提示左顶叶异常强化,直径1cm,考虑脑转移。骨、腹部影像检查
  未见转移。诊断左肺鳞癌并多发转移。患者于2012年2月24日-2012年8月22日行5周期 GP 方案化疗及左肺肿瘤姑息性放疗(PTV DT 58Gy/2Gy/29f),化疗2周期评价 CR,4周期评价 SD,化疗期间出现Ⅳ度骨髓抑制,输血及细胞因子治疗后缓解。既往体健,无遗传及肿瘤病史。查体:KPS 70分,右颈局部皮肤红肿3cm ×2cm,皮温升高,表浅静脉曲张,轻压痛,右侧锁骨上可见1.5cm 愈合良好瘢痕,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上肢可见 PICC 置管,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余无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FIB 3.6g/ L, INR 1.5g/ L。彩超提示右侧颈内静脉血栓(见图1)。诊断:①左肺上叶鳞癌并多发转移(纵隔淋巴结4R、6、7区、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脑转移)于放化疗后;②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性鳞癌于切除术后;③右颈内静脉血栓。分期:AJCC7版分期 T2 N3 M1b IV 期。  相似文献   

20.
吉非替尼停药后出现精神错乱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案摘要患者男,59岁。2001年11月因左肺中心型肺癌于我院胸外科行左肺上叶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左肺鳞状细胞癌Ⅱ级,肿块约5cm×5cm×5cm大小,位于左肺门处,累及上下叶肺组织,未侵犯肺膜,支气管断端未见癌,支气管旁淋巴结及左肺门淋巴结转移分别为1/4和1/3;主肺动脉窗及左下肺韧带旁淋巴结均未见转移(0/3和0/2)。术后行MVP方案化疗3个周期,局部放疗DT60Gy/30次,后行免疫治疗及对症处理。2005年6月因胸痛、低热3个月行PET检查发现术区复发及纵隔转移,给予吉非替尼口服,250mg/d,每日1次。服药期间出现腹泻、全身皮疹、恶心、食欲下降、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