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近年来,自动化血细胞分析复检工作的普遍开展,不但提高了血常规结果的可靠性,也提高了血液寄生虫的检出率,尤其是疟原虫的检出。本文报告笔者通过血常规复检发现的5例疟原虫病例的形态学和血常规特点。资料和方法对象5例患者于2011年7月至2014年1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其相关生活史及临床表现如下:病例1,男,34岁,7月上旬到内蒙古出差,同寝室室友出现高热寒战症状,回京后半月余因发热、  相似文献   

2.
关丽君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3):1954-1956
目的 针对血小板计数减少标本创建新的简便快捷的手工复核方法.方法 对首次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100×109/L的标本分别进行传统目视计数法复核和改良涂片法复核,比较3种方法计数血小板结果的差异.结果 共收集到血小板计数减少标本94份,其中6份为假性减少:5份血小板聚集,经采集末梢血复核后均在正常范围,1份为巨大血小...  相似文献   

3.
陈玉兰 《中国临床研究》2014,(5):605-606,609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患者的血涂片及骨髓象特点。方法对128例以血小板减少为首发症状患者的血涂片及骨髓涂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8例血小板减少患者血涂片及骨髓象报告中,提示造血系统良性疾病78例(60.9%),造血系统恶性疾病20例(15.6%),非造血系统疾病28例(21.9%),2例(1.6%)未明确诊断。血涂片及骨髓涂片中血小板成堆(6个及以上血小板聚集)、散在分布者分别是5、14例,呈小堆(3—5个血小板聚集)、散在分布者分别是48、39例,呈散在分布者均为75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疾病(ITP)患者血小板呈散在分布的比例最高,且涂片中多见大型血小板、畸形血小板。结论外周血涂片及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对血小板减少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库尔特仪器法与人工计数法对低血小板样品的检测,仪器法精密度较高,但对异常体积血小板识别能力差,准确性差于人工计数,对于仪器法测定低血小板样品,需进行人工复检。  相似文献   

5.
血小板是富含颗粒的无核细胞,它的功能是维持止血以及血管损伤和炎症时启动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液分析仪XE-2100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和血涂片复检的关系。方法测定血液分析仪XE-2100、CD-3700和手工法血小板计数精密度、线性和相关性;选择仪器CD-3700随机检测有报警的标本用XE-2100和手工法计数血小板;比较仪器血小板计数在不同范围内的标本例数与标本血片血小板数量估计值例数的符合率。结合观察血涂片红细胞、白细胞形态。与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报警进行对照比较。结果XE-2100血小板计数精密度较高,变异系数〈3%,血小板计数有良好的线性。其PUI-O法和PLT-I法血小板计数与手工法血小板计数相关性为γ=0.9。标本血小板浓度越低。仪器血小板计数与血片血小板估计值符合率越低。XE-2100血小板计数报警“血小板凝集”、“PLT分布异常”分别与血片上“大血小板”、“红细胞碎片”、“小红细胞增多”的例数相关。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范围(100-300)&#215;10^9/L时,仪器PLT-O法和PLT-I法血小板计数的报警与血片上所见血小板形态最为一致。结论XE-2100血小板计数准确性较高:但当血小板浓度异常、特别是浓度减低时,仪器计数结果需结合散点图、报警内容进行血片显微镜复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液分析仪XE-2100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和血涂片复检的关系。方法测定血液分析仪XE-2100、CD-3700和手工法血小板计数精密度、线性和相关性;选择仪器CD-3700随机检测有报警的标本用XE-2100和手工法计数血小板;比较仪器血小板计数在不同范围内的标本例数与标本血片血小板数量估计值例数的符合率。结合观察血涂片红细胞、白细胞形态。与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报警进行对照比较。结果XE-2100血小板计数精密度较高,变异系数〈3%,血小板计数有良好的线性。其PUI-O法和PLT-I法血小板计数与手工法血小板计数相关性为γ=0.9。标本血小板浓度越低。仪器血小板计数与血片血小板估计值符合率越低。XE-2100血小板计数报警“血小板凝集”、“PLT分布异常”分别与血片上“大血小板”、“红细胞碎片”、“小红细胞增多”的例数相关。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范围(100-300)×10^9/L时,仪器PLT-O法和PLT-I法血小板计数的报警与血片上所见血小板形态最为一致。结论XE-2100血小板计数准确性较高:但当血小板浓度异常、特别是浓度减低时,仪器计数结果需结合散点图、报警内容进行血片显微镜复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门诊患者中血小板减少病例的复检情况进行调查.方法 统计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09年9月~2010年1月门诊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常规检测中血小板指标低于60×109/L 的患者,涂片经瑞氏染色镜检、血小板目视计数操作进行复检,并发布最终结果.结果 期间共发现360例低于所设定界限患者,占总数的1.1%(360/34 078).其中血常规仪器检测结果为(35±16)×109/L;目视计数结果为(44±27)×109/L.EDTA导致的血小板假性减低患者36例,占门诊及体检总例数的1‰,经目视计数结果(162±62)×109/L明显高于仪器所测结果(86±65)×109/L,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门诊血小板减少或仪器提示异常患者标本需经人工复检方能发布报告.  相似文献   

9.
10.
血小板计数仪器法与手工法测定低血小板样品的评价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相似文献   

11.
不同密闭式吸痰方法在机械通气患者吸痰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两种密闭式吸痰方法在机械通气吸痰中的效果。方法将17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例)和对照组(9例),分别采用试验吸痰法(观察组)和常规吸痰法(对照组)吸痰各30 d,对两种方法的吸痰效果2、4 h吸痰次数、吸痰总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试验法的吸痰效果2、4 h吸痰次数、吸痰总量与常规法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采用试验法吸痰可减少日吸痰次数及痰量,吸痰效果好,提高人工气道护理质量,减少了临床护理的工作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ADVIA120血液分析仪计数网织红细胞(Ret)的准确性。方法114份EDTAK2抗凝静脉血分别用ADVIA120血细胞分析仪(简称仪器法)和显微镜目测(简称目测法)计数Ret,将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并观察仪器法的重复性和敏感性。结果Ret计数平均值仪器法为(3.0596±2.6201)%,目测法为(3.1084±2.6504)%,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仪器法重复性试验高值CV为10.86%,低值为8.06%。敏感性试验手工法测得结果为0.015%,仪器法为0.02%。结论仪器法具有重复性好,准确性、敏感度高,检测速度快等优点,可提供多项参数,标本不需特别处理,随到随做,是一种良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用人血免疫球蛋白(IVIg)对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出现血小板减少的脓毒症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IVIg,观察IVIg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小板计数、出血倾向的影响。结果治疗组血小板计数在治疗后第3天开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APACHEⅢ评分在治疗后第3天开始,血TM、VWF水平在治疗后第5天开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采用IVIg治疗脓毒症相关血小板减少症可减轻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使血小板计数迅速上升,改善患者的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血小板(PLT)减少与其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ICU收治的130例诊断为AKI且接受CRR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院内预后分为存活组(n=72)和死亡组(n=58),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临床数据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小板变化率(△PLT)对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根据△PLT的最佳截断值进行分组,对各组患者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比较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28 d累积生存率的差异.结果①58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病死率为44.6%.死亡组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接受有创机械通气、使用升压药及输血的比例高于存活组.②69例患者(53.0%)存在基线血小板减少症(TP).CRRT后新发TP 36例(27.7%).死亡组患者CRRT后血小板最低值低于存活组(24.00×109/L vs.58.50×109/L,P<0.001).③△PLT预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11(95%CI0.621~0.802,P<0.001),最佳截断值为51.28%.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T≥51.28%是接受CRRT的AK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3.349,95%CI1.500~7.474,P=0.003).⑤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CRRT后PLT下降51.28%以上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延长,28 d累积生存率降低.结论血小板减少在接受CRRT的AKI患者中常见,且与患者短期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手工显微镜计数法为参考,比较光学法与电阻抗法计数血小板的差异,并对仪器报警信息进行分析。方法应用Sysmex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同时采用光学法、电阻抗法检测468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O、PLT‐I),并与手工显微镜计数法检测的血小板计数(PLT‐M)进行比较,同时镜检观察红细胞与血小板的数量及形态,并记录仪器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报警信息。结果非血液病组中,PLT‐M、PLT‐I、PLT‐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血液病组中,PLT‐I与PLT‐M、PLT‐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M与PLT‐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病组仪器出现血小板报警信息者149例,出现红细胞报警信息者127例,与镜检结果较符合。结论当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参考范围内时,PLT‐I计数误差较大,需PLT‐M和PLT‐O方法复检或校正;当出现血小板或红细胞报警信息时,均需涂片复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了解临床真菌血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动态变化情况,分析其与真菌血流感染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住院患者中发生真菌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小板计数动态变化情况,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重症感染(50.00%)和恶性肿瘤(34.38%)是真菌血症患者最主要的基础疾病。32例真菌血症患者中17例(53.13%)发生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血小板计数动态曲线形态呈现3种变化形态:平稳型(15例)、U型(10例)和L型(7例),其病死率分别为20.00%、20.00%和100.00%,3种血小板曲线形态患者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3,P0.05)。结论在真菌血症患者中,发生血小板下降的概率较大。血小板下降,尤其是经治疗无法回升的患者往往病情凶险,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液学分析中测量不确定度在血小板计数(BPC)方面的应用。方法参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BPC参考方法计数处理过的全血标本中的血小板(PLT),并利用相关实验数据和文献资料,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测量不确定度表述指南》文件中有关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采用方差分析法,计算BPC过程中的不确定度。结果本实验研究评价了影响参考方法BPC的各个分量的不确定度,而所占比例最大因素为天间误差因素,其次是瓶间误差因素,天内误差和仪器校准因素所占比例较小;处理过的全血标本中BPC的扩展不确定度(扩展因子k=2)和95%置信区间为(189.6±5.4)×10^9/L。结论在规定了测量过程和分析样品类型时,不确定度能反映多种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不确定度能适用于该项目的测量值,有利于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液学分析中测量不确定度在血小板计数(BPC)方面的应用。方法参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BPC参考方法计数处理过的全血标本中的血小板(PLT),并利用相关实验数据和文献资料,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测量不确定度表述指南》文件中有关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采用方差分析法,计算BPC过程中的不确定度。结果本实验研究评价了影响参考方法BPC的各个分量的不确定度,而所占比例最大因素为天间误差因素,其次是瓶间误差因素,天内误差和仪器校准因素所占比例较小;处理过的全血标本中BPC的扩展不确定度(扩展因子k=2)和95%置信区间为(189.6±5.4)×109/L。结论在规定了测量过程和分析样品类型时,不确定度能反映多种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不确定度能适用于该项目的测量值,有利于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供应室器械回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根据HFMEA管理方法,成立器械回收管理小组,分析器械回收中存在的风险,明确失效模式及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措施解决主要失效因素。比较HFMEA实施前后各失效模式风险指数(RPN)值的变化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HFMEA实施后各失效模式RPN评分较实施前降低;实施后回收人员器械伤发生率、清点数目不符率、回收登记错误率和科室初步清洗不合格率均较实施前降低。 结论 HFMEA管理方法能够及时发现供应室器械回收环节的失效模式,有效降低失效模式所带来的影响,促进临床工作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干化学法和湿化学法测定血糖的相关程度,探讨两种方法能否共用同一参考区间,保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的EP9-A2文件,以ADVIA2400生化仪组成的检测系统作为比较方法,以VITROS FS 5.1生化仪组成的检测系统作为实验方法,分析两种方法之间的相关性,换算所得直线回归方程的斜率、截距作为干化学仪的校正参数,再重复测定血糖,分析参数改变前后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和临床可接受性。结果参数改变前,两种方法检测血糖相关性很好,相关系数 r2=0.9995,但是不同医学决定水平的系统误差均大于允许偏差(EA)的1/2,校正参数后,两种方法检测血糖 r2=0.9997,SE均小于EA 的1/2。结论干化学法和湿化学法测定血糖浓度相关性良好,通过校正参数后可共用同一参考区间,其检测结果临床可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