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目的]测定溴吡斯的明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和体内药代动力学,并研究其体内外相关性.[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XD释放度测定第二法,以磷酸缓冲液为释放介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溴吡斯的明的累积释放百分率.6只新西兰兔采用自身交叉给药方案,单剂量口服溴吡斯的明缓释片和普通片后,采用HPLC-紫外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的体内血药浓度.[结果]溴吡斯的明缓释片12h体外累积释放率达98.6%,其体内药动学参数如下:tmax为(4.001±0.004)h;Cmax为(15.442±0.215)mg/L;AUC0-∞为200.557±3.357.Loo-Riegelman法计算溴吡斯的明缓释片体内外的相关性,其体内累积吸收百分率与体外累积释放百分数X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为:fa=0.4851,fr+3.8377,r=0.9865,大于临界值r6.0.01(P<0.01).[结论]溴吡斯的明缓释片释放行为的体内外相关性显著,通过体外释放行为可预测其体内释放动力学.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溴吡斯的明脂质体,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质及各肠段的吸收情况。方法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溴吡斯的明脂质体,测定其包封率,考察脂质体体外释放情况;运用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模型,采用RP-HPLC法测定肠囊液中溴吡斯的明浓度,考察脂质体肠道吸收行为。结果脂质体包封率为(51.81±2.15)%,72 h累积释放率(95.08±...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Loo-Riegelman法评价溴吡斯的明磷脂复合物纳米乳(PPNE)体内外的相关性.方法 制备PPNE后,采用动态膜透析法研究PPNE体外释放行为,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大鼠口服制剂后的血药浓度,以Loo-Riegelman法计算体内吸收百分数(Fa),并与体外累积释放率作线性回归.结果 PPNE的体外累积释放率(X)与体内Fa(Y)建立的线性方程为Y=1.376 9X-47.543 2,r=0.941 1,r大于相关系数临界值r(6.0.001) (P<0.001).结论 PPNE体外释放与体内吸收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溴吡斯的明缓释片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研究溴吡斯的明缓释片与其普通片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2组,采用自身交叉对照实验,单剂量口服溴吡斯的明缓释片或普通片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溴吡斯的明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溴吡斯的明普通片与缓释片给药后,药动学参数如下:tmax分别为2 h和 ...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溴新斯的明1d2次缓释片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采用亲水凝胶骨架与薄膜包衣控释技术制备溴新斯的明缓释片,并对处方进行体外累积释放度的考察.结果:所研制的缓释片能够持续释药12h,释放规律符合一级释放方程.结论:溴新斯的明缓释片制备工艺合理,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溴吡斯的明纳米乳(pyridostigmine bromide nanoemulsion,PBNE)在体外的释放行为和体内的药动学行为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体外释放行为和体内药动学行为。结果:PNBE与溴吡斯的明(pyridostigmine bro-mide,PB)在4种释放介质(pH1.2的盐酸溶液,pH6.8、pH7.4、pH7.8的磷酸缓冲溶液)中的体外释放行为相似,PBNE的MRT(0-24 h)值较PB增加0.98 h,PBNE的Cmax值是PB的1.55倍,PBNE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是PB的1.82倍。结论:PBNE在不同介质中的体外释药行为相似,PBNE可改变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其口服生物利用度比PB好,PBNE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普鲁斯的明缓释片体外释放和体内吸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水为溶出介质,测定普鲁斯的明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兔单剂量口服普鲁斯的明缓释片或普通片后的血药浓度,分别以Loo-Riegelman法计算体内吸收分数Fa和反卷积分法计算输入函数R.结果 以体外累计释放度Y与Fa和R建立的回归方程分别为:Fa=0.9298Y+4.6074,r=0.9961;R=2.0163Y-11.242,r=0.9270.结论 普鲁斯的明缓释片体外释放与体内吸收之间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溴吡斯的明普通片为对照,通过多剂量口服给药后,评价溴吡斯的明缓释片的药动学和生物利用。方法 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2组,采用自身交叉对照实验,多剂量口服溴吡斯的明缓释制片或普通片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溴吡斯的明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结果 溴吡斯的明普通片与缓释片给药后,药动学参数如下:tmax分别为(2.00 ± 0)h和(4.00 ± 0)h; Cmax 分别为(25.477 ± 0.177)mg•L-1和(19.236 ± 0.446)mg•L-1;AUC0-∞分别为(321.424 ± 4.955)mg•h•L-1和(370.083 ± 12.229)mg•h•L-1;与普通片相比,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9.15%。结论 溴吡斯的明缓释片具有缓释动力学特征,与普通片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选用粉末直接压片工艺,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骨架材料制备日服1次的硝苯地平缓释片。方法 建立24 h的释放度测定方法并进行硝苯地平缓释片的体外评价;应用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研究缓释片在比格犬体内药代动力学,与市售参比制剂对比并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有相似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9±12.4)%;药物体外累积释放百分数与体内吸收百分数有较好的相关性,r=0.962 5。结论 本工艺制得的硝苯地平缓释片可以达到缓释24 h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溴吡斯的明分散片和市售普通片在兔体内的药动学参数,计算溴吡斯的明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12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采用随机交叉给药,单剂量口服60 mg溴吡斯的明分散片或普通片后,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用DAS 2.1.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及分散片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溴吡斯的明分散片和普通片在兔体内的Cmax分别为(1.83±0.08)mg.L-1和(1.68±0.03)mg.L-1;tmax分别为(2.33±0.41)h和(2.58±0.20)h;AUC0-24分别为(15.50±0.62)mg.h.L-1和(15.14±0.30)mg.h.L-1;AUC0-∞分别为(15.82±0.70)mg.h.L-1和(15.57±0.32)mg.h.L-1;分散片相对生物利用度F0-24为102.38%和F0-∞为101.61%;经方差分析、双单侧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两制剂在兔体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溴吡斯的明分散片和普通片在兔体内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EG-PLGA)为载体,优化纳米沉淀法制备透明质酸修饰的葛根素PEG-PLGA纳米粒(HA/Pue-NPs),并对其体外性质进行初步评价。方法?以PEG-PLGA为载体材料,透明质酸为表面修饰剂,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了透明质酸修饰的HA/Pue-NPs;应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处方,对其体外性质进行表征;并采用体外释药行为评价透明质酸修饰HA/Pue-NPs。结果?制备出的载药纳米粒外观呈球形,平均粒径、Zeta电位分别为(88.9±2.2)nm、(-21.9±0.54)mV,载药量及包封率分别为6.75%、78.52%。体外释药试验表明,载药纳米粒释药缓慢,24h的累计释放率为65.8%。结论?透明质酸修饰的葛根素PEG-PLGA纳米粒粒径大小均一,体外性质良好且具有一定的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12.
双氯灭痛缓释片的初步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壳聚糖作为缓释剂,通过湿颗粒压片法,制备了双氯灭痛缓释片。采用萃取紫外法,测定了家兔单剂量口服片(液)后血清中的双氯灭痛浓度,经计算机嵌合求得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缓释片的体内过程符合一室模型,并且体内外相关性良好,消除半衰期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制用于肺癌治疗的带缓释化疗药栓塞装置,通过体外、体内的释放实验评价其释放特性。方法用乙基纤维素、顺铂配成一定的比例,在带Ivalon泡沫海棉的镍-钛记忆合金支架上分次涂层自制栓塞装置,其中5个采用转篮法体外药物释放实验,了解其体外释放特性。采用萨能奶山羊(n=6),经介入方法把本装置置入于右下肺动脉,对照组(n=6)采用右下肺动脉灌注顺铂,两组术后均定时抽右下肺静脉血测顺铂浓度,明确其体内释放特性。结果体外释放观察时间为24 h,体外累计释放率>70%,在最初1 h内有突释效应。带药栓塞组1、2、8 h测得的肺静脉血药浓度均高于灌注组(P<0.05)。结论采用乙基纤维素作为缓释材料制作的带缓释顺铂栓塞装置在体外、动物体内均具有缓释作用,在体内有利于提高肺组织局部药物的浓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盐酸普鲁卡因胺(PA·HCl)膜控片(B)的处方组成,制备工艺,体外溶出速率;利用HPLC法测定了体内PA及其活性代谢物N-乙酰普鲁卡因胺(NAPA)的血药浓度经时曲线;体内PA实验数据按双室模型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得各药动学参数;B片剂体内外测定数据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缓释酮基布洛芬片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制包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并测定其体外药物释放动力学.方法 采用改良超声雾化法,将含BDNF的壳聚糖溶液加入超声雾化仪中雾化喷入海藻酸钠溶液中制成包裹BDNF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混悬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吗啡缓释栓。经家兔直肠给药,考察缓释栓剂释药的体内外相关性。方法:以聚乙二醇为基质,添加阻滞剂卡波姆,氮酮为促渗透剂制备吗啡缓控释栓;采用自行设计的体外溶出装置进行体外筛选;以大白兔为动物模型进行体内筛选;采用3p87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制备的吗啡缓释栓的体外释药性能良好,缓释时限〉7h。当体外释药符合零级模式,且R^2〉0.9时,体内药物释放出现平台,显示了良好的体内外相关性;体内释药过程为二室模型,MRT=8.221h,Tpeak=2.857h,Cmax=12.944μg/ml,AUC=127.275(μg/ml)·h。结论:所制备的吗啡栓剂具有良好的缓释特征。  相似文献   

18.
复方布洛芬缓释片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由布洛芬和盐酸伪麻黄碱组成的复方骨架型级释片。根据两药溶解度的不同设计了处方,并探讨了药物从缓释系统中的释放机理,同时选用12名受试者采用2×2交叉设计,比较了缓释片与进口普通片的生物利用度和体内药动学特征。结果表明,缓释片体外释药可用Korsmeyer/Pappas方程描述,药物均显示出良好的缓释行为。体内结果显示,缓释片与普通片相比生物利用度相等,而药物吸收速度较慢,血药浓度较为平缓、持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