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门诊和住院部治疗的宫颈病变住院患者200例,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技术检测HPV,对比高危型HPV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患者宫颈癌前病变(CIN)病变程度及年龄相关性。结果:慢性宫颈炎及CINI、CINⅡ、CINⅢ、宫颈癌各组HP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患者(20-30、30~40、40~50、40~50岁组)HP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发生密切相关,并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感染率增高;高危型HPV病毒感染与宫颈病变年龄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病变随访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随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HPV-DNA检测(HC-2)、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LCT)对术后组织病理学确诊为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174例病人进行追踪随访。结果经规范治疗后随访过程中,术后1、3、10与22月HR-HPV-DNA检测预测病变残留或复发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23.9%30.8%、55.2%与45.7%,阴性预测值均为100%。宫颈锥切组1、3、10及22月HPV阴性率分别为65.0%、68.9%、87.2%与86.7%;全子宫切除组1、3、10及22月HPV阴性率分别为63.2%、70.6%、75.0%与79.4%;广泛子宫切除组1、3、10及22月HPV阴性率分别为53.0%、71.0%、80.0%与67.0%。结论 HR-HPV-DNA检测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后随访中起重要作用。针对不同级别病变采用的手术方式均可有效清除HPV感染,但其转阴需要一定时间。治疗后HR-HPV仍阳性者应及时进行干预,以减少病变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载量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来我院宫颈病诊室就诊的206例病例,运用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信号放大技术( Hybrid CaptureⅡ,HC-Ⅱ)检测高危型HPV DNA含量,依据HPV病毒载量,将其分为1~100、100~1000、大于1000,3个HPV病毒载量组。且同时行阴道镜病理活检。按病理结果将病例分为宫颈炎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宫颈癌组。结果病毒载量越高,CIN程度越高。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相关,并随病变程度的加重,感染率增高。因此宫颈HPV病毒载量的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治疗及随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以探讨HPV负荷量预测宫颈疾病转归的可行性.方法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 HPV DNA)检测云南省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癌患者143例HPV感染负荷量,研究高危型HPV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 CINⅠ患者高危型HPV负荷量显著低于CINⅡ、CINⅢ及各期宫颈癌患者(P<0.05),CINⅡ及各期宫颈癌患者间HPV负荷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NⅠ高危型HPV病毒负荷量较低,CINⅡ、CINⅢ及宫颈癌患者HPV病毒负荷量增高,但病毒负荷量不随宫颈病变程度增加而增高.高危型HPV负荷量不能预测宫颈病变转归,但较高的HPV负荷与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感染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980例妇女行宫颈病变筛查。TCT细胞学检测、Hybrid CaptureⅡ(HC-Ⅱ)检测HPVDNA两者中任一项检测阳性者进一步行阴道镜及活检。结果 HPV阳性334例,感染率为16.87%,宫颈病变99例,不同宫颈病变中,HPV阳性率分别为CINⅠ81.25%,(13/16),CINⅡ85.71%,(30/35),CINⅢ95.23%,(40/42),浸润癌83.34%(5/6)(P<0.05),以30岁以上女性病变为主90.91%(90/99)(P<0.05)。结论随着宫颈病变级别升高,HC-Ⅱ检测HPV阳性率升高,HC-Ⅱ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危型 HPV负荷量与新疆维吾尔族宫颈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C-2的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759例维吾尔族患者进行高危型 HPV负荷量的测定,其中宫颈鳞癌组283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266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210例。对高危型 HPV的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程度进行相关分析,并以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维吾尔族女性549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LSIL组、HSIL组及宫颈鳞癌组维吾尔族女性人群间高危型 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高危型 HPV-DNA负荷量随疾病程度的加重而增加,呈正相关(P =0.000,r=0.436)。结论在新疆维吾尔族宫颈鳞癌患者及其癌前病变患者中,高危型 HPV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恶性肿瘤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端粒酶在胃肠道恶性肿瘤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端粒酶PCR-ELISA检测法检测胃癌11例、结肠癌14例及2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25例胃肠道肿瘤组织中21例端粒酶呈阳性(84.0%);25例癌旁正常组织 5例阳性(20.0%)。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端粒酶的表达均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无关,癌旁正常组织存在端凿酶阳性表达的病例,病理上多伴有不典型增生或癌细胞的浸润转移。结论 端粒酶可作为实质性肿瘤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对癌旁正常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的患者加强观察,有助于早期发现某些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术后再发或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状瘤病毒(hr-HPV)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级别之间关系。方法:选取经第二代杂交捕获(hybrid captureⅡ,HCⅡ)方法检测hr-HPV阳性病例,比较63例不同程度的病变宫颈组织石蜡标本(慢性宫颈炎13例,CINI-Ⅱ11例,CINⅢ16例,宫颈癌23例)hr-HPV负荷量的差别。结果:63例宫颈病变的组织中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hr-HPV病毒负荷量中位数亦增加。将hr-HPV病毒负荷量进行分组后,hr-HPV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进行Spearman's等级相关分析,等级系数r=0.472,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结论: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hr-HPV病毒负荷量中位数亦增加,并且高负荷量比例增加,但没有明显的hr-HPV病毒负荷量数值极限提示CIN的分级,需结合组织学检查才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对降低宫颈病变漏诊率的意义。方法对443例经高危型 HPV检测、阴道镜下活检及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LEEP术后病理诊断为准,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不足者111例,占25.06%。高危型HPV阳性患者302例,其中,诊断不足者96例,占31.79%;HPV阴性141例,诊断不足者15例,占10.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按年龄分段,阳性组中诊断不足率呈现2个低谷的“N”型分布,≤30岁段与41~45岁年龄段较低,31~35年龄段与大于或等于51岁段者较高;阴性组中诊断不足率呈现2个高峰,≤30岁段较高,41~45岁呈一小高峰,其他年龄段较低;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30岁年龄段阳性组低于阴性组,41~45岁年龄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年龄段阳性组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以不同的HPV载量进行分组,随着病毒载量的增大,诊断不足率逐渐增加,1≤ HPV≤10组与10< HPV≤10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 HPV检测可降低宫颈病变漏诊率;并且与年龄和病毒载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宫颈尖锐湿疣组织中HPV分型与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由于宫颈尖锐湿疣(CA)皮损中HPV高危型感染常与其癌变有关,而端粒酶活性增高多见于恶性疾病。该研究探讨宫颈CA皮损中HPV分型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PV病毒分型,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文件-酶标法(TRAP—ELISA)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24例(40.0%)HPV16/18型阳性,34例(56.7%)HPV6/11型阳性,2例未检测到HPV;HPV16/18型感染的皮损中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HPV6/11型感染者。结论认为端粒酶活性与HPV型别有关,可能与HPV病毒协同参与CA发病,HPV16/18型阳性者在临床可能有癌变倾向,抑制端粒酶活性可能可以阻碍疣体生长,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癌和胃良性病变中端粒酶的活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TRAP-PCR-ELISA方法检测36例胃癌组织,20例胃溃疡组织,10例胃炎组织和20例正常人胃黏膜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结果:胃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80.6%(29/36),胃良性病变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为10%(其中2例胃溃疡和1例胃炎组织标本检测到端粒酶活性),正常人胃黏膜组织未检测到端粒酶阳性.胃癌组织与胃良性病变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端粒酶活性是判断胃良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胃良性病变患者端粒酶检测阳性者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蛋白(C-Fos)在宫颈病变组织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2014年就诊于唐山市妇幼保健院125例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组织标本及相应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组织C-Fos基因蛋白的表达,同时采用杂交捕获法(HC-Ⅱ)检测相应宫颈脱落细胞中HR-HPV病毒负荷量,分析二者在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25例标本中HR-HPV阳性81例,其中1≤病毒负荷量(RLU/CO)≤100共40例,100~1 000共33例,>1 000为8例;C-Fos在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33.3%,42.9%,52.2%,67.5%,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HR-HPV病毒负荷量与C-Fos表达有相关性(r=0.533,P=0.000)。结论随宫颈病变程度进展,HR-HPV病毒负荷量与C-Fos表达率均逐渐升高,且二者具有相关性,有望将二者联合检测应用于临床,进而预测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大肠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端粒酶催化亚基 (h TERT)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 PCR- TRAP- EL ISA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免疫组化法 )对 30例大肠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正常大肠组织及 2 0例大肠腺瘤性息肉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和 h TERT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1端粒酶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正常大肠黏膜及大肠腺瘤性息肉 (P<0 .0 5 ) ;2大肠癌组织端粒酶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伴淋巴结转移大肠癌端粒酶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1 ) ;3相关分析显示端粒酶活性与 h TERT表达存在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端粒酶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h TERT的表达与端粒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喉癌下咽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端粒酶活性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化在喉癌和下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的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对58 例喉癌下咽癌组织、25 例癌旁组织和10 例癌前病变组织进行了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 58 例喉癌和下咽癌中53 例阳性, 阳性率914 % ; 25 例癌旁组织中3 例阳性, 阳性率12 % ; 10 例癌前病变中7 例阳性, 阳性率70 % 。结论: 端粒酶活化在喉癌、下咽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表达极高, 对阐明喉癌和下咽癌的发病机理和癌变风险估计有重要意义, 有可能成为咽喉癌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5.
端粒酶活性与宫颈癌病变关系研究及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与官颈癌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浸润型宫颈癌,7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Ⅲ28例、CINⅡ24例。CINⅠ20例)厦16例正常者的官颈新鲜组织,用TRAP—PCR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宫颈癌组中端粒酶阳性22例(73.33%),CINⅢ级中端粒酶阳性13例(46.4%),CINⅡ级中端粒酶阳性6例(25%),CINⅠ级中端粒酶阳性2例(10.00%);而16例正常言颈组织仅有1例端粒酶阳性(6.25%),宫颈癌和CINⅠ~CINⅢ组织端粒酶活性表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Ⅲ和正常对照组端粒酶活性表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端粒酶活性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在子宫颈病变中检测端粒酶活性对于探讨宫颈病变的进展和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端粒酶(hTERT)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了130例石蜡包埋标本.结果:1.端粒酶(hTERT)主要分布在细胞浆中,在慢性浅表性胃炎(CSG)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 、非典型增生(DYS) 及胃癌(GC)中表达率分别是0%、10%、30%、78.75%.在GC中表达率最高,GC组中的端粒酶与CSG 、CAG、DYS相比P<0.01.2. 80例胃癌中,端粒酶在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癌中表达率分别为71.43%,75%,75%,各组之间无差异性(P>0.05).结论:端粒酶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端粒酶检测对胃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个很好的恶性肿瘤标记物;端粒酶表达强度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在妇女病普查中宫颈癌及其病变的筛查效果.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对全县1400名妇女进行了普查,而阴道镜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阴道镜检查为炎症,CINⅠ、CINⅡ、CINⅢ和SCC者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2.17%,64.05%,72.02%,76.37%,和85.94%.结论 阴道镜下检查对宫颈疾病的诊断比较可靠,对宫颈癌的敏感性较高,对宫颈癌及其病变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乳头状病变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病变中端粒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对37例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乳头状腺瘤、乳头状增生的新鲜甲状腺组织进行了端粒酶活性的定量检测。结果: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为68.8%,乳头状腺瘤组织中为66.7%,乳头状增生的阳性率为50.0%,三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612,0.370,0.410)。结论:端粒酶活性的定量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病变鉴别诊断意义不大。上皮乳头状增生、增生活跃的乳头状瘤与乳头状腺癌可能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19.
20.
为检验N-亚硝基化合物与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本研究以山东牟平县高陵镇经胃镜筛检查出的胃癌及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空腹胃液PH值、亚硝酸盐浓度及24小时尿液N-亚硝基脯氨酸(NPRO)排出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胃液PH值及亚硝酸盐浓度与胃粘膜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而未见尿液N-亚硝基脯氨酸的排出量与胃粘膜病变有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