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C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结直肠腺瘤、腺癌的关系。方法对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结肠镜及病理学检查,排外家族性腺瘤性息肉及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其中患结直肠腺瘤、腺癌的2型糖尿病患者51例(研究组),无结直肠腺瘤、腺癌的2型糖尿病患者51例(对照组),测定2组的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空腹c肽(4.20±1.22)nmol/L,糖化血红蛋白(8.68±1.62)%;对照组空腹C肽(3.01±1.28)nmol/L,糖化血红蛋白(7.42±1.02)%。研究组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空腹c肽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结直肠腺瘤、腺癌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2.
朱文华 《中国综合临床》2001,17(12):936-936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的关系。方法:测定246例常规尿蛋白阴性糖尿病患者的晨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以大于2.5mg/mmol,为诊断糖尿病肾病标准,并比较不同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的糖尿病肾病检查结果。结果:共检出糖尿病肾病59例,病程>15年者与病程<5年者比较,糖尿病肾病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糖化血红蛋白>11%者与糖化血红蛋白<6.5%者比较,糖尿病肾病的检出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空腹血糖>11.1mmol/L者与<7.8mmol/L者比较,糖尿病肾病的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测定晨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来诊断糖尿病肾病方法简单可靠。糖尿病病程长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越差者,其糖尿病肾病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看图对话健康教育方式对维吾尔族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水平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90例维吾尔族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试验组运用糖尿病看图对话健康教育工具,由维吾尔族教育者用维吾尔语进行健康教育。两组患者教育前及教育后6个月采用糖尿病知识测定量表(MDKT)进行糖尿病知识测评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比较干预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后试验组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一般和好分别为36,3例,对照组分别为9,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404,P〈0.05)。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6.7±1.1)mmol/L,(9.1±0.8)mmol/L,(6.7±0.8)%,均低于对照组的(8.5±1.9)mmol/L,(12.0±3.0)mmol/L,(8.1±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301,-6.361,-6.009;P〈0.05)。结论对维吾尔族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维吾尔语进行糖尿病看图对话健康教育方式可使患者充分地掌握糖尿病基础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有效地控制血糖,改善生活质量,保障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出院后采用同伴教育对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重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但在出院后实验组的糖尿病患者除了接受和对照组同样的健康教育外,还要继续采用同伴教育进行护理干预,并在出院后对所有入组的患者每2个月随访1次。均于第6个月随访结束后统计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等数据。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出院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4个月实验组空腹血糖为(7.41±1.15)mmol/L,餐后2h血糖为(9.19±1.25)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7.19±0.84)%,均低于对照组上述3项指标值(8.68±1.48),(11.31±1.82)mmol/L,(7.96±1.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20,-6.301,-3.016;P〈0.05);出院后2个月实验组血糖及体重均比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除体重外两组其他3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教育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等指标,但要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还需进行更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前驱糖尿病诊断和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34例成都军区机关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者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前驱糖尿病组118例,空腹血糖(6.48±0.52)mmol/L,餐后2h血糖(9.55±1.38)mmol/L,糖化血红蛋白(5.83±0.22)%;糖尿病组145例,空腹血糖(13.81±2.12)mmol/L,餐后2h血糖(19.33±3.79)mmol/L,糖化血红蛋白(10.12±0.45)%;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71例)的空腹血糖(5.31±0.78)mmol/L,餐后2h血糖(6.05±1.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4.72±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呈正相关(P0.05)。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为100.0%,诊断前驱糖尿病的敏感度为97.5%,特异性为100.0%。结论糖化血红蛋白能够有效区分前驱糖尿病和糖尿病,对于糖尿病的治疗监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4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C肽水平的情况,并随访胰岛素治疗后对长期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胰岛素治疗1个月后,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明显下降(P〈0.05),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C肽水平明显升高(P〈0.05),有35例患者停用胰岛素,改口服降糖药物治疗,随访6个月,血糖控制理想。结论: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不仅能较好控制血糖及明显降低HbA1C,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恢复胰岛β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2周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纤溶活性和胰岛素抵抗改善的情况。方法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33例,入院后治疗前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胰岛素水平、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水平,胰岛素抵抗用Homa—IR表示。予胰岛素泵治疗两周后停止胰岛素泵,第2天行OGTT实验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胰岛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水平。结果胰岛素泵治疗后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达到良好控制(P〈0.01),糖化血红蛋白从治疗前(8.6±3.1)%降至(7.1±1.6)%,且未见明显低血糖。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前为3.26±0.85mmoL/L,治疗后为1.81±0.78mmoL/L(P〈0.05),三酰甘油治疗前2.86±0.85mmoL/L,治疗后1.92±0.64mmoL/L(P〈0.01)。纤溶活性在治疗后获得显著改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从治疗前0.225±0.113IU/ml升高至0.457±0.177IU/ml(P〈0.0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从治疗前0.898±0.168AU/ml/L降至0.533±0.215AU/ml(P〈0.05)。胰岛素抵抗指标Homa-IR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为4.11±0.85,治疗后为2.42±0.91(P〈0.01)。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具有快速稳定控制血糖,显著减轻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改善脂质代谢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次尿C肽/肌酐比重(UCPCR)在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分别测定T2DM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的尿C肽、肌酐、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C肽、餐后2 h血C肽、24 h尿C肽,分析UCPCR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T2DM患者UCPC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 05)。2型糖尿病UCPCR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2 h血C肽、24 h尿C肽(r=-0. 261,r=-0. 372,r=-0. 492,r=0. 358,r=0. 675,r=0. 583; P 0. 05)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尿C肽/肌酐比值可用于评估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9.
韩令川  韩学尧  陈静  高颖  纪立农 《临床荟萃》2009,24(12):1041-1043
目的研究血糖控制对2型糖尿病患者粪弹力蛋白酶-1(E1)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糖化血红蛋白选取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18例,在血糖控制前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粪E1水平,了解血糖对粪E。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前空腹和餐后血糖分别为(7.67±1.96)mmol/L和(14.66±1.98)mmol/L,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分别为(5.81±0.59)mmol/L和(7.65±1.48)mmol/L。治疗前后粪E1水平分别为(587.57±254.70)μg/g vs (626.71±297.49)μg/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0),血糖控制前后2次粪E1水平相关(r=0.806,P=0.000)。个体不同时间粪E1水平的变异为0~35%,平均值为16.7%。结论短期血糖控制对粪E1水平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对血糖控制不佳的超重初发糖尿病患者分别应用盐酸二甲双胍、利拉鲁肽进行降糖治疗后血糖变化的情况。方法将44例血糖控制不佳的超重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利拉鲁肽组及盐酸二甲双胍组,分别给予饮食和运动控制、利拉鲁肽皮下注射以及盐酸二甲双胍口服治疗等措施,观察时间为12周,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浓度。结果治疗后利拉鲁肽组和盐酸二甲双胍组患者的FBG、2hPBG及HbAlc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利拉鲁肽组的BMI[(24.61±3.47)kg/m2]较对照组[(25.37±4.70)kg/m2]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组的2hPBG[(7.13±3.85)mmol/L]比盐酸二甲双胍组[(8.03±4.33)mmol/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二甲双胍组的FBG[(6.31±3.45)mmol/L]和利拉鲁肽组[(6.98±2.97)mmol/L]相比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和盐酸二甲双胍片均可有效的降低超重糖尿病患者体质量指数及血糖,利拉鲁肽较盐酸二甲双胍片能更加明显的降低餐后血糖及患者体质量指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41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1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验两组受检者的血糖、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其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实验组餐后2 h、空腹血糖及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C肽呈负相关,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结论将血清C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应用于临床诊断糖尿病中效果显著,可进一步了解疾病的进展及病变程度,全面反映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对患者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4—2016-04某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研究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皮下注射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C肽及血糖水平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空腹和餐后2 h的胰岛素及C肽水平分别为(6.4±1.7)ml U/L、(60.2±15.8)ml U/L、(2.0±0.5)ng/mL、(6.3±1.8)ng/mL,分别低于研究组的(7.2±1.9)ml U/L、(67.5±18.7)ml U/L、(2.3±0.8)ng/m L、(7.2±2.1)ng/mL,糖化血红蛋白值、空腹和餐后的血糖水平分别为(7.9±1.1)%、(7.9±1.8)mmol/L、(10.2±3.1)mmol/L,均分别高于研究组的(7.0±1.3)%、(6.1±0.9)mmol/L、(8.6±1.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4%和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可有效增强患者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改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抽选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诊的80例疑似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检的80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C肽水平;以血糖检测及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单一及联合检测对糖尿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血清C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血糖检测及临床综合诊断,观察组80例疑似糖尿病患者中,75例确诊为糖尿病(占比93.75%)。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的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单一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联合检测鉴别诊断糖尿病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准确度,可为掌握患者胰岛素分泌情况提供可靠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自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炎性反应和胰岛8细胞损害程度。方法检测以自发酾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抗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的水平,及空腹胰岛素、c-肽及餐后2h胰岛素、c-肽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hs—CRP的水平,胰岛素(Ins)、C-肽、GAD抗体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①自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血清hs—cRP与对照组(32382.11±1685.68ng/ml比10775.25±1615.77ng/ml)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以酮症酸中毒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GAD抗体阳性率(14.0%),与对照组(1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自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空腹胰岛素、c-肽、餐后2h胰岛素、餐后2hc-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体免疫炎症反应是促使2型糖尿病患者自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的重要机制,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胰岛β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设为观察组,100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10.00%者占51.00%,显著高于对照组(Х^2=68.46,P〈0.01);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逐渐升高(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程度越重,其糖化吼红蛋白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与同型半胱氨酸及血糖波动的相关性,为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测定15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空腹C肽、同型半胱氨酸(Hey)、血脂、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UAlb),行动态血糖监测后测定血糖波动系数。根据UAlb将患者分为高UAlb组8l例和正常UAlb组73例,进行组间比较,并将UAlb与各种因素间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高UAIb组与正常UAlb组比较,糖尿病病程[(9.68±7.31)年与(5.44±3.65)年,t=3.427]、HbAlc[(9.61±2.44)%与(8.69±2.35)%,t=2.162]、血糖波动系数(3.06±0.85与2.58±O.91,t=2.43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46±O.83)mmol/L与(3.01±0.84)mmol/L,t=2.596]、尿微量白蛋白[(129.64±118.50)mg/24h与(18.14±3.54)mg/24h,t=6.421]、血尿酸[(335.02±90.39)mmoL/L与(287.00±92.03)mmol/L,t=2.541]及同型半胱氨酸[(15.55±4.53)mmoL/L与(13.12±4.44)mmol/L,t=2.6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糖尿病病程、LDL—C、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及血糖波动系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3、0.270、0.220、0.252、0.236;P值分别为0.000、0.008、0.033、0.014、0.02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UAlb与糖尿病病程、Hcy、血糖波动系数相关(β=0.344,P=0.000;β=0.244,P=0.011;β=0.229,P=0.012)。结论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糖波动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子,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减少患者血糖波动可作为预防2型糖尿病肾病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叶曦  陈晓文 《新医学》2009,40(10):679-680,697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双相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短期强化治疗的剂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空腹血糖等于或超过10mmol/L,糖化组红蛋白A1C等于或超过8.6%的64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双相门冬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治疗,按需配合二甲双胍250mg或阿卡波糖25mg的降低餐后血糖,使患者早、晚餐前血糖平均值控制至4.4—6.1mmol/L,3餐后2h血糖平均值控制至4.4~10.0mmol/L。记录血糖最初达标时的双相门冬胰岛素剂量、血糖达标时间,比较血糖、体重指数及病程基线不同患者的双相门冬胰岛素用量的差异。结果:治疗达标时,所有患者平均餐前血糖得以控制的时间为(7.0±2.6)d,平均餐后2h血糖得以控制的时间为(6.2±2.6)d。双相门冬胰岛素的平均用量为0.44U/(kg·d)。空腹血糖等于或超过13mmol/L组双相门冬胰岛素剂量明显大于空腹血糖10—13mmol/L组;体重指数低于23kg/m2组双相门冬胰岛素剂量明显大于体重指数等于或超过23kg/m2组;病程长者双相门冬胰岛素剂量明显高于病程短者(均为P〈0.05)。结论:双相门冬胰岛素治疗强化剂量平均为0.44U/(kg·d)。在使用双相门冬胰岛素进行短期强化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基线血糖、体重指数、病程调整药物剂量,使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通过应用网络平台随访服务模式对出院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管理,分析此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其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28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接受传统随访服务模式,试验组64例接受网络平台随访服务模式,两组患者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采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糖尿病相关知识问卷,自我管理能力调查表进行测定,同时观察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糖、血脂代谢指标及特异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特异生存质量的三个纬度:心理纬度(-1.34±2.128)分、社会纬度(-2.38±1.554)分、治疗纬度(2.86±1.701)分,均低于对照组(-2.11±1.765)分,(-1.46±1.078)分,(2.09±1.43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233,-3.663,2.621,P〈0.05);试验组经过为期3个月网络平台随访服务模式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6.9±1.2)%、空腹血糖值(6.8±2.O)mmol/L、餐后2h血糖值(10.0±3.1)mmol/L水平较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7.9±2.6)%、空腹血糖值(8.7±3.1)mmol/L、餐后2h血糖值(12.6±4.9)mmot/L有所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56,-3.67,-3.17,P〈0.05)。试验组经干预后,其认知(6.50±5.083)分、行为(-2.05±1.932)分均值高于对照组(4.62±3.344)分,(-1.93±1.62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349,0.218,P〈0.05)。结论网络平台随访服务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是有效的,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BMI相近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对照者血中瘦素、神经肽Y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1999—03/2000—02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76例。符合标准2型糖尿病患者76例,其中初诊患者43例(初诊组),已诊患者33例(已诊组)。选择本院门诊健康体格检查的自愿者40例为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采集和测定3组对象的血标本,用放免法测定血清瘦素,神经肽Y,TNF-α水平。结果:①2型糖尿病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lt;0.05)。餐后胰岛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低于对照组(P&;lt;0.05)。初诊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明显高于病史较长的已诊组患者(P&;lt;0.05);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已诊组(P&;lt;0.05);餐后胰岛素更低(P&;lt;0.05)。②2型糖尿病患者TNF-α仍然明显高于对照组(P&;lt;0.05),但是神经肽Y和瘦素无明显差异(P均&;gt;0.05)。③2型糖尿病组瘦素与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BMI、三酰甘油、脂肪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r=0.30,0.31,0.39,0.25,0.59,P均&;lt;0.05);而TINF-α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呈显著正相关(r=0.24,0.30,0.23,0.33,0.33,P均&;lt;0.05)。结论:循环瘦素、TNF-α参与胰岛素的分泌、血脂的代谢,提示两者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及血脂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化血清白蛋白的水平变化。方法常规孕检单胎孕妇361例依据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组35例(受损组),妊娠期糖尿病组26例(糖尿病组),对照组300例,糖尿病组和受损组给予饮食调理和胰岛素治疗后,检测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并与对照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受损组和糖尿病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高于受损组(P〈0.05);受损组和糖尿病组治疗后14,28d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糖化血清白蛋白在治疗后14d下降更明显。结论糖化血清白蛋白可作为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诊断中的辅助指标,在评价短期血糖控制效果方面较糖化血红蛋白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