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盐水介质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3种交叉配血法在新生儿输血安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同时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对174例需要输血的新生儿进行同型交叉配血,常规检测不规则抗体,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不规则抗体阳性者进一步做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盐水法有14例(8.05%)配血不合;凝聚胺法有1例(0.57%)配血不合;微柱凝胶法有62例(35.63%)配血不合,其中31例为直抗阳性引起的次侧不合,1例为抗-D抗体导致的3种方法均不合。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法用于新生儿交叉配血标本用量少,操作简便,易于标准化,结果清晰易判,敏感度高于凝聚胺法,对保障新生儿安全输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及输血策略。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在该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新生儿1903例为研究对象。运用微柱凝胶卡式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不规则抗体筛选及抗体鉴定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1903例新生儿交叉配血试验中,交叉配血不合102例,交叉配血不合发生率5.36%;其中男60例(3.15%),女42例(2.21%),男性交叉配血不合发生率高于女性(P<0.05);102例交叉配血不合新生儿中,红细胞抗体导致交叉配血不合40例(39.2%),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导致交叉配血不合62例(60.8%);红细胞抗体导致新生儿交叉配血不合中Rh血型系统抗体占52.5%,ABO血型系统抗体占32.5%,这两种血型系统抗体所占比例高于其他血型系统(P<0.05);红细胞抗体导致新生儿交叉配血不合的疾病中高胆红素血症占29.4%,黄疸占7.8%,这两种疾病发生率高于其他疾病(P<0.05);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导致交叉配血不合的疾病中新生儿肺炎占28.4%,远高于其他疾病(P<0.05)。结论新生儿交叉配血不合主要原因为存在红细胞抗体、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和疾病因素;新生儿输血前血清学检测非常必要,对新生儿输血治疗中血液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可降低交叉配血不合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种交叉配血方法在新生儿输血中的应用。方法运用三种交叉配血方法同时对215例新生儿血液标本进行同型交叉配血,常规检测不规则抗体、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不规则抗体阳性者进一步做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盐水法有18例配血不合,凝聚胺法有3例配血不合,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有76例配血不合。结论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更适合于新生儿输血前的交叉配血检测以及不规则抗体筛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在临床配血中的效果与体会。方法用两种方法对所有受血者做不规则抗体筛查和对所有配血不合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28例交叉配血不合平行试验中,微柱凝胶法检测出不规则抗体9例,交叉配血不合者28例;凝聚胺法测出不规则抗体7例,交叉配血不合25例。结论微柱凝胶法更灵敏,2种配血方法结合起来应用最佳,以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红细胞输注的回顾性分析,探讨电子交叉配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IH-1000检测我院受血者与供血者的ABO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以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以下简称直抗试验),交叉配血同时采用电子交叉配血和微柱凝胶法配血。结果在对红细胞进行电子交叉配血发现,14 762例受血者中有3例2次血型结果不一致,占0.02%,有101例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占0.68%,有26例交叉配血不合,占0.17%;29 608 U RBC供血者中有26单位RBC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占0.09%,出现次侧交叉配血不合。结论供血者直抗试验阳性不能进行电子交叉配血。只有具备ABO/Rh D2次血型鉴定准确、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供者直接抗人球蛋白阴性的结果适合电子交叉配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使用微柱凝胶交叉配血中遇到的配血不合原因,探讨相应防范和处理措施,提高输血科工作效率,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回顾分析四川省康复医院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共18例配血不合患者。结果因纤维蛋白过高引起3例,因冷凝集引起2例,因疾病和药物原因引起12例,因离心不足引起1例。结论检出直抗阳性红细胞是微柱凝胶法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配血时设置自身对照有助于对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微柱凝胶法(MGT)配血不合的病例,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指导作用。方法姜堰市人民医院输血科对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需输血治疗的患者进行MGT交叉配血,配血不合25例。结果 25例配血不合病例中,血型原因致配血不合5例(ABO血型抗原减弱3例、抗B抗体减弱1例、ABO亚型1例);自身抗体9例;患者有不规则抗体4例;献血者为多凝集红细胞和含有不规则抗体各1例;其他原因(患者使用药物右旋糖苷)5例。结论结合临床诊断、用药史、输血史、妊娠史等,合理分析影响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因素,联合使用正反定型,确保ABO血型准确,筛检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选择相应抗原阴性的红细胞进行同型交叉配血,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卡式法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以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在输血前,使用微柱凝胶法对有输血史、妊娠史、短期内需要多次输血或交叉配血不合的输血或备血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检,筛检阳性者,进一步作抗体特异性鉴定,再选取该抗体对应抗原阴性的供血者与患者进行交叉配血。结果在932例患者病例中,共筛检出不规则抗体3例(0.32%),经抗体特异性鉴定,为抗-E 2例(0.21%),抗-c 1例(0.11%),选取不规则抗体相应抗原阴性的供血者与患者进行交叉配血,配血成功。另检出患者已致敏红细胞所引起的交叉配血次侧凝集2例(0.21%),假凝集1例(0.11%),自身抗体2例(0.21%)。结论微柱凝胶法对于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交叉配血前必须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检,这对有输血史、妊娠史以及短期内需多次输血的患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在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微柱凝胶法对有妊娠史、输血史、短期内需要多次输血的600例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于检测结果阳性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再选择相应抗原为阴性的供血者标本进行交叉配血检测。同时与凝聚胺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检出12例主侧或次侧凝集标本,凝聚胺法检出30例主侧或次侧凝集标本;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不完全抗体检出率分别为98.00%和9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20例交叉配血不合的标本中,微柱凝胶法及凝聚胺法直接抗人球蛋白分别检出12例(60.00%)、10例(50.00%)阳性标本,两者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柱凝胶法可准确检测输血相容性,对保障输血安全具有重要价值。交叉配血之前有必要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尤其是有妊娠史、输血史、短期内多次输血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出现不规则凝集的原因和安全输血对策。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广东省四会市人民医院3 983例进行交叉配血的受血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交叉配血前对受血者和供血者的正反定型,然后采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观察交叉配血结果,统计交叉配血的凝集阳性率和交叉配血不符合情况。结果 3 983例受血者全部为同型血输注,凝集阳性率2.54%。分析原因包括,受血者产生自身抗体,如有输血史的贫血患者或有妊娠史的经产妇;体内产生免疫性抗原吸附在红细胞表面,造成红细胞致敏,对供血者血浆产生不规则凝集。采用安全输血对策,即预约洗涤红细胞,可排除次侧凝集的影响,确保输血疗效。紧急用血,使用盲配,选用多个供血袋,寻找完全相合的供血者,可降低输血风险。结论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出现不规则凝集的原因包括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假凝集、抗筛阳性、操作不当、微柱凝胶干涸等,需要按照原因分析和安全输血原则,采取不同解决办法和对策。最佳的安全输血对策,是减少异体输血的风险,大力推行自体血回输,达到降低输血风险和输血成本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疑难交叉配血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探讨处理方法,寻求使患者有效、安全输血治疗的对策。方法采用凝疑胺介质和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方法交叉配血,选用多种抗体筛选细胞和谱细胞,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以吸收放散试验和2-巯基乙醇试验,鉴别自身抗体和同种特异性抗体。结果共收集231例交叉配血不合案例。其中交叉配血不合由不拱则抗体引起的102例、未捡出不规则抗体的59例、同时存在不规则抗体和自身抗体的70例。结论对于A、B、O、RhD同型输血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根据引起交叉配血不合的不同因素,采用合理的交叉配血流程与方法,可明显提输血疗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后免疫介导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血浆中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阳性时,不规则抗体鉴定的血清学检测方法的选择,处理措施及输血策略。 方法一例AHSCT后的3岁男性患儿因重度贫血为改善贫血症状需输注红细胞入住四川省人民医院。通过盐水试管法确定了患儿ABO、Rh血型后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发现患儿与多个同型供者血液不相合,考虑到患儿贫血严重,于是采用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来判断红细胞是否被致敏;通过盐水介质试管法、微柱抗球蛋白法和聚凝胺法进行ABO血型系统以外的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以确定血浆中有无不规则抗体;根据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结果选择聚凝胺法来确定抗体的特异性;通过盐水介质试管法、经典抗球蛋白法和聚凝胺法进行交叉配血实验,结合抗体鉴定的结果,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供者红细胞输注。 结果本例患儿ABO血型为AB型,Rh分型为CCDee,ABO血型已转变为供者血型。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强阳性,红细胞被抗体致敏。血浆中检出了不规则抗体,红细胞上放散下来的致敏抗体与血清中检出的不规则抗体均为类抗-Ce自身抗体。选择了避开类抗-Ce抗体的Ce抗原阴性的AB型红细胞输注后血色素升高,3 d后复查血常规Hb为79 g/L,输血有效。 结论任何类型的AHSCT后都有可能发展成AIHA,也就是血浆中可能存在某种自身抗体(类抗体)而破坏自身红细胞,若能够明确患者血清中存在的类抗体,即可避开这种抗体而筛选红细胞无相应抗原的供者,也就避免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以安全输血。  相似文献   

13.
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不规则抗体检出的影响。方法用戴安娜(Diana)全自动血型仪对23例AIHA患者进行氯喹放散试验检测自身抗体掩盖的不规则抗体,用乙醚放散试验检测自身抗体血型特异性。结果23例患者中间接抗人球试验阳性者17例,氯喹放散后检出不规则抗体4例(抗E2例,抗E,c1例,抗M1例)。自身抗体具有血型特异性者于间接抗人球试验阳性者中检出6例(抗E4例,抗c2例),于间接抗人球试验阴性者中检出1例(抗E)。结论采用氯喹放散试验、乙醚放散试验等检测被自身抗体掩盖的不规则抗体及鉴定自身抗体的血型特异性对AIHA患者安全有效输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由ABO以外不规则抗体引起新生儿溶血病(HDN)的换血治疗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其临床诊疗意义。方法 收集2010~2015年在西安高新医院进行新生儿溶血病实验样本2 311例,用微柱凝胶卡抗球蛋白法筛查不规则抗体,Liss-IAT试管法鉴定不规则抗体; 分析不规则抗体的种类和相关临床资料; 换血后的疗效观察。结果 在2 311例新生儿溶血病样本中共检出不规则抗体36例,检出率占1.56%。其中Rh血型系统、Lewis血型系统、Kidd血型系统、Diego血型系统分别检出28例、3例、4例和1例,阳性率分别为:77.78%,8.33%,11.11%和2.78%; 在Rh血型系统的不规则抗体28例中,抗-D、抗-E、抗-cE、抗-C和抗-Ce分别检出2例,8例,11例,2例和5例,各抗体所占的百分率分别为:7.14%,28.57%,39.29%,7.14%和17.86%; 换血前后血红蛋白、游离胆红素用t检验,换血前后血红蛋白明显升高,游离胆红素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有26例进行了换血治疗。结论不规则抗体易致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在检测中应采用敏感的方法,对临床进行换血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检测红细胞免疫性IgG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技术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IgG抗体测定及红细胞抗体放散试验(简称三项试验),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BO-HDN检出率80.53%(182/226),其中,O-A组阳性率82.76%(96/116),O—B组71.18%(86/110),两组比较,X。:0.75,P=0.3851〉0.05,显示ABO—HDN的发生率与新生儿A或B型的型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项试验的检出敏感性,两组均以DTA最低(20/116或12/110),放散试验最高(96/116或86/110),经统计学分析,X^2均〉23.0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GT检测红细胞免疫性抗体具有敏感性高,结果易判定等优点。_=三项试验以红细胞抗体放散试验的检出敏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16.
The gel test: som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gel centrifugation test (GT) is a method of transfusion serology, based on the fact that, after centrifugation, unagglutinated red blood cells (RBC) pass easily through a gel, while agglutinated RBC do not.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GT to our blood bank transfusion routine [strictly following the manufacturer's instructions (DiaMed ID Micro Typing System)] resulted in problems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ults. These were overcome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modifications, which included: (1) the systematic use of 1% RBC suspensions; (2) the use of 50 microliters of 1% RBC suspensions and 25 microliters of serum in all tests; (3) the control of all negative indirect antiglobulin tests (IAT) and direct antiglobulin tests (DAT) by the addition of 50 microliters of a 1% IgG coated RBC suspension followed by centrifugation; and (4) the systematic use of saline-suspended RBC for ABO typing in patients with positive DAT.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患者输血前血样进行抗球蛋白试验检查,查找导致临床患者配血不合的原因,配合性输注,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通过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抗体性质。结果 61例交叉配血不合患者抗球蛋白试验结果显示,由温、冷性自身免疫性抗体及冷凝集素影响配血不合30例;ABO血型系统以外不规则抗体同种免疫性抗体31例,由Rh血型系统同种免疫性抗体导致配血不合占大多数,其中与抗-E抗体有关的患者17例,占由同种免疫性抗体引起配血不合的54.84%。结论患者体内产生的ABO血型系统以外不规则同种免疫性抗体或者温、冷性自身免疫性抗体及冷凝集素等几种因素的影响,是造成临床交叉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Rh血型抗原的复杂性和多态性应引起临床的重视,Rh血型同型输注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菏泽地区健康人群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分布规律,提高菏泽市临床输血前检查技术水平.方法 通过检测30294人份参加自愿无偿献血人群的血液标本,采用全自动微柱凝胶方法和凝聚胺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并对筛查阳性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分类IgM/IgG性质、效价,统计不规则抗体在健康人群中的发生率,对比分析其是否存在地区、民族、性别、年龄等差异.结果 抗体筛选阳性标本共计44例,阳性率0.145%;7种不规则抗体分别分布于Lewis血型系统、自身抗体、MN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四类,占比43%>23%>18%>16%;女性高于男性,在18~24周岁和O型血献血者中发生率较低,未发现有民族差异性.结论 不规则抗体存在地区性差异,具有多态性分布特征;凝聚胺方法用于输血前检查是解决不规则抗体引起输血溶血性反应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在新生儿溶血病(HDN )产后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401例疑似 HDN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进行母婴血型鉴定,并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与试管法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 T )、游离抗体试验以及放散试验检测。结果401例疑似 HDN新生儿确诊275例,其中母婴ABO血型系统不合占96.00%(264/275),Rh血型系统不合占4.00%(11/275)。ABO血型系统不合 HDN患儿中,母亲为O型、新生儿为A或B型占95.83%(253/264)。401例疑似 HDN新生儿中,微柱凝胶免疫法DAT、游离试验与放散试验至少1项检测结果阳性者占68.58%(275/401),试管法检测结果为阳性者占44.39%(178/401),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以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应用进行HDN检测具有结果准确、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