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部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inal stromal tumor,EGIST)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例确诊为腹部胃肠道外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CT图像资料。结果:13例中,7例发生于肠系膜,3例发生于网膜,2例发生于腹膜后,1例发生于盆腔;肿块直径3.8~15.3cm;2例CT平扫密度均匀,11例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1例均匀强化,12例不均匀强化;10例恶性,2例低度恶性,1例良性。结论:EGIST多数体积较大且多为恶性,其CT表现较具特征性,表现为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综合分析其影像及临床特征可明显提高其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外间质瘤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16例EGIST患者的CT和MRI表现,所有16例均行CT扫描,8例行MRI扫描.分析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信号特征及强化方式.结果 发生于大网膜3例,小网膜1例,肠系膜7例,腹膜后间隙4例,腹壁1例.圆形或类圆形3例,不规则形13例,病灶单发者13例,多发者3例.CT平扫均显示密度不均,其内见大小不一斑片状囊变、坏死区,增强肿瘤实质部分动脉期轻度强化,平衡期多为中等度强化,1例病灶内有钙化,1例伴肝转移.肿块最大径线4.8~ 18.2 cm(平均9.7 cm).MRI多表现为较大的分叶状软组织肿块,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肿瘤实质部分中度到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 EGIST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和MRI在EGIST的诊断与鉴别、观察肿块与周围消化道的关系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腹腔内胃肠道外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EGIST)罕见,约占胃肠道间质瘤的5%~10%,现有文献多以临床和病理学报道为主。笔者收集9例,分析其临床和螺旋CT表现特征,以期对临床诊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肠系膜源性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螺旋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肠系膜EGIST的CT表现特征及肿块部位,尤其是肿块与肠系膜上动脉、上静脉、小肠、小肠系膜血管的关系.结果 19例均为体积较大的单发囊实性肿块;4例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和上静脉移位,7例表现为十二指肠水平段向后方、左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内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多层螺旋CT表现,以提高对该肿瘤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例腹内EGIST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9例EGIST中,高度危险性6例,中度危险性3例,均为单发,其中肝脏转移1例,1例腹膜及肠系膜种植转移、腹腔淋巴结转移、少量腹腔积液。1例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周围,2例位于肠系膜根部,2例位于左下腹小肠系膜周围,1例发生于大网膜,1例位于盆腔右侧,2例位于腹膜后间隙。肿块最大径11~36 cm不等,平均(15±4)cm。椭圆形2例;分叶状、不规则7例,边缘均清晰。9例密度不均,内可见程度不等的坏死、囊变区,其中3例伴有钙化,1例伴有出血。增强扫描肿块实性部分中等至明显不均匀强化,动脉期增强幅度为22~32 Hu,静脉期增强幅度为27~43 Hu,坏死、囊变区无强化,肿块内均未见液气面。5例肿块实质见迂曲条状、簇状的肿瘤血管,经最大密度投影(MIP)成像可见肿瘤血管来源。结论腹内EGIST的MS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SCT有助于判断病变的部位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为病变诊断和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但确诊有赖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CT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6例EGIST患者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并行 MPR分析,另有3例行血管 MIP及VR成像。结果:多发肿瘤1例位于大网膜、肠系膜、腹膜;单发15例,位于大网膜6例,肠系膜5例,腹膜后4例。肿瘤最大直径3.5-23.5cm。2例呈圆形,14例呈不规则、分叶状。8例肿瘤与邻近组织脏器粘连分界不清。平扫2例密度均匀,其中1例完全囊变,增强扫描囊壁轻微强化,1例均匀强化;平扫14例密度不均,均可见程度不同的坏死、囊变,其中1例有钙化,增强扫描实质部分轻至中度强化,囊变坏死部分无强化,7例肿瘤实质内可见条状、簇状血管影,血管 MIP 及VR有助于明确肿瘤供血来源和发病部位。病理结果:良性1例,交界性3例,恶性12例。结论:EGIST 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病理上以交界性和恶性居多,螺旋CT及其后处理重建对该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术前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定位诊断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EGIST)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EGIST患者的CT资料,重点观察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病灶内有无气体、溃疡、钙化及坏死,邻近胃肠道黏膜有无破坏,以及病变与胃肠道血管弓及其属支血管的关系,并与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外生性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对比。结果 13例EGIST患者中,发现气体及肠道黏膜破坏各1例,10例病变主体层面上肿瘤与胃肠壁之间显示胃肠壁血管弓及其属支血管,病变边缘未见拉直的血管弓属支血管。23例外生性GIST患者中,发现气体、溃疡和胃肠道黏膜破坏分别为10例、12例和20例,17例病变边缘有拉直的血管弓属支血管,血管弓被推离胃肠壁,病变与胃肠壁之间无血管弓及其属支血管显示(P<0.05)。结论根据肿瘤内有无气体、溃疡,胃肠道黏膜有无破坏及肿瘤与胃肠道血管弓及其属支血管的关系,CT可对EGIST做出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胃肠道外间质瘤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10例中,高度侵袭危险性7例,中度侵袭危险性1例,低度侵袭危险性2例。肿瘤位于小肠系膜3例,回盲部肠系膜2例,大网膜1例,腹膜后1例,骶前间隙1例,直肠前间隙1例,多发1例,10例中共计12个肿块。肿瘤最大径3.8~25cm,平均11.3cm。肿块呈分叶状5个、不规则形4个、类圆形3个。CT平扫9个病灶密度不均匀,1个密度较均匀;MRI平扫2个信号不均匀;囊变和坏死发生率80%。CT或MRI增强11个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1个中度较均匀强化。结论胃肠道外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有相对的特征性,通过病变的影像特点和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可提高其诊断准确性,能够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EGIST的CT资料.结果 肿瘤位于腹膜后8例、肠系膜4例,腹腔4例,原发于肾上腺1例、大网膜1例,网膜及肠系膜1例.良性2例,交界性4例,恶性13例.肿瘤直径4.1~35 cm,类圆形5例,分叶状5例,不规则形9例.平扫密度均匀4例, 增强扫描1例均匀中度强化,1例不均匀强化,2例周边明显环形强化;平扫密度不均匀15例,增强扫描实质部分中度以上强化,囊变坏死部分强化不明显. 结论 EGIS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 MSCT对EGIS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CT对胃肠道外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发生在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EGIST)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发生在胃肠道外,经手术病理或活检确诊为间质瘤的11例患者的CT资料.结果 11例间质瘤患者中,5例发生在腹腔网膜,4例发生在腹膜后,2例发生在肠系膜.良性病灶1例,潜在恶性3例,恶性7例,远处转移4例.肿块大小为1.0~11 cm,形态不规则,病灶内有坏死液化区,实性部分强化明显.结论 CT对胃肠道外间质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CT表现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7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肿瘤位于十二指肠降部7例,水平部5例,升部5例。17例中恶性9例,伴转移2例,低度恶性6例,良性2例。17例中腔外生长14例,腔内外生长3例,肿块最大径3~20cm,其中≥5cm者16例,<5cm者1例。肿物密度不均匀伴中心坏死13例,伴破溃5例,分叶状10例,增强动脉期周边强化15例,16例肿块边缘可见尖角征。结论:十二指肠间质瘤具有相对特征性的CT表现:腔外生长不均质肿块、动脉期周边强化、尖角征。掌握这些CT表现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胃肠道神经鞘瘤的螺旋cT表现,并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进行对照分析。资料与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神经鞘瘤12例及GIST3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螺旋CT表现,并对其螺旋CT表现加以比较。CT影像资料由两名具有丰富经验的高年资放射科医师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肿瘤大小、形态、生长方式、增强模式、强化程度、肿瘤与黏膜接触面溃疡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q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良性GIST最大直径小于胃肠道神经鞘瘤和恶性GIST(P〈0.05)。胃肠道神经鞘瘤(83.3%)和良性GIST(80%)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而恶性GIST(84%)多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胃肠道神经鞘瘤和良性GIST与恶性GIST肿瘤形态之间差异有显著性。胃肠道神经鞘瘤和良、恶性GIST均可呈腔内生长、腔外生长、腔内外生长,其生长方式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神经鞘瘤和良性GIST增强模式、强化程度与恶性GIST肿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GIST溃疡(28%)比胃肠道神经鞘瘤(25%)和良性GIST(20%)更常见,但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胃肠道神经鞘瘤CT上多表现为圆形、卵圆形/扁圆形的匀质肿块,强化不明显或呈轻度强化,该表现类似于良性GIST,但与恶性GIST影像学表现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胃间质瘤与非胃间质瘤的CT征象及病理分级之间的差异,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恶性风险与发生部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且CT资料完整的64例GIST患者资料,按照病灶发生部位将其分为胃间质瘤组与非胃间质瘤组。采用秩和检验对比分析两组之间CT影像学征象及病理学差异。其中对间质瘤的生长方式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余均采用Mann-Whitney检验。结果当肿瘤直径≤5 cm,非胃间质瘤恶性风险明显高于胃间质瘤(P<0.05);且CT征象分别为圆形、腔内生长方式、无坏死、轻中度强化时,非胃间质瘤组与胃间质瘤组恶性风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对比:胃间质瘤肿块>5 cm、有坏死、重度强化者及发生转移的肿瘤恶性风险更高;非胃间质瘤组内3种生长方式对应的风险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腔内生长方式的恶性风险显著性高于腔外生长方式(P=0.042),且肿瘤有坏死比没有坏死恶性程度更高(P=0.001)。结论非胃来源间质瘤恶性风险高于胃间质瘤,且腔内生长方式的非胃来源间质瘤恶性程度更高,CT影像学征象有助于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16例经病理学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不同的影像学检查。结果:16例原发胃肠道间质瘤中原发于胃10例,原发于十二指肠1例,发生于回盲部1例,发生于小肠2例,横结肠系膜1例,乙状结肠系膜1例。内生性生长者1例,外生性生长者11例,腔内外生长者1例。影像学判断GIST良恶性的符合率为81%(13/16)。结论:外生性生长是胃肠道间质瘤主要的生长方式,也是诊断的主要依据。CT是该病术前诊断及判断其生物学行为的主要工具。  相似文献   

15.
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18例,术前均行螺旋CT扫描,7例行双期增强扫描.结果:肿瘤位于胃部8例,食管1例,十二指肠2例,小肠4例,回肠末端小肠系膜、横结肠系膜各1例,未确定原发部位者1例.无论良、恶性,CT表现17例边界清楚;瘤体内多发坏死、囊变10例,无囊变者密度均匀,为软组织密度;肿瘤边缘分叶12例;病变腔内侧面溃疡7例,气体及对比剂进入其中;钙化1例,转移2例,未见淋巴结转移;增强扫描,肿瘤中度到明显强化;螺旋CT定位准确度为77.8%,判定良、恶性准确度为50%.结论:螺旋CT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和提示诊断都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对肿瘤良恶性的判断有一定限度,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T、MRI和DSA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19例GIST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7例行CT检查(1例同时行MRI,另1例合并肝转移瘤者同时行DSA),2例行DSA检查。结果:19例中肿瘤发生于胃6例,小肠10例,直肠2例,小肠系膜1例;恶性17例,潜在恶性2例;最大径小于5 cm者 4例。CT表现(17例):肿瘤向腔外生长12例,呈分叶状14例,肿瘤内有多发低密度区12例,肿瘤呈中度或明显强化16 例。MRI表现(1例):肿瘤于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双期增强扫描示肿瘤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显著。DSA表现(3例):肿瘤血管丰富,供血动脉增粗,引流静脉提前显影。结论:CT、MRI是GIST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肿瘤有分叶或多灶性坏死征象可提示恶性或潜在恶性诊断,对于小于5 cm GIST的良恶性判断,该征象可能有更大价值。DSA对GIST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GISTs的CT表现. 结果 GISTs发生于胃部23例,小肠8例,直肠3例,食管2例,网膜1例.良性13例,潜在恶性14例,恶性10例.肿块多向腔外生长(67.8%,25/37),呈类圆形或椭圆形29例,不规则分叶状8例.37例GISTs中12例良性和6例潜在恶性肿块最大径<5 cm,边界清楚, 均匀强化;10 例恶性和8例潜在恶性肿块最大径≥5 cm,瘤内坏死,其中3例瘤内积气,边界多不清楚,不均匀强化,14例黏膜面溃疡形成.淋巴结转移少见.4例出现肝转移. 结论 MSCT对于GISTs的定位、定性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腔外型胃间质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腔外型胃间质瘤的CT表现。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和双期(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增强扫描。结果:15例腔外型胃间质瘤均分布在胃的周围,其中与胃之间有密切关系者9例,与胃之间关系不明确者6例。表现为囊性病灶5例、囊实性病灶7例和实性病灶3例,双期增强扫描示肿瘤实质部分均呈明显强化。结论:腔外型胃间质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熟悉其表现将能提高对其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诊断恶性胃肠道间质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症实的27例恶性GIST的多层螺旋CT表现。全部病例均作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并作多平面重建后处理。结果:肿瘤来源于胃11例,小肠9例,结肠5例,肠系膜2例;肿瘤横径4.2~22cm。边缘清晰12例,边缘不清15例。肿瘤形态多不规则,19例可见分叶。平扫病灶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中度至明显强化,静脉期呈持续性强化。病灶内部可见多数大小不等的坏死区,9例呈囊实质性改变。合并肝脏转移4例,肺部转移1例,淋巴转移2例。本组定位准确率为85.2%(23/27),定性准确率77.8%(21/27)。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双期扫描、轴面结合多平面重建图像对恶性GIST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CT表现特征,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EGIST患者的CT表现(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及边缘、增强特点、邻近脏器受侵、转移等征象),25例均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其中8例又行CTA检查。结果 25例EGIST中,高度危险17例,中度危险5例,低度危险3例,其中5例发生远处转移。单发23例,位于肠系膜10例、网膜6例、后腹膜5例、盆腔2例;多发2例,起自后腹膜及肠系膜。肿瘤直径平均13.2 cm。肿块呈分叶状8例,不规则状4例,类圆形或椭圆形13例。其中1例可见钙化,23例病灶内见囊变及坏死。根据肿瘤的强化方式,分两种类型:Ⅰ型,动脉期大致轻度均匀强化,静脉期强化略高于动脉期。Ⅱ型,动脉期为中度不均匀强化,静脉期进行性强化,强化高于动脉期;囊变、坏死无明显强化;其中15例在动脉期病灶实性成分内可见条状强化的血管影;CTA可清晰显示肿瘤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结论 EGIST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在术前诊断及术后随访判断其生物学行为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