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X线联合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5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MRI、CT、X线检查,以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测方式诊断AS骶髂关节病变的效能。结果:256例AS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显示156例患者确诊为AS骶髂关节病变,不同检测方式诊断AS骶髂关节病变的准确度、灵敏度比较,MRI与3项联合检测>CT>X线,MRI与3项联合检测诊断AS骶髂关节病变的特异度高于CT,不同检测方式对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侵蚀的检出率比较,MRI与3项联合检测>CT>X线,不同检测方式对关节软骨肿胀、关节面骨质囊变的检出率比较,3项联合检测>MRI>CT>X线,不同检测方式对Ⅰ、Ⅱ级检出率比较,MRI与3项联合检测>CT>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X线与CT,MRI诊断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的价值更显著,且3项联合检查可提升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行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80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对比2种检查方式对AS骶髂关节病变的应用价值。结果 CT与MRI检出骨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关节间隙异常时,其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MRI诊断AS骶髂关节病变的检出率为99%,高于CT的91%,诊断关节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腰5骶1关节突病变及软组织肿胀时,其检出率分别为68%、59%、71%、84%,显著较CT诊断的39%、36%、50%、44%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在AS患者骶髂关节病变中的具较高的检出率,对病变性质的诊断、分型更为精确,其应用价值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0例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X线平片、CT及MRI资料,总结相应影像学表现及病变分级,并作平行对照研究。结果:①CT与MRI对早期AS骶髂关节改变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P<0.05),但CT与MRI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0级,X线平片与CT、MRI分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AS骶髂关节主要表现为骨质疏松、侵蚀、囊变以及关节软骨肿胀等,CT、MRI较X线平片对这些表现的检出率要高,尤其是对于那些临床疑似AS但X线平片难以准确判断的早期病变,CT与MRI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X线、CT与磁共振成像(MRI)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先后行X线、CT、MRI检查,比较3种检查方式分级结果及检出率、影像学表现及检出情况。结果 MRI在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检出率高于X线及CT,对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关节面侵蚀及关节软骨囊肿检出率均高于X线、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应用X线、CT及MRI均可发挥一定作用,且相比于X线、CT,MRI对组织病变及分级的检出率更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椎炎(AS)骶髂关节受累的X线平片、CT和MRI的影像学特点,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8例AS患者的骶髂关节的X线、CT及MRI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X线检查23例,骶髂关节受累检出率17.4%;CT检查32例,骶髂关节受累检出率59.4%;MRI检查40例,骶髂关节受累检出率90.0%。MRI显示AS骶髂关节受累的检出率优于X线平片和CT(P0.05)。结论:X线平片对典型AS能作出准确诊断,但对AS的早期诊断不如CT、MRI;MRI能显示X线平片和CT不能显示的AS骶髂关节受累的急性炎症改变,滑膜炎所致的少量积液和滑膜异常强化是骶髂关节受累最常见的MRI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I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为临床对病情的评估提供更多依据.方法:AS患者30例,根据临床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分为3组,即静止组、可疑活动组、活动组,所有患者均行骨盆正位片、MRI检查,对患者进行平片分级,并采用MRI评分系统(SPARCC)对骶髂关节病变行活动性评分,对3组病人的上述检查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和相关性研究.分析AS骶髂关节MRI脂肪信号并评估脂肪沉积的程度,与平片分级做对照研究.结果:3组之间SPARC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ARCC与BASDAI评分呈正相关(rs=0.66,P<0.05);骶髂关节平片Ⅰ~Ⅱ级,MRI表现无或轻度脂肪沉积.平片Ⅲ级,MRI表现中度或重度脂肪沉积.平片Ⅳ级,MRI表现重度脂肪沉积.结论:在AS骶髂关节病变中,骨髓水肿程度的SPARCC评分可作为判定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的依据之一,骶髂关节脂肪沉积的程度可以反映AS患者病情轻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改变的CT表现,协助临床评估病变程度,以提高其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AS患者的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结果 AS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为病变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髂骨侧为主,软骨钙化、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及面下骨结构改变以及骶髂韧带钙化.结论 AS骶髂关节CT表现多种多样,但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特点,帮助临床评估病变程度以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分析36例临床确诊AS患者的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结果AS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为病变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髂骨侧为主,软骨钙化、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及面下骨结构改变以及骶髂韧带钙化。结论AS骶髂关节CT表现多种多样,但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22例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影像表现分析,讨论CR平片、CT和MRI对AS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对所有22例AS患者骶髂关节的CR、CT、MRI显示对比统计分析. 结果骶髂关节:CR平片表现,0级2例,Ⅰ级改变1例,Ⅱ级改变4例,Ⅲ级改变6例,Ⅳ级改变9例.CT表现:Ⅰ级改变3例,Ⅱ级改变5例,Ⅲ级改变5例,Ⅳ级改变9例.本组4例行MRI检查,CR表现正常2例,但2例在MRI上表现为软骨炎性水肿,关节面下周围骨髓在T1WI呈低信号,T2WI高信号,另外2例为中晚期.结论 :CR平片、CT、MRI是AS的主要检查方法,对AS的诊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AS的诊断还需结合实验室检查,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病例,骶髂关节的CT,MRI较CR平片能更好地显示细微病变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绝大多数患者血清组织相容性抗原(HLA-B27)阳性.该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主要累及骶髂关节、髋关节、椎小关节和肋椎关节,其中以骶髂关节受累最常见[1].CT扫描是诊断AS骶髂关节病变的重要手段之一[2,3].作者总结了幼年与成人AS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探讨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探讨X线、CT、MRI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表现,评价三种检查方式在强直性脊柱炎影像学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8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别行骶髂关节X线、CT、MRI检查的影像学资料,探讨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不同表现来检测骶髂关节病变程度(诊断AS的主要依据),由此判断分析早、中、晚强直性脊柱炎。结果早期AS患者共有46例,X线与CT、MRI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8,P0.01;χ~2=10.38,P0.01);晚期AS患者共有40例,X线与CT、MRI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05或χ~2=0.01,P0.05)。结论目前AS骶髂关节病变影像学检查中X线平片易漏诊,在骶髂关节Ⅰ、Ⅱ级早期病变分析定性方面,CT及MRI的诊断意义要比X线平片显著;在Ⅲ、Ⅳ级晚期病变中,三者相差不大;在Ⅰ、Ⅱ级早期病变中,CT与MRI比较各有其优势。  相似文献   

12.
骶髂关节MRI检查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涌  曾阳东 《广西医学》2009,31(4):482-484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早期骶髂关节MRI表现及对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3例患者行骨盆X平片及双侧骶髂关节MR扫描,对比分析X线、MRI扫描征象。结果23例AS患者中X线检出率52.2%,MRI检出率87.0%。Ⅰ-Ⅱ级患者MRI可见关节软骨增厚、信号异常,滑膜信号异常,以及骨髓水肿;Ⅲ-Ⅳ级患者除有Ⅰ-Ⅱ级的表现之外,还可见大范围的骨质硬化、骨髓内脂肪沉积。Ⅰ-Ⅱ级病变MRI检出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Ⅲ、Ⅳ级病变两种方法检出率相似(P〉0.05)。结论MRI能够显示AS患者骶髂关节的早期病理改变,可作为AS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现在请读者和我一起浏览一下强直性脊柱炎(AS)的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和磁共振成像(MRI)征象。 骶髂关节常为AS最早受累的关节。虽然X线平片检查仍为目前AS骶髂关节炎早期诊断常用的手段,但其异常征象常出现较晚,而且由于骶髂关节面不规整结构重叠,早期病变难以清楚  相似文献   

14.
孙青 《中国厂矿医学》2006,19(5):446-447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的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AS患者的骶髂关节CT表现。结果AS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为病变累及骶髂关节髂骨侧为主,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及面下骨结构改变。结论骶髂关节CT检查有助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螺旋CT表现,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62例临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行MSCT扫描,并对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螺旋CT表现特点为: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及髂骨侧,常见关节软骨钙化、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毛糙、面下骨硬化或吸收及骶髂韧带钙化等改变。结论螺旋CT扫描对AS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及鉴别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分析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CT与MRI诊断方法的应用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自2011年5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突变治疗的25例患者的CT和MRI骶髂关节表现的诊断结果.结果 CT在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早期骶髂关节骨皮质侵蚀和缺损方面优于MRI,而且还能够清晰地看到骶髂关节炎的分级,但MRI可反映骶髂关节旁软骨破坏和韧带损伤.结论 CT与MRI它们的作用是互补的,结合CT和MRI对患者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诊断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亚东  凌鑫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2):1485-1485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之骶髂关节病变的MSCT表现,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78例临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行MSCT扫描,对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MSCT表现特点为: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及髂骨侧常见关节软骨钙化、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毛糙、面下骨硬化或吸收及骶髂韧带钙化等改变。结论:MSCT扫描对AS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及鉴别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炎的MRI征象,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37例68个骶髂关节符合1984年修订的纽约临床诊断标准(MNY)【1】AS患者行MRI检查者,分析其MRI征象。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早期MRI征象包括:关节软骨不规则增粗、扭曲、信号改变,骨髓水肿,局灶性骨质侵蚀、缺损、中断、囊变。结论 MRI可提高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炎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强直性脊柱炎(AS)早期骶髂关节炎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5例到本院进行特殊疾病鉴定的可疑AS患者,在1周内分别行双侧骶髂关节MRI和CT检查,依据纽约标准进行分级,分为早期(0~Ⅰ级)和晚期(Ⅲ~Ⅳ级)两组,分别进行X2检验。结果 CT和MRI对晚期(Ⅲ~Ⅳ级)骶髂关节炎炎的判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对(0~Ⅱ级)的判断二者相差较大,对于AS的早期骶髂关节炎炎诊断MRI明显优于CT,具有统学计意义。结论 MRI对AS早期骶髂关节炎的诊断具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为降低强直性脊柱炎(AS)的误诊率及致残率,必须紧紧抓住早期诊断这一关键环节。除详细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外,X线检查对AS的诊断富有极其重要意义。 1.鹘髂关节病变 早期AS病人几乎98%~100%都有骶髂关节病变,最快者发病7个月,即有骶髂关节炎的X线改变。病变一般始于骶髂关节的中部,为双侧性。首先多侵犯髂骨侧,其骨致密带增宽,最宽可达3厘米。而后累及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