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相关血小板减少症(thrombocytopenia,TP)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血小板(platelet,PET)计数恢复情况.方法 回顾2012年4月-2018年1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初发SLE患者30...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报告了我院1984年1月至8月住院的SLE病人血小板水平与病情变化、预后和出血的关系。结果表明,不能单纯将血小板计数视为判定或推测SLE病情变化、预后及其出血的唯一指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春新碱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8月~2012年3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患者6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治疗组采用环磷酰胺结合长春新碱治疗。结果:治疗组缓解率为96.7%,对照组为80.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χ^2=4.236,P〈0.05)。结论:长春新碱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症状,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并发血小板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中巨核细胞数日方法通过显微镜目视观察巨核细胞形态并计数数量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小板减少是很常见的并发症.发病机制复杂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小板减少病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小红 《华夏医学》2000,13(6):780-781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 E)是由于机体免疫调节机能紊乱所致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它可引起全身多系统的损害。据文献报道血液系统损害仅次于肾脏损害居第 2位 ,而血小板减少在血液系损害中最为常见。笔者对 110例 SL E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作回顾性分析 ,以期探讨 SL E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病因 ,现报道如下。1 病例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 (ARA) 1982年修订的关于 SL E分类的标准 ,即 11项中 ,患者具备≥ 4项。研究组患者均有血小板减少现象 (血小板至少两次出现≤ 10 0× 10 9/L )。其中女性 10 1例 ,男性 9例。年龄…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血小板减少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血小板减少的治疗宫怡,陈顺乐,马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体免疫性疾病,包括含有抗血小板抗体,SLE常伴有血小板减少,而血小板减少及出血倾向常常影响治疗SLE的一些药物使用,因此,有必要探讨SLE并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了解伴血细胞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骨髓细胞形态学变化。方法对34例外周血细胞减少的SLE患者(WBE〈4×10^9/L,或Hb〈100g/L,或Pt〈100×10^9/L)的骨髓涂片进行回顾性细胞形态学检查,并与2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难治性贫血(MDS—RA)患者以及14例健康对照者综合分析。结果34例SLE患者中24例(70.6%)骨髓发育不良,包括红系多核(三核或更多)10例(29.4%),巨幼样变8例(23.5%),Pelger—Hliet样畸形12例(35.3%),多核巨核细胞8例(23.5%),小型巨核细胞10例(29.4%)。结论在伴血细胞减少的SLE患者中能观察到骨髓多系细胞发育不良,这些改变说明骨髓可能是SLE侵犯的靶器官之一。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血小板减少(附45例分析)第三临床学院急诊科孙淑清张桂馥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图号R593.241R558.2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多脏器损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是SLE病人的常见表现。Fries等...  相似文献   

10.
宋兴 《吉林医学》2014,(13):2824-2825
目的:分析血小板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免疫指标、骨髓巨核细胞对于血小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住院的合并血小板减少的SLE患者44例,分为轻中度减低组、重度减低组,比较两组相关免疫学指标,并按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分组比较其对治疗前后血小板的影响。结果:血小板轻中度减低组与重度减低组免疫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巨核细胞减少组治疗前血小板数量更低(P<0.05),但治疗后两组血小板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巨核细胞减少患者并未显示更难治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东台市人民医院儿科严桂珠,陈家乐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紫癜,血小板减少性中图法分类号R593.241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和病程变化各异。近年来血液系统的表现增多,常被误诊为血液病...  相似文献   

12.
<正> 例1 女,7岁。以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10d入院。体检发现全身皮肤散布瘀点,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脾无肿大,实验室检查Hb110g/L,WBC7.5×10~9/L,NO.60,LO.40,PL28×10~9/L。骨髓象: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丹那唑等治疗,住院2周,血小板数升至100×10~9/L出院,1个月后激素渐减量停药。门诊随访,血小板数波动在110~175×10~9/L。10个月后因皮肤出血点,颜面浮肿及关节疼痛再度入院,体检发现轻度贫血貌,面部浮肿,颊部见红斑,颈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肋下3cm,脾未触及,躯干皮肤散在出血点。实验室检查Hb90g/L,WBC3.5×10~9/L,NO.35,LO.60,  相似文献   

13.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血小板减少在SLE并发血液系统受累中尤为常见([1])。周期性血小板减少(CTP)临床上少见,特点是血小板数量呈周期性下降,发作和间隔有时间规律性。SLE并发CTP时,极易单纯诊断为SLE伴发血液系统受累,而忽视CTP存在。现就我院住院的3例SLE并发C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14.
张艳  黄继勇 《浙江医学》2011,33(10):1547-1548
病例摘要患者王某,女,37岁。因“发热咳嗽一周”于2010年3月3日入院。患者一周前因受凉出现咳嗽,咳痰少量、色黄,伴发热、咽痛,体温最高3812℃,无寒战,无胸痛、咯血,无胸闷、呼吸困难,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头晕、心悸。  相似文献   

15.
伴有血小板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伴有血小板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对34例伴有血小板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与随机抽取的40例血小板正常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对照研究,分析其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改变.结果血小板减少组肾脏损害的发生率高于血小板正常患者,但蝶形红斑的发生率低于后者,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指标,CH50、白细胞下降程度和尿蛋白出现率明显高于血小板正常组,而血小板比容、血小板分布宽度出现异常高于血小板正常组.结论伴有血小板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与血小板正常患者比某些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93例临床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血小板减少症在妊娠中的发生率为7.6%,主要原因有妊娠期血小板减少(gestational thrombocytopenia,GT)、子痫前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少见的原因有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其中GT约占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68.57%-81%。正确认识GT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加强围产期处理,对获得良好妊娠结局十分重要。同时,正确鉴别及处理GT,可避免过度治疗以及对母儿造成的不必要的伤害。本文对93例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GT的诊断及治疗,以期使临床医师能够正确恰当地评价GT对母儿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5岁,已婚,农民。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自双下肢出现淤点,当地医院只进行了血常规检查,显示:RBC:2.8×10~(12)/L,PLT:50×10~9/L,WBC:9.1×10~9/L,Hb:99g/L,便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利血生”和“氨肽素”口服治疗,效果不佳。皮疹逐步扩展至全身,无瘙痒,无疼痛,遂来我院就医。患者患病以来,偶有恶心,未曾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少尿、水肿,无意识障碍,无抽搐,饮食、睡眠尚可,二便正常,无体重减轻。体检:T:37.6℃,P:85次/min,R:20次/min,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性总结北京协和医院2008年10月至2013年9月5年内共1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TrP)患者的临床资料。SLE相关TTP患者占同期住院SLE患者的0.45%(12/2693)。其中男女比例1:5,中位年龄23岁。TTP诊断时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12—30分,多数为重度活动者(10/12)。患者诊断前均有显著的血小板降低及明确肾损害。12例患者中10例出现急性肾衰竭;9例心肌受累;8例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发病时8例有4个及以上脏器损害;3例做了肾穿刺活检,Ⅳ型狼疮肾炎2例,V型狼疮肾炎1例,病理均可见肾脏血栓性微血管病表现。外周血涂片中发现破碎红细胞是明确诊断的主要依据。11例接受了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6例最终好转(6/11)。6例接受了血浆置换(40ml·kg^-1·d^-1),4例好转。未接受血浆置换的6例,3例好转。12例患者最终死亡2例,恶化放弃治疗3例,7例好转。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回顾性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报告2例SLE合并1TrP的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由于TTP的临床表现有时与SLE相似,临床需注意鉴别。外周血红细胞碎片的检测有助于TTP的早期诊断。TTP在临床上应与溶血尿毒综合征鉴别;在病理学方面则需排除恶性高血压、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系统性硬化或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所导致的血栓性微血管病。结果:2例SLE合并TTP患者均有少尿(无尿)、血栓性微血管病变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血浆置换联合免疫抑制药物是SLE合并TTP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初发症状常为发热、关节痛、皮疹、日光过敏、血沉增快等。以血小板减少,出血倾向为首发症状者少见。本文报告1例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瘢为首发症状的SLE。 患者女性,25岁。1978年(16岁)起反复牙龈出血,鼻(?),月经量多,血小板减小,但无皮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