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芎素对慢性肾衰竭病人内皮素水平及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处于慢性肾衰竭代偿期到氮质血症期病人的治疗 ,主要是以延缓肾衰进展 ,减慢病人进入终末肾衰的速度为目的。近年研究发现慢肾衰病人血内皮素 (ET)水平明显增高 ,且ET在慢性肾脏疾病的肾小球进行性硬化中起着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我们在临床中发现注射用川芎素在降低血ET水平 ,延缓肾功能进展方面有一定作用。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筛选基础病为慢性肾小球病的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期病人 ,男 12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45 3岁 ,平均病程 15个月。所有的病人均伴有肾性高血压 ,轻度肾性贫血 ,均无心功能衰竭、严重感染、消化道出血等严…  相似文献   

2.
黄龙温胆汤治疗慢性肾衰竭临证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慢性肾衰竭代偿期至衰竭期病人的中医药治疗 ,主要是以延缓肾衰进展、减慢病人进入终末肾衰的速度为目的 ,同时也可减少病人经济负担 ,提高生活质量。慢性肾衰竭为脾肾气血亏虚 ,水毒瘀浊内聚 ,其中痰浊既为重要的病理产物 ,又是主要的致病因素 ,我们采用补气益肾 ,祛痰逐瘀的方法治疗此病获良好疗效。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收治门诊及住院病人 5 5例 ,男 34例 ,女 2 1例 ,年龄 2 9岁~ 70岁。均经血BUN、Scr检查确诊 ,符合慢性肾衰竭诊断标准 ,为肾衰竭失代偿期至尿毒症期患者。其中原发病为肾病综合征 16例 ,慢性肾盂肾炎 18例 …  相似文献   

3.
抗肾衰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肾病 (DN)是糖尿病 (DM )的重要并发症之一 ,其病情发展与恶化将导致肾衰竭 ,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因之一。我们用自拟抗肾衰颗粒治疗DN氮质血症期患者已取得较好疗效[1] ,为早期防治DN ,我们从 2 0 0 0年 6月~ 2 0 0 2年 8月将抗肾衰颗粒用于治疗DN的微量蛋白尿期 ,并与卡托普利对照组进行治疗比较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 5 6例 ,均为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人 ,将它们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治疗组 30例中 ,男 13例 ,女17例 ;年龄 35岁~ 72岁 ,平均 5 2 .3岁 ;病程 3年~ 2…  相似文献   

4.
贫血是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并发症 ,近来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 -HuEPO)应用于临床使慢性肾衰贫血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本文收集我院 30例肾性贫血患者 ,应用国产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 (益比奥 ,沈阳三生制药公司产品 )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均符合慢性肾衰竭诊断标准 ,男 13例 ,女 17例 ;其原发病为慢性肾炎 2 4例 ,痛风肾 2例 ,多囊肾 2例 ,慢性梗阻性肾病 2例。本组病例氮质血症期 16例 ,尿毒症期 14例 ,均有不同程度贫血 ,其中红细胞(RBC)最高 2 .90× 10 12 /L ,最低 1.6 3× 10 …  相似文献   

5.
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病例为 2 0 0 0年 2月~ 2 0 0 1年 6月期间门诊及住院的慢性肾衰竭 (氮质血症期 )患者 5 8例 ,分成两组 ,多泰洛治疗组 32例 ,男 14例 ,女 18例 ;年龄 16岁~ 5 8岁 ,其中原发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17例 ,慢性间质性肾炎 9例 ,糖尿病肾病 6例。常规治疗组 2 6例 ,男 14例 ,女12例 ;年龄 18岁~ 5 2岁 ,其中原发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1例 ,慢性间质性肾炎 7例 ,糖尿病肾病 8例。 5 8例患者的血肌酐 (Scr) 186 .7~ 4 2 8.3μmol/L、尿素氮 (BUN) 8.4~2 1.7mmol/L。2 治疗方法2 .1 常规治疗组 慢…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慢性肾衰竭病人骨密度(BMD)值的变化.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的方法测定201例慢性肾衰竭病人的1~4腰椎前后位BMD值,并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1~4腰椎前后位BMD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慢性肾衰竭早期(氮质血症期)、肾衰竭期与尿毒症期患者BMD测定值无明显差异(P>0.05).慢性肾衰竭患者BMD测定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肾衰竭早期BMD值已明显降低,骨量丢失在慢性肾衰竭出现前已经开始.BMD测定敏感性较高,可以在慢性肾衰竭早期反映患者骨含量变化,是目前早期诊断肾性骨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早、中期慢性肾衰竭 (CRF)最终将发展为尿毒症 ,为了延缓这一过程 ,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早、中期CRF病人 2 8例 ,并与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 2 8例比较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5 6例病人均为门诊及住院确诊为CRF者 ,其肾衰竭情况均缓慢发生 ,氮质血症均在 3个月以上 ,血肌酐 (Scr)在 177~ 4 4 2 μmol/L之间 ,并排除了肾衰竭的一切可逆因素。2 临床资料 所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共 2 8例 ,男 18例 ,女 10例 ;年龄 17岁~ 6 6岁 ,平均 4 1岁 ;原发病 :慢性肾小球肾…  相似文献   

8.
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贫血是慢性肾衰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在肾性贫血的众多因素中 ,促红细胞生成素 (简称促红素 )的绝对或相对缺乏是最重要的因素。近年来 ,随着人重组促红素的开发以及临床广泛应用 ,对于纠正慢肾衰患者贫血、改善生存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此 ,我科于 2 0 0 1年 1月开始观察 40例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患者 ,收到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为本科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 ,其中男性 2 9例 ,女性 11例 ;年龄 18岁~ 75岁 ,平均(38.6± 13 .9)岁。(1)入院标准 :①各种原发或继发性肾病致慢肾衰患者 ;②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衰竭的基本病理改变是肾小球硬化、纤维化 ,随着肾功能的失代偿 ,会出现各种并发症。目前西医研究进展主要是α -酮酸及ACEI产品的应用 ,虽有一定疗效 ,但不尽如人意。移植手术和透析费用昂贵 ,难以被大多数患者接受。因此求助于中医中药的保守治疗 ,尽可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延缓肾衰竭 ,提高生活质量尤为重要。笔者应用“肾衰方”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兹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将 4 8例患者分为基本情况接近的两组。治疗组 2 5例 ,男 16例 ,女 9例 ;年龄 18岁~ 71岁 ,平均 4 2 .5岁 ;氮质血症 16例 ,尿毒症 9例 ;原发…  相似文献   

10.
自拟维肾康方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衰竭是临床常见的难治病症 ,透析治疗费用昂贵 ,大多数病人不能承担 ,为寻求费用合适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3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选择 6 1例慢性肾衰竭患者 (尿毒症期 ) 〔1〕,男性 36例 ,女性 2 5例 ;年龄 2 5岁~ 70岁 ,平均 44 .5岁 ;病程 2年~ 2 4年 ,平均 7.35年 ;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47例 ,慢性肾盂肾炎 8例 ,高血压肾损害 6例。所有病人未经血液或腹膜透析治疗。将 6 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31例 ,治疗组 30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原发病及肾功能方面均…  相似文献   

11.
我们于 1995年~ 2 0 0 0年对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CRF)患者 ,设单纯西药常规治疗 2 3例为对照组 ,配合应用著名老中医徐嵩年教授的温肾解毒汤进行治疗的 5 6例为治疗组 ,观察温肾解毒汤对CRF的疗效 ,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入选的病人均符合慢性肾衰竭的诊断 ,且按随机原则分组 ,见表 1。表 1 一般资料分析组别例数男 /女年龄 慢性肾炎梗阻性肾 病高血压肾 病痛风性肾 病失代偿期 衰竭期 尿毒症期治疗组对照组562 33 7/ 1915/ 819~ 722 6~ 683 4117412731654 11593   2 治疗方法2 .1 对照组 西药…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我院试用前列地尔联合中草药制剂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符合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162例,男93例,女69例,年龄24岁~65岁,平均40.2岁;其中氮质血症107例,肾衰竭55例;其发病原因慢性肾球。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衰竭是多种慢性肾脏病晚期的严重综合证候群 ,因肾脏排泄和调节功能失常 ,临床上出现许多代谢紊乱的表现 ,常危及生命 ,需积极救治。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取得显著效果。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6 8例患者均为 1999年 5月~ 2 0 0 1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和门诊随访的病人 ,均符合慢性肾衰竭诊断标准。 6 8例中慢性肾小球肾炎 2 4例 ,慢性肾盂肾炎11例 ,多囊肾 5例 ,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 16例 ,糖尿病肾病12例。其中男 9例 ,女 5 9例 ;年龄 2 1岁~ 72岁 ,平均 4 3.7岁。绝大部分病例均有高血压 ,其中 4 3例血压…  相似文献   

14.
火把花根片合至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几年来 ,笔者运用中成药火把花根片合至灵胶囊为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并设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 ,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治疗组患者 30例 ,其中男 14例 ,女 16例 ;年龄 18岁~ 5 6岁 ,平均 31.7岁 ;病程 1年~ 15年 ;伴氮质血症 8例。对照组患者 2 0例 ,其中男 9例 ,女 11例 ;年龄 18岁~ 5 0岁 ,平均 30 .4岁 ;病程最长 1年~ 12年 ;伴高血压者 9例 ,伴氮质血症者 5例。两组临床资料有可比性(P >0 .0 5 )。诊断依据参照有关文献。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伴感染高血压者均积极控制感染血压。治疗组口服火把花根片 (重庆…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2 4 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14 7例 (其中早中期慢肾衰 113例 ,晚期慢肾衰 34例 )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肾衰方 ,对照组 10 1例 (其中早中期慢肾衰 70例 ,晚期慢肾衰 31例 )西医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综合评价 ,总有效率为92 .0 4 % ,显著优于对照组 77.14 % (P <0 .0 1) ,但对晚期慢肾衰患者 ,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中期慢肾衰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1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慢性肾脏疾病呈持续性进行发展 ,最终发展至尿毒症 ,如何延缓其进展是治疗关键 ,我们采用中药肾衰方结合低蛋白饮食及依那普利联合治疗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12 5例患者均为肾科门诊随访及曾住院者 ,均符合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诊断标准[1]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6 3例 ,其中男 38例 ,女 2 5例 ;年龄 17岁~74岁 ,平均 (4 2 .38± 14 .83)岁 ;原发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4 6例 ,慢性肾盂肾炎 6例 ,糖尿病肾病 6例 ,多囊肾 3例。对照组 6 2例 ,其中男 4 1例 ,女 2 1例 ;年龄 19岁~ 71岁 ,平均 (4 …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衰竭 (CRF)发展至终末期 (ESRD) ,主要靠腹透、血透和肾移植等方法治疗 ,费用昂贵。故探讨对CRF早、中期的药物治疗非常重要。我院近年来研制中药肾炎康煎剂 (以下简称肾炎康 )联合爱西特治疗CRF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病例选自 1995年 2月~ 2 0 0 0年 11月门诊及住院病人12 0例 ,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70例 ,男 5 2例 ,女 18例 ;年龄 16岁~ 6 3岁 ,平均 34 4岁 ;氮质血症 46例 ,尿毒症 2 4例 ;原发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 42例 ,肾病综合征 8例 ,狼疮性肾炎 6例 ,糖尿病肾病 6例 ,慢性肾盂肾炎…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衰竭所致的高血钾症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 ,是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高血钾一旦发生 ,如不及时处理 ,预后更为严重 ,高血钾引起的心律失常 ,处理不当即可导致心源性猝死 ,现将我院 1995年 1月~ 2 0 0 0年 1月 ,经实验室 ,心电图证实的 36例次 ,给予报道。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病例 2 0例 ,按肾小球疾病临床分期均为氮质血症及终末期患者 ,其中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42岁~ 78岁 ,平均 (46 .6± 14.5 )岁。原发病 :糖尿病 6例 ,高血压肾动脉硬化 5例 ,慢性肾小球肾炎 4例 ,冠心病心功能不全 2例 ,梗阻性肾病 2例 ,扩张性心肌病 1例 ;…  相似文献   

19.
碳酸钙合剂治疗肾性骨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均不同程度存在钙磷及维生素D代谢障碍 ,大多数伴有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及由此而引起的肾性骨病已成为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使用碳酸钙合剂 (商品名钙尔奇D)对 32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并发肾性骨病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32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 ,男 2 1例 ,女11例 ,年龄 2 2岁~ 70岁。其中血透患者 10例 ,血透时间 3月~ 8年。原发病为慢性肾炎 2 2例 ,高血压肾病 5例 ,多囊肾 2例 ,糖尿病肾病 3例。2 观察方法 口服钙尔奇D片 (每片含碳酸钙 6 0 0mg ,维生素D312 5u)每次 1片 …  相似文献   

20.
肾性贫血患者甲状旁腺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甲状旁腺素 (Parachyriodhormone ,PTH)增高作为尿毒症患者的并发症 ,已引起学者们的广泛重视。它对各脏器、组织均有一定程度的损害 ,在慢性肾衰各并发症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尿毒症患者血红蛋白 (Hb)、PTH测定及其它相关因素的观察 ,旨在探讨PTH与肾性贫血的相互关系。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慢性肾衰竭 (CRF)患者 35例 ,男 17例 ,女 18例 ;年龄 34岁~ 72岁 ,全部病人均行血液透析替代治疗 ,每周 2~ 3次 ,无一例合并出血者。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 17例 ,男 9例 ,女 8例 ,应用促红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