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73例肝病患者发生医院内真菌感染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医院内真菌感染的发病情况、易感因素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2月收住院的肝病患者真菌感染情况。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50.2岁,真菌感染前有89%的患者出现了细菌感染,易感因素为应用抗菌素、激素等药物、侵袭性操作、血浆置换等治疗方法的不合理应用,医院内真菌感染的病死率为37.0%。结论 肝硬化和慢性重型肝炎等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发生医院内真菌感染后,加重基础疾病病情,抗菌素、激素等药物和侵袭性操作和血浆置换等治疗方法的不合理应用,加重基础疾病和重度感染不可避免,导致病死率增加。  相似文献   

2.
186例晚期肝病患者并发原发性腹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为提高治疗晚期肝病患者并发原发性腹膜炎的疗效,改善预后。方法 以肝硬化、重型肝炎伴发腹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患者的体温、腹部症状、体征、血象、腹水中多核细胞数和腹水培养情况。在输注血浆、白蛋白等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药敏试验和临床经验使用适当的抗菌素,观察患者体温、腹部症状及体征的转归情况。结果 同期收治的晚期肝病患者275例中确诊或疑诊为原发性腹膜炎患者共186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腹部压痛和张力增高等症状体征,感染率约67.6%。体温高于37.4℃ 138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大于10×10~9/L 106例;中性粒细胞分类大于80%有137例;腹水中多核细胞计数大于250个/mm~3 103例。腹水培养结果仅29例患者细菌培养阳性。治愈82例,好转17例,无效、恶化18例,死亡69例。结论 晚期肝病伴发腹膜炎的症状体征不够典型,腹水培养阳性率低,及时有效的使用合适的抗菌素治疗,能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Zhao M  Fan R  Jiang TJ  Chen Z  Xie GQ  Xiao F  Wu YF  Chen BW  Han DM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6):410-412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中与重症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 ,寻找发生重症的早期预警指标。方法 对北京市SARS临床诊断病例数据库中转院资料完整 ,且在 2周内发生重症的 35 5例和始终未发生重症的 84 1例SARS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高龄、有基础病的患者发生重症的危险性明显增加。重症患者发生重症前表现出以下特点 :体温下降缓慢、脉搏加快、淋巴细胞计数持续 <0 9× 10 9/L、中性粒细胞高于 7 1× 10 9/L(80 % )、X线胸片异常进展较快等。采用Cox多元逐步回归发现 ,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的早期预警重症发生的独立因素包括 :年龄偏大、有基础疾病、住院 2d后体温仍不能降至正常、住院 3d后中性粒细胞比值持续在 80 %以上、住院 4d后淋巴细胞计数仍持续 <0 9× 10 9/L和病程中出现脉搏持续加快达到 10 0次 /min。结论 根据SARS患者的年龄和基础病情况 ,结合临床对体温、脉搏、淋巴细胞绝对值以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百分比 )的密切观察能够对重症SARS的发生进行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4.
重型肝炎患者并发医院真菌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重型肝炎(简称重肝)患者并发医院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997年2月~2002年6月住院重肝并发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 115例重肝并发真菌感染患者平均(37.2±21.5)岁;其中男49例,女66例。主要感染部位为腹腔(40.9%),呼吸道(26.9%),消化道(21.8%)。感染菌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67.6%。其感染因素为使用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白细胞减少、疾病严重程度、侵袭性诊疗操作。研究组与同期无真菌感染的重肝患者(对照组)比较:病死率分别为59.1%(68/115)和34.8%(40/115),两组治疗无效的病例(恶化和死亡病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36.0,P<0.001。多变最分析发现白细胞减少、感染播散和疾病严重程度是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 重肝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和影响预后的因素对其预防、诊断、治疗、改进预后和生存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6.
终末期肝病(end-stage liver disease,ESLD)患者由于住院时间长、免疫功能调节失衡、多合并有细菌感染且常因行侵袭性操作等原因,在临床上合并真菌感染并不少见.由于其表现不典型不易早期发现,ESLD一旦合并真菌感染往往诱发或者加重疾病进展、病死率增加.因此,本文主要就近年来有关ESLD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等热点及难点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相似文献   

7.
肝脏疾病并发医院真菌感染507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肝脏疾病患者院内真菌感染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以探讨肝脏疾病患者院内真菌感染与抗生素应用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1986年1月至2006年6月发生院内真菌感染的507例肝脏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真菌感染前有446例(87.97%)患者使用抗生素,使用抗菌药物最多的为第3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在抗菌药物应用中存在用药起点高、联合用药者多,疗程过长或频繁换药,真菌感染后未及时停药等现象。结论肝脏疾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后加重基础肝病,预后差。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与真菌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ei指数在评估晚期肝病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5例晚期肝病患者进行了对比增强超声心动图(CEE)的筛查及右心功能参数的测量,根据CEE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有(CEE+)或无(CEE-)肺内分流两组;并根据肺内分流程度分为1+、2+两组,对比分析各组间右心室Tei指数和E/A比值的差异。结果(1)右心室Tei指数在肺内分流组显著高于无肺内分流组(0.47±0.13vs.0.31±0.10,P<0.001);(2)肺内分流2+组较1+组右心室Tei指数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晚期肝病患者的右心室Tei指数与肺内分流的出现与否相关,可作为反映右心室功能受损情况敏感、简便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姜天俊  赵敏  闫慧颖  范荣  石磊 《肝脏》2005,10(4):294-295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指无腹腔脏器穿孔而发生的腹腔急性细菌感染,最常发生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患者。其发生与肝病预后密切相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我们对肝硬化患者合并SBP的临床早期预警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肿瘤患者医院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医院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我院192例肿瘤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具有显著性统计意义的危险因素有:患者年龄、住院时间、肿瘤期别、抗肿瘤治疗、侵袭性操作、滥用抗生素和白细胞数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患者高龄、肿瘤晚期、侵袭性操作和白细胞数低下与真菌感染的发生显著关联。结论必须加强控制易感因素,减少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杨中原  陈韬 《传染病信息》2019,32(3):199-202
终末期肝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病死率高。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诊断上存在一定难度,且抗真菌药物存在诸如肝肾毒性、药物相互作用和耐药等临床问题,终末期肝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面临较大挑战。本文将主要围绕终末期肝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肝病患者真菌感染的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病患者真菌感染的特点和耐药性,为临床预防真菌感染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4年6月临床分离的1472株真菌的组成及耐药性。结果肝病患者真菌感染的主要标本来源是痰、中段尿和腹水。菌种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54.96%),其次是烟曲霉菌(13.25%),热带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分别为10.39%和10.26%。丝状真菌对抗真菌药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酵母菌(P=0.000)。对氟康唑的耐药率较高的为烟曲霉菌(100%)、克柔假丝酵母菌(81.67%)和光滑假丝酵母菌(24.50%),克柔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达16.67%,白假丝酵母菌的药物敏感性较好。结论肝病患者真菌感染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其次是烟曲霉菌。不同种的真菌对不同抗真菌药的敏感性不同,临床应根据患者真菌感染和耐药特点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ELD评分及Child-Pugh分级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1~2004-1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41例死亡病例及71例好转出院病例MELD评分及Child-Pugh分级并进行比较。结果MELD分值死亡者(17.93±8.22),出院者(11.18±6.54)(t=4.781,P=0.000)。Child-Pugh分值死亡者(10.07±1.84),出院者(8.04±2.09)(t=5.179,P=0.000)。MELD≤9分者占死亡患者的14.63%,占出院患者的42.25%(χ2=9.09,P=0.003)。20~29分者占死亡患者的26.83%,占出院患者的8.45%(χ2=6.819,P=0.009)。ChildA级占死亡患者的21.95%,占出院患者的56.34%(χ2=12.488,P=0.000)。ChildC级占死亡患者的29.27%,占出院患者的5.63%(χ2=11.857,P=0.001)。结论死亡与存活患者MELD与Child-Pugh评分显著不同。低MELD评分患者预后好于高MELD评分者。ChildA级患者预后优于ChildC级者。MELD评分可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Child-Pugh(CTP)计分及MELD-Na模型评分(MELD-Na^+)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分别计算11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MELD、Child-Pugh及MELD-Na分值,运用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三种评分系统判断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准确性。结果 116例患者随访3个月内有34例患者死亡,死亡组MELD-Na评分(24.1±2.5)与生存组(15.4±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判断患者预后的ROC曲线AUC比较中,MELD-Na评分(0.825)〉MELD评分(0.779)〉Child-Pugh分级(0.626,P〈0.05)。结论 Child-Pugh计分、MELD计分和MELD-Na计分均可有效地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短期预后,而MELD-Na模型评分对短期评估效率优于其他两种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病情的轻重,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Child-Pugh、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及MELD-Na评分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短期再出血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分别计算104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Child-Pugh、MELD及MELD-Na 分值,并随访其再出血及死亡.运用ROC 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三种评分...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分析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HBV-ACLF患者130例,使用迪尔鉴定仪鉴定真菌种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LF患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本组130例HBV-ACLF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45例老年COPD患者,以并发肺部真菌感染85例为观察组,未并发肺部真菌感染60例为对照组,收集整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组间差异;同时行真菌培养及鉴定,统计感染真菌的分布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吸烟史、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显著增加,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同时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2周,并发糖尿病、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的例数显著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低白蛋白血症、并发糖尿病及呼吸衰竭、实施机械通气均是导致老年COPD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真菌感染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检出率最高。结论对于COPD治疗,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尽量避免侵入性机械通气,同时重视相应并发症的治疗,从而有效避免继发肺部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菌株分布、耐药特点及分析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297例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标本中161株真菌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61株病原菌中,念珠菌占主要地位,占86.34%,其中白色念珠菌占65.47%,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念珠菌中氟康唑的敏感性较高。广谱高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和低蛋白血症、高龄等是COPD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部x线表现以支气管肺炎为多见。结论我院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病原菌以念珠菌为主。降低其继发真菌感染发病率的主要途径是避免盲目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预防医源性感染,增加患者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