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林少斌  林振群 《华夏医学》2007,20(2):205-206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四君子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符合罗马诊断标准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0例,应用四君子汤治疗4周后,记录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并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结果:四君子汤能明显降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积分,并降低血清IL-1β、IL-8的水平。结论:四君子汤能有效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白介素IL-1β、IL-8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升清降浊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120例以升清降浊中药,对照组20例以蒙脱石散剂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观察症状体征积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中药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1),中药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中药组的症状体征积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升清降浊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美常安联合针灸埋线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将肠易激综合征腹痛型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针灸埋线治疗,三次为一疗程。对照组予美常安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能明显缓解肠易激综合征腹痛症状。结论:美常安联合针灸埋线法治疗腹痛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171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抗抑郁焦虑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8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舍曲林组)、综合组(舍曲林+对症治疗)进行治疗,并对三组患者进行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疗程结束后3个月抑郁焦虑症状及消化道症状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及综合组的抑郁焦虑症状及消化道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好转。结论舍曲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且疗效稳定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5.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为腹痛或腹部不适,并伴有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IBS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增加他们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近年来,饮食疗法在IBS治疗过程中的潜在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本文就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D及短链脂肪酸在IBS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罗马Ⅲ标准诊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肠易激综合征重叠患者消化道症状的特点。方法:选取新钢公司中心医院以罗马Ⅲ标准诊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重叠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以及单纯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共386例,行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或)肠易激综合征症状问卷调查并评分,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重叠肠易激综合征组男女比例为17:37,与单纯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上、下消化道症状分别较单纯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组严重(P〈0.01)。结论:罗马Ⅲ诊断标准提高了功能性消化不良及肠易激综合征的早期诊断率。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肠易激综合征症状重叠提示两者可能具有共同的神经胃肠病学基础。女性患者多见且消化道症状严重,可能与胃肠道敏感性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庄鸿莉 《西部医学》2015,46(6):9-11
目的探讨中药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7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17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运用中医脾胃学说结合伍德娜主任经验进行中医辨证治疗,治疗4周后评价患者的总体疗效、临床症状积分及生活质量。结果本组患者显效113例,有效4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5.3%;治疗后患者各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显著上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医脾胃学说结合伍德娜主任经验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中药序贯治疗方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共脱落6例,最终试验组43例,对照组41例)。试验组患者分阶段先后口服疏肝健脾利湿汤剂、参术益肠丸,对照组患者口服单剂马来酸曲美布汀片,两组疗程均为6周。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末和6周末的症状总积分,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6周末,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周后两组腹痛或腹部不适、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腹胀、排便紧迫感和黏液便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试验组大便性状和黏液便积分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末和治疗6周末,试验组症状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症状总积分均较前一时点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中药序贯治疗方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且起效快、作用持久。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由于人们生活环境骤变,吃的食物受到土壤和空气等影响,使其带有的毒性物质较多,因此患肠道疾病的人也越来越多。笔者研究发现,使用针灸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明显,艾条灸联合隔姜灸、口服得舒特治疗均有疗效,艾条灸联合隔姜灸较服得舒特在缓解症状方面存在优势。本文笔者简要介绍了肠易激综合征的名字来源、病因病机。分析使用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优势,简要介绍针灸过程以及针就有效果,采用汉化SF-36量表和IBS-QDL量表分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测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IL-8及TNF-α浓度变化,评价中药丹红注射液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的60例肠易激综合征受试对象,记录其症状积分及治疗前血清IL-8及TNF-α浓度,运用丹红注射液治疗4周后,分析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以及血清IL-8及TNF-α浓度变化。结果:丹红注射液能明显降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积分,并改变血清IL-8及TNF-α的含量。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有效地改善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并与血清IL-8及TNF-α浓度水平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1.
张靖娟  王承党 《医学综述》2009,15(12):1865-1867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与肠易激综合征(IBS)之间存在相关性:多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提示IBS患者中SIBO的发生率较高,并且抗生素治疗在根除过度生长的小肠细菌后亦可使得部分患者不再满足IBS诊断。一些学者因此认为SIBO参与了IBS的发病机制,甚至可能作为病因,但临床实验设计及检测方法上仍存在争议,故目前尚无定论,本文就此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6):26-29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检测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结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86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者62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葡萄糖氢呼气试验,检测SIBO情况。将表现为SIBO阳性的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仅进行利福昔明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服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观察两组研究对象SIBO阳性率、治疗前后A、B两组胃肠道症状积分及治疗后A、B两组SIBO转阴率情况。结果观察组SIBO阳性率为60.47%(52例),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组成的对照组的SIBO阳性率9.68%(6例)(P0.05)。治疗前,A、B两组的胃肠道症状积分得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治疗后的胃肠道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A组的胃肠道症状积分为(9.11±0.83)分,明显高于B组的(8.75±0.57)分(P0.05)。治疗后,A组的SIBO转阴率为34.62%,明显低于B组的88.46%(P0.05)。结论结肠癌术后患者相对于健康人发生SIBO可能性更高。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利福昔明治疗结肠癌术后SIBO效果较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胃肠道状况,提高SIBO的转阴率。  相似文献   

13.
谢春庄 《中原医刊》2009,(21):10-11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长期全肠外营养(TPN)在胃肠道肿瘤所致恶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的29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所致恶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独TPN治疗)11例、治疗组(生长抑素联合TPN治疗,其中奥曲肽100μg皮下注射,3)L/d,用药2周)18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腹痛、腹胀缓解率分别为83.33%、45.45%;肛门排气比例分别为66.67%、27.27%;治疗组胃肠减压量比对照组减少尤为显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其生存质量评分(KPS)分值88.89%的患者高于60分。结论在恶性肠梗阻患者中,常规TPN治疗时联合应用生长押素,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中药灌肠联合氟西汀与单用氟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对照研究,探讨中药联合氟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8例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中药灌肠联合氟西汀治疗4周,对照组患者给予氟西汀治疗4周,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能明显改善,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6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8.5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灌肠联合氟西汀与单用氟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艾灸足三里、神阙穴对剖宫产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8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按照入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40例予外科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40例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艾灸足三里、神阙穴进行术后干预。比较2组患者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胃肠蠕动功能恢复快,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患者进行艾灸足三里、神阙穴的护理干预措施疗效显著,能有效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腹胀发生率,且安全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父母培训八步法结合利他林的联合治疗方案对共患对立违抗障碍(ODD)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疗效。方法采用严格的随机对照法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中ADHD+ODD诊断标准的患儿分为单用利他林治疗组(单药组,32例)和联合治疗组(联合组,3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10周后进行DBDRS、Conners父母问卷、PSI及CGI等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ADHD症状评分、ODD症状评分、Conners父母问卷评分及CG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ODD症状评分、Conners父母问卷品行障碍因子分均低于单药组(均P〈0.01),ADHD症状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DD症状的减分率与注意缺陷症状的减分率有正性相关(r=0.39,P〈0.01);培训后家长对联合治疗的满意度达83.33%。讨论父母培训结合利他林是治疗共患ODD的ADHD合适的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运脾法及中药复方清幽颗粒对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肠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Hp阳性、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证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内服清幽颗粒;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疗程4周,观察临床症状改变、幽门螺杆菌(HP)转阴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2%,对照组总有效率86.11%,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能明显减轻患儿症状并优于对照组(P〈0.01),对Hp的抑制作用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脾法及中药复方清幽颗粒对小儿幽门螺杆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Hp感染性胃肠疾病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0)是指远端肠道内菌群因各种原因移位进入小肠,引起小肠内厌氧菌过度孳生而表现为营养吸收不良、腹泻、腹胀及小肠动力异常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SIB0与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症状重叠.相关研究表明SIB0与IBS具有相关性;推测SIB0可能是IBS发生的一种潜在的病原性因素.该文就近年来SIB0在IBS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0)是指远端肠道内菌群因各种原因移位进入小肠,引起小肠内厌氧菌过度孳生而表现为营养吸收不良、腹泻、腹胀及小肠动力异常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SIB0与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症状重叠.相关研究表明SIB0与IBS具有相关性;推测SIB0可能是IBS发生的一种潜在的病原性因素.该文就近年来SIB0在IBS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0年1月~2013年4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的95例内镜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48例进行金属钛夹止血治疗(治疗组),47例进行内镜下注射药物止血(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7.6±1.3)d]也短于对照组[(9.8±1.2)d],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 (48/4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5.7%(45/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无穿孔及其他术后并发症.结论 经内镜下金属钛夹比注射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